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男主他又在崩剧情(快穿) > 宅斗文里的男主(十五)(沈柔回京)

一辆远道而来的马车驶入了京城,车里坐着的正是沈柔和林文照,还有他们的一双儿女,而且还是少有的龙凤胎。

当年他们成亲后,在沈柔的劝说下,林文照放弃了留任京中,选择外放为官,想要凭自己的一番才干建功立业大展宏图。

经过这数年的努力,林文照在地方州县的政绩年年评优,如今已升到了正五品。比起大多数还在宦海里沉浮的同届进士,好太多了。

“我们该去拜见一下岳父大人吧。”林文照对妻子说道。

他在外为官时,恰逢家中老父过世,丁忧三年,若不是岳父从中费力,恐怕守孝结束后官场也没有他的位置,他之后的官途更不可能那么顺遂。

沈父虽才干不出众,但也不出错,再加上有个永宁侯女婿和世子外孙,旁人也会敬他三分。这些年来靠着熬资历,也坐上了一部尚书的位置。

林文照也是想借着这个登门拜访的机会向在京任官多年的岳父,请教一二。

沈柔对此却不是很热衷,在沈家的日子虽说锦衣玉食,但作为庶女时时柔顺乖巧低人一等的记忆,也是她不愿去回想的,倒不如她这些年来在外面当官家夫人来得自在。

但沈柔也清楚,若是想让夫君在地方上任官能够不受掣肘地施展开来,朝中的关系也要打好一些,所以对夫君浅浅笑道了一声“好”

稍稍安顿后,沈柔就与丈夫带着儿女登门拜访沈家了。

沈尚书热情地招待了回京述职的女婿林文照,也关怀了一下沈柔和两个外孙。

随后翁婿之间还能去书房就官场上的事多谈一下。而女眷这边就要冷淡些了,沈夫人对一个出嫁的庶女显然没什么情份,表面应酬了几句后便打发他们去后宅见秀姨娘母子了。

看着嫡母一如既往地没有将她放在眼里,沈柔忍不住捏紧了帕子,面上仍带着笑,没有露出怯意来。

若说嫡母的冷淡,尚且在沈柔的意料之中,那么见到生母和弟弟后,她脸上的温婉笑容完全维持不住了。

秀姨娘俨然把这个儿子当成命根子,宠上了天,根本没有听她在信中说的教育方法。都七岁了还没有真正启蒙读书,和她精心陪养的儿子林元熙完全不能比,后者还小两岁呢。

嫡母故意不管养废庶子是一回事,但作为生母的秀姨娘,怎么不懂呢,完全破坏了沈柔想培养幼弟出息,以后好成为助力的念头,就这养歪的性子不拖后腿就好了。

若是这些年她在京城,绝不会让生母这样骄纵着养弟弟的,沈柔心里升起些许后悔来。

秀姨娘被女儿一通指责,有些不满又心虚地甩了甩帕子,“你弟弟还年幼呢。”

难怪她这次回来,沈父对秀姨娘和老来幼子一点也不上心,甚至都没有提起过,白白浪费了她当年辛苦为生母打下的内宅基础。

就沈柔与生母说话的这会儿工夫,被溺爱得骄纵顽劣的弟弟都开始在院子里欺负起比他小的两个外甥了,惹得两个孩子哇哇大哭。

秀姨娘的第一反应,就是护着小儿子。沈柔无奈放弃,对着这个血脉相亲的弟弟也难以喜欢得起来。

用午膳的时候,沈柔一家人作为宾客入席,但秀姨娘和庶子是上不了桌的。既是身份的问题,也是他们并不得沈父的喜爱重视的缘故。

沈父和沈夫人说着说着,不知怎么提到了与永宁侯世子有关的话题。

沈夫人语带愁意道“最近因为世子的亲事,许多人都找到我这来了。唉,我虽是世子的外祖母,但哪里做得了这个主。弄得我都不好常去侯府看望慧娘和世子了。”

