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其他 > [红楼]当爹那些年 > 林如海(14)

[红楼]当爹那些年 林如海(14)

作者:浮笙调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9-13 17:50:4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宽敞的空间内,摆了十几张条案桌,每桌上头都是厚厚一叠账本子,十几名积年账房正埋头苦算,噼里啪啦的拨盘声不绝于耳。乔喻坐在上首,身边也摞着厚厚几叠,捏着毛笔奋笔疾书。

如今这一屋子的人正在做的就是清查户部账目,顺带清算欠款。

乔喻上任至今才半月,可以说刚刚摸清了点套路,手下有了几个能用的人。而此时正值年尾,各省的奏销册陆续送至户部,尚书、右侍郎以及十四司郎中都忙于地方账目核销、奏报一事,无暇顾及乔喻。

乔喻便向当今提议趁此机会查旧账。而这些账房都是当今手底下抽调来的,属于“自己人”,信得过。

如今乔喻是两头跑,户部分派给他的事务要做,这边查账的事也要盯着,要不是有堪比算盘的心算能力支持,这会儿估计已经累趴下了。

虽然累,进度却是喜人的。

也是乔喻上任的时机好,户部尚书徐蔚虽然忠于上皇但年事已高,右侍郎赵蕴又是个灵活的“皇党”,两个皇帝的话他都听,无比识时务。而下面的小官吏自然是上面说什么听什么。

作为当今亲自指派的人,乔喻这个空降的左侍郎在户部也没遇上什么直接的为难。毕竟比起太上皇日渐衰老,当今的胜利几乎是必然的。

本朝的记账方式是在前朝“龙门账”的基础上改进的“四脚账法”,详细记录比对“来账”与“去账”,原理同西方的复式记账法相同。而户部的账目经手者众多,至少在财政收支上,由于有奏销制度在,账目由基层州县起逐级往上汇总,中间经过层层关卡,核算数次,最终分省递交户部,奏报皇帝。因此这些户部认可的账目里,明面上是不会有问题的。

此番查账主要目的是计算出户部银库里所存现银与账目是否相符,以及抽取出百官欠款账目。

直到封笔前一日,才大致理清。

上皇时期的几场战役给国库造成了庞大的压力,为了填充国库只能削减了地方赋税的存留。而存留过少导致了地方滥收耗羡,有的地区耗羡数额甚至比正额还大。还有一个大问题便是人口增加,赋税却逐年减少。这些情况都直观地表现在了数据里。

乔喻带着账目去见当今时,同时见到了大名鼎鼎的忠顺亲王。

忠顺亲王是上皇第五子,比当今小几岁,看着年轻些,样貌和当今有些相似,一双狭长的凤目眯着眼睛看人时总是显得似笑非笑。只是这位以“风流”闻名的忠顺王爷五官更精致,曾被几个皇子嘲讽过“貌若好女”。不过这位王爷十分记仇,之后不但狠狠地报复了回去,还是用阴损的手段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从此一战成名,无人敢惹这位混不吝的皇子。因为这位王爷不仅要人命,他最爱撕人脸。

当今恰好是没得罪过忠顺王的,并且由于两人年纪相近,都是小透明,因而关系还不错。不得不说,有时候人品非常重要。就好像作过死的六皇子,至今没爵位不说,还时不时地要被忠顺亲王拎出来涮一顿,太上皇提一回封爵,六皇子必要丢一回脸。

不过,不得不说,忠顺亲王这种只看结果过程随意的清奇思路有时真的会起到某种奇效。比方说太上皇已经很久没提过六皇子也没再想着召见了。而这事要是换成当今来,无论何种结果都会导致当今和上皇之间的矛盾加深。

乔喻将账目整理交给当今之后,得了个座儿,恰好在忠顺亲王对面。乔喻只行礼时看了一眼便没再直视对方的脸,有六皇子这个血淋淋的范例在先,他不想作死。

对面忠顺亲王倒是饶有兴致地打量起乔喻来。

他起先对皇兄重用林如海并不赞同。因为林家祖上也是老牌勋贵,又联姻贾家,还和嫡妻贾氏感情深厚——所有孩子全是嫡妻生的。虽说他们这样的人家一个女人影响不了家族的走向,但是林如海同政敌家的闺女感情那么好总让他觉得不对味儿。

后来林如海的作为倒是让他改观了点,但也无法真正确认。总觉得此人要么是一心为国为民惩恶扬善的纯臣,要么是想两面光的小人。不过若是不提人品,光看办事能力,是真的不赖。

先是江南的事,这人不动声色帮皇兄往南边塞了多少人进去?在盐政上也是尽职尽责,离任时还捎上了一沓甄家一派的罪证。还有扬州知府方敏文一案,更是痛快。就是他也得承认江南有现在的局面绝对少不了林如海一份功劳。

