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贵女难当 > 第35章 第 35 章

贵女难当 第35章 第 35 章

作者:百香果茶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56:33 来源:就爱谈小说

长公主欢天喜地领了两位嬷嬷回了国公府,亲自铺排两位嬷嬷的住处,一应吃食用具都比照着主子来。

两位嬷嬷受宠若惊,长公主却道“你们又不是奴籍,是本宫亲自求了太后把你们请回家教导郡主,你们就是郡主的半个师父,如何使不得这些?”

金嬷嬷和方嬷嬷是世家出来的,不过都是拐了不知道多少弯的旁支,但那也是名门世家后人,更何况两人在太后身边当差,都是有品级的,不是白身。

两位嬷嬷见长公主是天家贵胄,对她们却颇为敬重,心中十分触动。

太后为安姐儿挑的两位嬷嬷,都是知根知底,且族中没有至亲,无牵无挂孑然一身。

太后临走时就嘱咐长公主和安姐儿,只要善待两位嬷嬷,待她们老了给她们养老送终,她们没有儿女子侄,自然一颗心都放在安姐儿身上。

两位嬷嬷本来都打算老死宫中了,却不想被太后指派当元安郡主身边。

世家大族里,对经年的妈妈嬷嬷们都十分敬重,尤其是姑娘小爷身边的奶嬷嬷和教养嬷嬷,姑娘小爷们是要给她们养老的。

她们又是太后身边出来的,身份更比寻常教养嬷嬷不同,既有品级,又能拿内宫和国公府双份奉银和赏赐。

她们虽然没有丈夫儿女,但只要腰包鼓鼓,就算元安郡主是个跋扈的,大不了熬到郡主出嫁,她们请旨出宫养老,凭着伺候过太后和教养过郡主的资历,到哪里不被人敬着?

故而对教养元安郡主一事,她们打定主意,若是郡主谦而敏学,心地善良,她们就把一身本事倾囊相授,日后郡主嫁人了,她们也跟在身边,帮着教养郡主日后的孩子。

若是郡主跋扈嚣张,她们也不必如何勉强,该教的教,至于郡主学不学她们就无可奈何了,太后和长公主都是讲理的人,她们日后辞了教养嬷嬷一职,回乡买一个小院子相依为命倒也不错。

因为安姐儿的西席先生刚刚才从祁州秦家出发,还需得两个多月才能到临城,故而安姐儿目前只需上午跟着两位嬷嬷学习闺学。

听说安姐儿还在路上的西席先生也大有来头,他算起来还是太后的远房堂弟,单名放,且极为不愿别人喊他的字,故而对外交往只用秦放这个名字。

秦先生虽然学问极好,在文人中也颇有几分学名,但生性不羁,不喜做官,年逾五十,也没有家室,倒是落得一身轻松。

长公主托了秦家族长,才请到他来京坐镇沈家西席,不光是为了安姐儿,沈明哲明年就要娶妻,沈明堂再有两年也该成亲,日后沈家孙辈启蒙也要交到秦先生手中。

秦先生本不愿来沈家当先生,但是长公主再三承诺,只要秦先生愿意留在沈家,养老送终沈家一手包了,若是他嫌晚年生活孤单,沈家多得是孤寡的妈妈,可以和他作伴。

秦先生对孤寡婆子没有兴趣,但是对有人养老送终很有兴趣。

他年岁渐大,平时洒脱不羁,身上聚不住一文钱,等老了动不了时,总不能躺在族兄弟家里,让族兄弟给自己送终。

故而长公主让秦族长把话带给秦先生第二天,秦先生就收拾好家当跟着秦家入京探亲的车队一起出发了。

从宫里回来后的第二天,安姐儿就开始上闺学了。

卫老太太在沈国公回来后,带着沈惠到东院一阵痛哭,成功把沈惠也塞进了闺学。

长公主倒是没有说什么,她虽然深恨沈大郎,但是罪不及子女,虽然不喜欢沈惠为人,但如果她想学好,长公主也不会横加阻挡,反正嬷嬷们带一个也是带,赶两个也是赶。

当然,长公主还是有私下嘱咐两位嬷嬷,一切以安姐儿为主。

后来曹将军家里听说沈家请了两位德高望重的嬷嬷,曹夫人忙不迭带了礼物上门,把曹宝珠也送了过来。

曹清朗在家闭门读书,顾不上幺妹,曹宝珠在家里就差上房揭瓦,曹将军出了名的宠女儿,都险些动了家法。

曹夫人奉上一份拜师礼,把曹宝珠丢在了沈家,还放言,如果曹宝珠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两位嬷嬷只管打骂,不必留情面!

