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其他 > [红楼]当爹那些年 > 林如海(21)

[红楼]当爹那些年 林如海(21)

作者:浮笙调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9-13 17:50:42 来源:就爱谈小说

贾敏母女走后,老太太这里也散了,宝钗也和薛姨妈回了东北角上的院子。

进了屋,薛姨妈就叹了句:“家里不争气,连累我儿了。”

宝钗摇头道:“妈何必说这样的话。”

薛姨妈又说:“我儿德才兼备,比这公府里的几个姑娘都好。便是今儿见的林姑娘,也还是个孩童样子。若是我儿有这般出身,哪里至于如今寄人篱下。”

宝钗不爱听这个,转而问道:“哥哥去哪里了?”

薛姨妈答:“我叫你哥哥再去打听打听你待选的事儿,还没回来,怕又喝酒去了。”说着便是一叹。

宝钗点点头,又道:“我去给姨母请安去。”

薛姨妈也点头道:“去吧,一会子我去寻你凤姐姐说话。”

宝钗出了院子,便往王夫人住所去。

薛姨妈稍待了会儿,也起身去凤姐的小院。

王熙凤如今管着家,依旧住在荣禧堂后面,看着同二房亲近,实际上已经不同了。这几年里,因着管家的事儿,王夫人没少给她使绊子,俩姑侄的关系只剩下表面和睦。

只是如今依旧是大房居东,二房居正的局面,王熙凤又和自己婆婆邢夫人不合,不常去东院。为了稳住手里的权利,只一心侍奉贾母。

薛姨妈到的时候,王熙凤正打发了一个管事婆子,见薛姨妈上门,便作势迎了迎。

招呼薛姨妈坐下,王熙凤便将琐事儿都交给了平儿去办,自己同薛姨妈聊了起来。两人你捧我我捧你的,倒是愉快。薛姨妈也没久待,坐了会儿就回去了。

等她走了,王熙凤将平儿叫回来,问道:“我那薛表妹又去看二太太了?”

平儿笑道:“可不是,宝姑娘最是会做人的,就连赵姨娘都对她赞不绝口,可是将奶奶你给比下去了呢。”

王熙凤哼笑一声,道:“小蹄子,你倒是什么话都敢说,也不怕我撕了你的嘴。”

平儿手脚利索地将屋子收拾好,口中接道:“奶奶忍着些吧,那位薛姑娘志向可大着呢,没准就走了我们家大小姐的老路了,咱们可得罪不起。”

王熙凤嗤笑一声:“你又弄鬼,等着罢,薛家的事儿必是不成的。先不提那桩人命案子,便是我的好姑母,也是不许叫薛家送女儿入宫的。”

这边王熙凤猜中了大半,唯一没想到的是薛家已经让当今盯上了。

当初,薛家在金陵时,便和甄家沆瀣一气。薛父死后,薛蟠无能,当今倒懒得计较了。只是没想到后来薛蟠竟是牵扯到了人命案子里,还是为了一个被拐子发卖的女子,当今一下子提高了警惕。

当皇帝的都容易多想。薛家虽然败落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那个冯渊被打了一顿,当时只是受了些伤,回家后几天却死了,更叫当今起疑。

薛蟠是薛家嫡支长房唯一的子嗣,再无能也是王家外甥,薛家家主。若是薛蟠出事,薛家必会乱了。要是背后有人为谋薛家之财,设计此案,倒是解释得通。

只是谁动得手却叫当今毫无头绪。之后帮薛家摆脱了官司,却又将薛蟠此人判成已死之人的金陵应天府贾化倒引起了当今注意。尤其此人曾因贪酷徇私被革职,后走了甄家的路子做了知府。

细查之下,得知贾化上任知府后竟向一小地主家讨要了一名婢女做妾。而这个婢女的旧主子正是甄封氏,林如海当年提及过的被拐幼童的母亲。这个女童眉心一点胭脂痣,同这个官司里牵扯上的被拐女子对上了。

查到了这些,已经足够当今阴谋论了。立刻叫金陵的通政司盯住贾化,并且下发密旨令各处秘密搜寻那一僧一道,严厉打击拐子,务必杜绝此类事情再发生。

而那名疑似甄家小姐的女子明面上已被处死,暗地里送去和甄封氏相认。见果然是母女,当今便赏了些银子,让她们归家去了。

而薛家人财两空,薛蟠闹了一阵,却叫薛姨妈狠狠骂了一通,赶忙上京去了。恰逢王子腾升了九省统制,奉旨巡边。王家不方便,薛家便只能往荣府落脚,住进了东北角上的那个小院,离王夫人和凤姐的院子都近。

薛家进府时才知王夫人已失了管家的权柄,好在如今的管家媳妇也是她们王家的姑娘,到也住得。只是宝钗的名字报上去之后却迟迟没了下文,使了许多银子也打听不到,这让薛家焦虑不已。

尤其今日见到了贾府的姑太太和表小姐的气派,更让薛姨妈伤怀。她原也是金尊玉贵的大家小姐,只是自从嫁了皇商薛家,便低了一头。就连她所出的女儿也被冠上商家女的名头,即便再是端庄贤淑,才貌俱全,在嫁人时仍要被挑剔。

不由得,薛姨妈想起了姐姐王夫人曾玩笑提起的亲上做亲,暗自思忖起来,若是宝钗落了选,宝玉未尝不是个好选择。

……

林家那边,贾敏带着黛玉回到院子时,却见乔喻也在。

贾敏惊讶道:“老爷今儿怎的回来得这般早?”

乔喻答道:“这阵子已忙完了,能歇一歇。在贾府玩得如何?”

