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长宁将军 > 第 90 章(将军拔城...)

长宁将军 第 90 章(将军拔城...)

作者:蓬莱客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6 12:37:08 来源:就爱谈小说

姜含元慢慢拔刀出鞘, 只见刀刃迎着烛火,泛着雪芒之色,寒光逼人。

她看了片刻, 将短刀插回那口镶着宝石的华丽刀鞘之中,走起了神。

他这是何意, 怎忽然派人送来这把去年出京前她留下的刀

难道是他终于忆起旧事,悟了她当日对他说的那一番话, 以这种委婉的方式,作为回应

她第一反应便是如此,然而心才微悸了下, 想到王仁带来的话, 立刻便否认了这个猜测。

完全不像。

那么,难道是他突然想到四月间的事, 希望能将这把对两人而言有着特殊意义的宝刀放在她的身边毕竟, 上回两人分开之时, 就连姜含元自己也清楚地感觉得到,他们之间情感暗涌,关系微妙, 和四月间已是完全不同。

她凝视着面前的刀,想起在云落城的谷地他静静伴她渡过的那几日, 一阵暖意如潺潺的溪流,缓缓从她心底涌出。那是微微酸涩,却又带着几分淡淡甜蜜的感觉, 但是慢慢地, 她又迟疑了起来, 觉得依然不大像。

他回到长安后,必是全神投入了备战之事, 不会、也不应当在这个时候,还如此专注于私情。尤其关于这场战事,朝廷前些时日应当出现了变数。战令的迟到,就是个证明。

这样的特殊时期,他怎还会分心在这件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的事上

姜含元越想,越觉反常。甚至到了最后,她又想起那日他们分开之时,她心中生出的那种莫名的不祥之感。这一夜她再也无法安然,第二天清早,迫不及待去寻王仁,询问当时情景。然而一番盘问过后,只确定了一件事,那些天因炽舒休战消息的干扰,朝廷里确实冒出一片止战之声。

“殿下说,王妃收好便可。其余一切皆好,王妃不必挂心。”他最后说道。

姜含元依旧怅然,随即又暗笑,大约是自己天性悲观,凡事容易想得过多。

能有什么不好的事就算朝廷里出现了一些干扰的杂声,这也难免。他必能应对。

原本就没什么事。他送这把刀来,只是忙碌之余的一个寄情之举罢了。

她叫王仁稍等,归帐匆匆写了封信,让他带回长安交他。

她也没时间再过多想着此事了,发兵在即。

数日后,大军集合。姜祖望率领全体将士誓师祭旗,随即照着原定计划,兵分三路,北出雁门。

中路大军出青木原的那日,旌旗蔽日,军容威严,队列以两百人为一行军方阵,首尾相衔。斥候、先遣军队、营、骑兵、步卒,辎重部队殿后,队列迤逦延绵,长达十余里。和青木营对峙多年的狄营早已刺探到了动静,数日前便撤退。

姜含元这支大军的统领赵璞是位老将军,作战素以稳健而著称。姜含元对他很是敬重,处处配合。反观炽舒,此前夺位登基之后,虽也立刻着手调集人马,以应对来自大魏的这场大规模军事行动,但尚未完全处理好的内部纷争还是影响到了备战的步调。

他原本的计划是尽量拖住对方,争取时间。只要再给他三个月,他自忖便能彻底肃清内部,如今却未能如愿,魏军这么快便兵分三路扑来,应对未免仓促。两相对比,结果可想而知。

魏军行军数日,挺入燕州之后,接连打了几场遭遇战,均未遇到大的阻力,顺利前行,只用了不过半个多月的时间,便夺下了燕州的军事要地大宁,接着,目标直指广宁。

广宁是燕州郡府的所在,也是最大的军事要塞。只要再打下广宁,燕州基本便算到手,接下来,便可剑指幽州。

广宁平日便有常驻军队五六万人,炽舒自然不会坐看幽州失去左路屏障,早在战事之初,便制定了重点在此迎战反击的计划,这也是为何魏军起初一路奏凯的原因之一。

炽舒在此做了充分准备,紧急调来另外五万人马,共十来万的大军,由他的亲信左光王坐镇。此人是北狄贵族,有着雄狮之号,到任之后,日夜备战,等到魏军抵达那日,广宁方圆三百里内坚壁清野,城关固若金汤,如同一座不可跨越的大山,横亘在了魏军前行的道路之上。