长公主子东院开辟了一间书房,专门用来给三个女孩上课用。

第一天上课,三个女孩早早就到了,安姐儿和沈惠还好,走几步就到书房,曹宝珠却是早早就被母亲从被窝里拖出来,收拾好送到沈家。

因为等曹宝珠耽搁了,等安姐儿和曹宝珠到书房时,沈惠已经到了,安坐在正中的座位上。

见安姐儿和曹宝珠手拉手一起进了书房,也不起身,只坐着对安姐儿笑道“妹妹终于来了,姐姐还当你起不来要迟了。”

安姐儿在左边的位子上坐下,脸上微红“母亲说方嬷嬷教学十分严厉,我再懒散也不敢迟了方嬷嬷的课。”

曹宝珠最不耐烦沈惠没事找事,人还没坐稳就张口讥讽道“谁有沈姐姐你勤快,听说在祁州时,每每公子们下学,总能在书塾旁的花园里遇到沈姐姐吟诗念词,那书塾虽然也在当今府邸,可和姐姐住的院子隔了大半个园子,难为姐姐日日风雨无阻。”

沈家在祁州时,和当今住在一个府上,沈国公常年在外打仗,不放心家里妻儿母亲,太后便把沈家都接到萧府。

又因为担心将士们出门征战,家中儿子无人教养,干脆在府里办了个书塾,祁州将领都把家中儿子送到了主公府上,两位皇子自然也在其中上学。

沈惠脸慢慢涨红了,当初因为这事她还被老太太狠狠罚了,如今被曹宝珠翻了出来,她窘的手足无措。

她知道曹宝珠是个混不吝的性子,若是她现在反唇相讥,只怕曹宝珠能把那些陈年旧事一股脑全倒了,故而虽然心中恨曹宝珠恨得牙痒,却只能强咽下这份讥讽,权当没有听见。

曹宝珠见沈惠默不作声,也觉得没意思,哼了一声扭过头,不再理会她。

安姐儿全程作壁上观,前尘旧事与她无关,那会她还在虎头沟自在。

阿姐时常教导自己,不了解的事不要贸然开口,多说多错。

“咳!”

两个丫鬟打了帘子,方嬷嬷跨过门槛,走得十分稳当。

方嬷嬷身材干瘦,两颊微微有些干瘪,吊三角的眼睛,眼珠子偏上,看着十分凶狠。

安姐儿只被方嬷嬷的视线扫了一眼,浑身就情不自禁绷紧了,方嬷嬷手里可拿着戒尺呢!

三个姑娘忙起身,一齐道“方嬷嬷好。”

方嬷嬷皱着眉头点点头,也不让坐下,板着脸似乎十分不满意。

安姐儿心里惴惴,她们做错了什么了?

可是课都还没来得及上,要犯错也来不及啊。

“我奉太后和长公主之命教导郡主规矩礼仪,不敢有差,若是我说话重了,还请郡主见谅。”

方嬷嬷说话也十分死板,一番话说完了竟然只有一个语调。

安姐儿忙笑着回道“嬷嬷言重了,太后娘娘和母亲特意嘱咐过我,跟着两位嬷嬷上课要谦逊有礼,要敬重嬷嬷,若是我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嬷嬷只管责罚,我绝不敢有二话。”

方嬷嬷满意地点点头,看来这个新晋的郡主不是个跋扈的。

“既然如此,那我有话就直说了。”

“方嬷嬷请说。”

方嬷嬷话虽然是对着安姐儿说的,眼睛却盯着沈惠。

“古语有云‘恭敬之心,礼也’。无论平头百姓还是世家贵眷行为处事都离不开一个礼字,老身这第一堂课就要教几位姑娘何为‘礼’。

说着指着旁边侍奉的侍女道“你们几个把惠姑娘的书案搬到一旁,把郡主的书案挪到中间往前一尺处。”