这半是抱怨半是炫耀的话语,听在沈柔耳里有些刺耳,微顿了顿。

嫡母的亲外孙永宁侯世子,年少英才,身份贵重,又得天子青眼有加,可谓是前程锦绣,是满京城多少闺秀梦寐以求的夫婿人选。

沈父点了点头道,“你说得对,世子的亲事,侯爷心里肯定是有主意的,你可别随便应承了人。”

随后沈父转头又对林文照道,“过几日,你也可以去永宁侯府拜访一下侯爷。”

此番林文照回京述职,自然是想要升迁的。沈父有心帮女婿调到户部来,在他手下做事。他在户部任尚书,许多地方和人脉能帮到林文照,怎么说林文照也是几个女婿中比较有出息有才干的。

林文照连连点头称好,哪怕他并非那种善于钻营之人,也知道搭上永宁侯府这条关系的莫大好处。

每日投到永宁侯府上的拜帖没有五十,也有二三十,若不是侯夫人和沈柔同为沈家女这一层关系,还真不容易能有回信,邀约沈柔夫妇一家到侯府做客。

比起去岳父家,林文照态度更郑重了不少。

哪怕外放远地的这些年,他也没少听闻永宁侯的大名,始终简在帝心,圣宠不减,可谓当朝第一重臣。

虽然勉强算得上连襟关系,但林文照真正见过那位永宁侯也才几面,此次登门拜访,不免紧张了些。他还习惯性地在询问起了妻子沈柔的意见。

能娶到沈柔这个妻子,林文照认为是自己平生之幸事,他的娘子不但温婉善良,而且聪慧能干,在地方任职时就常为自己出谋划策,外人没有不夸的贤内助。

他与侯爷没怎么见过面,但妻子和侯夫人是亲姐妹,应该有很多话说吧。

沈柔听到这些话,笑容微微僵了一瞬,

林文照显然没有注意过妻子这些年来往的书信几乎都是与沈家和生母的,与永宁侯府压根就没什么往来。

沈柔捏了捏眉角,这算怎么回事。一回京城,别的事没干,倒是要先讨好嫡母和嫡姐了。她当初力劝林文照外放为官做一番事业,不就是为了摆脱她们高高在上的阴影么。

若是夫君今日位高权重,她或许会说几句少时在闺阁中,嫡长姐与她们这些庶女并不亲近甚至冷落无视她们的话。但现在,还能指望林文照为她对上永宁侯府和尚书府么。

到了去侯府这日,

沈柔携着一双儿女,在侯府侍女的引领下,一进入侯府的后花园,就见亭台楼阁,雕梁画柱,碧水清波环绕着九曲游廊,园中奇花异草花团锦簇,美不胜数。

“娘亲,这里好大,好漂亮啊。”说这话的是沈柔的女儿林嫣然,

尽管沈柔已经尽量富养女儿了,但她自幼不在京城长大,以往相处的都是地方县吏士绅家的千金。与侯府的堂皇富贵相比,简直天壤之别,初进侯府难免被震住了。

人过得好不好,是能从眼睛里,面上看出来的。

时隔多年,沈柔见到沈慧娘的第一眼,在心里想的就是这句话。

她曾同情怜悯过沈慧娘,纵然享受富贵,不过是困于后宅的古代女子,能有多快乐。然而不仅是珠翠环绕,室内氤氲着名贵价值千金的沉水香,沈慧娘眉宇间是那样的明艳夺目,气势逼人。

这些年来,沈慧娘的日子过的很舒心。府内清静没什么事,他不用装出贤惠模样来伺候夫君,管理妾室姨娘还有庶出子女,府外大多有侯爷应付,也用不着她操心。看着儿子长大成人,不仅担得起永宁侯世子的身份,还靠自己的能力考取了功名。

