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其他 > [红楼]当爹那些年 > 林如海(37)

[红楼]当爹那些年 林如海(37)

作者:浮笙调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9-13 17:50:42 来源:就爱谈小说

今日天公作美,阳光柔和。花厅里摆了个牌桌,夫人们一面打牌一面闲聊,兴致很高,时不时能听见笑声。

黛玉今日喝多了茶水,想去更衣,便唤了一个丫头来领她去。

园子里备好了客人们更衣的地方,离花厅稍有些距离,不过也不算远。

黛玉出来时,见外面等着一个人,还是忠顺王妃身边的丫鬟,惊讶道:“文竹姐姐怎么在这里?”

文竹福礼笑道:“回林姑娘,王妃娘娘命我来给您带路,请跟我来罢。”

黛玉以为是换了地方,便跟着去了。

文竹在前面半侧着身子领路,黛玉在后面跟着,一路穿过几处楼阁都没停下。眼看越走越远,黛玉正有些疑惑,就见一个拐弯后,眼前豁然开朗,是一片清澈的湖泊,湖中央有一座小巧的凉亭。

只是这里并没有人,文竹却停了下来,低头轻声道:“林姑娘,到了,您请自行过去吧,我在那里等着,姑娘有什么事叫我便可。”文竹伸手指了指,正是来路上拐弯处,离得很近却看不见亭子。

黛玉更加奇怪了,只是一个闪神间,文竹已经消失在视线里。不由得,心底深处悄悄浮现出了某个叫人不敢相信的猜测,黛玉默默红了脸,立了片刻,才鼓起勇气,抬脚轻轻地向亭子那里走过去。

沿着湖面走了小半圈后,便能看见方才因为隔着一个亭子而被挡住的地方。

黛玉只瞧见一个月白色修长的背影,便触电般地缩回了伸出去的那只脚,退了回去。虽看不见了,胸口却砰砰砰地跳动了起来。

抬起手背碰了碰自己发烫的脸颊,又移到胸口感受那里剧烈地跳动,黛玉像是被定在了原地,怎么也抬不起脚。心里不免想起了小时候和对方相处一些记忆。

那时候自己情窦未开,将他当成亲哥哥一般,很是依赖。后来大了些,见不到面了,也一直通信往来,三五天就有一封。

大约两三年前,她才稍稍懂了些人事,写信时便要斟酌许久,慢慢就减少了。然而送出的信少了,收到的却没少过。大多是生活趣事,或是外面新奇见闻,从没断过。

她并不每次回信,但每封来信都会认真读上好多遍,再好好儿地收起来,如今已攒了满满一箱子了。

仔细想来,她竟清楚地记得每封信的内容。算一算,这样的通信已有好多年了。

如今有机会见面,一直给她写信的人就在前面,她却有些退缩。

黛玉咬着下唇,心里七弯八绕地想了许多,实际却只有一瞬。终于深吸一口气,抬起了手,将耳边遮挡了她视线的树枝稍稍拨开一些。

没了树枝的遮挡,黛玉清楚地看见了背对着湖面一动不动,仿佛在出神的徒旻聿。

还在犹豫的档口,徒旻聿突然动了动。黛玉一惊,反射性地松开了手,树枝一下弹开,发出一阵“沙沙”的响声。

徒旻聿听见声响猛地回头,只见不远处单树枝摆动,却没人影。一愣,已经反应过来了。

黛玉正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徒旻聿已经快步走了过来。

其实两人离得并不远,只往边上迈几步,就能看见对方。

时隔多年,两人才得以碰面。徒旻聿也有些近乡情怯,不敢靠近,只一双眼睛不由自主地盯住了黛玉,将黛玉看得越发难为情,埋下了头。

这一方天地间的温度不断升高。

眼见着两人要长久地沉默下去,徒旻聿才冷静下来,开口道:“妹妹一向可好?”

黛玉抬头瞄了他一眼,轻轻“嗯”了一声,算是回应,两只手缩在袖子里拧起了帕子。

徒旻聿头一次庆幸自己耳朵尖,才能将那声轻哼抓住。又庆幸自己眼睛利,才能看清自己心心念念的女孩子满脸通红的羞怯样子。

徒旻聿松了口气,只觉得心里像是开了花,又想起了第一次在林家品尝点心时的感觉,仿佛甜到了心底。

慢慢地靠近,黛玉像是没有察觉,兀自出了神。等到两人间只有三步远,才蓦然抬头。

两人都长大了,无论是容貌身量都有了不小的变化。

黛玉也偷偷打量起对方来。

面前的人比自己高了约莫一个头,一身浅色装扮更衬得他温雅如玉。脸庞既熟悉又陌生。从前的圆脸瘦了下来,嘴角含笑,鼻梁高挺,眼角眉梢比幼时拉长了些。一双凤眼温柔凝视着自己,仿佛闪着光芒。

黛玉被吸引了,认真地和他对视。徒旻聿也不说话,两人默默无声。

大约过了几息,黛玉“扑哧”一声,抿嘴笑了,说道:“二哥哥和在信里不一样。”

徒旻聿笑道:“我在信里是什么样?”

