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和汉武帝恋爱的正确姿势 > 第50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和汉武帝恋爱的正确姿势 第50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作者:柯染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6 01:38:35 来源:就爱谈小说

宣室地处未央宫前殿以北, 朝议后若有事再议,君臣便在此处相商,从承明殿到宣室, 只需两刻钟, 但阿娇基本不过来。

一则她是单兵, 没有做过官,也没有统领军队的能力, 所以哪怕重生了几世,政治素养依然不高,二则刘彻自来不喜后宫干政,虽然未必会这样想她, 但两人好不容易走到今天,阿娇也不想平白给他添堵。

一份感情再纯粹, 掺和的杂质多了,也就渐渐变味了。

现在两个兄长秩比二千石,这在汉庭是不小的官了,尤其散骑中尉, 武职,掌管京师、皇宫卫队,可以说朝堂若有异动,京师卫队就是最接近黄泉中心的防线,也是最重要的防线。

哪怕暂且不会起乱子,以刘彻的脾性, 也不会将这样要命的咽喉递到对手手里。

阿娇没有立刻进去,她现在还能这样冷静,是知道刘彻,他不是一个会为私情, 枉顾政务的人,上辈子想封李广利,还得安排些契机,让李广利攒些军功,才提拔重用。

官封两位兄长,兴许有他自己的用意。

阿娇急匆匆走到这儿,临到要进去,又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转身才要回去,里面的人出来了。

刘彻大步上前,牵了她的手入内。

侍从们垂首立在一旁,并不敢看,只等殿门关了,才小声议论,“陛下待皇后真好,大长公主昨日才入宫,今日一早,两位公侯便拜高官了。”

“那还用你说,咱们陛下和皇后,那是多少年的感情了,自不比旁人。”

“快别说道了,小心脑袋。”

两个小侍从缩缩脖子,噤声,分开了些距离,各司其职了。

阿娇不知该说什么好,这些年阿母虽然不捞偏财了,可在他们眼里,她做了皇后,荫及亲族理所当然。

阿母提及的时候,她没有应下,也不打算对刘彻说起,在她看来,父母亲,兄长,已然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受人尊敬,这已经够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官也尚算可,像大兄这样,行为不羁的纨绔子弟,是万不好胜任散骑中尉这份要职的。

刘彻将她微凉的指尖握在掌中暖着,见她默然不语,温声问,“怪我在你身边安插人么”

阿娇摇头,她并不介意这些,她只是有些无力,哪怕刘彻只是趁势而为,把两个兄长拉出来做个障眼法,可到底还是和她有关,官位有缺,阿母来求,想让阿母高兴,让祖母高兴,这缺,不填,也得填了。

“雁门的事不用挂心,我已经下旨,严禁私采,另外着人寻懂掘道的匠农,茶园派了秦建去,他虽不懂技艺,但经商是把好手,总不会被人蒙蔽。”

大概是她太焦灼了,虽然他这么做饮鸩止渴,治标不治本,但阿娇还是心里暖,回握他的手,想了想,还是想与他讲明,她并不希望两人之间生些不必要的误会嫌隙。

“阿母来找我说的时候,我没有回应,不跟你提,也一点不觉得为难,下次遇到这种事,你先同我商量一下,好吗。”

欲壑难填,有一就有二,开了这个头,往后索求无度,若只是些许财帛利益,给了也无妨,怕就怕插手官员调度起用,这辈子和上辈子相比,都变了很多,至少上辈子,兄长们没这么早早地封侯,也没身居要职。

她在替他着想,刘彻温声道,“我不过找了一个两方都能接受的人,暂时起不了乱子,不必担心。”

握着她的手微微用力,“再者,姑母头一次开口,给两个兄长求差,你不尽心,想过后果么,笨蛋。”

阿娇眼睑颤动,她当然知道,阿母虽不至于与她决裂,但心凉心寒肯定是有的。

但这些不需要和刘彻讲了,阿娇打起精神,“反正,德才得配位,如果兄长们有才,你封做大将军都成,我没意见。”

