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和汉武帝恋爱的正确姿势 > 第32章 心上【二合一】

和汉武帝恋爱的正确姿势 第32章 心上【二合一】

作者:柯染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6 01:38:35 来源:就爱谈小说

刘彻猛然转身, “什么”

阿娇心里被自己气得打滚,再加上他逐渐火热,目光灼灼的凝睇, 差点没懊恼得把自己的舌头吞进去, 声音都大了, “我说没有什么夫君,我骗你玩的, 你可以不用这么不开心了”

没有夫君刘彻上前一步拥住面前的女子,抱着转了几圈,眸光烈烈,心间涌动的都是欢喜舒悦, “真的没有么”

阿娇手指紧紧抓着他的衣袖,余光瞥见臣子属下们都不堪直视地又走远了一些, 脸色更红,在他腰侧拧了一下,“没有没有,但是我是因为那个一直在军队, 才没有成亲的。”

刘彻掌心握着她的后颈,指腹摩挲着她耳侧的肌肤,心情舒悦,没有就很好。

他的心跳声沉稳有力,一下一下从耳膜透进阿娇心里,阿娇努力抬起头来离他远点, 现在的情况被他搞得好复杂,至少这一刻,他们是相互喜欢的,两个相互喜欢的人这样成日靠在一起, 迟早要乱了分寸。

阿娇倒不是太担心,刘彻这个人在美色上惯常喜新厌旧,是极容易喜欢上旁人的。

阿娇拍了拍他的手臂,让他松开,“到江陵之前,我需要江陵的地州志,还需要十名工匠,主要是盐、铁,还需要几名籍臣,掌管天文历法的内史。”其实江陵是很有名的城市,有另外一个更让后人熟知的名字叫荆州,时间在变,但这里的自然资源不会变,哪里有卤水岩盐,哪里有赤铁矿石,她心里知道个大概,到时候实际去看看,很快就能找出来,要地州志、还有当地官员们的细述,只是想多了解一些,确认得更仔细。

给因为涝灾流离失所的子民们找到些发家致富的路,他们也就不会抓着那些虚无缥缈的神鬼不放,能安心生活了。

刘彻拥着她不想动,但她不让他缠着她玩,只好把新准备的衣裙拿给她,让她换了,又押着她先用了早膳,马车慢悠悠启程了,这才坐下来听她说政务。

早膳用的是粥,阿娇的单独放了几勺蜜,喝得很开心,“我假扮成仙姑,先预测几场雨,失败以后必然要引起质疑,再让宗正大人出面教授一些观看天气的经验,就是先前周婧预测的涝灾有些麻烦了。”涝灾不比下雨,碰到眼下**月的雨季,经验丰富的老专家通过观察云层、气温、万物自然的变化,十场里也能预预估出六七场,但涝灾不一样,这是大灾难,预测到这种事,引起的效果也是轰动的。

刘彻正凝视着她出神,一心二用,她一身简单的青衣,没有花纹坠饰,旁人穿朴素,落在她身上,反而如洗尽铅华,眉眼清丽又明艳,方才用早膳时,那些随队的少年郎,谁不是拘谨又想引起她的注意,哪怕这是他当街抢亲的人,“鄞县的涝灾主要是因为河湖决堤,堤坝年年拨款修,修出来不顶用,下了几场暴雨,就被冲垮了,这里面贪赃枉法的吏官已经查清楚了,时机一到再行处置,发洪水前,周婧也去堤坝上看过,找到了人证,不足为惧。”

阿娇听了就很放心,能揭开先前预测的神秘面纱,再好不过。

兴许因着这里曾是临江王刘荣的封地,属官送上来的舆图、地州志、细述、各乡县赋税、桑种情况都很齐全,阿娇很快就有了计划,又要找农臣工匠议事,忙碌起来了。

新换的马车足够宽敞,路途中也有行舘食肆,但每每刘彻总要在场,尤其是夜间,他毕竟是太子,就算态度温和,也是不怒自威,坐在那儿,连汲黯公孙弘这些老臣都很拘束不自在,更勿论是小一些的臣子匠人了,口齿伶俐的战战兢兢话说不清楚,便是说完也都是满头大汗如临大刑。

