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 > 第56章 第 56 章

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 第56章 第 56 章

作者:痒痒鼠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5 11:57:17 来源:就爱谈小说

atu csstentua

巴尔斯博罗特汗因为大明皇帝一封书信犹豫, 真怕五岁的皇帝和他不死不休,可他也没有按兵不动。大明一方,俞大猷领着人, 和他的儿子打突袭,打冲锋,小规模的战事不停。

双方全凭借一腔孤勇,大漠里的战事不同平原,类似海战的危险。谁都谨慎着, 生怕打仗赢了,淋一场大雨病了就死了,迷路了大风沙来了被埋了。

一场场试探, 蒙古人在大明人面前耀武扬威一百年, 自从土木堡之变后,再次见到大明人不要命不怕死的劲头, 用鲜血和生命换来轻敌的教训。

大明俞大猷,手持荆轲长剑, 带着两位兵法大家老师,武学大家老师的期待, 领着一队大明铁骑, 扛着大明最新的小炮,在大漠里仿若一群孤狼,找到机会轰几炮, 轰完就跑, 不给蒙古人任何缴获武器的机会。

蒙古人心生警惕、严阵以待;大明边镇军户门百年窝囊气打出来,热血沸腾。

八月十二日,夜色朦胧,满天星斗。蒙古大军主账里, 一灯如豆,巴尔斯博罗特汗和他儿子,阿勒坦,喝酒用烤羊,锋利的小刀在手里灵活地转动,切下一片烤羊肉,薄如纸片。

巴尔斯博罗特汗满意自己的刀功,咽下烤羊,享受地眯眯眼,开口“大明人,变了。”

阿勒坦少年的面孔通红,却不是醉酒的那一中,而是酒量非常好,脸越喝越红那一中“父汗莫担心。大明人,还是一样的内斗。儿子收到消息,大明文臣保守派都不支持打仗,只是害怕我们打进北京。”

巴尔斯博罗特汗教导儿子“大明人擅长内斗,蒙古人也擅长内斗。不说你的叔伯们,河套北边的兀良哈万户,每次蒙古大军南下进攻大明边境,兀良哈就乘机在后方袭扰其他万户,还有河套挨着的西藏、青海,都要防范。”

阿勒坦将父亲的教诲记在心里,只他有自己的理由“河套周边都不足为虑。给儿子二十年时间,一定一统西部。要河套和王庭分庭抗礼。儿子本就打算统一西部后,打进北京城,逼迫大明皇帝和谈互市

这次大明皇帝,大明人,要儿子震惊。不过儿子还是认为,大明皇帝五岁,大明的文臣争权夺利。纵使徐景珩压制内斗趋势,然徐景珩无法改变人心。”

巴尔斯博罗特汗放下手里小刀,凝目注视年轻气盛的儿子,面容严肃“切记不可小瞧徐景珩。你没有见过他,那是一个,任何一个不是瞎子的人看到他,也永远不会忘记的人物。

当年他游历大漠,你祖父二伯都要杀他,他硬是一个人逃出去。大明的内斗,徐景珩要是压不住,早就乱起来。河套,如果不是徐景珩提前布局,如今河套已经是我父子地盘。”

阿勒坦呆住。他没想到,徐景珩居然来过大漠,还从他祖父二伯手里逃了出去然而他父亲还有话教导他。

“大明皇帝五岁如何你祖父也是四五岁做大汗,当年,谁也想不到他能一统北元。你因为年龄轻不服气叔伯们,岂能因为大明皇帝的年龄看不起他”

蒙古一方,阿勒坦因为父亲的讲述,心里对大明人,有了新的认知,却也激发他更大的斗志。

大明一方,俞大猷经过小半年的战事,面临大决战或者和谈,忍不住和王守仁说“巴尔斯博罗特汗的儿子,阿勒坦,不到二十岁,有能力,聪敏过人,每次打仗都是带头冲锋,冲在第一个。”

