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其他 > [红楼]当爹那些年 > 林如海(36)

[红楼]当爹那些年 林如海(36)

作者:浮笙调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9-13 17:50:42 来源:就爱谈小说

五月间,官爵人家出了孝,纷纷办起喜事来,这家娶,那家嫁的,十分热闹。

王家也办了喜事,王子腾嫁女。贾家二房和薛家均去庆贺,听说十分热闹。

贾敏也忙碌了起来。宁绎心到年纪了,急着相看人家,只是不算太顺利。她这些年交际虽多,各家夫人公子什么禀性也有些了解,却难以寻到合适的。

然而宁绎心由于幼年父母早逝,即便有大长公主护着,也是受到许多冷眼。因此虽看着温和大方,实则较为冷情,能让她愿意放在心里护着的人不多。贾敏有信心无论宁绎心嫁了谁都能过得好,但是过得好不等于过得幸福。

有黛玉的例子在,贾敏眼光也高了,想给宁绎心也挑个能知冷知热的丈夫,家世倒是其次,重要的是本人品性要好,还要能合得来,这就困难了。

贾敏和大长公主几乎将京城里的人家数了个遍,宁绎心倒是半点不着急。黛玉问时,便说无论嫁了谁都是一样的伺候公婆伺候丈夫打理家务抚养子女,没差。有那闲心,倒不如多练练字画。以后成了亲,也不知道还有没有空闲时间了。

黛玉知道宁绎心的想法后愣了愣,这话听着好有道理,虽然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可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想到母亲也是整日忙碌于家事,所以——应该是对的吧……

晃晃脑袋,将脑子里某个模糊的身影抛开,黛玉专心练起琴来。

此时黛玉的身后,一片浓郁的绿色里,白、红、黄、紫等鲜亮的色彩点缀其中,花团锦簇,争奇斗艳。好一个人在花丛中,花美人更美的初夏盛景。

宁绎心架了画板在花房门口位置,鼻尖缠绕着淡淡的芳香,手里不停,将眼前所见细细描摹在画纸上。

……

贾家那边,贾宝玉的“寻美”之路只半月就被迫中断,因为贾政来了书信,将要回京。

宝玉当场白了脸,贾家上下都松了一口气。

贾母揉了揉发疼的眉心,赶紧吩咐下去,叫所有人不许将宝玉的事告诉贾政。

贾母近日十分烦恼,那名女子失踪前,唯一新见的就是她派去的婆子,以致于宝玉开始竟也以为是她将人打发走的。要不是所有贵重之物一并没了,决计猜不到她是主动离开的。

起先大家还以为那名女子是不肯进府才悄悄走了。直到府里派了许多人四处打听,也没找着人,这才觉出不对来。贾母王夫人又气又恨,无奈找不到人,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

唯独宝玉始终不肯相信,府里不再派人,他便自己日日往外跑,到各处去问。别人问他,他也一五一十地全说了。宝玉不避人,围观的人听了都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

结果便是,“贵公子心系平民丫头,被甩后依旧情深不悔”的传闻甚嚣尘上,闹得沸沸扬扬。

外面都传开了,荣府里却毫无所觉,没有半点防备,以致于才上岸的贾政在通州码头上等马车时,就听了一耳朵“贾宝玉二三事”,气得差点拔了胡子。遇上来接的贾琏贾珍二人,瞪着眼问他们流言是怎么回事。

贾琏贾珍郁闷极了,贾母吩咐过不叫他们说,可是如今已经瞒不下去,也只好将实情告诉了贾政。

三年没回家,贾政原本就归心似箭,这下更是用最快的速度往家里赶,马车也不坐了,驾着马奔了回去。

要说宝玉命不该绝,之前每日在家抄书背文章补功课,以应付贾政的检查,唯独今天不在家。具体地说,原本是在的,贾政到家前才被薛蟠叫了出去,完美避过正处在爆发边缘的某家长。