这日用了晚膳,阿娇又召工匠议事,刘彻还要跟着,阿娇有些恼火,“你又不用学这些百工技艺,你在我们都很不方便。”

刘彻不答应,他在还好,有什么要紧事那些臣僚三两句讲清楚,他不在,什么乱七八糟的小问题都来问阿娇,他等得不耐进去找人了,才肯散。

阿娇直接绕到他背后推他,推出屋子见卫青远远候在院门边,便又收回了手站好,有些吃惊他脸上的伤痕,想给他拿一些伤药,但想着刘彻肯定会管,便只礼貌地朝对方点点头,自己回了屋舍。

刘彻目光自卫青身上划过,大抵明白当初为何阿娇看到他时,总是与看到旁人不同了,那便是喜欢,喜欢的也并非他本人,而是她记忆中的刘彻,与她记忆中的卫青。

这次出行刘彻带了三百侍卫,都是十六七八的少年人,刘彻先派他们快马加鞭赶往江陵,分成五队,分别打探不同的村庄山门,其它四队早先回来了,唯有卫青这一队速度最慢,刘彻大概能猜到是怎么回事,前面四队里都有权贵子弟,听谁号令那都是家世背景定的,无需争议,最后这一队三十人,是他巡查时各地收拢来的寒门弟子,有不识字的,也有才学斐然心高气傲的,他把人放到一起,并未特殊关照过谁,只给了一个期限,让他们在车马官员们进入江陵城之前,查清楚他要的东西便可。

明日傍晚便要入城了,第五队大概一半的时间都用来商议听谁号令这件事上了。

但也不是全无惊喜,这一队三十寒门子弟都是万里挑一精挑细选出来的,里头个别人甚至比另外的权贵子弟还要有真本事,卫青却脱颖而出了。

卫青小步上前,埋头双手奉上述书,抬袖时刘彻闻到了些许蜜香,槐花蜜。

刘彻目光自他的手指上划过,除了厚茧,伤口,还有一些红肿,那肿胀中间一点青紫,红肿往外散圈,蜜蜂蛰的,刘彻再熟悉不过了。

“进屋说话。”

“是。”

进了正堂刘彻摆袖坐下来,翻看完卫青呈上来的述疏,心中赞许,拟写疏报的人非但写了一手好字,内容也思路清晰,详略得当,非但把山门人数,各主要山主的职权、脾性,来历、罪案证据,山头的地形地貌都查清楚了,甚至还先一步安插了十三人投身山门,以资内应。

挑选的这几人刘彻也有印象,都是贫农子弟,甚至是孤孩,投入天干门,也不会惹人怀疑。

刘彻指了指下首放着的地蒲,“坐下来,说说你的看法。”

卫青未敢坐,行了礼回道,“回禀太子,荆山共有一万信众,皆是受涝灾所害的穷苦百姓,涝灾过后,庄稼颗粒无收,流民们便都投在山主吴成门下,融币铸钱,只不过皆是荚钱和半两钱,流入商市,江陵百姓和商户大受其害,短短几个月过去,商贩已经不收钱币,改收粮食布匹易物了,江陵城粮价疯长数倍,日久恐生变动。”

卫青紧张得额上冒汗,以往在平阳侯府做骑奴,为自己和兄弟姊妹的温饱冷暖,每日用心当差,并没有机会走南闯北,也没有真正做出一件什么事,被调来长年殿听差,他和营队里的其他人一样,很珍惜这次任命。

人人都知道这是一次考核考量,人人便都用了十二分心。

卫青也不例外,暗自平稳住心绪,接着禀告道,“荆山信众多,其实内里一盘散沙,总山主云素仙姑已有月余未曾露面,再加上铸币质量参差不齐,每每被商户拒用,信徒们人心惶惶,饭食不济,楚侯的人却暗中与吴成来往,夜里面有辎车入荆山,看车辙重量不轻,属下们以为此事非同小可,才往山里面安插了自己人。”