魏军的这支中路大军,也终于遇到了开战以来的首次真正的考验,二月中旬,双方加起来将近三十万的人马,在广宁的门户之地天关遭遇。

魏军挟此前的胜势开到,却在这里遭遇挫败。燕地多山,左光王也非泛泛之辈,不但利用地形以逸待劳,占尽优势,每战更是亲身上阵,鼓舞士气。魏军组织多次强攻未果,损失不小,只能放缓攻势,慢慢由进攻转为对峙。狄军便趁机在关城上往下泼洒尿矢这些腌臜之物,从早到晚辱骂不绝,尽情羞辱魏军。魏军将士无不咬牙切齿,但面对着这头拦路虎,一时却又无可奈何。

战局不利带来的负面后果显而易见。这支魏军被阻在天关已经快要一个月了,却没能前行一步,军中不但士气大落,姜含元和赵璞这一对老少组合的最高指挥官之间,也不可避免地开始出现意见相左。

老将军爱兵如子,向来主张不打没把握的仗,如今双方势均,狄军还有地势之利,便不愿再冒险强攻。派出去的众多斥候也有所收获,探明周围地形,报告数百里外有一大河,原本河宽水急,是道天险,但去年干旱,加上上游冬冻尚未完全消融,如今水流枯竭,有一河段,水位最高之处,尚不到成人胸部,可以渡过河床,由此,可避开天关,绕取广宁。他便生出退兵之意。

作为副指挥的姜含元却不同意这个策略,认为退兵动静过大,难以瞒住对方。她经过实地考察,认为对岸地形复杂,容易设伏,担心狄军若赶在己方之前到达,预先占领有利地形,趁魏军上岸队伍散乱之时予以迎头打击,则后果不堪设想,到时候,损失比起强攻拔城,或将加倍。

赵璞却听不进她的意见,认为她年轻气盛,急功近利,不把将士性命放在心上,召集左右开会,定下方案,在这里留下一支人马,每日故布疑阵,迷惑狄军,魏军大部则趁夜分批撤离,务必要在十天内赶到指定地点,快速渡河,抢在狄军发现赶到之前,占领对岸。

一个是资历深厚讲究稳打稳扎的老将,不乏旧部支持;一个是近年来无论是战功还是名望都如日中天的新锐指挥官,即便姜含元没有姜祖望之女和摄政王妃这双重身份的加持,也足以在军中,尤其是中下层偏年轻的将士那里,拥有说一不二的巨大号召力。

赵璞作为老将,自有老将的坚持,一旦认定,不会改变主意。偏偏姜含元也是个较真的人,同样坚持,不肯松口。据说,她在有着几十人参加的一场临时军事会议上,当众质疑老将军的方案。没几天,上层分歧的消息就传开了,军中上下无人不知。很快,将士阵营也随之分裂,部分人支持赵璞,剩下的则迅速追随青木营,愿意听从长宁将军号令。双方起初还能克制,等待结果,数日后,二月底逼近,赵璞担心天气转暖加大水势,便以行军指挥的身份强行下令,命执行下去。这下如同捅了蚂蜂窝,当夜,一伙青壮士兵在杨虎的带领下,和另外一批老将军的亲兵起了冲突。双方起先只是口角之争,后来竟成哗变,不但大打出手,有人激愤之下,竟还点燃营帐泄愤,一时营中火光冲天,幸而,哗变很快就被镇压。