几个侍女要去搬沈惠的书案,书雪和醉双忙上前护着沈惠,不让侍女们近身。

“嬷嬷这是何意?”沈惠站在书案旁作不解状“我在家中居长,又是长房长女,自然该坐在这里。”

嬷嬷似笑非笑地看着她“惠姑娘是该跟着老身学学礼仪。”

方嬷嬷对三位姑娘高声道“咱们大尧不是边塞小国,凡是都要讲一个‘礼’。治国治军,用礼整顿;风俗教化,借礼推行;是非曲直,依礼判断。”

然后又看着沈惠一字一句道“尊卑贵贱,靠礼辨明。郡主是当今亲封的郡主,是尊。而你,只是白身。”

沈惠好像被人当众抽了一耳光,脸上火辣辣的。

自从到了卫老太太身边,一直被当作沈家大小姐供养着,从前安姐儿不在,家中只有她一个姑娘,长公主也从来不苛待她,上到老太太下到侍女婆子,谁不敬着她?

就算沈念被找了回来,她也打心眼里瞧不上她,一个乡下来的野丫头,处处不如自己,不过是投了个好胎罢了!

“我父亲曾是当今麾下的将军,也是战死在疆场上的,我也是官家女眷,怎么是白身?”

沈惠涨红了脸,眼泪一串一串落了下来。

曹宝珠冷笑一声“你父亲哪是死在疆场上,那是——哎呦!”

荷香狠狠捏了下自家姑娘的手,哎呦我的姑娘,别人家的事你多嘴什么!

荷香是曹夫人特意送来看着曹宝珠的,想到自己案上还没抄完的孝经,曹宝珠只好悻悻闭嘴。

方嬷嬷继续道“我跟在太后身边十多年,有些事别人不知道,我却清楚,惠姑娘还是想好再说。”

然后厉声对几个侍女道“搬!”

沈惠靠在书雪身上死死咬着牙,指甲嵌进手掌心也不觉得疼。

总有一日,她要把今日所受的羞辱尽数奉还!

从此以后,安姐儿上午先跟着方嬷嬷学礼仪和如何处理人情世故,再跟着金嬷嬷学如何御下待人,管家理事。

等秦先生到了沈家后,安姐儿下午还要跟着先生念书,天天忙得头昏脑涨。

自从第一天在闺学被方嬷嬷明着训斥一顿后,沈惠老实了不少,不在处处和安姐儿别苗头,弄得安姐儿颇有几分不习惯。

不过安姐儿倒是听说,那天下了闺学后不久,月明斋又向长公主又讨了一套花瓶茶具,卫老太太把沈惠叫过去说了许久的话。

第二年二月十六,安姐儿生辰时,长公主遍请临城大大小小官眷,为安姐儿办了一场盛大的生辰宴会。

这是国公府在向世家宣布,元安郡主正式踏入贵族圈了。

能进沈家大门的都是诰命夫人,精明的很,沈国公功勋卓著,长公主又是当今亲妹,更听说太后娘娘把郡主当成心尖子眼珠子疼,谁不捧着沈家?。

长公主正笑盈盈地看着被官眷围住不住夸赞的女儿,宫里太后、当今、皇后三人的赏赐流水一样送进了镇国公府。

众人夸赞得越发真情实意,把安姐儿从头到脚,从长相到性格,都夸了个遍,把世间的好词都用在了安姐儿身上。

好些嘴慢的夫人,深恨自己在家里没准备好,不能尽吐心声。

生辰宴后,长公主便下令,府上不许用“姐儿”称呼郡主,不够尊重。众人领命,自此以后只称郡主。

元安上午的闺学每两日歇一天,下午也是每三日歇一天。

空闲时间或出门踏青游玩,或跟着长公主参加各家的宴会,渐渐的身边也有了好些闺中密友,这头一个就是曹家幺女宝珠。

岁月匆匆,一晃而过,元安的贵女生活既充实又平静无波。

作者有话要说 下章安姐儿就长大了,老母亲我激动的眼泪都要下来了o╥﹏╥o

经过小伙伴点拨,我终于明白分段是咋分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