倒没想到还能钓出这么一条鱼,刘彻心中思忖,楚侯这时候送东西入山,不是粮食就是兵器,荆山如此,其它山头也未必干净。

饿肚子的时候有人送了钱粮,那就是再生父母。

刘彻翻看完,心中知道个大概,问起这一队里谁人可堪大用。

卫青答道,“各有长处,都是忠爱殿下的良才。”此一行卫青亦感慨良多,正应了圣人一句,三人行,必有我师。

小小年纪谨慎成这样,刘彻唔了一声,“详细说说。”

卫青想了想,才道,“郭舍有万夫之勇,姜奉之才思敏捷,蔡旭有急智,公孙敖刚直忠正,另有杜荃、王祥几人,研习兵法,师出名门,敢为常人不敢为,思虑周全,属下们很是佩服。”

毕竟还是少年,提到兵法、名师时,总还是带着艳羡的,刘彻倒是很喜欢他这份心性,正直,不贪功,不冒进,事实是什么,便说什么,刘彻心里高兴,就道,“你给兄弟们带话,长安城城西有一家清河酒肆,里面抄录了兰台、天禄阁书籍文卷,农、兵、儒、法、杂家,应有尽有,想看想学,自可借阅,见了掌事,只说太子让来的便可。”

卫青大喜,连连拜道,“多谢太子”文籍书卷贵比黄金,寒门子弟想读书,难如登天,卫青眼下识文断字,平常能看些书籍,那也是同阿姊一样,借得长安城城东书肆的光,省吃俭用攒下几个铜钱,每卷文籍拿在手中,必然是翻来覆去熟背于心,此番能得阅兰台、天禄阁藏书,让他如何不欣喜

还是太过拘谨了,不太有少年意气,不过并没有什么妨碍,刘彻起身,扶了扶卫青,让南平取了些金银,让他带回去分给其他人,又取了四卷兵书,亲赠与他,笑道,“出门在外,一切从简,不必拘泥礼节。”

那扶住自己手臂的力道不轻不重,好似他是重要的贤士,被尊敬喜爱,却又并无强迫之意,反倒透着友人的亲近,卫青心头微热,他生性话少,木讷,不知该说什么,只捧着这些至宝兵书,拜了又拜,行礼要告退了。

这蜜香实在太过惹眼了,让人不得不在意。

刘彻自案几下拿出了一罐紫云英蜜,递过去,眉眼间带着笑意,“吾闻君身上带有槐花蜜香,可是喜蜜,这是紫云英蜜,连阿娇都甚是喜欢,你带回去尝尝。”

卫青微赫,未接蜜,只是先将文籍好好搁在一旁,自袖间取了半截竹筒,呈上来拜了一拜,他此时再看面前的少年太子,心中已不自觉有了几分亲近信任,俊朗的面容上带了一层微红,“家姊在平阳侯府,受家主为难,凭陶七公主信印,属下的阿母、兄弟姊妹逃脱一劫,属下受公主恩德,却身无长物,得知公主喜蜜,回程营宿山林,见有蜂蜜,便想取来送给公主,聊表谢意。”其实因着礼太轻,不足以为谢,他还未想清楚要不要送,贸然相送,只怕惊扰唐突,却不想被太子勘破了。

果然是要送给阿娇,刘彻提笔写了一封亲笔信,交给卫青,摇头道,“平阳太乱来了,我在京郊给你们三十人都购置了小宅,你去信一封,让你阿母带着兄弟姊妹们搬过去住罢,皆有铺子田地,生计不愁。”

这就是脱了奴籍了

卫青心里震动,几乎说不出话来,抬头深深看了面前的少年太子一眼,拜了再拜,“多谢太子恩典。”

刘彻摇头,拿过他手里的竹筒,问道,“阿青你可是心悦于陶七公主”

卫青脸色大赫,又惶恐,匆忙拜首,“属下身份低微,岂敢肖想。”