俞大猷越是接触阿勒坦越是心惊。王守仁光听,也后怕不已。这般少年英才,在祖父和父亲的基础上,一旦成长起来,大明不光河套守不住,宣府、大同,甚至北京都危险。

王守仁根据俞大猷的分析,一颗心泡在黄连里,难,难,难

至此,王守仁已然明白几分,当初,徐景珩要他来河套的其他原因指挥使要在湖广开始土地改革,解决大明西南的粮食问题、贫困落后,进而推进汉化必然是困难重重、艰难险阻和所有湖广人为敌,甚至和天下人为敌。

湖广人、天下人会怎么做指挥使要借着大战时候,没有人敢乱折腾,内阁也不敢死扛的时机。湖广人、内阁六部九卿天下文臣武将世家大户,不知道借着大战,拖延湖广土地改革吗

王守仁迄今为止,已经收到六封来自湖广的信件,要求他、恳求他,打仗“慢慢”打,反正都是老敌人老冤家,大明已经够好了,反正河套已经丢了,守住宣府大同就行

王守仁每收到一封信,都是苦笑,除了苦笑,只有苦笑。

不管是处世原则,一颗忠心,为国为民还是面对蒙古如此未来大敌,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

各中思绪在脑海里翻滚,王守仁拍拍俞大猷的肩膀,只有一句话“你只做你自己的事情,做好”

俞大猷脸色一白“将军”

王守仁挥挥手要他退下。

八月十三日夜,秋天的河套草原,疾风知劲草,西北风开始呼啸,大明宛若一头卧虎的庞大营盘里,巡逻的将士们身姿挺拔,耳听八方眼观六路。王守仁将军收到皇上的信件,独自呆在主帅帐篷里,一字一句地看,已有一天一夜。

徐景珩啊徐景珩,七窍玲珑心,七窍玲珑心,你到底要做什么

王守仁的眼睛湿润。拿出来所有的信件,小山一般,一字一字地看,痴痴呆呆,然后一封一封,一张一张,投到燃烧的火盆里。

这些信件的主人,有他的家人,有他的知己好友,有他的同年同袍,有他的亲人门人弟子

王守仁看着燃烧的火苗,好似又听到刘健刘阁老说他“太完美的圣人”的惋惜,好似又听到指挥使那金玉之声的“先生”

他是皇上的老师,是大明人的先生,他是王守仁。刘健、杨廷和、蒋冕、谢迁他们不写信来,因为他们知道,写信无用。

王守仁就是王守仁,王守仁龙场悟道,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孔圣人六分半完美,王守仁古今第一完人。

古今第一完人王守仁,为国为民为君,为真正的知己仗,该怎么打,就怎么打。大明盛世来临,皇上雏凤初鸣,指挥使击玉撞金,大明穷苦百姓、边镇万万人仰首以盼,王守仁岂能辜负这片天籁之音

纵使,要和湖广人为敌,要和天下人为敌,要和自己为敌。

火光照耀王守仁安静的面孔,他恍惚间,看到家乡余姚的美丽山水,看到那未来,也有可能开始湖广这般土地改革的风景。

那必然是,一副好风景,尽管他可能见不到,他光想一想,就已然激动落泪。

“来人”王守仁霍然起身,大喊一声,身体因为劳累饥饿摇晃,却是眼睛湛亮。

俞大猷飞一般从帐篷门口进来,激动地抱拳行礼“将军有何吩咐”

“蒙古大军可有动静”

“有。阿勒坦突袭,邓继坤和常绍带着人阻击,一天一夜打了三次,五人受伤,无人死亡。”

王守仁高兴“好吩咐人备水沐浴。吩咐灶房,弄几个好菜,我要宴请兴王。”

“末将遵令。”

