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长宁将军 > 第 89 章(分开前他应许过我的...)

长宁将军 第 89 章(分开前他应许过我的...)

作者:蓬莱客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6 12:37:08 来源:就爱谈小说

正月初十。这日是元旦休沐过后的首次朝会, 加上前几日发生的事,百官无不早早入宫,却空来一趟。早朝少帝未露面, 只传出话,道身体不适。不但如此, 摄政王也依旧没有现身。

既然没有朝议,百官循例退朝各去衙门做事便可。方清却收到消息, 道高贺等人不走,知少帝在御书房,竟追了过去。方清自然也不退, 一并跟去。他赶到, 见少帝坐于位上,高贺领人排开, 已跪在地上, 手里高高托举奏折, 口中正在慷慨陈词。

“朝廷才得安稳不久,当维持局面,继续生息于民, 而非劳民伤财,穷兵黩武”

“恰如今炽舒登基, 不敢冒犯我大魏天威,主动遣使求和,正是天赐良机。臣听说此人弑兄夺位, 不能服众, 如今狄廷当中, 尚有多股势力存在。如今我若贸然出兵,反而敦促狄廷和解, 一致对外,我大魏得不偿失。不如顺水推舟答应,坐观狄廷内斗,等他们自己相互厮杀,两败俱伤,到时,我大魏国力厚蓄更胜如今,陛下再一声号令,挥师北上,岂非稳操胜券”

他这几年虽半隐退,但从前军功显赫,无论是资历还是威望,在明帝一朝,除高王之外,便数他了,说话颇有分量,这一番进言,不但引得他身后那些随他跪地进谏的大臣极力附和,就连跟着方清来的人里,也有人被说动,低声议论了起来,觉得不无道理。

方清不知摄政王为何今日还不上朝,方才已经暗暗派人去请了,正在焦急等待着,见高贺如此,身旁的人都在看向自己,无奈只好出来,叩拜少帝后,斟酌着道“高尚书所言,自然也是有理。但据臣所知,北狄人无忠无义,一切因利而聚,无利而散。不知何为教化的一群人,各有所图,如今迫于淫威,聚在炽舒麾下而已,一旦受到强大兵压,说他们便将摒弃内斗同心对外,尚需观望。况且关于炽舒,此人手段如何,摄政王备战已久,想必了解不浅。如今若是不打,倘若万一狄廷最后没有杀个两败俱伤,反而是被炽舒坐稳位子,到时候,局面怕就难以收拾。”

方清这话一出,方才那些摇摆的人,又觉有理。

高贺面露愠色,朝着方清道“你何意莫非暗指我不利朝廷 ”

方清否认“高尚书勿怪。我也只是道几句我的所想罢了。 ”

高贺霍然朝着少帝再次叩首“陛下臣原本只想安心侍奉老母,了此残生,如今实是出于人臣本分,才不得不上言。臣对摄政王的主张不敢置喙,摄政王自有他的道理。但臣绝非怯战,臣当年也曾追随圣武皇帝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倘若朝廷有需,陛下信任,臣愿立刻披甲上阵”

他话音落下,竟一把扯开身上官袍的衣襟,袒身,指着露出的旧伤,“此便是臣忠肝赤胆的明证兵事重大,关乎国运,请陛下慎思”

他的声音洪亮,又做出如此举动,气势极是迫人。御书房内顿时鸦雀无声。

方清暗暗看了眼座上的少帝。他依然沉默。

他实在不清楚,个中到底出了什么缘故。至此,他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只能闭口。

“臣恳请陛下,即刻下令,雁门收兵”高贺整好衣裳,又道。

“臣等恳请陛下”

御书房里跟着响起一片整齐声音。

摄政王究竟去了哪里

方清悄悄抬眼,见少帝似被这一片谏声给惊醒,动了一下,抬眼,仿佛望向高贺手中托着的奏折,不禁紧张得心跳加快。

“陛下”高贺正要从地上爬起来,呈上自己的奏折,就在这时,听到身后传来了一道徐徐的开门之声。

方清猛地回头,方才已高高提起的心,终于落了下去。

几日没有露面的束慎徽终于到了。

他亲手缓缓推开了门,现身在御书房的门外。

很快,其余人也都转头,循声望去。

周围静悄无声。他在众人注目之中,迈步走了进来,停在少帝面前,朝他行了一礼,并未看向左右,只道“全部退下。”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无与伦比的威严。

方清反应了过来,大喜,立刻带着身后的人向他行礼,随即迅速退了出去。

那些方才还跪在地上的,此刻偷偷瞄着高贺,大气也不敢透。

高贺从地上慢慢起身,身影略僵。

“本王与陛下有事要议,怎的,你要旁听 ”

束慎徽目光扫他一眼,冷冷地道。

高贺面露尬色,朝他微微躬身,道“不敢。”