刘彻瞧着她一张精致清透的容颜,心神震动,她知道,知道拒绝姑母后,会和族亲渐行渐远,终有一日,身侧空荡荡,什么人也没有,枯坐一宫,众叛亲离。

明知这样,却还是不肯应和,什么都不要,只跟在他身边

这个傻瓜笨蛋,世上万没有像阿娇这样的傻瓜笨蛋。

刘彻胸腔里仿佛有地龙翻身,岩浆滚烫,勉强忍住翻涌的情思,曲起指头,在她光洁的额头上敲了一下,“笨蛋,为人处世不是你这样的,人与人,人与家族的关系从来不可能纯粹,你保他们,他们将来也保你,你兄长们如若有功勋实绩,手掌实权,我想废你,也不会轻举妄动。”

他把个中内情掰开了同她讲,“容颜易老,人心易变,年轻貌美的女子总也更好看,到时大长公主、父兄就是你的依仗,到你鸡皮鹤发,我还能亲得下去你么”

“朕富有天下,纵是那些女子心生嫌弃,也得笑脸相迎,你不一样。”

“后宫里的女子,孩子是依仗,你连孩子都没有。”

阿娇眼底弥漫上一些水汽,又很快隐去。

阿娇轻吸了一口气,还是同先前一样的想法,不曾改变,“反正,各人有各人的处事原则,各人有各人的坚持,你和父兄阿母,相互不要构害对方性命,我便安心了。”

“你忙罢,我走了。”

阿娇转身回去,他说的是事实,事实却是残忍的,她选择入宫时,早先便有预料,被他这样**裸讲出来,心里还是痛。

她背影一向都笔直,少有女子是她这般的,一身孤勇,痴傻执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刘彻看她走远,心脏里似乎捂着颗饴糖石密,化开了甜得心悸,却又焦躁着,怕化完,就没有了。

南平捧着一沓文书进来,小声问,“主上,雁门,并州两地的循报到了,可是送去皇后那儿。”

刘彻眼底划过挣扎,又归于宁静,将邸报翻看了一遍,挑选了两份请安问好的,让南平送过去承明殿。

南平应了一声是,不一会儿又进来,说是楚安侯夫人递了拜帖,想入宫给皇后请安。

刘彻大致猜到什么事,楚安侯刘道有两女,这些年一直待在长安,尤其长女,京中闺秀里颇有才名,只不过楚安侯府这些年势微,左边靠不到太后,右边靠不到太皇太后,便想走皇后的路子,谋求个安稳路。

各侯王皆在封邑,无召不得入京,刘道送两个女儿寄住亲戚家,本是要以姻亲牟利,如何肯让女儿远嫁匈奴,这会儿和亲的风声一动,着急上火是显而易见的事。

刘彻看也未看,“挡了罢,便说皇后需静养,不得叨扰,有什么事,可请楚安侯上疏与朕说。”

南平应下,又有些踟躇。

“有什么话直说。”

南平便又行了一礼,“主上对皇后好,事事替皇后考虑,可眼下拦了地州的邸报,恐承明殿冷清,不若让各家夫人们入宫陪伴,世家闺秀们定乐得陪皇后解闷,也热闹些。”

刘彻淡淡扫了他一眼,“不要多事,你听命便是,下去罢。”

南平便不敢再说了,“是。”

南平退下后,宣室里重新恢复了宁静,眼下朝野安宁 ,典客宗正、侍卫郎官们准备着秋猎,政务反而少了。

刘彻阖眼养神,有些意兴阑珊,宫中多复杂的人情往来,她最不擅,又志不在此,常常受扰,她能陪他到几时

想起她方才眼底一闪而逝的水汽,不由心神烦乱,起身要出去,又折回,沉下心翻看学子们呈上来的谏议书,看了一会儿只觉要么废话连篇,泛泛而谈,要么刀笔糟糕字形丑陋,再不然咬文爵字生涩拗口,晚膳时终是唤了洛一出来,让他去叫洛三。

十二卫一半随皇帝,无外出任务时,通常隐藏在皇宫各处,剩下一半随皇后,只是皇后手里外务多,暗卫也常和宁一,宁小五几个一样,天下各地到处跑,好在宫中禁卫森严,尤其承明殿,很安全,所以多数时只有洛三,洛小八在暗处看护着。

洛三听主上问主母的情况,有些摸不清楚状况,“回去一直在小工坊炮制茶叶,偶尔提笔记录,下午指点匠人们打磨烹茶的茶具。”

要说翻遍几个前朝,也找不出对皇后这么好的皇帝了,皇后擅百工,承明殿里头专门劈开了两座偏殿,改了内置,匠人也是宫内侍从前去工坊学习技艺,得用了再回来听差,皇后要做什么,承明殿里就能做。