姜含元毕竟是有大局观的人,不至于意气用事,为保杨虎脑袋,不但自己严厉惩处了包括他在内的带头闹事之人,当夜,退而求其次,也接受了赵璞的策略,但认为十天依然不稳。她将带领一支轻骑作为先锋,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赶到,先行渡河,为后面的大队人马探路。

赵璞作为老将,又是姜含元的长辈,见她给了自己台阶,自然也就作罢,予以应允。就这样,军令立刻得以执行。当夜,姜含元便领着第一批人马转道上路。次日天黑,大部人马撤退,不过两个晚上,训练有素的十几万大军便悉数无声无息离开,只剩一队数千的人马,由赵璞帐下一个名叫雷卞的副将率领,要求用尽手段,务必迷惑对手,坚持十天。

这日,大营内中空虚,昨夜最后一批数万人马也已离开。天亮后,雷卞开始执行任务,分一千人利用天关外的起伏坡地到处虚张旗帜,擂鼓呐喊,作出大军仍在随时就会进攻的假象,自己则带领两千人马佯装成敢死先锋,朝天关发动进攻,进入对方的弓箭射程之内,遇到箭阵袭击,便掉头撤退,稍顷,再继续进攻。如此反复几次,半日下来,到了晌午,摇旗呐喊的将士口干舌燥,冲锋的开始疲倦,还有几十人运气不好,回撤时被流箭射中,个个痛苦不堪,好在身上都穿护甲,伤处多为腿脚,于性命倒是无碍。雷卞便命将士休息,在营地里升起簇簇灶烟,要求务必分散,以继续迷惑狄军。

折腾了半日,他自己也饥肠辘辘,坐下后,接过亲兵送上的一瓢饭食,正狼吞虎咽着,天关方向的地表之上,毫无预警地升起了一大团的黄色烟雾。

是尘烟。它缓缓升空,转眼,如同遮云蔽日,滚滚而起,十分惊人。

“将军狄人大队兵马出关,冲杀过来了”

负责守望的一个士兵骑马狂奔入营,扯着嗓喊道。

雷卞抬头,一边丢开饭瓢,又迅速贴耳伏地,听着地表传来的微微震颤之声,脸色猛地大变,厉声大吼“全部撤退快跑”

他的经验告诉他,此刻正往这个方向,冲来数以万计的骑兵,不但如此,从那片烟尘升空的面积和速度来判断,后面应当还有大队人马,正在继续出关。

以数千之人,对阵如此大军,想都不用想,瞬间会被碾成齑粉

那些在前的士兵纷纷从地上一跃而起,有些正在休息的,连盔甲都来不及穿,翻身上马,掉头就跑。

那狄国的左光王亲自统领骑兵在前,出关后,犹如狂潮,迅速冲涌到了魏军的阵营之前。他已看得清清楚楚,这里果然是座空营,又远远瞧见那些虚摆阵仗的士兵丢盔弃甲,狼狈逃窜,大笑,命人马照着部署,全速追击,追上前方正在撤退的魏军,出其不意,从后杀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将其一举歼灭。

上个月,魏军大队人马开到此地,征了许多来不及逃走的当地百姓充当民夫运送辎重,以弥补长途行军的不便。左光王和狄廷当中那些一味靠着武力征伐的大将譬如钦隆等人不同,他善谋,不但早就了解了几百里外那条大河的情况,更是提早派出投靠自己的汉人细作混入,以民夫身份活动,暗中窥伺魏军动静,收集情报。

那夜魏营里喧声大作,起了火光,这不同寻常的异动,还有老将赵璞和姜含元之间的意见分歧,悉数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将计就计,隐忍不发,就等今日追杀。出得关后,便领着兵马极速追击,不到一个时辰,远远看见了前方正在行军中的大队人马。正是昨夜刚撤走的魏军后一批主力,人数共计五万。

