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红楼]幸好我还是贵公子 > 第44章 同心簪

[红楼]幸好我还是贵公子 第44章 同心簪

作者:落鹄九啭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57: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四月初八佛诞日原来是庆祝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 传入中原后, 虽然也带了佛家色彩,但更多的还是民众借此狂欢。

街边两侧净是繁忙的小摊, 王玚望过去, 见多是女子饰物并各类吃食的, 那些簪子钗环,都是木雕的,雕工也不能入眼,他摆弄了几支,自觉都不大配得上黛玉。

摊主看见他衣饰豪华还带着一群下仆,便知道这是趁着佛诞出来游玩的贵家公子了, 边忙眯眼笑道:“公子可看上了什么?不是小的说嘴,我这摊子上的簪子是这趟街上最齐全,品相最好的了!您要是买回去送给小娘子,那, 我打包票,一定欢喜的不得了!”

王玚不听他吹嘘,拿起一支珍重摆在最上头的鎏金银花玉虫簪左看右看,半晌才蹙眉道:“这倒是个好东西,雕工精致, 不像是扬州这边的手法,京中也不常见, 玉虫是唐时流传的东西, 近年竟都不得见, 寻常人家不见得有这个,我瞧着倒像是……”他将口中的内造上用咽下,转而问摊主,“你这摊子上也就是这支簪子还能入眼,说罢,要价多少?”

摊主见有利可图,便狮子大张口:“您好眼光!这是小的家里祖传的好东西,您方才也看出来了,这是唐朝时候的好东西,老着呢,我不多要您的,一两银子!”

王玚虽然不缺这一两银子,但也不愿当冤大头,他嗤笑道:“不过是鎏金的簪子,我掂着这是铜芯儿的罢?还唐朝的古物,你倒是会顺杆爬,唐朝的东西要是能落在你手上,我也不用四处找寻了——看这雕工,能是唐朝的?滇杨,给他三钱!”

他收起手中的簪子,隔空虚点摊主,“便宜你这厮,拿去当铺首饰铺一钱也没有你的!”

摊主见蒙不到王玚,便嘿嘿笑道:“您识货,公子,就别跟小的计较了。”

这支簪子不过是他月前在山上捡的,自以为发了财,谁知拿到首饰铺一问,人家连半吊钱也不愿意给他——当那些人精似的伙计看不出这是铜的只是薄薄镀的金呢!

他收起滇杨扔在摊子上的碎银角子,拿牙一咬,自言自语道:“得,这也是发了笔小财!”

梧桐看着王玚把簪子收到怀里,忍不住有些牙酸,“大爷,好容易送会东西的,也不说买点好的,鎏金的簪子虽说在百姓眼中已经是极好的了,可您要是送林姑娘,只怕是拿不出手。况且还是铜芯儿银花的,更不值什么了。”

王玚笑着把簪子掏出来,自己仔细地翻看,“你懂什么?这簪子打的精细不说,看这做工应当是内造的,只是不知是什么缘由,流落了出来。最要紧的一件儿,也是我最中意这个的,就数这个铜芯儿了。”

梧桐不解道:“送林姑娘的东西怎好用铜的?”

滇杨平常沉默寡言,这时候倒是接了一句:“铜芯即‘同心’,大爷好心思。”

梧桐恍然大悟,王玚也道:“平常不见你说句话,这时候倒是机灵,不过——”他故意地拉长音,看着滇杨忐忑的神情,才又笑道,“这机灵我喜欢,扇子赏你了。”

说着就把手中拿的扇子丢到滇杨面前,自己笑着往前走。

滇杨稳稳接住扇子,追上王玚,道谢道:“多谢大爷。”

王玚溜达着逛完了这一条街,见也没什么新奇玩意儿,便道:“这时候游街的僧人也该过去了,咱们回去罢,我还要问问林叔母和黛玉的身子。”

众人齐声应是。

及至行到林府门前,正好还有最后一队僧人,抬着盛满了浴佛水——其实就是煎香药的糖水——的一个铜盆,里头端坐着一座佛像,上搭着花做的小棚子。

见王玚过来,为首的一个便上来念了句佛号,王玚便示意梧桐布施些散碎银子。

他虽然原本不信这些,但到底重生一回,所以也保持着敬畏之心。

那僧人今日抽签是时运不好,抽到了最后头,还是头一回收到这么多的布施,更是高兴地连连躬身念佛,又拿红陶小碗舀了浴佛水相赠。

王玚令梧桐收下,找个小瓶子来收着,等等叫过刘大夫来时,一并送到他书房里去。

梧桐虽然不解,但仍旧听吩咐收拾好,先去了。

王玚便带着滇杨往书房过去。

到书房不过一会子,梧桐就带着刘大夫过来了。

那刘大夫看着也是五十上下年纪,略有些圆胖,身材也不高大,倒是生得一副笑脸,眼睛老是眯眯着,见人先带三分笑,是个和蔼可亲的模样。

王玚便请刘大夫详细说说林家诸人的身子到底是如何。

刘大夫先是躬身一礼,接着才道:“今日我先是把过了脉,方才等着的时候也仔细斟酌着写了脉案,依我看,这三人之中竟是林夫人最要紧一些。

林大人自不必说,看脉相也是无事,不过是近来忙得多了,有些虚浮,吃上几剂补药补一补便无大碍了,如今眼看着要进夏,天气炎热,稍稍地补上一些也就罢了,省的受不住反而让身子空了。