这样的工坊,原先堂邑侯府有,公主府有,承明殿便也有。

刘彻又问,“今日可有笑过,午膳用了么”

洛三听得咂舌,抬头落入一双深不见底的眼睛,又默默把腹诽收回去了,认真回禀,“回主上,午膳用了的,两菜一汤,都用完了”

他哪里注意皇后有没有笑过,洛三绞尽脑汁,“有的,是宫侍六安,丽珠习字,写错了,皇后指点她们,讲了半卷诗经,看两人能背下来,讲出道理,称赞了好一久。”

皇后对好学之人,是从不吝啬夸赞的,直夸得宫婢们激动得不行,读书习文的劲头更盛,这也算宫里一桩奇谈了。

皇后做事时并不需要人伺候,婢子们又不敢怠慢,皇后说他们干站着很浪费时间,得空便指点读书识字,颇有成效,承明殿伺候的宫婢侍从前前后后共有三十六人,小半年过去,谈吐都明显不一样了。

要知道,很多公侯夫人,也未必能读诗经论语,更别说宫女仆从了。

听着不像伤心的样子,倒还好。

刘彻心里稍安,再看手中的文简,倒也能看清这士子是要论述个什么东西了,“你回去罢,好好守着。”

洛三看了南平一眼,困惑地隐到暗处,回承明殿了。

到子时歇在宣室,刘彻睡不着,闭眼就是她一双带着水汽的杏眸,坐起来披了衣服,也不要侍卫跟,单叫了南平掌灯,回了一趟承明殿。

侍婢退到外间,刘彻进了寝殿,走近了听得轻轻浅浅的呼吸声,知道她睡熟了,一直有些浮躁的心绪安宁了好些在,轻掀了帘帐,想看看她在走,借着透进来的月色,瞧见她眼角的湿痕,呼吸凝滞,探手去碰她的面颊,竹枕上皆是润湿,知晓她睡前定是哭过,心中焦灼,不由微微闭目。

他大可不管不顾,把她困在身边,施展些手段,也必然能哄得她一心一意,心甘情愿相伴在侧,只要他想。

跟随他,看着他,陪着他,一步步地走,每成功一步,都想和她诉说喜悦,高兴的事可以与她说,不高兴的事也可以与她说,有好的东西给她看,找好吃的蜂蜜给她喝,倦了累了,她总是在,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他在哪里,一转身,她都在这里。

刘彻心头渴望,掌心不由跟着滚烫,指腹摩挲着她的侧颜,只觉一辈子都没这样犹疑寡断过,她待他这样好,掏心掏肺,明明曾被伤得很痛,明明知道是条不归路,却依然不计前嫌,不顾后果,义无反顾

许是叫她把心掏出来,她也不会有二话的。

天子春朝日,秋夕月,仲秋之日祭祀完月亮,刘彻领着卫戍出宫秋猎,文武百官请愿跟随,刘彻不耐与他们同玩,另外指了一地,他自己则不用天子仪仗,只借用平阳侯的名义,京郊四处,哪里好玩去哪里,全无顾忌。

先前朝堂上一番作为悉数夭折,百官当他心里憋了火气,又加之毕竟年少,年少,气也盛,虽有微词,谏议几次,天子不听,也就罢了。

挑选的卫戍郎官全是十七八的少年郎,鲜衣怒马,恣意驰骋,所过之处,莫不招摇,小半月的时间过去,郊野的百姓提起平阳侯三个字,真是人憎鬼厌。

想那田地里种着晚稻和菽豆,指望着来年四五月有口粮食,不缺粮食也能换些钱财补贴家用,马蹄踏进去,刚长出的幼苗踩了个稀烂,一两次还成,这平阳侯日便带着人出来践踏一回,少华山下成片的田地,几乎没有幸免的。