俞大猷高兴于王守仁将军终于开始用饭菜,王守仁沐浴换衣服,宴请兴王。

一道干锅驴排小贴饼、一道清炒冬瓜,一道油焖茄子,一道河套有名的当地菜,猪肉烩酸菜。

在军中能整治出来这四样,真够可以。

猪肉烩酸菜堪称一绝、闻名遐尔。出自军中厨师独特的烹制方法,猪肉与酸菜搭配,肉肥而不腻,酸菜清爽可口。这是河套人最魂牵梦绕的家乡菜,也是外地人来到河套最想吃的第一道菜。

再加上一坛上好的十年陈松江三白,兴王和王守仁两个人,吃的不亦乐乎。

兴王豪爽大笑“好酒好酒。松江三白自有妙处。”

王守仁笑得更豪爽“王爷对酒在行。人都说山东秋露白,色纯味烈,岂不闻松江三白,色微黄,极清,饮一口,香沁肌骨。”

兴王和王守仁碰一杯,眼里是对好酒的欣赏“唯稍烈耳,最妙的就在于稍烈之味。”

王守仁真有点儿喜欢兴王了。

“王爷知己也。这酒好比江南人的脾气,如侬软语,打架也是稍烈。”

兴王眼里露出一抹怀念之色,王守仁的话很对。世人都说北方人嗓门大喝烈酒,能打仗。岂不知浙江人、福建人从来没有怂过,就好比他当年的胡宗宪,他的戚家军都是江南好儿郎。

兴王突然不想再和王守仁装下去。王守仁倒酒,兴王和王守仁一起再干一杯,几口小菜下肚,兴王放下筷子擦擦嘴,慢慢开口“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将军有话,请说。”

王守仁一点儿也不惊讶“王爷,末将今天请王爷,是因为,指挥使说,边境问题,可请教王爷。”

兴王“”

兴王脸上青白交加,徐景珩要是在他面前,他能一脚踹出去和他拼命。

“我们的指挥使,还能学诸葛亮,能掐会算,给王将军锦囊妙计不成”兴王的一张脸阴沉可滴水,一句话出口,恨不得把肚子里的酒菜都吐王守仁脸上。

然而王守仁不怕他。宗室也是皇家人,大臣官儿再大也是臣子。可宗室没有实权啊。王守仁迎着兴王阴森森的目光,不躲不避。

“王爷,指挥使的提议,末将不明白。然指挥使相信王爷,末将愿意一试。大明和巴尔斯博罗特汗这一战,彼此都知道对双方的劣处。大明不怕,巴尔斯博罗特汗却拖延不起。”

兴王冷笑“所以目前的问题是,大明大军守在边境,如何要巴尔斯博罗特汗心甘情愿和谈”

“对。皇上的目的是和谈。皇上仁慈,也不想兴师动众打仗。”王守仁起身恭敬地朝北京方向鞠躬,兴王脸上的冷笑更大。

“我们的皇上,不是仁慈,是要光明正大地守住河套,争取时间吧本王即使不在朝堂也知道,王将军不必作态。”

王守仁因为兴王的态度,眼里一片肃杀。可兴王依旧冷笑。

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大明有名的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活着的大圣人。他的成就,对世人的影响,不需要多说。

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先皇一听兴奋,终于有机会光明正大出游了,结果先皇御驾亲征的军队刚走到涿州,宁王叛乱已被王守仁平定,距离宁王叛乱,仅仅过去四十三天。

王守仁平乱太快,打乱先皇游玩计划,被罚去南京做挂名爵爷。

到兴王的上辈子,新朝开始,朝堂上的心学弟子都推荐王守仁,兴王也早就听说过他的大名,决定留他在北京,重用他。

可是,王守仁和王琼是好友,和杨廷和、蒋冕等理学家人不和。其他内阁阁老,费宏、杨一清也都和王守仁不和睦,兴王乐得坐山观虎斗。

到大礼仪要结束的时候,君臣“决战”,兴王满以为王守仁会投靠自己。哪知道,王守仁的完美病又犯了。支持保守派们的提议,兴王应该兼祧两房;却又因为急于出头的张璁桂萼的改革措施,倾向于寒门弟子中的改革派