刘彻忙把人扶起来,不以为意,“男子汉建功立业,将来封侯拜相,喜欢谁,有什么敢不敢的,便是公主也尚得,我有此一问,实则是心悦于阿娇,阿娇心中亦有我,只因子嗣有碍,却是不肯同我在一起了,她与子安的婚事解除后,要选些好儿郎做驸马,阿娇与我一样,心中敬重少年英才,并无门第之见,阿青、郭舍、奉之都仪表堂堂,才学不菲,我实在是怕她啊,当真动了心思,对我就更不上心了。”

刘彻说着面上亦有些微赫,目光诚挚,坦然道,“阿青,待将来,你喜欢什么样的女子,我都为你娶到,但不要喜欢阿娇”

卫青一时说不出话来,竟是对他们这样的人诉诸心事,坦荡荡的毫不遮掩,甚至将这样隐秘不为外人所知的苦恼都如数道来了,卫青是平阳侯府的骑奴,平常见过不少达官贵人,也有知礼守节风度翩翩的,但权贵就是权贵,眼底的矜贵和距离是藏不住的,贵人是贵人,奴是奴,鸿沟就在那里,无法跨越。

太子却似乎不一样,他说建功立是认真的,也在用他们,并没有区别对待。

卫青莫名心头滚烫,连连拜道,“太子放心,青与奉之对公主只有尊敬敬佩,并无越距之心,太子对公主情深至此,公主它日定能理会太子的用心,属下们会想办法帮助太子的。”

“那就再好不过了”刘彻越发喜欢这个少年人,“阿青的谢意,我会带给阿娇的。”

卫青道谢,拿着竹简出去时,脚步轻快,意气风发。

刘彻喜欢卫青是真,不想他赠蜜给阿娇也是真,想要君臣得宜,便只好直言相告,坦然相对,好在卫青能理会他的意思。

刘彻只没想到除了卫青,竟然还有一个,这才遇见多久。

姜奉之严格来说并不算真正的寒门,他祖上原就是书香门第,只不过因其父得罪权贵,家道中落,这才成了代笔书信的落魄书生,此人饱读诗书,才思敏捷,长相俊秀如宋玉,风流不羁,实在也有些惹人注意的。

她那副平易近人的性子,对待耄耋老人总角稚童都挺好,就是对待少男少女,太过亲厚,有祸国殃民的脸,还有才干,实在容易招蜂引蝶,那时候在并州就不少,现下年岁渐长,只会越来越多。

刘彻心中气恼,偏生不在脸上显露一分,待阿娇议事完,去书房寻她,便把这一竹筒心意给她了,“卫青给你的,说是你的信印帮助他阿姊逃过一劫,感念你的恩情,知道你喜欢蜜,特意寻了来,倒也是个诚挚的少年郎。”

阿娇紧张地问怎么了,刘彻大致说了一下,阿娇猜是卫子夫想离开平阳侯府的心思被平阳公主发现了,家生子生了离心,哪个家主也不会太高兴,轻则责难发卖,重则杖毙,好在是有惊无险,没事就好。

只是战神居然给她送了一竹管的槐花蜜

阿娇拿着竹筒翻来覆去的看,这竹筒塞子做得精巧,竟没有一丝遗漏,就像大将军人一样,干净整洁。

槐花蜜的香气从竹筒透出来,又带了一股青竹香,阿娇拿着闻了又闻,这可是战神送的

刘彻见她拿着竹筒爱不释手,眼睛亮亮的,眉目弯弯,喜欢得不得了,心说他果然没有看错,阿娇对卫青,有崇拜喜欢。

当初他送了多少蜜去并州,她看也不看一眼,眼下卫青才送了这么一点,她就开心得找不到北了。

刘彻在她对面坐下来,把那竹筒拿过来把玩,漫不经心地问,“卫青性格沉稳,心细如发,又目光清明中正,非池中之物,为了取这个蜜,一双手被蛰肿了,我看你见他伤了脸,还想拿伤药给他,面对他时也不肯同我亲近,显然是极喜欢他的,不如等回京,解除了与郅子安的婚事,将他赐给你做驸马罢。”