宝玉不在,贾政的一腔怒气就像被戳破的气球,见过贾母后已经没了。

今年八月初三是贾母八十寿辰,上月起贾家就开始准备起来了。

才进了七月,就有故交下属陆续送了寿礼来。中旬过后,更是每日都有贵重礼品抬进贾府。又有礼部奉旨赐下金玉如意一柄,彩缎四端,金玉杯各四件,帑银五百两。

贾母是超品的国公夫人,辈分也高。贾代善在时结交亲旧众多,因此贾母的寿宴规格小不了。

考虑到宾客众多,单一日排不开,于是就将筵宴定为七月二十八日至八月初五,宁荣两府一同开宴。宁府接待官客,荣府接待堂客。

至二十八日,荣宁两府张灯结彩,屏开鸾凤,褥设芙蓉,笙箫鼓乐齐鸣,整个荣宁街热闹非凡。

荣府里,贾敏陪着贾母大妆迎接南安王太妃、北静王妃并世交公侯诰命们。

将人请进来后先喝茶更衣,再去荣庆堂里拜寿入席。

荣庆堂里早两日就布置好了。上面两席是南安王太妃和北静王妃,下面是众公侯命妇依序而坐。左边下手一席,陪客是锦乡侯夫人与临昌伯夫人;右边下手方是贾母主位。

贾敏陪坐在贾母身边,邢夫人王夫人带领尤氏凤姐并族中几个媳妇,站在贾母身后侍立。赖大家的带领众媳妇,都在竹帘外面,伺候上菜上酒。林之孝家的带领几个丫鬟,在围屏后伺候。客人们跟来的下人,都另设席面招待。

用过宴,大家便更衣,往花厅里去。那里搭了个戏台,请了京里有名的戏班子,准备了许多热闹的戏。

众人又依次落座,台下站着一色十二个未留发的小丫头,都是小厮打扮,垂手站着。过了会儿,尤氏托着戏单子走至上席,请南安太妃点戏。

南安太妃谦让了一回,点了一出吉庆戏文,然后北静王妃也点了一出。再轮下来,众人都十分谦让,命随便拣好的唱罢了。

席间,南安太妃问到宝玉,贾母便说宝玉跪经去了。又叫请姑娘们来,贾母便让凤姐去将探春、宝钗、湘云、宝琴四人带过来。

不一会儿,几人都来了,向众位夫人们行礼问安。无论是见过的没见过的,都是齐声称赞不已。

南安太妃分别拉着宝钗宝琴探春细看,问些年龄之类的,问完便极力夸赞。又送上备好的见面礼,每人金玉戒指各五个,腕香珠五串。

到了湘云,南安太妃笑道:“你在这里,听见我来了还不出来,还等我去请你。我明儿去找你叔叔算账去!你叔叔婶婶才给我来了信,托我关照你呢。”

湘云嘻嘻笑道:“我在这儿日日陪伴老太太,好着呢,劳太妃娘娘关怀。”

南安太妃点点头,又对贾母说:“老太君将这丫头照顾得好,她叔婶再放心不过了。只是湘云渐渐大了,他二人又一时回不来,便托我先打听着,若有合适的便先通个信儿,免得好儿郎都给定走了。”

说罢,捂嘴一笑,又对湘云说:“好丫头,快回去罢,后面的你听不得了。”

湘云难得红了脸,跺了跺脚,赶忙告退。探春几人也跟着行礼,才出了厅,就纷纷笑开,打趣起湘云来。

几个姑娘走了,贾母才问道:“这是如何说的?”她和史家早有默契了,怎么又托了南安太妃给湘云说媒。

南安太妃笑道:“原是我家的孩子,名卫若兰的。他家里从曾祖起便跟着我们家上战场,在我眼里,和我的孙子是一样的。老太君安心,那孩子自身也是顶顶出色的,当得上才貌仙郎四字。而今正在前线效力,已是个校尉了,假以时日必能出人头地,绝不辱没了湘云丫头。”

贾母闻言心里猛然一怔。卫家她知道的,同湘云的确是门当户对。这门亲事怕是已经板上钉钉了,要不然南安太妃也不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直接说出来。

贾母的心情不太美妙,她早先便已和侄子说好将来要湘云配宝玉的。史家当时虽起先有些犹豫,可也应了。而如今竟然反悔了,瞒着她,不声不响地就直接给湘云定了亲,这算什么意思?

贾母越想越气,只是如今众目睽睽的,生生忍下了,没叫别人看出来,面上乐呵呵地应着,贾敏却发现母亲的脸有些僵。

散了席,在府里略转了转,南安太妃便告辞了。北静王妃略坐了坐,也走了。到下晌的筵宴时,留下来的夫人们已不多。

将客人们全部送走后,贾敏也没回,这几天她打算在娘家小住几日,陪陪母亲。

晚膳后,贾母累了一天,早早地休息了。

第二天请的是阁府督镇及诰命等。贾府的旧交多是武官,今日来的人里品级最高者也才三品,余者多是四五品居多。零星几个文官家眷都只有敕命,地位悬殊,倒是让贾敏成了众人追捧的对象。

