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男主他又在崩剧情(快穿) > 宅斗文里的男主(十四)(从龙之功)

时光流逝,转眼就是数年,

谢琦也从小小孩童如柳树抽条般长成了青涩而不失温润的如玉少年。

有谢知非常带在身边,出入官府军营历练,身体也比幼时康健了许多。不过他还是更喜好读书一些,在了解了谢琦的意愿,谢知非又和沈慧娘商议过后,就将他送去本朝最具盛名的青溟书院读书。

许是在书院里有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谢琦也变得开朗许多。

谢琦性情素来温和,不会因自己永宁侯世子的身份就觉得高人一等,也幼时常跟随父亲左右,见识的人形形色色,也养成了一番自我辨别的能力,谢知非也不用担心他被人蒙骗什么。

十四岁的谢琦,俨然就是父辈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什么龙章凤姿芝兰玉树、文质彬彬就不用说了,明明身份贵重,不缺爵位继承,还要自己去考功名,结果还被他考上了。

十四岁的京城头名解元,连陛下在尚书房与众大臣们议事时,还提起这事夸赞永宁侯教子有方。以致于那日后,满京城许多高门开始了闭门训子。

最让人羡慕嫉妒恨的,还要属谢琦是永宁侯府的独苗苗,没有嫡出庶出兄弟竞争内斗,不用担心那些什么后宅阴私手段,谁若是敢动世子谢琦一根毫毛,势必会迎来永宁侯的怒火。

京中就有传言天子内卫,就是永宁侯为陛下一手训练出来的。

尽管像是捕风捉影,陛下与永宁侯都不曾提起承认过,但也让人见了永宁侯就不禁胆寒。

世子谢琦也有私下忍不住问父亲这件事的,然而谢知非都是淡淡含笑不语。

在拟呈计划后的第三年,谢知非便交出了内卫的训练成果。对于一个掌控欲和猜疑心逐年在放大的皇帝来说,无异于是最好的礼物。

最先给天子内卫试刀的就是自先帝时起就尾大不掉的世家豪族外戚,那些出身高贵的妃嫔娘娘,不仅是五皇子厌恶的对象,也是先帝晚年的阴影,不然他最后不会选择五皇子成为他的继承者,这个毫无外戚背景又有野心不甘受掣肘的儿子。

哪怕当今继位后,铲除了诸皇子的余党,但也没有动摇世家豪族的根基,甚至短短几年后他们就又开始往宫里送族中姑娘了。

为此尽管皇后无所出,但皇帝在后宫对皇后还是颇为敬重,为她树立权威。

内卫挖出了常氏姚氏朱氏为首世家豪族的诸多罪证,并被连根拔起,一举清剿,杀的杀,下狱的下狱,流放的流放。连宫中都有几位高位妃嫔自戕,然后在皇帝命令之下,内卫又迅速清洗了几遍宫廷,直到皇帝觉得卧榻之侧安全无忧才停下来。

好在皇帝没有沉迷于这种抄家的事,内卫的用处也比他想象的要多。

无论是南方发生洪涝,朝廷拨款赈济灾民,西南发生叛乱战事时,还是清剿闽地海盗。内卫在充当天子耳目,监察百官,还有刺探各种敌方情报上等等都没有让皇帝失望过。

皇帝倒是想大大恩赏永宁侯一番,只可惜早在完成训练头三批内卫后,谢知非就主动请辞,将这份职权交了出来。

他穿来时原身已经是人生赢家了,即便是谢知非,也没必要再往上一步了,就是他不功不过,到临终了,无论是当今天子还是新帝继位都会恩封他为国公,再往上那岂不是就是起兵造反了。