左光王今日只留万余人留在关内,剩下十余万人马,倾巢而出。

开战后,炽舒便将广宁视为给自己争取时间的一道有力屏障,为确保不失,派来的军队属于精锐,战马雄壮,骑兵彪悍,整体战力极强。

左光王拟以多围少,以最快的速度,全力狂攻,不惜一切代价,吃掉这一批魏军后,继续追击前夜出发走在更前的那批人马,如法炮制,最后予以全歼。

现在对方人数不到自己的一半,又急着行路,全无防备,这样的战机,千载难逢。

这一刻,在这位狄国左光王的眼中,前方那些他看到的,不是敌军,而是他立下大功之后超越众人的无上的荣耀。

这时,魏军已行至一处左右皆为山坡,中间是片凹地的野地之上。为加快行军速度,原本作长蛇状的队列开始收拢。居高远远望去,犹如地表上无数蚂蚁在缓缓移动。这正是发起突然围攻的绝好机会,左光王不再犹豫,一声号令,带着身后全部人马,悉数冲杀而上。

十余万骑兵驱策战马朝前冲杀的马蹄声和发出的呐喊之声,是何等恐怖,整片山野为之震颤,更不用说前方那些毫无防备的魏国将士。等他们反应过来,想结阵反击,根本就来不及了,即便是再临危不乱的魏军将士也毫无办法,唯一能做的,就是胡乱拿起身边任何能够得到的武器,试图抵挡那些转瞬便如狂风暴雨般冲到了面前的狄国骑兵。

左光王一马当先,带着身后的一支骑队精锐冲了入魏军的中间,不费吹灰之力,一下将人海撕裂。很快,左面的大片魏军朝着左侧山坡聚去,右面朝右侧山坡而去,希望能以坡势暂缓狄骑的冲杀速度,以争取出反击的机会。

左光王令部下全力追杀,勿给魏兵留出任何喘息之机,自己朝着最前方露出的那面将旗,继续杀去。

正当他深入魏军,如饿狼冲入羊群,所向披靡之时,突然,耳中听到左侧发出一阵震天的战鼓之声,转头,只见自己左翼的山坡之后,突然之间,杀出了漫山遍野数以万计的魏国骑兵,在他们现身之后,那些原本惊慌失措正在逃散的魏军也突然停止,纷纷从地上拿起预先藏好的长矛和弓箭,转身,迅速结阵,举矛,组成了一排排严密的和矛阵,等着对面正狂冲而上的狄骑。

左光王大惊,还没反应过来,右路又同样听到的鼓声,再次扭头,看见同样的情景,在他的右路重复发了。

这时,他顿悟,自己上了当

他方才还沸腾着的血转为冰凉。但他又迅速稳住了神,发令,命手下所有尚未冲入包围圈的人马全部稳住,且战且退,不必惊慌。

即便魏军全部的人马都设埋在了这个地方,以自己今日带出的军队数量和战斗力,只要能及时退出魏军还没来得及形成的包围圈,再奋力反击,即便最后不能反胜,想要脱困,希望依然是有的。

但是他千算万算,漏算了一点,此处两头窄,中间宽,是片葫芦口地形,进入容易,大量的兵马,想在短时间里退出,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他后方的大队人马,根本不知前面到底出了何事,那满山满谷的冲天战鼓和厮杀声,只令后面的骑兵倍受刺激,焦心不已,怕到晚了,魏军的人头不够砍。为争军功,个个红着眼,争先恐后,骑队如潮水一般,朝前冲杀而去。

很快,组队正在后退的狄骑和冲上来的骑兵遭遇,双方最前沿的那片人马,根本无法闪避,也停不下来,被来自身后的恐怖力量推着,冲撞在了一起,相互碾压。

这个时候,人已不叫人了,只是血肉组成的玩意,人仰马翻,支离破碎,满地都是血和各种破碎的残躯。而后面,更多的骑兵,还在疯狂地朝前冲来。

短短不到半柱香的功夫,胜负便定。不但如此,这里也变成了狄兵的修罗场,无数人被杀死,但更多的,还是死于战马冲撞,相互践踏。

左光王面若死灰,知大势已去,今日是不可能翻身了,此刻他也顾不得后面的手下了,唯一的念头,就是逃生。他一刀砍断身边将旗,迅速召拢亲兵,几百人将他围在中间,裹成一团,靠着全速冲击,不分是魏军还是自己人,挡道者皆杀,最后终于杀出血路,冲出了葫芦口。

