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贵女难当 > 第36章 第 36 章

贵女难当 第36章 第 36 章

作者:百香果茶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56:33 来源:就爱谈小说

正月刚过,骠骑将军家里喜添一子,热热闹闹办起了满月宴。

骠骑将军是六年前投的军,因为功夫好又有谋略,十分受镇国公赏识,一来就封了个虞候。

骠骑将军也确实是个有本事的,六年里跟着镇国公四处征战,立下大大小小的功劳无数,一路高升到四品骠骑将军的位置上。

周氏是年前才从谷阳县嫁到临城的,她公公是骠骑将军的下属,故而今日也跟着婆婆到将军府道贺。

将军府位于后坊街,前前后后三进,虽然和旁边权贵人家相比不算大,但是能在后坊街有一席之地,骠骑将军本事也不小。

这是周氏嫁到临城以后头一次出门应酬,又是自家上官,心中难免紧张,唯恐跌了份,丢了婆家的脸面。

周氏的婆婆孔氏是个和善的,见周氏十分不安,便拉着儿媳妇的手宽慰道“将军夫人是个好相与的,平日里来往时对我们这些上了岁数的也颇为尊重,从来不恃强凌弱,而且她也是谷阳来的,与你必定说的来话。”

周氏忙追问“怎么将军夫人也是谷阳县来的,我竟然没有听说过。”

孔氏细细给儿媳解释“齐将军是谷阳县本地人,将军夫人却不是,她是长公主身边出去的,听说是当年战乱时流落到谷阳县,才嫁给了齐将军。”

孔氏叹道“要不说公候府邸门前的麻雀都会看人,齐将军那会还只是个乡下穷种田的,偏偏将军夫人慧眼识珠,下嫁于他,如今可风光了,都成了诰命夫人了。听说齐将军老家是在谷阳县一个叫虎头沟的地方,听名字就是个小地方。”

周氏在谷阳县生活十六年,连听都没听说过这个地方,心中感慨万分,谷阳县这种小地方竟然出了个将军,还真是卧虎藏龙。

说话间,马车已经到了将军府,周氏扶着婆婆正要下车,突然听到前头一阵喧哗,好像有许多人朝这边奔来。

周氏忙停下,吩咐侍女去看看,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了?

侍女忙答应着去了,不一会就回来了“回老夫人、夫人,是淮阳郡主来了,将军亲自去前头街口迎接郡主。”

周氏一惊“郡主?!郡主怎么会来这里?”

话一说出口,周氏就知道自己造次了,这要被有心人听了去,说不定要说自己编排将军府不配让郡主驾临!

她忐忑地看了一眼自己婆母,见婆母脸色如常,才稍稍安下心来。

“你初到临城不知道。”孔氏见儿媳十分疑惑,便给周氏解惑道“淮阳郡主是长公主和镇国公的亲女,深受宫里三位圣人宠爱,就连太子在郡主面前都要退一射地。其实圣上给郡主的封号是元安二字,不过郡主的封地在淮阳,因此也尊称其为淮阳郡主。”

周氏心里道,那还是没说郡主为什么会驾临一个小小的四品将军府啊。

好在孔氏喝了口水就继续道“前头不是说了,将军夫人流落到谷阳县吗?当时将军夫人手上就抱着还不到两岁的郡主。那时候当今还没称帝,没法找到丢失的外甥女,还好有将军夫人,忠义无双,把郡主抚养到八岁,等当今登了大宝,又和齐将军一起把郡主护送到临城和长公主相认。”

周氏恍然,这就不奇怪了,郡主和齐家在乱世里相依为命,感情自然十分深厚。

周氏忍不住嗟叹道“怪道骠骑将军这般受沈国公信任,原来根儿在这上。”

孔氏点点头,十分赞同“一饮一啄,莫非前定。齐将军和将军夫人种了善因,自然能收善果。”

婆媳俩正说着话,前方郡主的仪驾已经到了跟前。

周氏扶着婆母下车避到一旁,恭恭敬敬垂首迎接。

郡主的仪驾华贵非常,四匹高大健壮的白马在前,身上雪白一片,连一丝杂色都没有。

红顶垂金丝圆宝盖车顶,四角挂着精致的铜铃,一路走来叮铃铃作响,金丝楠木的车身,雕栏画栋,让人叹为观止。

周氏在人群里偷偷抬头看了一眼,正好透过被打开一点的车窗看到一位十四五岁的红衣少女。

“你发什么愣?”

等仪驾进了将军府,周氏还呆呆地站在原地,孔氏忙轻轻推了儿媳一下。

“母亲哟!我见到天上的仙女了!”

孔氏忧愁地看着儿媳,怎么今天才看出来,儿媳是个傻的?

正好将军府的婆子来给她们引路,孔氏忙拉着儿媳进了将军府。

元安从齐家回来时已经傍晚,她先拎着一个扎着红纸花的篮子去了正房。

“母亲!”人还没进院子,声音已经传到了屋里“我从阿姐那里带了好多红鸡蛋回来,您看!”