最后老实巴交的老农人都忍不住下去了,提着锄头撵,纠集苦主状告到了大理寺,朝中谏议大臣和御史大夫看闹得实在荒唐,连续出城,别庄求见天子。

百般劝诫。

天子喜射猎,安分几日,又故态复萌,老臣们再劝诫,他便说要建上林苑,专供射猎,如此便也不叨扰百姓了。

几个老臣被折腾得没了脾气,想着建园林,总比顶着诸侯王的名头在外瞎胡闹强,报到长乐宫,老太后应允后,前朝也就没了声。

阿娇随刘彻住在宫外,她毕竟是重生,又熟读历史,知晓他醉翁之意不在酒,喜欢游玩射猎是一,最重要的是建上林苑,借机组建羽林卫,把为太子时招揽的人才安插进各卫戍,所以对他一应荒唐行径,并不多言,只等他目的达成后,才暗中使了钱财,按粮食收成双倍补偿农户的损失,又教他们用空地种一些马齿笕,蒲公英,姜菜等,随便撒种,易活,无需照管,可食用。

阿娇想尽办法,也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了,眼下胡萝卜和甜瓜还没传进来,能利用时节插种的粮食果蔬很少,光是种些野菜,也达不到果腹的目的。

刘彻住郊野别庄,有政务便也送来这里,阿娇听说刘彻给了张骞一大笔财物,百众仆从,让张骞出使西域,知道张骞此去肯定会被扣留在突厥,临行前,便找张骞说话,她想具实以告,但和以往一样,尚未出现的东西,尚未发生的事,她说了,对方完全听不见。

小一个时辰过去,她车轱辘的话说了一堆,张骞什么也听不见,只是看时辰,剑眉渐渐蹙起,神色越发疏离,好像她是豺狼虎豹,避之不及。

“”

阿娇只得叮嘱他万事小心,放人离去了。

阿娇本是打算送张骞一程,张骞连连推拒,一句话不肯多说,礼数周全地退下了。

等察觉洛三和洛小八暗中的打量,阿娇才有些发囧地回过神来,眼下张骞只是个年轻的郎官,还不是后人眼中充满传奇色彩的冒险家,探险家,她这样奇怪的态度,万千叮咛,落入旁人眼中,自然奇怪得很。

尤其刘彻最近不知发什么疯,对她看得很紧,每日厮混不说,她单独出去一二个时辰,他都得派人来找,要是她多看谁一眼,那真是捅了马蜂窝,越发的阴晴不定喜怒无常。

她身边随侍的侍从,一点点小错处,他便发落了,不到三个月,圆月半月,六安,丽珠这些,一个也没留下,甚至是宁仪,宁小五几个,也被他以各种各样的由头派出宫去,去哪儿她不知道,刘彻只说让她不要担心,没有性命之忧。

她不知刘彻的用意,但知道他绝不会害她,所以虽然心里有气,虽然知道他拦截下了各地的邸报,甚至察觉出他偶尔会给她下迷药,还是隐忍着不发,但最近他越来越过分了,连她每日做什么,出去多久都要管比在宫里还不自由,在宫里至少她还可以去兰台,石渠阁,天禄阁,未央宫里的藏书她随便查阅,一辈子也未必能读完

张骞远去的背影越来越模糊,直到完全消失在了驿道尽头,分明是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一片新的天地,她看在眼里,心中却只觉萧索,可能,是替自己萧索吧。

“主母,主上请主母回去用膳。”

张骞出使西域这事说小不小,说大不大,毕竟景帝一朝时,就没有这些花头,到了胶东王这一朝,花头又太多,臣僚们早麻木了,于是也不放在心上。

老臣们对少年天子一干行径,多少是心存不屑的,因为刘彻许了大批的财帛和奴仆,不少江湖闲荡之士自荐上门,但因为路途遥远艰辛,哪怕有妻儿扣在长安,也多有昧下财帛远走高飞的狼心狗肺之徒,刘彻每每听这样的奏报,也常常勃然大怒,但气归气,有人愿意应征,他依然以礼待之,寄予厚望。

这样一件事,你不做,我不做,就没人做了,也就没有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睁眼看世界的东方传奇了。

“主母,回去罢,主上怕是等急了。”

洛三忍不住催促,实则是担心等下那个妒夫主上寻来,瞧见主母远送其他男子远行,久久不肯离去的一幕,又得闹上一晚,他们也跟着心惊肉跳。

阿娇回去时,恰遇东方朔从书房出来,见了她便过来见礼,“见过皇后,臣听闻皇后下放了庄园的田地,补给被圈建的农人,让他们有好地可种,皇后大义,体恤下民,实乃大汉之福。”

阿娇摇头,“东方先生谬赞了,若非东方先生亲查司农补偿的瘦田,我和阿彻就漏过这件事了,要多谢先生。”