也许对于勋贵人家来说,这不过是锦上添花,但沈慧娘依旧觉得欣慰而骄傲。

因着日子过得舒服,沈慧娘看上去容色秀美了不少,但唯有一直了解她病情的谢知非知道,她的时日并不多了,千金造化方只能勉强支撑这些年。

她唯一还稍稍挂心的就是谢琦的婚事了,但沈慧娘在这事上却没有强求过,反而记着侯爷当初说的话。

沈慧娘看了一眼林嫣然和林元熙,淡淡笑道,“这便是你的那一双龙凤胎了,七妹妹真是好福气。”

一生就是龙凤胎,多少人家羡慕不来的好运道。若是放在皇家,那都能被赞为祥瑞之兆了。换成他们这样的人家,也是珍之爱之。

沈慧娘心中暗道,可惜了。

有这样的好运道还有内宅的心计手段,让七娘子下嫁给一个寒门士子,着实有些浪费了,沈慧娘轻笑道。

当初七娘子婚嫁之事,她还只是隐隐有所怀疑,可沈柔随夫离京外放为官,五娘子和六娘子却是在京城里的,偶尔也会来拜访沈慧娘这位嫡姐永宁侯夫人。

六娘子便在私下里曾满脸羞愧告知她,她当初不是有意要抢夺七妹妹的好姻缘的。

康郡王妃当时中意的就是沈柔,是她一时迷了心窍,在赏花宴上将那位王府公子无意遗失的扇坠捡了回去。事后她也害怕了不知该怎么办,就将东西藏在了箱柜深处,原以为不会有人知晓。

没料到就在康郡王府派人来定亲的前两日,她的贴身侍女突然曝出了这件事,人证物证俱全,六娘子险些都要以为自己要被逐出沈家了。

六娘子对沈柔心中有愧,她嫁去王府后,一开始虽然夫君待她冷淡,其他知道内情的人也不大看得起她,但好在有康郡王妃照拂,又有贵为永宁侯府的嫡姐在,她的处境渐渐好了起来。

如今日子过得也算不错,哪怕夫君只担了个七品虚职,作为宗室也是富贵无忧。

沈慧娘听后稍稍一思索,便明白这事的关窍心思了。

她还是小看了沈柔,非但将自己摘出去了不说,还成了名义上的受害者。恐怕她也清楚,不管闹成什么样,沈父还有沈慧娘这位永宁侯夫人都不会让沈氏女的名声毁于一旦。

这般胆大又精于算计,还真不是普通的庶女能做出来的,也不知秀姨娘是怎么教出来的。

沈慧娘又不免微微庆幸,她还是坚持活了下来,没有让七娘子进侯府来。不然结果会是什么样子,她也难以想象。

时过境迁,沈慧娘也不会重提旧事,但与沈柔叙叙所谓姐妹之情的兴致实在不高,只闲坐聊了一会儿,说了些外地的风貌人物,便结束了这次短暂的见面。

沈柔带着儿女出来时,正好见着世子过来看望母亲。年方十四的少年郎,风采翩翩,相貌自然是好的,只是不似侯爷,眉眼间的秀气更偏像母亲一些,在他身上不见少年得意的浮躁,或是被天子偏爱的傲气,反而是温和平静,谦和有礼极了。举止温文,也不失世子的气度。

互相客气见礼后,谢琦便往母亲的院子里去了。

望着世子离去的身影,沈柔似是无意道,“世子不是已经入朝了么,还有空来给侯夫人请安么”说着她又笑了笑,“我倒忘了,世子从小就与嫡姐亲近,懂事孝顺的很。”

旁边的侍女愣了愣,然后笑着回道,“世子素来是极孝顺的。”

想起嫡母口中万众瞩目的永宁侯世子婚事,沈柔心中微微讥讽,她那骄傲又高贵的嫡姐,恐怕会为世子精心挑选一位各方面最出众的名门贵女吧。

只是有着这样强势厉害的婆母,极为孝顺的世子,未来的世子妃日子恐怕不好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