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田春花的种田人生 > 第22章 收番薯

田春花的种田人生 第22章 收番薯

作者:田春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39:27 来源:就爱谈小说

过完了中秋,就算是深秋,天气就变冷了。

一天早上起来后,张氏给田二丫穿上了夹袄。所谓的夹袄,并不是真正的棉袄,只不过是双层布料缝制的裋褐吧了。棉布容易吸水,但是北方天气干燥,双层的夹袄穿起来比单衣暖和了许多。

田二丫清晨走出房门,一阵风吹来,身上一阵的寒。寒风直接通过棉布的经纬,吹到人的皮肤上;再从皮肤的毛孔,直接吹到骨头里。棉布夹袄不挡风。田二丫不自觉的打了个颤栗。赶快跑到了灶房。

灶房里,早饭已经做好了。王氏正拿着勺子往碗里盛着粥。家里的麦子种完了,田老栓爷们几个现在都是吃过早饭去地里。经过了一个来月的农忙期,家里所有人都瘦了一大圈。田老二,不过二十出头的年龄,一个月的功夫倒像是现代社会四十来岁的老农。

早上煮的是番麦番薯粥。番麦是今年新收的,透着一股子新鲜的谷麦香。番薯是前几天老栓从地里挖回的,新鲜的红薯,放在番麦粥里,被煮的又香又甜的。田二丫直接喝了一大碗。自从断了奶,田二丫的饭量明显的增加了,身子也变得健壮了。

吃过了早饭。董氏、王氏、张氏、李氏婆媳四个人在家里给番麦做脱粒。田老栓爷们四个去地里收番薯。临出门的时候,小石头抱着田老三的大腿不放手。田老栓哈哈的笑了笑:“农家的孩子早点接触农事有好处。”顺便就又带上了两个石头连着田二丫。

田家的这两亩旱地是父子四个开荒得来的。这块地,处在一个土坡上,原本是一块野树林。田家爷们四个人砍去了小树,烧去了杂草,在边缘处开出了两亩的荒地。这片地,原本就只有田家开出来的两亩地。后来家家户户都往这边来开荒。如今倒是不见了当初那片野树林。

这块地上在坡上,本来就干旱。打一口井吧,不知要打到多少才见水,成本高。从河里来挑水?这距离倒是不划算。还好从这番邦传来这番薯,又耐旱,又高产。刚好种在这个土坡。于是家家户户都在这土坡上面种番薯。夏天的时候,番薯的藤蔓连成片,整个土坡都是绿油油。

田二丫来到这个土坡的时候,有的人家的番薯已经收过了。这片小土坡,有的黄,有的绿。像是大地被打上了一个一个黄绿交杂的大补丁。

田家兄弟到了地头,先是拿起来镰刀割番薯藤。番薯藤有着许多的假根,大石头拿起来一条往上拉,“滋啦滋啦”的就拉出了长长的一条。既然孩子上了地,就也不能只是看着玩。田家兄弟割下了藤蔓,两个石头就抱着装到板车上。田二丫人小腿短力气少,也拿着几根往平板车上放。

田老栓站起来捶捶腰,正看到三个孩子也像模像样的做农活。这个四十来岁农村的老汉,再次哈哈的笑起来。

大石头年龄大了些,做活也经验多。还能做得久一点。小石头,田二丫,两个不到三岁的小娃娃,纯粹就是来凑趣。没有多大的一会儿,两个孩子就觉得手疼了,腿软了。这时候,地里面,藤蔓下,跳着一个一个的大蚂蚱。两个孩子转眼就一块跑着去捉蚂蚱玩儿。几个二十来岁的大人也只是看着笑了笑。

很快番薯藤就堆满了一板车。大石头也没能坚持有多久,最后还是田老三帮忙装了一板车。装满了一车,田老大就牵扯驴车往家送。

田老栓拿起了抓钩,开始挖番薯。所谓抓钩,长得既像是叉子,又像是锄头。像叉子头部都有三个齿,像锄头前面都是有弧度。长得像叉子,用法像锄头,是北方挖番薯的农具。田老栓顺着一棵主根,一抓钩的掘下去,就带起来了一整棵的番薯来。有的大,有的小,大的足有三四个拳头大,小的只有手指粗。田老栓拿起来一个细小的,在衣服袖子上面擦了下,咬一口,又脆又甜的。

被挖过的土地也可能会留下几个细小的。大石头就拿着一根木棍在挖过的地方慢慢的掘。偶尔能挖到几个指头粗细的。

小石头捉一个蚂蚱就把它穿在一根小草上,这时候已经满满的穿了的几串子。田二丫跟着也是出了一身的汗。

快中午的时候,三个孩子就坐在番薯车上回了家。

家里,董氏、张氏、李氏继续再给番麦做脱粒。夏税秋粮,秋粮收的是番麦,截止就在十一月。家里必须为秋收缴粮做准备。

王氏正从拉回来的番薯藤蔓上摘菜。番薯的嫩芽嫩叶子,也是可口的小青菜。即将中午了,她正在为着午饭做准备。小石头把捉来的蚂蚱给了大伯娘。中午煮的还是粥,田二丫又是喝了一大碗,连带着还吃了几只烤蚂蚱。恩,鸡肉味,挺香的。

下午里,董氏把收回来的番薯分了类别。完好的放一边,这个能放得久一点,能做种。受损的放一边,这个坏的快,尽快的擦成干。细小的放一边,这个洗一洗,晚上煮着吃。

董婆子下午在盆子里洗番薯的时候,田二丫跟小石头紧紧的围坐在身边。董婆子洗干净了一个小红薯,一掰分两块。小石头,田二丫一人分一半。白色的瓤,带着一点黄,咬一口脆甜又多汁。

到了傍晚的时候,田家爷们四个牵扯驴车一起回到了家。番薯收完了。两亩的荒地收了三板车。收下的小麦番麦要交粮税跟丁税。那些番薯高粱倒成了家里的主梁。

这天,董婆子煮了一大锅的小番薯,又炒了一些番薯苗。这就是家里的晚餐。煮过的番薯有软糯又香甜,田二丫连着吃了好几个。结果,晚上就有了一点胃胀气,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家里的番薯收完了,接着就是收高粱。还有家里晒着的一条一条的大辫子,脱粒也应该赶早。马上就要缴秋粮。

这一天的劳动就要结束了,明天的劳动就要开始了。

作者有话要说: 番薯,玉米的耐旱高产都是相对着亩产三百来斤的小麦来说的。。古代缴税分为粮税跟丁税。。粮税就是根据土地要交的税,,丁税就是成年男性教的人头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