元安跑得飞快,也不等丫鬟掀帘子,一甩帘子就闯进了内室。

一进内室就发现气氛有些不对,沈国公红着老脸站在长公主三尺远的地方,握拳挡在嘴边咳嗽一声呵斥道“多大的人了,怎么横冲直撞的,也不让人通报一声!”

安姐儿把篮子放在桌上,笑呵呵道“这不是在母亲这里嘛~哎!母亲,您刚醒吗?”

靠在软榻的长公主鬓角微微散乱,满面红晕,双目含春,颇为些不善地瞪了沈国公一眼。

“哎呦!郡主您慢些——”

张嬷嬷老胳膊老腿没抓住自家姑娘,刚刚才追进来。

一看屋里,国公爷和长公主之间气氛暧昧,小郡主茫然懵懂,偷偷在心里啐国公爷。

明知道郡主要回来了,还这么猴急,歪缠着娘娘不放!

沈国公又咳嗽一声,板着脸对妻女道“我还有些军务要处理,你们娘俩说说话。”

也不等长公主和元安说话,大步朝外走去。

元安奇怪地看着父亲的背影,莫名看出了几分落荒而逃的窘态。

“母亲,您午睡别睡那么长,走了困晚上该睡不着了。”

元安脱了外面的织锦金丝羽缎斗篷,脱了鞋钻到长公主怀里。

长公主脸上的红晕刚刚才褪下一点,强装镇定搂着元安道“母亲下次注意。”

张嬷嬷和小茴子在一旁捂着嘴偷笑。

元安奇怪地看着她们,发生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吗?

还是张嬷嬷老练,见长公主实在尴尬,忙岔开话“郡主怎么带了这么多红鸡蛋回来?得有二三十个吧?”

元安笑道“还不止呢,夏荷寒竹那里还有两篮子。”

“让你去你阿姐那里看看她家二小子,你倒好,把你阿姐家里的红鸡蛋都带了回来。”长公主点了点女儿的鼻尖笑道。

“多吗?我还怕不够。”说着掰着手指头算给母亲听“父亲、母亲、大哥哥和大嫂嫂、二哥哥、三婶婶。”

越算越觉得不够,懊恼道“我应该再多带些回来的,还有三个小团子。”

张嬷嬷笑道“桓哥儿就算了,栋哥儿和梁哥儿牙都没长齐,他们能吃多少?”

桓哥儿、栋哥儿和梁哥儿都是沈明哲的儿子。

沈明哲在五年前成了亲,娶得是太后娘家旁支的女儿,闺名楚楚。

秦楚楚之父是御史台的台官,虽然算不上十分有权势,但也算得上清流。

秦氏是家中长女,饱读诗书,温柔娴静,贤惠大方,对上孝顺公公婆婆,对下善待小姑子,和沈明哲也是心心相惜,十分和睦。

最重要的是,秦氏入门五年,连生三子,尤其栋哥儿和梁哥儿更是双生,如今夫妻二人正琢磨着要拼个女儿出来,最好像姑姑,漂亮活泼。

自从秦氏入门,沈家有望人丁兴旺,就连一直不待见二房的卫老太太,见了三个粉嘟嘟白胖胖的重孙孙也冷不下脸,搂着就舍不得放了,把沈惠都比下去了。

想到三个小孙子,长公主就笑得合不拢嘴“怎么不能吃?这些都是喜蛋,带着福气,回头让厨房把蛋黄剥出来,细细碾碎,合着新到的红稻米熬成粥,喂给两个哥儿吃,让他们也沾沾新生儿的喜气。”

“还是母亲懂我。”元安搂着长公主的手左右看了看,没有看到大侄子,便问母亲“桓哥儿呢?这个时候他不是应该在母亲这里吗?”

秦氏一个人没法带三个孩子,便把大儿子送到了正房,白天在长公主这里,晚上再接回去由乳母带着睡觉。

长公主的脸又浮起红晕,沈国公一回来就让人把桓哥儿送到儿媳妇那去了。

这老不羞的,回头在和他算账!

还是张嬷嬷解围道“桓哥儿闹着要去看两个弟弟,估摸着过会就该跟着大奶奶过来了。”

沈明哲在军营,秦氏都是来正房跟着公婆小姑子一起用饭。

正说着,外头侍女传话,说大奶奶带着三个哥儿来了。

长公主忙让人迎进来。

秦氏手里牵着桓哥儿,身后跟着两位嬷嬷,抱着栋哥儿和梁哥。

秦氏笑盈盈给长公主行礼,元安忙下了软榻趿鞋避到一旁,等秦氏起身了,元安才朝着秦氏福了一礼“嫂嫂好。”

秦氏忙侧过身子,只受半礼,拉着元安喜滋滋道谢“多谢妹妹送来的红鸡蛋,我正想着梁哥儿体弱,想法子给他积积福,可巧妹妹就送来了。”

元安玩笑道“嫂嫂谢我做什么?我给我侄儿带些喜蛋,又不是给你的,你来谢什么?”

秦氏抿着嘴乐道“那些鸡蛋都到我手上了,不给我也不成了。”

作者有话要说 安姐儿终于长大了,长大了好啊,长大了可以相对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