他看少帝一眼,慢慢朝外去了。剩下的人慌忙也都爬了起来,乱纷纷争相朝束慎徽行礼,随即匆匆跟着,退了出去。很快,方才因为站满了人而显得狭仄了起来的御书房变得空阔了起来。

“臣若告于陛下,臣对陛下,绝无二心,陛下信否”

束慎徽望着束戬,开口,问道。

早间的阳光从御书房的南窗透入。光影扶疏,他的眼中也含着温和的笑意,不复方才面对群臣时的威怒。

束戬从座上慢慢站了起来,讷讷道“信”

束慎徽点头“多谢陛下信任,臣感激不尽。”

他取出一道卷着的文书,走到束戬面前,放置在案上,用他修长的指,缓缓展开了卷轴。

“此为诏书,岁除之夜,臣与陛下谈好的第二件事。原本元旦那日就该下发,却耽搁了这么多日,再不送出,雁门军中恐怕会起猜疑,于军心不利。”

“臣请陛下发兵。如今是最好的机会。陛下过目,若无不可,便可签章,交由中书省下发,各部执行。”

束戬没有反应。

束慎徽等待了片刻“陛下若不反对,臣便视为许可了。”

他打开案上存纳宝印的锦盒,取出大印,落章,压在文书之上。

盖章毕,他审视了一番诏书,收起后,又道“听闻陛下早间身体不适,或是思虑过度所致。承蒙陛下信任,不许臣请辞摄政,臣便拼着这无用之躯,再为陛下效力些时日。”

“臣告退。”

他朝束戬恭谨行礼,后退几步,随即转身,正要出去,听到身后束戬喃喃道“三皇叔,一定要这样吗”

束慎徽停步,慢慢转头,对上束戬一双微红的眼。

他望着束戬,点头“一定。”

“陛下,这场战事,时机已然到了,不可错过。”

“一定要打”

束慎徽说完,去了。

他分明知道,自己方才问的,不是这场自己已无法左右的战事了。

他却这样回答自己。

束戬望着束慎徽的背影消失,一动不动。

他相信三皇叔,他真的相信他之所以对开战这件事产生摇摆,原因也绝不是因为那道遗旨。如果三皇叔能暂时停下战事,自己便就有了足够的底气,可以无视那道来自他父皇的遗诏。

束戬在心里,又一次地对着自己如此地强调。

可是没有。

束戬感觉到了,他虽然看起来对自己仍是从前一样的态度,但他已将自己抛下了。他变得陌生,不再是熟悉的那个人了。

这一刻,束戬被巨大的失落,不安,甚至如同是恐惧的感觉给紧紧地攫住。这个时候,他又想到了姜含元。

如果她在,那该多好,她一定能相信自己,理解他的难处。但是,当再想到她此刻或正在等着朝廷的发兵令,而如果叫她知道,自己却对开战迟疑,她会怎么看待他

束戬沮丧无比,整个人有气没力,软坐了下去。

雁门。

转眼,三年正月便过去了大半,严冬之时,道上积了厚厚冰雪,随了这几日天气放晴,马匹和士兵不断往来践踏,冰雪也慢慢开始融化。然而,预料中的朝廷委任和正式的战令,却是迟迟不至。

起初,军中众人也只等待,以为朝廷事多,一时耽搁了下去。但在数日前,随着一个消息的到来,整个军营都开始为之骚动。

姜含元这天在青木营中。全营将士早已整装待发,待到发兵之日,这里是必经的通道。青木营将作为中路先遣部队之一,率先开向北方。

午后,她骑马正在前线巡边,张骏匆匆赶来,道大本营那边传来消息,大将军叫她过去一趟。

姜含元立刻赶了回去。

她是傍晚到的,停马在辕门外,迎面遇到刚指挥士兵搬运辎重归来的周庆,便笑着叫了声周叔。

先前作战计划定下之后,安排将领,周庆本欲争夺中路,但姜祖望担心他此前的旧伤,命他领右路军,算是一雪前耻的机会,他只好接受。看见她来了,眼睛一亮,快步迎上,开口便道“长宁,这些天传来消息,说北面那个新登基的炽舒耍心眼,要与朝廷罢战修和,高贺大肆鼓吹,朝廷在重新考虑计划此话当真你有无摄政王的消息”问完,口中又骂高贺,“那个姓高的,不是被胡儿吓破了胆,就是别有用心,这当口,竟信那小胡儿的信口雌黄”

这个传言,最近也在青木营里炸开了,姜含元第一时间便就知晓。父亲今天突然叫她来,应当就是为了此事。

她含糊应了几句,朝中军大帐快步走去。

她到来的消息传开,很快,帐外便来了不少将领,又慢慢聚起士兵。

姜祖望叫她来,确实就是为了这事,皱眉道“军中最近人心浮躁。大战在即,日夜动员,就等朝廷最后一道诏令了,倘若当真叫停,这一口气刹下去,影响士气不说,我担心实际也停不了多久。过后,战若再起,敌我恐怕又是另种局面。兕兕,你这里可有摄政王关于此事的确切消息”