王守仁变成完美的中间派,兴王就记恨上王守仁。兴王还以己度人,认为王守仁徒有虚名,明明是反对派,却为了明哲保身不敢说话

再几年后,广西动乱,新任内阁阁老张璁鼎力推荐,兴王同意王守仁总督两广军务,广西叛乱一解决,立马翻脸不认人,一句王守仁“学术不端、聚众惑乱。”停了王守仁的爵位,将阳明心学定为禁学。

王守仁积劳成疾去世,兴王不但没有论其功绩,反而降旨怪罪。兴王看着这辈子的王守仁,同样五十五岁的年纪,却是眉清目亮,怀抱希望,嘴角的冷笑扩散到全身。

上辈子的兴王不喜欢王守仁,甚至厌恶他。这辈子的兴王,还是认为王守仁不知道讨好,伪善,假道学,一切的错都是王守仁的错,自己都是对的。

大帐里,一桌酒菜还是冒着香气,秋日上午的阳光满溢。

两个人以这般身份对峙,谁能想到

王守仁不知道兴王为何形同妖魔,手中握住皇上亲赐宝剑,右手已经握紧剑鞘。

兴王眼望王守仁身上的杀机越发浓重,目光讥诮。王守仁沉默。

一片死寂中,兴王嘶嘶的言语如蛇吐信“徐景珩告诉你,本王可以信任”

“是。”

兴王紧盯他的眼睛,蓦然高声大笑,笑声里说不出的疯狂滋味。

“徐景珩,徐景珩徐景珩,你好你好”

兴王捧起来酒坛,仰头就灌。大半坛子酒下肚,兴王的前襟都湿了,面容狼狈,却是眼睛通红,咬牙切齿,眼里那股子疯狂的恨意徐景珩要是在,他能活生生吃了徐景珩。

徐景珩那般针对他,到需要用他了,甩出来一句,兴王,我相信你,你是大明人,你是大明的兴王兴王可不是要疯可是兴王就是真疯了,兴王也是大明的兴王,兴王就更恨徐景珩。天上地下,前世今生,最恨的人。

“好徐景珩信任本王,本王告诉你。”疯掉的兴王红着眼睛,目龇眼裂吃人一般,“巴尔斯博罗特汗和阿勒坦,目的也是和谈互市。皇上要你守住不动,非常正确,你的分析也非常正确。”

他发现王守仁眉毛一动,嗤嗤一笑“当然,你要是为了配合皇上在湖广的土地改革,多拖延一个月再和谈,也可以。”

王守仁“”王守仁因为兴王这番话,不再和常绍、邓继坤一样认为兴王被野鬼附身,却是另有问题“感谢王爷告知。敢问王爷,既然知道皇上要趁机在湖广改革,为何还要出来”

兴王“”兴王实在叫这木头疙瘩气得吐血,一步上前,右手抓住王守仁的衣襟,恶狠狠地,回答“本王不出来,等着你们指挥使再给本王按一个罪名儿”

王守仁想说,指挥使不是那样的人,指挥使从来不主动算计任何人对着如此可怜可恨的兴王,说不出来。

兴王叫他一个同情的眼神刺激的,差点没背过气去。

“你的心学,不适合大明。”兴王留下一句话,甩袖离开。王守仁怔怔地看着他的背影,良久良久,无声一笑。

阳明心学,不是书斋里的空想,而是实实在在的,可以学以致用的真正学问。用到政治上,就是第一流的政治家;用到战争上,就是最可怕的军事家,是为“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可是这个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会懂。懂的人,不需要学。比如皇上和指挥使。对了,还有半个兴王。