贾敏答道:“我娘家那里倒是热闹得紧。老爷可记得金陵薛家,薛家太太是王家出来的,如今一家子都借住在府里。”

乔喻点点头,没说什么。

黛玉换好衣裳,来给乔喻请安。

竹露荷风院虽给了黛玉,不过平日起居还是在西厢房,倒是将那里布置成了书房。

见黛玉又要往那里去,乔喻叫住了她,说道:“如今天冷,何必跑那么远,跟我去小书房便是。”

黛玉眼睛一亮,忙不迭应了。

主院的小书房是乔喻在原来的基础上一点一点布置起来的,存了大量的书籍。从诗词歌赋到经史典籍,包罗万象,还有一些话本子和游记,雅俗共赏。

黛玉白天里要上学,做功课,晚上贾敏又不许她看书,怕坏了眼睛。以致于黛玉至今没看完家里的书,引以为憾。今日难得有空闲,一会子将功课写完还能空出许多时间,黛玉暗自计划着。

黛玉如今已经学完了四书五经,正在试着作文章,倒不写什么八股,只按着喜好写便是灵气十足。

沈时微便常感叹黛玉天分比他强,倒理解了为何表兄非要将黛玉做男孩教养,就连他都觉得可惜。林瑜年纪虽小,但有黛玉比着,日常读书写字也十分用功,不想和姐姐差太多。

沈时微觉得来了林家之后过得充实极了,光是两个聪明的学生就让他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更别说他的长子也快到了启蒙的年纪了。还有家里几个年长的侄子,已经陆续下场。下一代不断成长,沈家复兴在即,过去的伤痛好似都消减了许多。

林家上下一片和谐,入了冬以后便觉得日子快了许多。

年前,黛玉和林瑜都放了假,姑苏老宅又送了年礼来,里面有几样新鲜物件。贾敏便带着两个孩子一同去了趟贾家。

林瑜还小,直接跟着进了内院。

贾母院里还是如往常一般热闹,不过今日的笑声却比往日都大。

贾敏进了屋,才发现贾母跟前又多了个女孩儿,看着和黛玉差不多大。那个女孩子活泼得很,见了贾敏便上前行礼,笑着道:“见过敏姑母,您不认得我,我叫湘云。”说罢,又是嘻嘻一笑。

贾敏便知道这是史家的那位大姑娘,连忙道:“好孩子,快起来。”一边庆幸自己习惯了出门带上几件小东西以备不时之需,这不就碰上了。顺手就给了湘云一个荷包,里面装了几件小首饰。

湘云笑嘻嘻地接了,道了谢,又好奇地看着黛玉。她常听老太太夸这个林姐姐,只是每回都错过了,至今才得见。细细打量一番,在心里道,倒也难怪老太太总念叨着,林姐姐身上有一股令人忘俗之气,和宝姐姐全不一样。

黛玉也看见了湘云,对她点点头,抿嘴一笑。

贾敏叫人将东西拿上来打开,对贾母说道:“这是南边送来的小玩意儿,精巧得很,母亲这里孩子多,正好能得个意趣。”

众人往盒子里看去,只见绒布上俱是小小巧巧,只有孩童掌心大的物件。成套的小瓷茶具、小银酒具、锡制小火锅、火碗,还有成套木刻小桌椅、藤编小篮子、小银簸箕等,每样都十分精致,甚至还有一个小纺车,若是拿了劈得极细的线也是能纺的。

这下子满屋的女孩儿都围过来了,就是一向沉默的迎春都表现得喜欢得很。

贾母呵呵笑道:“瞧瞧,一个个的眼睛都亮了。鸳鸯,你将这个搬到后边去,叫她们自个儿玩着。你看着些,别叫打碎了。”

几个女孩子得了贾母的话,你拉我一下,我拉你一下,都跟着去了。黛玉也叫湘云拉着,起初虽有些难为情,玩到后面,倒是都投入得很。

黛玉跑去和姐妹玩了,林瑜正无聊地数糕点呢,就听一声通报:“宝玉来了。”

林瑜眨眨眼,就见一个大红团子风一般刮了进来,滚进了外祖母怀里。

林瑜有点好奇,他自大了以后就不愿意穿红,只觉得裹成一只福娃娃羞耻极了,除了过年时没法子,平日里是坚决不肯穿的。

走了会儿神,便见这个哥哥要拉了他去后面寻姐姐妹妹们。林瑜想着姐姐也在那,便跟去了。

还没进屋就听见了一片笑声,宝玉眼睛一亮,对鸳鸯做了个“嘘”的手势,快跑几步悄悄钻了进去。

只见女孩子们都围在一处,“母亲”宝钗正在教导“小女儿”惜春纺线呢。结果惜春愣是险些将纺车拆了也没能理清,宝钗急得额上冒了汗,惜春都快哭了。

一时间,旁观的“姐姐妹妹”们全都演不下去了。笑得最厉害的湘云已经歪倒在了榻上,揉着肚子直喊“不行了”。迎春探春黛玉三个,即便死死捂着嘴依旧笑得停不下来。

直到最后惜春恼羞成怒,众人才不敢笑了,连忙围上去哄惜春。等到惜春也“噗嗤”一下再气不下去,众人才发现了门边躲着两个偷看的“小贼”,赶忙抓了来做“小厮”。

多了一个最会讨好卖乖的宝玉,这里的笑声更是要冲破天去。门外鸳鸯也探头往里瞧,打算一会儿将这儿的趣事说给贾母听去。

黛玉和林瑜难得笑了个痛快,在回家的路上还在不停地打趣丢了丑的宝玉,叫贾敏听得好笑极了。

这般痛快玩耍的机会总是少的,很快,便到了年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