她客气,又不是敷衍的应酬,东方朔眼里奇异地光一闪而过,他为人洒脱,笑道,“听闻皇后平易近人,今日一见,果真不假,连待东方朔都这样慈祥和善。”

阿娇被慈祥两个字逗笑了,连连摆手,待东方朔走后,才慢慢往屋里走。

东方朔在历史上是很出名的,除了是个文学家,还是一个谐星,为人幽默风趣,言语诙谐,刘彻亦认为他是个有趣的人,所以常常留在身边,他心中装有百姓,也有报国之志,只是刘彻一直当他是俳优,没太把他放在心上,所以他一生,并没有做出什么大功绩。

阿娇知晓他其实是个有学之士,心里又装了百姓,不说当什么大官做出什么贡献,放出去做太守,定也能做个好官,进书房见了刘彻,不免提了两句。

这回东方朔像历史上记载的那样,劝诫刘彻体恤百姓,不要圈占百姓的好地建盖上林苑,刘彻也同历史记载的那般,称赞东方朔,赐给他布帛金银,转头照旧修建上林苑。

刘彻让人传膳,这才搁下手里的文简,神色淡淡地问,“听下人说,你与张骞说了一个时辰的话,又送他到了驿馆,张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是个很有气度的英俊男子,你很欣赏他么”

阿娇没心情包容他莫名其妙的情绪,张骞被扣在突厥,一扣十年,她知晓历史,自然是想帮助他避开祸端,早日归朝,事情办不成,她不可避免地有些挫败,毕竟十年,人的一生,并没有多少个十年,尤其是正当年轻,最重要的这十年。

阿娇不说话,刘彻又想着方才她站在院中,与东方朔相对而立,东方朔不知说了什么,她莞尔一笑,明艳动人,东方朔亦生得好样貌,两人站在一处,看着倒像是一双壁玉人。

刘彻知自己这段时间失态了,却不打算收束,见她不搭理他,只翻着从各处送来的邸报,分明只是请安问好,她也主动询问,工事农庄,可有为难之处。

刘彻拿过竹简扔到一边,“不要一出宫,见了各色有趣的男子,就忘乎所以了,要时刻记得你的身份,不要失了体统。”

阿娇太阳穴突突地跳,手掌握成拳,重重地在案几上拍了一下,暴喝了一声,“刘彻,你来劲了是不是”

她力道很大,像是忍无可忍,连案桌上的茶杯都跃起来,茶汁溅湿了文简,刘彻看她漂亮的眼眸里都是熊熊燃烧的怒火,知道她是气急了,心头不由一跳,又连她这点脾气也喜欢惦念,便只一瞬不瞬地看着她,紧抿着唇一语不发。

哪有对皇帝发火的,外头侍卫们都候着,多少要给他留点天子的威严,阿娇稍稍平复了下,不打算和他闹,起身甩手要走,她受够了,都说事业失意的男子容易变态,她看刘彻离变态不远了

“我回宫了,你自己玩,以后别叫我出来打猎了”

甩出去的袖子却被一把拽住,她整个人跌去了他身上。

下落时阿娇勉力避开,卸了些力道,但还是听见一声骨骼的脆响,是他手臂磕在地上了。

“阿彻”

阿娇急忙去查看,发觉没脱臼也没断,这才重重拍了下他的手臂,“你是不是疯了。”

刘彻顺势搂住她,喃喃自语,“朕估计真的疯了。”

大概是有些疼,或者是其它什么,他这么瞧着她,颇有些失魂落魄的样子,阿娇虽然觉得他是活该,自个作的,但心里还是像撒了一把牦牛针,泛起一阵细细密密的疼,不免消了些火气,从他身上坐起来,卷了他的袖子给他看伤。

今日他见臣子,虽不是朝服,却也是正服,宽袍广袖。

手肘破了好大一块皮,鲜血染红了丝白的中衣,不是重伤,看着也触目,阿娇气不过,伸手在他腰侧重重拧了一下,起身去拿药袋子。

她这回下了重手,疼得刘彻差点跳起来,只看她拿了药酒,小心给他处理伤口,紧蹙的黛眉里都是心痛,俊目里又忍不住带了笑意。

阿娇本是要下重力包扎让他长长记性,这会儿看见他的笑容,又下不去狠手了,很快帮他包扎好,苦恼地抓了抓自己的头发,认输了,“阿彻,你最近怎么了。”