以谢知非的咸鱼心态,是不会主动将任务难度拔高的。

他对自己在朝廷的定位,就是皇帝心中信任,又认为是有用之人。

内卫这把刀练出来,磨刀霍霍向百官,那就是招人恨的,这是历史早已证明了的。谢知非在完成了皇帝交托的任务之后就选择脱身了,他可不想担这恶名。

再者谢知非也坦诚道,内卫是他一手训练,太过熟悉,若是还由他领导指挥,只怕对内卫的影响力会胜过皇命。

“内卫应该是陛下手中的一把刀,除了陛下的命令,谁也无法动摇他们。”谢知非如此说道。

好在皇帝还算有良心,念着情谊,又或是听进了谢知非的话,没有再让他沾染内卫的事。而且私下里又以各种借口恩赏了永宁侯府,赏各种珍宝黄金赏田地。

尽管是个爱好奴役手下人工作的上司,但的确比较厚道给的多。想想原身赌一把,直接从没落勋贵之后拼成了一品侯爵。

谢知非还趁机向皇帝请了一段时间的假,带着夫人世子小姐,还有一众护卫下江南游玩去了,避开了京城的纷争。

天子内卫出现后,就令百官瑟瑟发抖不已。毕竟皇帝真要动用内卫查起来,满朝文武,基本上就没有底子完全清白的。

之所以会怀疑永宁侯与天子内卫有关,还是因为这样一支恐怖又训练有素的精兵悍将,不可能凭空出现。而能为陛下训练的人,必然是能力出众,又深得天子信任的心腹之人。

谢知非表示,我太优秀了怪我咯。

反正谁问他都不会承认的。别人畏惧天子内卫无非是畏惧握着这把刀的人,与谢知非有什么关系。

哪怕是谢琦,谢知非也不会透露分毫,作为侯府下一任继承人,他也没有必要接触天子内卫。

永宁侯简在帝心,连带着世子也颇得圣宠,考中解元后连应试都不必参加,直接蒙圣恩进入御书房旁听议事。

小小年纪就在翰林院担任个编撰之职,职位清贵,却可以为天子誊写奏折,绝对刷经验的好地方。

当然世子资质不凡,年少英才,倒也没什么可指摘的。

一看便知皇帝将其当做未来的相宰重臣培养,或者说第二个永宁侯。

如今的谢琦,可不是当初年幼怯懦的孩童了。或许是从他准备考取功名开始,又或是他独自一人坚持练习他并不擅长的骑射,手和大腿都磨破了,也不肯停下来,最后在围猎上虽未夺冠,却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这些都让谢知非意识到,孩子长大了,自信又令他骄傲。

谢琦在御书房和翰林院,都是秉承着父亲曾教他的那一套多听多看少说话原则,平日也不会仗着皇帝待他如同子侄的宠爱而生出傲气,始终谦和有礼,进退有度。

尽管寡言少语,但谢知非听闻他在翰林院人缘还不错,这似乎是谢琦的一个明显优点。不同于原身的冷硬锋芒毕露,谢琦生来模样气质就温和而无害,不具备什么攻击性,也擅长与人交往。

谢知非曾经想在青溟书院资助一些寒门学子,以扩大永宁侯府的关系网人脉。

谢琦知道后主动请缨,谢知非想着让他练练手也好,过了大半年再派人调查了一番,发现他不仅完成了谢知非的交待,还与其中不少青年才俊有了知己情谊。

这日下朝后,谢琦特地到书房来寻谢知非,“父亲,今日我在宫中碰见了楚王和赵王。”

楚王和赵王是陛下的第二子和第三子,在潜邸时出生的。

谢琦有些迟疑,像是在措辞道,“他们待我态度很好,不过有些太好了。”

从小他就知道,因为他的世子身份,又或是因为他父亲是当朝永宁侯,很多人都对他笑脸以待。久而久之谢琦也能分清那些笑容背后的含义,这当然少不了父亲的教导。

谢琦对两位皇子,都是极为客气有礼的,而他们各自的邀约,也被谢琦婉拒了。他担心自己做的不妥,便来问一下父亲,顺便问问永宁侯府现在和以后的立场会是什么。

这个问题在当他进入朝堂的时候,谢知非就该告诉他了,现在也差不多了。

楚王和赵王待谢琦态度之所以热情,为的不是他现在的官职,真正的目的是他背后的永宁侯。他们还不可能等到谢琦长大后来作为他们的助益。他们真正想拉拢的是永宁侯。

皇家的孩子更为早熟,何况这两位王爷已然成年,开始议婚出宫开府了呢。

哪怕谢知非知道剧情中暗示的下一任皇帝是谁,他也决定做坚定的保皇党。

原身能成为永宁侯依靠的便是从龙之功,只是这种事可一不可二。一来争夺储君之位的斗争向来凶险万分,谢绍是不成功便成仁,但现在如日中天的永宁侯府没必要去赌。无论谁继位,只要不犯糊涂,永宁侯府三代之内都不可能没落。

二来,即便是成功了,永宁侯府尝多了这个甜头,以后也容易倾向走这样的捷径,成为政治投机者。

在古代,一个家族的传承延续,从来不会是依靠投机。自身的强大,自立不息才是根本。

谢琦听后若有所思,“父亲,我知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