他身边的人,已从刚开始的数百死成了寥寥七八个。他本人也早就没了平日的威势,披头散发,浑身染血。前方有条野道,他转马,沿着小道逃窜,刚冲过一个拐角处,猛然勒马,坐骑本就受伤,吃不住劲,悲鸣一声,翻倒在地,将他掼到地上。

前方停着一支人马,一个面容冷峻满身杀气的英武女将,横马在道,挡住了他的去路。

左光王没见过魏国女将军的面,但他知道,眼前的这个女子,应当就是那大名鼎鼎的长宁将军。

求生的本能**令他从地上迅速爬起,一刀将近旁的一名亲信砍下马,抢上马背,掉头逃窜。

姜含元喝道“射死他“

她话音落下,数十支强弓发出的利箭便嗖嗖而至,啪啪啪,伴着这密集的箭簇穿破甲衣的声音,左光王的后背瞬间插满利箭,形同刺猬,人在马背上摇摇晃晃地挣扎了几下,一头栽倒在地,剩余数名狄将,很快跟着悉数被杀,无一遗漏。

这一场可以称作是单方面绝胜的杀戮,一直持续到了傍晚,才终于结束。战场上堆着不计其数的狄军尸体。姜含元率领大军,连夜又返回到了天关,将砍下的左光王头颅用弹石机射上关楼,亲领魏军,再次强攻。

关内的剩余狄军已从几十个侥幸逃脱仓皇逃回来的同伴口中获悉了白天惨败的消息,主力精锐已被绞杀,现在连左光王也死了,关外又杀声震天,魏军手中高举的火把望去如若满天繁星。天不亮,关便破。

至此,燕州狄军所设的两处重要军事壁垒皆是不存,魏军又顺利夺下了广宁郡的郡城。

姜含元领兵入城的那日,看见城外的野地之上,跪满了大片的人,周围士兵看守。

这些不是狄兵,都是被抓获的想要逃跑的当地人。他们在战中充当狄军的民夫,对抗魏军,现在听说左光王死了,魏军杀了无数的狄兵,这些人恐惧万分,怕自己也会遭到报复,看到姜含元骑马而来,高声喊着女将军,痛哭流涕,恳求饶命。

数日后,姜含元迎老将军入城,提议,除了有确凿证据是充作狄人爪牙的汉人,其余被迫协从的当地民众,一律不予追究,全部放回家中。

赵璞抚须,呵呵笑道“就照你说的办天关不好打,那左光王也不好对付,此次能够制胜克敌,你厥功至伟。待我上报,让朝廷为长宁你请功”

原来,先前天关受阻,久攻不下,老将军日夜不安,忧心忡忡,计划绕道渡河,而姜含元并不赞成,这些,都是真。后面,主将两人离心,继而导致军中分裂哗变,姜含元最后被迫退让,那些却都是假象了。是在发现了一个奸细后,姜含元将计就计,设下的诱敌之计。老将军采纳了她的策略,随后,周密部署,假戏真做,蒙蔽住了左光王,诱敌来到那个适合打伏击的葫芦口,一举歼灭了这支原本不好对付的强大狄军,顺利拔城。

经此一战,老将军对姜含元更是打心眼里认可,她说什么,无不应允。

接下来的数日,魏军以广宁为中心,扫荡周围的残余狄军,彻底控制住了燕州,接着,短暂驻扎,一边抓紧时间整休,一边和左右两翼的另外两支人马联系,互通战况。

下一个目标,向着南王府所在的中心幽州燕郡,继续发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