天色渐晚,刘彻拥着她倒去床榻上,一点点吻她,声音含混,“兴许欲求不满罢。”

阿娇被逗笑,又发愁,伸手臂去搂他,希望他心情早点变好罢。

两人昏闹一场,晚膳也错过了,又洗了一回澡,阿娇用完晚膳没多久便觉困顿,只当是欢爱消耗了体力,没一会儿就靠着刘彻沉睡了过去。

刘彻轻轻把人抱到床榻上,等人睡熟,让洛九进来。

阿娇一觉睡到天明,醒来就觉得不对劲,察觉刘彻这个混蛋又给她下迷药,几乎要被他气死,也不跟他打招呼了,收拾东西,自己回宫,承明殿她熟悉的宫婢几乎都不见了,剩下的几乎不听她调令,让搬东西都不敢搬,阿娇自个搬,南平揽着不让。

她还是头一次拿出做皇后的威严,逼着南平和侍从,把她常用的东西,文简全搬回了椒房殿。

南平急匆匆出宫去禀告皇帝,两日后回来,却没再让阿娇搬回承明殿去。

阿娇正带着一个名叫燕姝的小宫女在椒房殿的花园里晒竹简,听南平回话说陛下什么也没说,只摆摆手道随她,不由怔住,“他是不是自己要回来了。”

南平心间忐忑,头埋得也就更低,“陛下住少华山庄,督建上林苑,下两月才回宫。”

阿娇不想见他,听说他两月后才要回宫,心里却不见高兴,反而更低落。

阿娇索性去兰台,搬运了一大批典籍回来,多是各地的地州志,写了个闭关修炼,请勿打扰的牌子挂在宫门前,静下心来查阅。

她回来时承明殿里的宫婢就只剩下燕姝了,椒房殿一个没有,好在她寻常便不爱有人伺候,凡事能自己动手就自己动手,只跟了一个婢女,倒也自在。

过了六七日还是不见刘彻来,偏偏她知道这一年他养精蓄锐,谈不上多忙,又要讲孝道,几乎每两日便回城一次,给太皇太后,皇太后请安,长乐宫处在未央宫以东,虽有些距离,但总不比出城远,但刘彻就是没来看她。

到了第九日,连送饭的两个小宦人,都敢在椒房殿外议论说,皇后失宠了。

“陛下今日猎得锦鸡两只,瞧着好看,差人送来给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可喜欢了。”

“各宫都有,椒房殿没有,陛下昨日回承明殿议政,见了臣子,提也不提皇后。”

“椒房殿好歹是六宫之中,如今冷清成这样。”

“瞧原先陛下那样,哪里想得到啊,短短半年,也就淡了。”

侍从们唏嘘不已,好一阵感慨。

“走罢,别吵醒皇后午睡,这宫里,再没有比她更好的主家了。”

许是她身份放在这儿,饭食上倒没什么怠慢,每日南平会带了宫人过来洒扫,态度恭敬,看不出什么。

阿娇晚膳都少吃了一半,有点坐不住想去找刘彻问清楚,临到门边,又硬生生忍住了,坐回去时,看着书简,见燕姝不在,也就不想忍了,自己哭了一会儿。

上辈子刘彻就在十八岁这年变心,这辈子还是一样。

或许,这本是男子天性,得到了,也就不珍惜了,先前恩爱甜蜜,仿佛是云烟,时间一长,也就消散了。

哭过也就算了,阿娇睁着有些肿的眼睛,继续翻阅地州志,没一会儿沉浸在文籍里,偶尔用炭笔绘制舆图,倒也想不起那个始终迈不过十八岁坎的负心汉了。

宫里宫外到处都在传皇后失宠的消息,南平原本是不信的,但一月过去,皇帝几日入宫,都不见提及皇后,他自个也不由恍惚,怎么就失宠了呢,照原来那般景象,哪个不以为帝后矢志不移天长地久,变化太快,导致他每日恍恍惚惚的,总认为事情不该这样。

两月一过,大长公主再坐不住,入宫探望阿娇,看阿娇只顾画图,半点不上心,心焦得坐不住,“娇娇,你怎么还坐得住,是不是因为子嗣的事,你有没有按时吃药。”