乱七八糟编排些什么阿娇抢过竹筒,拔了塞子,蜜香扑鼻,里头的琼浆像金沙一样,流光溢彩,漂亮极了。

阿娇赞叹了一声,想先喝一口尝尝,却被刘彻夺了过去,仗着身高,一口全倒光了。

蜂蜜浓稠,甜味糊着嗓子,刘彻纵是囫囵咽下去的,也被齁得心慌,“怎么样,你要是同意了,我这就写封信回长安,请母后给你做主,你与卫青,我是放心的。”

阿娇抢过来,不敢置信地倒过来抖了抖,还有一点堆在底上,但他嘴巴喝过,她想弄出来也下不去口,气恼得想揍他,“你这个混蛋我心里喜欢你嫁给他不是害了他你要靠我拉拢他,他将来怨恨你不是出了一手昏招吗”

刘彻这下就像冬日冰池里晒到了暖阳,夏日灼热却吃到了凉冰,猜忌尽数散去,心情舒悦,欢喜得脑袋都有些发晕,醉酒了一样,也不觉得那蜜齁甜了,松松揽住她,凑近了,瞧着她潋滟润泽的唇,心尖麻麻的,鬼使神差就说,“蜜在我口里,你要的话,自管来取。”

阿娇脸色大红,一巴掌压在他鼻梁上,把他脑袋推远了,“你这个好色鬼”

刘彻握住她的指尖,有一点不高兴,他哪里好色了,他若好色,今夜就把她抗上榻,剥光了,翻来覆去把她吃个干净透彻,明日清晨让她梳起妇人的发髻,看那些少年郎谁敢再多看她一眼。

刘彻目光里晦涩一闪而过,下颌在她发顶压了又压,眷恋不舍,他知自己做不到,给不了她想要的,不会轻易许诺,却又无法放手,反反复复拖泥带水,实则自私又卑劣。

她心中定也知晓,却也未曾有怨恨,反而连他一丁点不开心都不愿见到,究其一生,他只怕再难得这一份情深,世上也再没有比阿娇更爱他的人了,刘彻箍着她的手臂收紧,心中反复想过,秉着呼吸轻声说,“我承诺将来,你一直是我的太子妃,妻子,不会有废立,我以太祖天罚起誓,终其一生,对你不离不弃,信你,爱重你,绝不再让你遭遇长门之痛,如违此誓,不得好死,你可愿意嫁我”

阿娇很诧异听到他这样说,因为刘彻这个人其实最不屑起誓,他是随心所欲的,也是不愿受束缚的,说出这样的话,只怕路上这一月,琢磨许久了。

阿娇心里有些好笑,又有些说不出来的感受,如果她上辈子一病故便重生,便是当时不想再嫁他,他现在给出了这样的承诺,她说不定也嫁了,可如果她没有重生到其它时空,读了书,学了知识,很难说刘彻会不会再说这样的话,一来他是太子,喜欢个什么女子,并不需要询问对方同意,直接带进宫便可,二来刘彻不会在这些事情上花心思,如果对方不愿,基本上他也同十二岁那年时,她要解除婚约,他也直接放人走了。

因为长久时间的沉淀,她性子有了一些改变,可能刘彻对她的喜欢,比上辈子多了一点点,或者说比她想象中还要多一点,阿娇有一些开心,搂住他的脖颈,笑得露出了一口小米牙,“我不,我想,不如我就使个坏,我以后不回长安了,我在别的地方发光发热,给你赚多多的钱粮,在背后支持你打匈奴,让你把我装在心里,一辈子也忘不了我,这样我比较快乐,也当做上辈子忘了我的一点补偿,哈哈,这样就挺好的。”

她果然还是不愿。

刘彻心里淤堵,心说还不如直接强迫把她弄进宫当太子妃算了,但看她眸光里分明有水汽,却还搂着他笑颜明亮,却又舍不得了,只到底不甘心,紧抿了薄唇,态度强硬地命令,“那我不成亲,你也不能成亲。”

真是幼稚得不行,过一久满十六要加冠了,这副少年气估计也少见了,阿娇笑应了声好,拉着他去洗漱,到了要歇息的时候,刘彻跟到她屋里,就不肯走,这一月两人常常待在一处,走走停停,过分的事没有,但挨着坐一会儿说着说着,必然就越凑越近,搂搂抱抱偶尔也有难为情的时候。