每当夜深人静,独自躺在营帐之中,睡不着觉时,闭上眼,姜含元便会想他。这种失眠,和她从前因噩梦而睡不好觉,是完全不同的感觉。

而最近,因为这个消息,她更是不止一次地想到他和自己谈及这个约定的情景,他的目光和语气。

他的身上,有一种能叫她完全信靠的稳若泰山般的感觉。

不说家国层面上的那些大道理,便是私心里,姜含元也深信,他如此答应过她的事,绝不会变。这一点,她从没有怀疑过。

朝廷战令之所以迟迟不下,应当是别的原因导致,不会是他改了主意。而只要他的主意未改,别说一个兵部尚书,便是少帝束戬不想打了,也不可能阻止他的行动。

她听到帐外传入士兵低微的窃窃私语声。

“朝廷真的不打了”

“真要一直不打,也是好,就怕如今停了,过些时候又来,日夜备战,到底何日是个头 ”

“长宁将军方才来了,她不是摄政王妃吗她说不定已经有消息了咱们等等”

姜祖望朝外望了一眼,低声道“你赶路辛苦,先休息一下。爹出去,叫人都散了。”

他待要出帐,姜含元道“爹,你告诉他们,战令很快必会送达叫他们不可松懈,等待便是 ”

姜祖望看了她一眼。

“分开前,他应许过我的。他没有理由不战。”

她的语气极是坚定。

姜祖望略一沉吟,出去后,依言抚众。将士便知,这应当是摄政王妃那里有底,连日的浮躁,这才平息,正要散去,大营外忽然又起了一阵喧哗,传讯兵奔入通报“大将军朝廷圣旨送至,命大将军出帐迎旨”

姜祖望迅速出去,领着部将来到辕门之外,见一队人马停在那里,果然,是从长安出发沿途接力加急方才赶到的信丞,送到了那道亟盼中的圣旨。

当今皇帝封姜祖望为兵马大元帅,授虎符,加赐尚方斩马宝剑,可自行斟酌任用部将,择日出兵雁门,收复北境。

姜祖望下跪接旨,当晚,消息传开,从去年底开始就聚集在了这里待战的十里连营沸腾了,将士鼓噪,军心振奋。姜祖望又连夜召开一个由军中将领参加的会议,确定出兵之日,安排战前检阅,宣告战事正式启动。

这个战前会开到深夜方结束。

姜含元最后走的,看着父亲。他站在沙盘前,弯腰在各个战略要点插着小旗,丝毫没有困乏之意,咳几声,随即压下,精神极是矍铄,人也仿佛陡然年轻了十岁。

她知他半生所盼,今日终于到来,心里不禁有些欣慰,却不知为何,又似带了几分感伤。

她站在一旁,默默伴着。

姜祖望又过完一遍战略,抬头看见女儿还在,催促“你怎还在不早了,快去休息”见女儿欲言又止,顿悟,忙道“爹也去歇了你放心,爹如今一切都好,不会耽误战事”

去年束慎徽召来良医,虽赶不上舅父,但替父亲诊治后,重开了些药,他一直有遵医嘱在服用。

姜含元点头“好。”

她退出父亲的大帐,迎着夜风,一边慢慢行走,一边眺望着远处那点缀在大片连营当中的点点营火,心潮起伏,待行到自己的寝帐前,看到亲兵领着一个人来,说道“将军,晚上到了一位长安来的人,道是奉了摄政王的命,来给王妃送物。”

那人上前,躬身唤她王妃。姜含元认了出来,竟是王府的侍卫统领王仁,不禁惊讶,问是何物。

王仁从身上解下绑紧的东西,双手递上,恭敬地道“启禀王妃,便是此物。”

姜含元接过,略略托了托,觉包在内中的似是长匣之类的物件,压下疑惑,点头道了句辛苦,又问“他是否有话”

“正是。殿下说,当初求娶王妃之时,便备了此物。如今又送来,请王妃务必好生保管,以备将来之用。”

姜含元听完,愈发莫名其妙,又问“他可还有别话”

王仁摇头“此为全部。卑职怕路上耽搁了,自己过来,好亲手交给王妃。物件送到,明早卑职便就回去。”

借着近旁火杖的光,姜含元见他风尘仆仆,面带倦色,显然是疾行赶路而来的,忙叫亲兵带他去休息,自己拿着东西转身入帐,迫不及待地解开了包在外面的封布,露出一口长匣。

这是刀匣,她见过的,并不陌生。她已猜到里面是什么了。

她飞快地打开匣盖,果然,那把熟悉的聘刀,一下跃入眼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