再看这次户部清账,此人趁着刚上任还没被户部的人摸清想法,就先下手,迅速地将账清了出来。可见其脑筋清楚行为果决并且擅于理账。这样一个人要是帮着老爷子那边才是个大麻烦。

想着,就琢磨起了如何将林如海彻底捆在他们这边。不过……忠顺亲王想挠头,林家仅有的两个孩子如今都还是奶娃娃,同姓亲族更是一个没有,想联姻都没人,总不能送小妾吧。看着对面那张正直的脸,直觉告诉他不可行……要不然订个娃娃亲?他儿女多啊,嫡出的就好几个,年纪还相近,林家的孩子应该长得不错罢……

忠顺亲王陷入莫名的纠结情绪里,思路跑了偏。而当今此时看完了手里的折子。

乔喻将条目列得很清晰,有弊病的几项做了标记,各家的欠银也结算清楚了,算了个总和。因此,当今看到最后时,那个刺目的“壹仟贰佰伍拾捌万余两白银”即便早有预料还是让他有些喘不过来。深吸一口气,当今将折子递给了下首的忠顺亲王。

忠顺亲王一目十行地看完,显而易见地想炸。

当今连忙安抚自家兄弟,并许诺到时候有要抄家的全都交给忠顺亲王。

旁观的乔喻面无表情,心里无限吐槽,难怪能当好兄弟,兴趣爱好都一样,一个喜欢下令抄家,一个喜欢亲自上门将人家家里围了实施抄家。

三人商讨了一个下午,决定明年再动手,趁着新年,先将这些欠了银子的人家家底摸摸清。一户人家穷还是富,只看怎么过年,一目了然。

……

乔喻回到家时天已经暗了,刚到门口门房就急忙告知说表少爷到了,没想到他正好进了宫,如今林管家正陪着。

乔喻松了一口气,可算是来了。

这位表少爷是原身林如海母家表弟,也就是他请来的先生,名叫沈时微,字子慎,今年才二十六岁。

沈家是书香大族,族内子弟均以科举晋身。沈时微祖父,也就是林如海外祖沈钦官至督查院左都御史,致仕时得以加封少师衔,是沈家近几代最出色的族人。其子,也就是沈时微之父沈思,二十出头便得中二甲传胪,也是年轻俊杰。然而坏就坏在这里,当时的皇帝,也就是如今的上皇欣赏沈思之才,特意将人指进了詹事府任少詹事。

在太子谋反之后,詹事府一干人全被上皇迁怒,沈家虽然没有参与也遭到了流放,沈祖父一支被除族。

当今登基后陆续赦免了一批人,沈家赫然在列,只是流放的经历给沈家造成了不可磨灭的阴影。祖父父亲和长兄都在西北去世,家里只剩他和二兄支撑。沈时微当年遭到流放时才中了进士,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憋着一口气,硬是撑了下来。虽是撑到了赦免,如今却是没心思入朝堂了,只想安安稳稳了此一生,只是乔喻有一句话说服了他:他不能阻拦沈家的延续。如果几代没有人入朝,沈家会彻底沦为平民百姓,在失去家族依靠的情况下,没有权势意味着人人可欺。

而林家此时愿意伸出手帮一把,这份情还是要领的,于是便派来了沈时微。沈时微才成婚,没有孩子拖累,而沈家二哥则留在家里教他和兄长的几个孩子。

乔喻进了待客的正堂,便见到这位表弟正捏着个茶杯出神,五指纤长,眉目温润,看到他进来,马上起身打招呼。两人多年没见,都觉得对方有了不小的变化。一番交谈,倒是马上又熟稔了起来,本就是相貌相似的血亲,乔喻也不和他客气,叫他安心住下,什么时候有孩子了再搬出去,等到孩子大了还能拼在一起一块儿教。

到晚间两家人一同碰了个面,吃了顿接风宴,沈时微夫妻舟车劳顿,早早就去客院歇了。

贾敏这才埋怨乔喻道:“老爷也真是,竟也不说给玉儿请的先生竟然是表弟,害得我今儿可是惊了一回。幸好院子收拾得还成,要不然我可要无颜见人了。”

乔喻摸摸鼻子,自认理亏,道:“可不是忙晕了么,接到表弟回信的时候原是想说的,谁知一回头便忘了。”

贾敏恍然道:“前阵子老爷这般忙碌,忘了也是有的。”又调侃道:“看在请来一位进士老爷给玉儿启蒙的份上我便不计较了。”

乔喻赔笑:“夫人大度。”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剧情无关)

忠顺亲王:你女儿嫁我儿子还是我儿子娶你女儿,选一个。

乔喻:我儿子嫁你女儿。

林瑜:这就是亲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