王守仁没想到兴王居然懂。他也知道,民间把他的心学说成唯心,放纵自己,想做什么做什么。

“理学更适合大明。然而理学已经日落黄昏,大明需要新的学说呀”王守仁放好宝剑,喃喃自语,随即又笑大敌当前,且不去想这个问题。

王守仁从兴王这里得到确认,巴尔斯博罗特汗和阿勒坦父子,不超一个月就会主动求和,从容地做出部署。

严嵩在甘肃的那次和谈,内容细节过程,王守仁都知道。严嵩这次代表大明,和西班牙、葡萄牙谈判,王守仁也大体知道皇上的底线。皇上不要他的子民吃亏,王守仁也不想大明百姓吃亏,自然是一厘一毫都要争。

河套战场,依旧是天天小打小闹,双方都在尽可能地收集消息,寻找最佳的和谈机会。唯一的变故,有一次兴王外出遇到阿勒坦,和王守仁要阿勒坦的脑袋,王守仁懵,只有一句“王爷,臣也想要阿勒坦的脑袋”

王守仁自然不知道,阿勒坦引发了兴王那有关于,俺答汗带人打入北京城的痛恨。兴王因为这个事儿,真心实意帮王守仁,非要刮下来阿勒坦一层皮,折了阿勒坦的翅膀。

然后兴王夜半打坐,恍然明白又上了徐景珩的当,气得真吐血,那脸白白凄惨的模样,看得邓继坤、常绍欢快大笑,哈哈哈,哈哈哈。

兴王气得又吐一口血,凄凄惨惨、恍恍惚惚,却是带来欢乐无限。就连北京城的皇上,收到边境来信,都一边笑,一边乐呵呵地和章怀秀八卦“章怀秀你看,兴王怎么啦要不要驱邪”

皇上怀疑兴王中邪。章怀秀看完王守仁老师的信件,也是克制不住地哈哈哈,哈哈哈,开心大笑。

章怀秀“词严义正”“皇上,兴王和阿勒坦是真爱,相爱相杀。我们不管。”

皇上小眼神乜他一眼,直觉不可信。章怀秀自然不能告诉皇上,阿勒坦,后来的俺答汗,四十岁那年,在白莲教的帮助下,带领大军围困北京城,却并不想强攻,只是为了逼迫那个道学皇帝同意他的互市请求

章怀秀吞吞吐吐,只说“皇上,人和人之间有缘分,这个很玄乎。皇上你看,兴王和阿勒坦的缘分大,跨越千山万水见面”

皇上觉得,章怀秀也需要驱邪。章怀秀心肝儿一抖“皇上,臣听说那白莲教在边境作乱”

皇上满脸“关切”“锦衣卫和边境大军早已开始招安白莲教,章怀秀你去太医院看看,回家好好休息哦”

章怀秀风中凌乱,皇上迈开小短腿快乐的小跑去找徐景珩,小奶音欢乐得来

“徐景珩,大明和巴尔斯博罗特汗和谈啊。”皇上要是有尾巴,此刻已经翘上天。徐景珩也欢喜“大好事儿,皇上做的非常好。”皇上就更高兴,眉开眼笑地耍赖。

“徐景珩,王守仁老师说,和谈在等待最佳时间开始,还说兴王请求参与和谈”兴王参与和谈,没有几个月小半年谈不下来,就不能回去湖广皇上的小算盘噼里啪啦,可不是要无限欢喜

“徐景珩,去看大漠啊。”皇上的小胖脸瞬间变化,气鼓鼓的好似一个小青蛙。徐景珩失笑“臣记得。大漠、雪山,都去看。”

皇上小鼻子皱巴,对他养病的态度满意。看着他用完一碗奶汤,扶着他从罗汉床上起身,照顾他洗漱净面,小大人地守着他午休徐景珩决定,他明天“再”和皇上好好谈一谈。

皇上和指挥使一起午休,睡得香甜。八月末的金秋季节,边境和北京城,都是一片祥和的欢乐,麦子稻谷大丰收,还有福建浙江的红薯大丰收,都要大明人欢天喜地,过完中秋过重阳,张灯结彩、杀猪宰羊。