黛玉思索片刻,发现自己也形容不来。方才还有些陌生,这会儿已经觉得眼前的人和脑子里的身影渐渐重合了。

见黛玉只笑着摇摇头,徒旻聿也不深问,拣了这几日的趣闻说给黛玉听。这原是要写进信里的,不过既然见了面,倒不如直接说。

而眼前这个会说趣事逗她笑的徒旻聿让黛玉一下子熟悉亲近起来,相隔多年的疏离仿佛一瞬间就不存在了。

黛玉无知无觉间,徒旻聿已站到了她身侧,而后将她领进了亭子,两人挨着坐了,说了许久的话。

……

乔喻收回视线时,忠顺已经在牌桌上坐下了,下人送来了马吊牌在一边候着。

乔喻挑挑眉,若是往常他一般在边上看着。只是今天不同,十分手痒,于是便主动往忠顺上家坐了。乔喻落了座,其余的就好选了。

马吊并不难打,只要能记住牌桌上出现过的牌分别是谁出的,就能大致推算出各人手里剩余的。

乔喻打得不多,但记忆好。凡忠顺坐庄,他便处处堵死忠顺的牌,即便拆了自己的,也不让忠顺赢。

几把下来,忠顺再迟钝也觉出味儿来了。只是自己理亏,没打招呼就放了儿子去私会人家闺女,好像是有点不厚道来着,想着让乔喻出了气就好了,只当破财消灾。

于是半日下来,忠顺足足输了几百两。乔喻桌上的筹码增增减减的,竟和开局前差不离。忠顺输了个痛快,却发现钱没被正主赢走,心里泛起了不安。

两月后一日,散了朝,乔喻和忠顺被叫去去养心殿议事。

这几年内政较为稳定,但边疆时有动乱。北边有游牧民族时来劫掠,粤海有倭寇。西海沿子也不太平,近年来摩擦渐多。南安王带了许多兵将驻守,也是有胜有败。

今日,当今叫了乔喻和忠顺两个来,就是私下商议西海沿子之事。

南安王一脉在军中根基深厚,又戍边多年,当今倒不是那般刻薄寡恩的,要动南安王。只是南安王麾下将军众多,南安王管束不力,便有些良莠不齐。

这次便是乔喻查到了南安派系里,有一批官员上下勾结,倒卖军械,以次充好。

本朝军队不太擅长海战,便是由于战船的技术配备不如人,能适应海上生活的士兵将领也稀缺。这样的情况下,若是近战的枪戟刀剑再受了损,简直同送死没差别。

而今西海沿子正有战事,出了这样的事,当今立刻秘密处置了那几人,又调了一批精良的武器来,欲送往西海沿子。顺便探查西海沿子那里是否有同党。

只是这样一来,押送武器粮草的人选就得慎重。

乔喻原是半低着,听见当今问派谁去合适,自然无比地抬起了头,直直地看向对面正思索着的忠顺亲王。

当今顺着他的视线也看向忠顺。

被两个人盯着,忠顺哪里没有感觉,只觉得浑身发毛。在精准的直觉操控下,本能地要拒绝。

当今却越想越觉得是个好主意。一来,忠顺身份高,又是他亲信,能压得住南安王。二来,忠顺虽有些混不吝,办事却是非常靠谱的,几乎不出错。若是忠顺去了,不仅能调查同党之事,还能兼任个监军一类的,以免京中被蒙骗。

只是忠顺从没出过京,更遑论边境,当今不免有些担忧。

忠顺看出当今犹豫,连忙道:“皇兄,朝中能胜任的大臣多着呢,臣弟不合适。”

见忠顺推辞,当今反而坚定了要派忠顺去的心,乔喻又附和两声,当今直接写了密旨。

忠顺接了旨,彻底蔫了。西海沿子何等遥远,他还得在那里少说待上两三个月。边疆苦寒,他享受惯了,这对他来说可真是苦差事了。况且这样一件大事,别人办了还能升个官,给他多浪费。

忠顺一身怨念地出了宫,离了人,就气冲冲地问乔喻:“如海,你可不厚道啊,刚才不给我说话也就算了,竟还推着我进坑,哪有这般做兄弟的。”

乔喻安抚道:“西海沿子一事重大,也只有王爷才担得起这般重任。我等在朝为官,总得为百姓做些什么。王爷此行乃是大善,我在京城静候王爷佳音。”

忠顺:“……”总觉得哪里不对。

半旬后,忠顺只身一人,领着一队侍卫以行猎的名义出了京。和押运兵器粮草的队伍相遇后,再转道南下,直到来年方回。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 子小孙 霸王票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