阿娇知他毕竟十六了,又单独在外游历两年多,太后皇后都张罗着给他安排女子,想不知事也难,便故意要去解衣服上的勾带,“你是不是就是想把我拐上床榻,那你来罢。”

她笑意盈盈的发出了邀约,刘彻却是一下红透了俊脸,压住她的手,矢口否认,“我没有,我只是想同你说说话而已。”他总算是理会到为什么他一个堂弟,明明有了十多个儿子,却到处说他不是好色的人,大概好色之人都不太乐意听到别人说他好色,或者认为他好色的。

尤其对方是自己的心上人。

阿娇倒还真怕他顺杆爬,听他否认,暗自松了口气,喔了一声,去铺床榻,两人各一床薄被,倒谁也不干扰谁,刘彻衣服也没脱,在外侧躺下来,被子拉到脖子底下盖好,规规矩矩地躺着,听着她轻轻浅浅的呼吸声,一下一下落在心间上,心里复杂难言。

第三十三章

这严格意义上来说。

是两人真正的第一次同塌而眠。

阿娇经历了漫长的时光,每一世都很紧绷且短命,达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清心寡欲,她每天画图纸,和工匠讨论问题,又很耗神,再加上上辈子留下的心结也一并解除了,每天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心中只剩了浩然正气,空阔宽广,自然是沾枕即睡,刘彻还在想刚才他到底色不色、得出结论他非常色,就是想要阿娇,想要得身体发胀发疼,躺在这儿闻着鼻尖她沐浴后的清香,心头燥热,根本睡不着。

想和她说话话,才偏头就发现她已经酣睡过去了。

她根本就没把他当成个男人

刘彻气恼,想借机耍个流氓让她尝尝厉害,凑近了又觉得她的睡颜娇憨可爱,看了一会儿克制地挪了回去,想去书房,又觉来日他回了京城,她远走他乡,这样同床共枕的机会也没有了,坐起来又躺下,摊开手臂,把她脑袋轻轻挪来手臂上,过了一会儿,又把她的被子拿走。

她冷了不自觉就往他这边靠,没一会儿就扯了他的被子,盖在一起了。

温香软玉入了满怀,他却恪守君子之礼,男人做到他这个份上,该是少有了。

刘彻吻了吻她的额头,亲了亲她的眉,鼻尖,脸侧,最后是唇,本来只是想尝一尝,一吻却像那时过草原戈壁,好不容易得了一口水,喝下去,却愈发渴得要命。

直至揉散了她的衣衫,牢牢箍住她的腰,亲得她呼吸不畅睁开了眼睛,才喘着气停下来,把人紧紧压来怀里,让她感受他的存在,阿娇,七七,娇娇的一声比一声低沉,一声比一声暗哑,渴望不言而喻。

阿娇伸手推了推他,“你做什么,还不睡么”

她眼里还带着待醒未醒的水光,朦朦胧胧的,特别的勾人,刘彻又凑上去吻她,“我是个男人。”

两人身体几乎是没有缝隙地紧紧贴在了一起,阿娇脸红冒烟,瞪了他一眼,“我是个女人。”

她的意思是,男人女人都是一样的,其实就是道德品质的问题。

刘彻听懂了,但也不恼,“你跟我能一样么,你把我吃干抹净多少次我不知道,但肯定是吃了的,而我对你一无所知。”

“那你来罢,刚才睡前我就说了,你真想要,就来。”

阿娇经历几世,甚至是未来,思想开放,再加上汉代这时候也不讲究那些,两人相互喜欢,就算真的欢爱了也没什么,但这在所有人的意识里,包括他们自己,都算是一道门槛,毕竟通常是要结了婚,才开始有夜生活。