偶尔得了空隙,阿娇也会胡思乱想,听阿母说,摇摇头,“兴许吧,我有吃药,但医师都检查不出什么问题,无从治起,是药三分毒,吃了几次后,阿彻不让吃了。”

说是因为子嗣也说得过去,毕竟努力了大半年,还是没动静,可能心灰意冷了。

有病不管好不好治,总也有个治疗的方向,身体没毛病,医师也束手无策。

阿娇重生后学了些医理知识,自己医术也不差,心中早有预感,倒也不是很失落,她入宫本就想过这件事,命中注定没有,也不强求。

见阿母着急,便安慰道,“阿母,莫要着急,没什么干系。”

刘嫖急得嘴上冒泡,劝她主动出宫寻刘彻,阿娇哪里肯去,刘嫖几乎想拿手戳她这个榆木脑袋,急匆匆走了。

阿娇倒没想着远走高飞,她答应陪他,至少陪他渡过艰难的这几年,毕竟风暴还在后头。

阿娇想通了,整个人也平和不少,再想起一样是失宠的上辈子,真是遥远又陌生。

阿母来的时候燕姝不在,这会儿进来,阿娇看得一怔,总觉得这个小宫女和旁的宫女不一样,而且越看越眼熟,倒不是说容貌,而是言行举止,背影。

想又想不起来。

阿娇便也丢开不管了,就这样过了两个月,到了凛冬大雪融化,万物生发,阿娇才又见到了刘彻,她睡得迷迷糊糊,瞧见是刘彻,还以为是梦里,既然是在梦里,倒也没有顾忌,她有些想他,便就这样怔怔看着他,在梦里总不会还有伤心事。

“你怎么瘦了这么多。”

刘彻诧异,还以为再见时,她要不冷脸赶他,要不就对他拳打脚踢,却不想她还关心他好不好。

她给机会,他便笑了笑说,“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这是诗经里的一首诗,写的刻骨相思的,意思是自从分离,头发像杂草一样散乱,顾不上修理仪容,想分别的人,想得头痛也甘心。

阿娇听了,也笑起来,去拉他的手,发觉凉凉的,不像做梦,怀疑地看他一眼,再看周围的布置,飞鹤绣纹屏风,水禽衔鱼釭灯,龙竹竹枕,雕花寝床,是少华山庄别院的寝房,想起睡前头晕的事,控制不住冷了脸,后头又想起,她已经想通了,这辈子再不为情所困,又坐回去,张了张嘴,却发现,如果她不跟他讲感情,不跟他吵架,那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阿娇沉默地坐着,好一会儿才问,“我还能帮你什么么”

刘彻猜出来她想什么,虽然知道不能怪她,还是生气,一言不发,凑过去压着就亲。

阿娇和他过招,手上没劲,很快就被压得不能动弹了,又不肯认输,想着等过后,她就暗中逃得远远的,躲起来,一辈子再也不和他相见,心里烧出股灼火,就随他折腾去,全当分手前,最后一点记忆。

阿娇顺从,甚至还回吻他,热情似火。

刘彻闭着眼睛都能猜到她的想法,脸色难看,也不像以往一样温存,只用蛮力,看她疼得脸色发白,心里闷痛,却更用力,妒忌得很,“有时候朕都怀疑,你是爱上辈子那个人,爱得太深太烈,时间太久,久得你自己都分不清,你对朕,到底是不是喜欢了。”

她对他,哪里及得上上辈子对那人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

阿娇听懂了,瞧着他冷冰冰的脸,将想要脱口而出的话硬生生咽回去了,她还没有鸡皮鹤发他就这样对她,她绝对不会告诉他,她回来这里,洗干净了以前的感情,却在并州那时,重新爱上了他,游梦山庄那时,她无法重启清零的心理疗法,后头恢复了,她一直不想用,前几日阿母又入宫来看她,说是让她不要只顾着那些没用的事,她安插在禁军里的探子,瞧见皇帝亲卫带了一个女子来少华山庄见皇帝,女子带了幕离,看不出容貌,但身形气质皆是上乘。

那时她太难受,又想逃避,想试一试,发觉不起作用了。

也许是因为,这辈子的刘彻对她比上辈子好,也许是因为,那时在洛阳遇刺,绝境里他也未曾抛下她,也或许,入宫后,他拦下了一切风雨,尽可能地让她安然自在。

可现在他对她不好了。

阿娇突然哭得厉害,挣扎得很厉害,死也不要和他亲密,声音嘶哑,“你碰过别的女人你就不要碰我你走开”