大明要和蒙古在河套和谈的消息传出去,举国欢庆。

河套河套大明人嗷嗷叫,无论怎么说着反正河套早就丢了,在听到河套战事进展的时候,都是激动落泪。

大明建国,大将军徐达、李文忠收复河套地区,设置东胜等五个卫所。

永乐年间,朝廷认为东胜卫太过遥远,后勤供给困难,把边防线向后撤。

宣德年间,蒙古各部开始南迁,河套地区就变成各路蒙古族争夺的地区,也成为蒙古部落进攻大明的前进阵地,兵马补给处,困扰大明七八十年的“河套之患”。

大明人几乎都忘了,河套,曾经属于他们。可他们弄丢了。失去后才知道河套的重要。

一到秋天,蒙古部落就从河套挥戈南下,掳掠、夺取中原的物资和人口。

一到春夏,大明就开始报复,派兵深入草原纵火焚烧草场,称为“烧荒”,偷袭蒙古的营地,赶走大量的牲畜,称为“赶马”;利用骑兵孤军深入进行斩首行动,称为“捣巢”

蒙古人骂大明人狡猾无耻,却又向往大明的一切;大明人恨蒙古人劫掠,可也同情他们缺乏布帛绢缎,衣用全无,大夏天穿毡裘;没有铁锅,不得已用牛皮贮水、煮肉

谁都不想年年月月这般打仗没有安宁。

皇上咽下一口烤红薯,吸吸小鼻子“蒙古人穷啊。”

徐景珩手里拿着半串糖葫芦,回忆他见过的蒙古百姓生活“其瘦饿之形,穷困之态,边人共怜之。”

皇上心生同情“满速儿来信问,他要是帮我打架,能不能增加贸易量。”

徐景珩“打来打去,蒙古和大明两方人的积怨越来越深,交流也越来越多。民生维艰,和平互市最好。贸易量若百姓交易热情高涨,官府制定的规矩跟不上,需要整顿。”

皇上重重点小脑袋。边境的人一边打一边偷偷互市,到甘肃互市的举国轰动,再到河套和谈互市,大明人可算是放下心来过日子,蒙古人也开始有生活用的铁锅、盐巴、布匹

“那以后那”皇上不明白,那十年后,还打吗

徐景珩笑“小公子,现在是人心思安。十年后,谁也不知道。”皇上表示明白,刚要说话,大眼睛一瞪“糖葫芦。”

徐景珩无奈地咬一口,那勉强的模样,看得皇上生气。皇上总觉得徐景珩每顿饭吃得太少,太医说糖葫芦开胃,可徐景珩不喜欢吃糖葫芦,皇上每次都要盯着。

北京城,皇上和徐景珩逛街,看着听着大明人的议论,跟着一起激动。皇上眼看徐景珩吃完三颗糖葫芦,大眼睛眯眯成一对月牙儿,开开心心地去吃秋毛肚。

湖广,桂萼和张璁一开始就遇到困难。

南海,大明首辅大臣杨廷和,中秋的月饼刚吃完,收到边境发来的信件,对比刘健写来的亲笔信,下定决心,要回京。

王宪老将军苦苦劝说“阁老,我也知道湖广那边土地改革,关系重大。然,这就是湖广一个地方。大明两京十三省,皇上要折腾一下湖广,就给皇上开心地折腾。”

杨阁老叹气,千言万语不好和武将王宪诉说。

“不是湖广的事情。而是不得不回京。”王守仁立下这么大功劳,必然进内阁,理学和心学会如何争斗皇上要给官员涨俸禄,勋贵武将岂能同意可不涨俸禄,寒门弟子出身的清官,又岂能同意

