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秦皇 > 第143章 同轨

秦皇 第143章 同轨

作者:九州月下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38:14 来源:就爱谈小说

生米以成熟饭, 严江明白纠结“临江”的临是不是“临幸”毫无意义,但下一个临江台是绝对不可能的, 所以他只给了秦王一个白眼,自己转着碳笔, 开始思考建个什么在房子更适合自己。

不可能太高,这个时代技术不够。

而且要耐用。

泰姬陵那种建筑其实挺美的, 可惜耗费太大了,叉掉。

中国风的古典建筑更适合建筑成群的园林景观,而不是独自美丽,可是建一个院落,以他现在的身份,安全很没保障, 建一个大的庄园, 只用来住自己, 又显得太耗费了。

他思维转的飞快, 如果要建一个大的庄园,那么要如何利用起来呢?

嗯, 可以建立一个集市的话——不行, 商业的事情太麻烦了, 可以打造一个图书馆, 可以让寒门弟子来抄书为生,书肯定不能借出, 只能在馆中阅读抄写。

嗯, 可以在馆里卖笔墨纸砚, 然后,可以做一个剧院,也不用天天演戏剧,可以给学者们用来讲学,也可以借给各大流派举行集会,讨论各家各派的内容。

周围如果还有多的房间,可以租给外来士子求学。

要知道,等一统六国之后,咸阳就是天下之都,到时想上进的人,就肯定会大量过来。

这房地产倒可以炒炒。

嗯,做一个学院庄园,需要各种配套。

严江随手画了咸阳附近的图,目光落到咸阳城对岸,也就是渭水南岸的大片空地上。

后世长安几乎要把咸阳也吞成区了,这么好的方,完全可以提前开发啊,而且现在渭河上是有木桥的,交通也很方便。

唯一不方便的就是这地方还没开发,是秦王的家族猎场,平民是不许进去的。

不过问题不大,严江揉了一下腰,拿着图坐到秦王身边,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秦王转头一看,大笔一挥,把整个百里的猎场都划给他了,霸道异常。

于是严江开始画效果图,思考要修成什么样子。

罗马斗兽场、卫城之类的图在脑海中转了又转,都被他删除,这个年代没有扬声器,所以想要有表演效果,就要考虑声音的回荡和传播。

他描绘着内部结构图,一个座全新的建筑缓缓在他手中成形。

他参考了现代无扬声器的小院剧院的传声墙,尽可能地将会场做得大一些,以外墙扶壁支撑的形式减少会场的柱子,采光用天顶光来突出中央舞台效果,周围可以用三层建筑盘踞,加强空间利用……

主体结构上方可以是飞檐折叠……

严江画好时,发现秦王正在一边凝视着图画,然后问他你我住哪?

他还真没设计好。

……

找到新的事情,严江便投入到建筑工程的大业里。

用的是工匠和墨者为他的大计打拼,大兴土木之下,严江为了提高效率,还做出了绞盘吊车、滑轮组、脚踏切割机等工程神器,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

绞盘吊车就是车上加一个活动支架,架上吊个滑轮组,脚踏切割机和脚踏缝纫机的原现类似,只是转轴带动的是圆盘据而已,都是古代的建筑器具,建筑历史里都有记载的。

相里云手下的工匠看到时,差点给他跪下,说他是少府的大恩人了。

然后仔细一问,才知道很多时候架梁和挂木都是极危险工作,需要数人到数十人通力协住,非常容易出事,有了绞盘车和滑轮组,那可以救下数不清的人命,而且还可以用来建桥建城之上。

严江一边叹息着苛政猛于虎,一边被飞过来探班的陛下用翅膀打了后脑。

而在他沉浸于建筑业时,秦王统一度量衡大业也开始轰轰烈烈地展开。

秦人的法律就很粗暴,秦王原来的计划是命令各地收缴六国原有度量衡,命令各地交税收布全用秦制,敢有私藏旧制度量衡者,罚为城旦,敢有再犯者,流放陇西。

严江觉得这太不人道了,好说歹说,秦王这才同意让治下各地先备好秦制的度量衡,然后让各地以旧换新,并且给了三个月缓冲时间。

但这笔更换旧量的钱让秦国出,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但这意见是严江提出的,治粟内史和少府都没有说什么,毕竟这位严子堪称秦国钱袋,不管是管工的少府还是收粟的治粟内史,都受过他恩惠,不过严子的意见并没有得到六国旧民们的感激——他们只觉得秦国严苛又多事,简直没有一天安生日子。

严江也没需求他们的感激,如果说统一六国是构建华夏帝国的基础,那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就是统一文明的基础。

孔雀王朝大吧?统一印度又如何,还不是又分裂成无数小国直到两千年后。

巴比伦那块就更不用说了,那里的波斯和阿拉伯之间已经是打出比中日还深的深仇大恨。

而这其中,文字和标准就是关键,只有这两点确定了,所有的政令才可以传达无误,如果没这一点保证,旧的文化会如野草一样顽强复苏,试图恢复它本来的力量。

至于车同轨。

严江给秦王的提议还是低价倾销,结果当时王绾正好和几位同事在秦王处讨论攻楚的后勤汇总,被听了去,他们当时就炸了——纸、车、茶、磨坊已经是秦国国库四大收入,几乎能抵一小半的税赋。

秦王和少府都对此非常抗拒——这失去的都是沉甸甸的钱啊!