她眼泪像泉水一样,指甲修剪得整齐,却还是在他脖颈上挠出了几条血痕,可见是真的痛恨,刘彻懊恼失言,钳住她的手脚,连声说没有,“没有碰别的女人,没有碰过。”

阿娇怔住,颇为怀疑,上辈子他十八岁这年碰了卫子夫。

她泪眼婆娑,刘彻顾不上失不失天子尊严,“没有,那个是洛三的妻子,我非但没碰过,连看也没看过,不信你去问洛三,我堂堂天子,何必骗你。”

他确实不必要骗她,阿娇察觉自己心里竟是控制不住高兴,荷叶田田里开出了花,又很唾弃自己没志气,他都这样对她了。

好歹是不哭闹了。

刘彻想直接告诉她,却又压在喉咙吐不出字来,仿佛不说,就还有后悔的余地。

刘彻眉间闪过狠色,低头吻她,再不怜惜。

阿娇随他闹,天黑了天又亮,她要下床,被他拖回去,她想看看他要干什么,没吭声,被他搂在怀里,听着他沉稳的心跳声,又睡了过去,晌午肚子饿,洗漱完,吃了午饭,她要出去转转,他不允,又把她拖回了床榻上。

阿娇简直不可思议,想问他是不是疯了,却懒得同他讲话,硬憋着不说,第二日晚上她觉得他是真的疯了,上巳节,外头热闹欢腾,他两个竟什么也没做,除了洗漱沐浴,吃饭,躲在寝房里厮混了足足两日,一半时间都在床榻上胡来。

阿娇头晕眼花,看他眼下亦有青黑,明显亏空得厉害,第三日清晨终于败下阵来,“你是不是疯了,还是被色魔夺舍了”说实话,再是心爱的人,她也要吐了。

如果刘彻想用这种办法忘了她,厌恶她,估计是个好办法。

刘彻仰面倒在床榻上,瞧见她腿软抖得厉害,自己笑起来,又去搂她。

阿娇确认他是疯了,挣扎着要躲开些,刘彻挑眉笑,“别怕,我也不行了。”

阿娇给他把脉,确认只是疲劳,没什么大碍,心里放心了些,拒绝他的触碰,爬到一边想拿衣服来穿,这简直是她人生中最荒唐的日子了,没有之一。

刘彻却很固执,自己穿戴好一身便服,把案台上放着的衣服拿过来,从里到外,一件件给她穿上。

他修长如玉的手指给她系里衣的扣结,俊目里都是认真专注,阿娇推他的手松开了,就这样任由他给她穿好了外裳,系好腰带,香囊,和玉佩。

最后拉着她,坐到铜镜前,与她梳头冠发,玉簪没入发间,她手腕上套进来一串红豆珠串,那年她同他吵架,一把拽下来扔了的,没想到还在,这回换了很牢固的筋骨线,约莫很难再散开了。

阿娇有些不安,不住看他,他过于专注,深眸里藏着想念,好似要送别一样。

刘彻却不言语,紧握着她的手,牵着她往外走。

阿娇沉默,直到发现路是那条,她送别张骞的官道,由此去,只要往北,都要路过这一处驿站。

早有车马商队在那儿等候,阿娇认出牵着飞雪的是宁仪,后头还有宁一,宁小五,宁舀也在,还有两个曾经随她一道去过雁门关的属臣。

伪装成了来往的商队,护卫扮成了押运镖师的模样。

阿娇呆怔,心脏几乎要从胸腔里跳出来了,几次想张口,都梗在喉咙里,呆呆站着,却在自己也不知道的时候,泪流满面,哭的比任何一次都凶。

刘彻轻叹,掌心拥住她的脖颈,把人拥来怀里,“让你出去,已经是我能容忍的极限了,虽然辛苦,但至少每六个月,你得回来一趟,如果不回来,那我肯定后悔,你肯定不想承担我后悔的后果。”

阿娇脱口道,“我不走我在这里陪你”

她眸光明亮,里头藏着的感情深得像是海,浓烈,深厚,刘彻心脏悸动,几乎立时要反悔,却也舍不得,“你人在宫中,你的心已经飞走了,我更了解你。”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