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代表着关系递进一层,责任递进一层。

阿娇是担心厮混后两人关系越见混乱,牵扯越深,万一有了那万分之一中了头彩,那就更麻烦了。

而且,他现在才十六岁。

阿娇当真就解了衣衫,中衣还没脱掉,刘彻一把按住了,红透了耳根。

阿娇倒眉眼弯弯,没忍住笑起来,搂着他的脖颈,脑袋在他颈窝里蹭了蹭,困顿道,“别闹了,阿彻,睡罢,等你18岁,你要是想要,洗白白来并州找我喔,我等你前提是,那时候你还是童男之身,你要是这三年都守不住,那到时候我们和平分开,你找你的后宫,我找我的男宠,消遣个时光,谁也不能干涉谁,公平不”

他如果心里有一点怜惜她,就不会碰她,因为喜欢,所以不会轻易胡乱对待,他也不是那样骗吃骗喝的脾性,阿娇知道刘彻不会的,她喜欢的人还是有那么一点底线的虽然时刻在摇摇欲坠着。

“你敢。”

刘彻并不承诺,却感知到了她的爱意,心中更是柔肠百结,“我不找,你也不能找。”

阿娇点头,刘彻觉得她像在吊那驼家当的驴,给颗甜枣在前面吊着,看得见吃不着,实在是有些可恶了,他也不拿太子的颜面当回事,搂着人小声与她说,“看我难受你很开心啊。”

阿娇眨了眨眼,心里也很想笑,“要不要我去别的房间睡,或者你去。”

“不必了。”

刘彻揽着她的腰不让她起来,让她睡,“我保证不动手也不动口,睡罢。”

“嗯。”

刘彻抱着人慢慢平复着身体里躁动的渴望,搂着这么一颗珍宝不撒手,想着江陵的动乱,倒也渐渐平稳了浮躁的思绪,月上中天时,终于睡了过去。

云素仙姑回江陵的消息先一步送到了江陵,信众们围在江陵城外,远远拜喊。

朝廷制住了周婧身边的仆从,其中有三人在山门中地位颇高,有他们在,阿娇扮成周婧,也没引起任何怀疑。

信徒人数之众,远远望去密密麻麻,摩肩接踵。

数字总不比眼底下来得直接,刘彻面沉如水,只怕父皇来了,也不见得有这么多百姓欢呼万岁。

江陵府有两个知情的官员,候在刘彻旁边,不住抹汗,战战兢兢地禀告,“太守不管,说管不了,不让管,下臣们也就都没办法了。”

管不了,那就说明不是吃这碗饭的料,刘彻领着卫青几人,走另外一边,入城去江陵府,阿娇带着人一路上了城楼,望着下面密密麻麻、甚至有激动到哭的百姓,心中叹气,让薛成传达神降的旨意。

仙姑有预测,明日傍晚有天雷,届时请速速归家,不要在外逗留。

一人传十人,层层传递下去,很快城楼下拜倒了一片,“多谢仙姑指点”

有高声祈问何时有雨,阿娇让薛成说暂且不知。

仙人岂有不知的道理,薛成话说完,下面就有了些唏嘘声,但毕竟有先前涝灾的预测在前,所以这阵嘘声很小,阿娇也不多留,稍一露面,安抚了人心,就下了城楼,换了装束,暗中注意形势变化。

接下来是大司农这边的事。

薛成原本就是个神棍,跟着周婧时,也做一些迷惑人心的小把戏,能弄些机关,石碑露土,天火降罚的手段手到擒来,能惹得人畏惧拜服,但在阿娇这里就有些不够看了,她受天道限制,虽然做不出什么超前的东西,可基本上所有这个时代玩的把戏她都能拆穿,哪怕是没见过的,稍加研究,也能很快解密,大多数看一眼,就知道来龙去脉。