治粟内史也很爆炸,这几年打六国,国库又被尉缭拿去四处做y交易,仓里空得饿死老鼠,王绾甚至说李斯当年说厕中鼠不如仓中鼠,那是没来过秦国,要来秦国,他会发现仓里的老鼠比仓中老鼠日子好天上去了。

严江则给他们普及着薄利多销的好处,一来生产商要给经销商留下足够的利润,这才生意才能做大做强,如纸,纸价高时,收入虽然多,却远比不上纸价低时的大销量收入。二来,若秦车畅销六国,时日一久,自然车同轨。

车同轨这个理由太强大了,在场诸人一时沉默。

后世人不太理解车同轨有什么用,但在战国时代,只要是周游过列国的人,就知道这有多重要。

木车轮坚固窄硬,在土路上会压出一道道车辙,如果轨距相同,那么顺着前路车辙就会省时省力,但若是轨距不同,就很容易把一个车轮卡在其中,任牛马如何拖拉也出不来,只能人下车来,抬车摧马,以求脱离困境,但然并卵,如果你的车轮还是那样与本地的车轮距离不同,那么很快,你就会再陷入别的车辙里,然后再抬一次。

所以战争之时那么依赖水运,就是因为陆路不但消耗高,跨国战也很坑,运粮不易,还损车马。

甚至因此生了一个成语叫“改弦易辙”,来形容换大的改变。

但车是那么容易改的么?

车在战国是非常贵重的财产,有一千辆车就是“千乘之国”,算大国了,一辆车的车轴换掉,车厢也要换,几乎等同买新车了。

大贵族自然不在意,但如果这么做,就等同于得罪了六国所有的庞大的中低层有车一族。

也因此,车的不同,严重阻碍了六国交通,如果能得到这样的改变,一点钱财似乎问题不大。

但秦王还是觉得亏了,他的决定是不可贱卖,而是命令六国现在所有的匠人,以后再做车,都得以秦制来做,违反的,就来少府做车吧。

王绾等人都非常赞同,秦王则对严江温柔地表示低可以,太低不可以,灭楚还要钱呢。

严江为此不悦,睡了半个月工地没有回临江宫。

陛下先是变鸟来安慰,严江不为所动。

然后秦王让人送了一个枕头过来,疯狂暗示自己孤枕难眠,然严江依然不为所动。

秦王是绝对不会服输的人!

所以他在肝完了工作之后,亲自过来渭河之南,先撩拨阿江一偿分别之苦后,温柔地给他解释因由“阿江莫气,帝王之道,贵在平衡总揽全局,君臣一心。民心之向,素是最后考虑一环,再者,不杀六国旧贵已是宽容,断无肥敌之理。”

甚至以前,他都是从来不考虑的,也是跟着阿江出门久了,这才把民加他自己的思维逻辑里,虽然占得并不多。

严江自然也知晓此理,趴在老虎背上幽幽道“我亦知此理,只是到底有些意难平,不过你说的亦有道理。是我多事了。”

秦王倒没说错,他不杀六国旧贵的结果,就是被六国旧贵灭国了,不过这锅他自己也要背一大半就是了。

秦王强大的第六感立刻激发出求生**,他握着阿江的手,斩钉截铁地道“阿江之言皆为至理,与吾一刚一柔,互补互益,是吾之幸,怎么能是多事呢?可是有小人中伤于你,寡人这便……”

“得了得了!”严江看他一眼,转开话题,伸指尖在他腿上的疤痕划了划,“如今已有三月,秦何时出兵?”

“大军开拔集结尚需时日,”秦王略略一算,“春寒不起兵,应是三月之时。”

三月春暖,不需要冬衣,正值楚地春耕,此时出兵,对面军心易摇。

“先前前来刺杀的首领,可查清了?”严江微笑问。

博浪杀那次亏,他惦记很久了。

“已查清了,乃昌文君。”秦王说到这时,神色冰凉,昌文昌平君是兄弟,更是他倚重的重臣,所以那一次的危险,一点也不输给荆轲刺秦。

“我想……”去楚国找昌平君,严江话未说完。

“不,别想!”秦王眉目微眯,将他手腕压在老虎柔软的背脊上,“离发兵尚高,你冷落寡人十数日,当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