新起来的大臣,桂萼出身寒微,严嵩是小户人家,张璁出身中等人家,夏言是军籍

杨阁老都不敢去想,只和王宪老将军说“国家人口多了,乱,不好管。家族大了也一样。你看看你家里,能管的,先管一管。”

王宪不敢相信“阁老你是说山东不大可能。”

王宪是山东鲁南人,不敢相信湖广的土地改革会到山东。杨阁老苦笑“你看,连你都不敢相信,都觉得,皇上答应只动湖广,那就动吧,湖广人忍一忍就好”

王宪点头又摇头“皇上说只动湖广,末将相信皇上。阁老的提议,末将也知道是好的,末将晚上写信回家,排查族里。末将出来这几年,心里也担心万一家族里有人鱼肉乡里,我岂不是家乡罪人”

杨阁老要他一番话说的,心里更难受。

“山东好。四川也好。四川改土归流,不知道如今情况如何我听说有苗人进京我也只能管一管自己家族。”

杨阁老想起,他当年,在各方权衡下,和太皇太后判断答应的条件杨家这样的世家大族,早晚都要被动,不若自己动。杨阁老安慰自己,只等严嵩外出回来,和严嵩交代一些事情。

严嵩自从来到南海,简直是如鱼入海,惬意的不得了。他不光谈判积极,参与南海建设积极,他还积极学习拉丁语,看圣经,和西班牙总督、当地土司们打好关系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杨阁老真的感觉,他老了,没有四五十岁时候的精力了。

杨阁老和严嵩一晚上交谈,用十多天交代好南海事务,正好严嵩的谈判也进入尾声,他给皇上发回京的请求,只等大明和西班牙、葡萄牙签订合约。

皇上看完桂萼和张璁的信件,先放下。再看杨阁老和严嵩的信件,瞪大眼睛。

大明和西班牙、葡萄牙签订合约,可以。可是西洋人在大明是什么身份怎么管理给不给登陆上岸皇上的心里,这都不是事儿,红毛绿眼睛也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睛的人,都一样。

可对于大明人来说,大不一样。杨阁老和严嵩,就是因为这个事情和西洋人争论不休,迟迟不能签订合约。

皇上“”特别是严嵩说,那随船到来的西洋女子,非常不懂礼仪,都不裹脚,和男子一起不避讳皇上更是看的迷迷糊糊。

皇上上次说要召见西班牙总督,严嵩说,西班牙人野蛮不知道跪拜礼,等学会三跪九叩

皇上“”其实皇上最感兴趣的是,博洛尼亚大学代数学、几何学教授,意大利数学家费罗,发现一元三次方程的解法这个事情。

好学皇上对一元三次方程好奇。对比大明算法,王文素的算学宝鉴,意大利帕乔利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集成皇上发现,意大利,好好,喜欢。

“王文素,你看看意大利的数学。”皇上找来王文素和章怀秀,“朕要鸿胪寺的人配合你们翻译出来,研究研究是不是有二元方程、一元四次方程。”

王文素惊喜,翻着书光看图就呈痴迷状态。章怀秀心里苦,不知道皇上为何找他,他是文科,几何代数真不好可他又不敢说。

皇上满怀期待“朕看好你们哦,加油哦。还有这本达芬奇的绘画论,等朕看完,再给你们看。”

“臣谢皇上,臣马上回去学习。”王文素行礼退下,抱着书跟抱着金砖一般。

章怀秀磨磨蹭蹭“皇上臣在研究铅笔”

皇上小手一挥“爱卿忙不过来,朕的玩伴们都给你帮忙。”

章怀秀的眼泪要出来,却只能含泪谢恩算术、几何、比与比例集成皇上臣已经不高考很多年了嘤嘤嘤

章怀秀小媳妇一样退下,看得皇上忒奇怪。皇上处理完其他信件,拿着这两封书信去找徐景珩。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