薛成不服气,和阿娇杠上了,每天都绞尽脑汁地搞发明,想做出一种阿娇拆解不了的妖术。

半途阿娇说需要淮南王的帮助,刘彻派人送去了阿娇写的书信,先前做豆腐豆芽的时候,阿娇就和淮南王打过交道,两人虽然没见过,但神交已久。

阿娇一请,刘安收拾收拾东西,立刻就来了,和薛成凑在一起,用了不到半个月,就制造出了一个惊呆人眼的新东西。

一个简易的热气球。

两人一个玩过蒸汽,一个擅长制造密闭轻质皮革,还触类旁通地给热气球的篮子加上了机翼机阀,其实就是喷的水蒸气,小范围内可以通过开启关闭阀门改变热气球运动的方向。

这是很冒险的,半个月不到薛成就摔断了手和腿,刘安也差不多,但热忱不减,后头又有很多工匠加入了研发团队,在阿娇了一种制氢思路后,整个团队的创造欲被激发到了极点,每天昼夜不歇息的赶工,实验,就等着到江陵这天,唬住那些被神迹欺骗了的百姓们。

氢气比空气轻,但很危险,今天的目的只是由匠作少府和大司农两部代表官府出面,解释江陵涝灾预测的事实,发散写满预测由来、神迹由来的字和画,再传授一些观测天气的技巧,不需要飞多高,起到震慑的目的,三米高足够了。

阿娇还给制造了一个简单的土喇叭,勉强能用。

由江陵司农周元武和大匠郭秦两人一起,操作着热气球,一出来就惹来了惊恐惊奇的呼声,有人以为是云素仙姑显露出来的神迹,纷纷拜倒,眼里都是狂热。

郭秦负责操控,随时观察热气球的状况,周元武负责喊话,甩东西,用的麻纸,汉代初期就有了纸张,只是数量少,质量差,阿娇让工坊大量生产,量变引起质变,粗糙地写字画画足够用了。

父老乡亲们,切勿慌张,只管将东西捡回家去,好生看看,有什么疑问的,可来太守府堂上作答。

过不久就会有人根据图册上的指点预测出降雨,十个里面只要有三个预测出来,就能达到冲淡先前仙姑威信的效果,大家现在什么都顾不上了,都只看着天上缓缓飞过的巨大圆球议论纷纷。

“那是什么啊,还可以飞的么”

“是神仙么”

“快躲开,会不会掉下来”

刘安和薛成跟在阿娇旁边,对这个结果很不满意,尤其刘安,“我造出来的,为什么周元武上,为什么我不能上,这是多激动人心的时刻”

刘安是一个很有趣的人,饱读诗书,又很有想法,只是因为太有想法,所以容易膨胀,然后走错路,阿娇与他结交的早,直言道,“舅舅你是一个诸侯王,坐这种东西露面,是怕太子和皇帝舅舅不怀疑你造反么”

先前七王之乱刘安本就动过心思,这会儿就有些讪讪的,阿娇知道他在刘彻掌心里翻不出水花,也就不太担心,“等江陵的事情了了,我们去山林里做实验,还有很多事可以的,这还只是开始呢。”

刘安听了,心里的郁闷这才消散了些,薛成本来是要被处死的,得活一条命,不开心也不敢说二话。

阿娇见这边没什么状况,有官府的人在着,自己先下了城楼,去江陵府。

到院子外就看见四五人在外候着。

有一四十多岁的女仆见了阿娇,疾步上来,脸上堆满了笑容,拜服道,“老奴见过陶七公主,老奴名唤六媪,是平阳公主身边伺候的贱奴,今次领了家主的差,来给公主见礼,家主听说公主与府上这女婢相识,且多般维护,想着两人是有眼缘的,高兴地派老奴一路将她护送来了江陵,说公主一路奔波辛苦,把这女婢赠给公主做个端汤倒水的,身边也有个使唤人,再者府上的骑奴卫小郎在太子身边办事,把阿姊送过来,也算是姐弟团聚,相互有个照应了。”

女仆后头跟着的女子身上罩了一件黑色风袍,一直低垂着头,这时候上前行礼,“见过公主。”

毕竟是宿敌一场,阿娇没看她的脸,光凭身形,声音,就认出来了这是卫子夫,一时半会儿不知该说什么,又不能让人在这干站着,便交代老奴仆道,“赶路辛苦了,卫郎的住所在后头那一座院子,先带女君去与亲人团聚。”

这就是答应了。

女仆得了令,喜笑颜开,连连说陶七公主菩萨心肠。

阿娇把缰绳递给脸色不太好的洛三,自己先回屋洗漱去了。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