贾母昨日一场劳累,今日便没出席。只邢夫人出面款待,王夫人、尤氏、王熙凤帮着招待。有世家子弟来拜寿的,只到厅上行个礼,便由贾赦贾政贾珍等还礼,迎至宁府上吃席。

荣府这边,贾敏没久待,也提前告退离席去贾母房里坐着。

这几日都是如此。

至初一,才是贾家家宴。

初一是贾赦的家宴。邢夫人这几日领头招待,很是出了把风头。往常在府里说话不怎么好使,这回才算体会到了“当家太太”的威风。因此,贾赦的家宴,邢夫人铆足了劲儿去办,倒真没什么错处。

初二是贾政家宴。初三是贾珍贾琏。初四,是贾府中合族长幼大小共凑家宴。初五是赖大林之孝等家下管事之人共凑一日。

一场寿宴下来,贾家全族疲惫不已。贾敏是娇客,又只陪着贾母,倒半点不累。乔喻只去了半天。

贾家请的宾客多是四王八公一派,虽称不上政敌,却也立场不同,在这样的席面上只能彼此说些场面话客气一番而已。偏偏他的品级高,又不能将他冷落在一边,因此没话也要找话说。

其中也不乏凑上来想要巴结的,乔喻虽四两拨千斤地将人打发了,可也觉得十分无聊。因此,吃完了一顿筵席,略坐了坐就走了。

贾家寿宴后没多久,湘云被接去了南安王府小住了几日,回来时贾府上下都知道她已定了亲。

贾母虽去了信给湘云两个叔叔询问,也还没接到回信,这边却是木已成舟了。无奈之下,贾母眼看着府里上下再无人议论湘云和宝玉之事,仿佛都认可了金玉良缘。

湘云定了亲,黛玉去向她道喜。这日天气正好,大家都聚在宝钗房里说笑。黛玉见宝玉不在,十分奇怪,因此问道:“二表哥今日不在家?”

宝钗道:“宝玉病了,如今正躺房里歇着呢。”

湘云笑道:“宝姐姐何必替他遮掩,林姐姐,我告诉你,二哥哥是装病呢。”

黛玉惊讶道:“这是为何?”

宝钗不言,湘云说道:“二老爷要考校功课,二哥哥哪里敢去。袭人姐姐说二哥哥昨晚读到深夜里,也没背进去几个字,晴雯便出了这个主意,果然好用。”

探春不赞同地摇摇头。黛玉无话可说。

宝钗见状,便岔开话题,笑道:“云妹妹今儿可算是回神了,自从南安王府一趟,就变了个样儿。我还道云妹妹的魂儿叫哪家郎君给勾了去,只留个了壳子回来呢。”

宝钗明显在打趣湘云定亲一事,大家都笑开了,湘云一下红了脸立在原地,竟没了下文。黛玉纳罕不已,却听宝钗小声在她耳边道:“看见没,往后她若是打趣你了,你便也这样说,保管她再说不出话来。”

黛玉“噗嗤”一笑,连连点头,道:“这才是‘风水轮流转’呢,未曾想云妹妹竟也有这般样子。”

探春接道:”你没见过,上一回她午睡时,梦里竟乐了好几声。也不知做了什么美梦,醒了问她也不肯说。”

宝琴捂着嘴,也道:“还有呢,就连写的诗也不一样了。”

宝钗叹了一声,跟着道:“云妹妹长大了。”

黛玉一脸的原来如此。

被姐妹们连番打趣,湘云急了,捂着发烫的脸,说道:“你们再说,再说,我便不理你们了。”

这般孩子气的话又让几人笑了一回,到黛玉回家前,湘云都没“原谅”大家。

黛玉回到家里,正好看见了忠顺王府的帖子,邀请林家几日后去府里赏桂吃蟹。

忠顺王府里有一个面积不小的园子,里面种了许多花草树木。到秋季,桂花开后,整个府里都是浓郁的花香。

今日休沐,乔喻也去了。一同受邀的还有忠顺王妃娘家以及世子妃娘家。

吃完一顿肥美的螃蟹,女眷那边去了园子里,男客跟着忠顺到了一处高台上,从这里看去正好能看见大半的园子。

乔喻眯起眼睛,西边那座亭子边站着的两个人眼熟的不得了。身形小些的是自家女儿没错,那么另一个——

乔喻回过头,寻找起来。果然,方才在席上时还坐他身边的徒旻聿此时已不在这里,思及路上忠顺不断和他说话,谁的安排,显而易见。

乔喻瞪了忠顺一眼,又转回去,两眼紧紧盯着。只见未婚小夫妻两个先是远远对站着,然后距离越来越近,直到进了亭子里,就看不见了。

收回酸涩的双眼,乔喻突然觉得自己还是很开明的,都这样了他都没想要打死徒旻聿,只想收拾孩子他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