林姑娘小小年纪,看着是胎里带出来的不足,应是春天里容易犯咳嗽,这也没甚好法子医治,只好慢慢儿的将养着,平素只要少伤心动怒,别敏感多思,也没什么大事。她不过是个小人儿家,更受不得猛药进补,原来常吃的丸药,叫做人参养荣丸的,我也看过了方子,添减了些剂量,那个吃着就很好。这也是身子虚了,好在大户人家,并不怕用好药材温养。”

他说着又深深地叹了口气,面上显出为难的神色来,

“唯有一件儿,林夫人这病我是拿不大准,看着似乎是伤病入了肝脾,我擅长的不过是调养身子,虽然看出来林夫人这病也是掏空了身子导致的,可到了这步田地,我竟然也不知道该如何下药医治了,所以只好就在脉案上细细地写了症状,或者您能请一个医术高明的大夫来,此病尚还有治。”

王玚听见他说的头头是道,尤其黛玉的身子确实是这样的,林如海看着也没甚大事,心内就先信了他七分,当下便笑道:“有劳太医了,我也知道为着府上这事特特请您耽搁一天功夫,其实也没大事,还是多谢出手诊治。”

说着便叫梧桐,“取上等的礼物送刘太医,再替我好生送太医出去。”

又笑道:“太医见谅,原是我刚回来的缘故,因为心焦家人身体所以才着急叫过来问问,却是还没来得及向长辈请安,所以便不送您出去了。”

刘大夫连称不敢,又谢过王玚后才跟着梧桐过去了。

王玚看了看他留下的脉案,又仔细比对过原来的大夫留下的脉案,见出入不大,这才真正放下心来。

他让滇杨把脉案先仔细放好,以备过两日张大夫来了写下脉案后能再比对,自己却出了书房径往贾敏院中过去了。

王玚到时,见院中人来人往,丫鬟婆子都行色匆匆,手中捧着青瓷的大鱼缸,王玚正纳闷,就听见贾敏的大丫头半翅站在廊下招呼,“你去看看公子可回来了?若是回来了,就告诉公子,太太这里预备了好玩意儿请公子过来瞧一瞧。若是还没回来,你就打发人到二门外书房问一问。”

那小丫头答应着往外跑,迎面就撞上走过来的王玚,脸上不禁挂满了笑容,“公子回来了?可不是巧儿了,半翅姐姐刚嘱咐我请您过来的。”

王玚停也不停地往屋内走过去,“知道了,方才正在外头,都听见了。”

院内众人见他过来,忙都行礼避让,王玚步子迈的又大,不多时便到了门前。

半翅还在廊下扯着一个小丫头吩咐事情,转头不想就看见了王玚,忙上前一步打起帘子,请道:“公子快请进,太太和姑娘都在里头等着您呢。”

王玚点头示意,方才绕过正堂中摆着的檀木镂空雕百子千孙图的隔断,进到里间见过贾敏。

进去时,却见贾敏正和黛玉围着一个大缸不知在看着什么,黛玉的小脸儿上满是惊奇,看着十分高兴,还少有的伸手进去想要摸一摸里头的东西。

王玚笑着上来行礼,贾敏忙扶起他来,笑道:“玚儿回来了?正好,我这里得了个新鲜东西,正想叫你过来看一看。”

她回头正想指给王玚看,却不想看见黛玉趁着她回头的功夫悄没声儿地伸手进缸里去摸,贾敏忙道:“玉儿,怎的这般淘气?说了叫你别伸手进去的,仔细咬了你的手指头!”

说着便抓住黛玉的手,拿帕子仔细地给她擦手上粘的水。

王玚笑着围上去,“我看看倒是个什么好东西,引得妹妹也好奇起来。”

打眼望过去,见那缸里不是别的,竟是端端正正放着一只大龟!

贾敏说了黛玉两句,方才牵着她的手上来,也笑道:“我活了这么大年纪倒是头一回见到这个模样的龟。”

王玚看了一眼,道:“可是说这个的,方才我进来的时候见院子里都是这样的鱼缸里头盛满了鱼虾乌龟的,府里这是要作什么?可是要将院子里的盆景全换了?”

贾敏一愣,然后拿帕子掩着嘴笑个不住,连黛玉也忍不住偷偷笑了,贾敏便推黛玉,“快给你哥哥说说,我是笑的停不住了。”

黛玉揉了揉笑得有些酸的脸蛋,方才道:“不是哥哥想的这样,今日本是佛诞日,这里的风俗,是要请各家子的太太们放生活物的,也是应着佛祖的慈悲心。”

王玚笑道:“原来如此,倒是我孤陋寡闻了,还是多谢妹妹解惑。”

说着又指向缸中的大龟,“这个也是要放生的了?”他又看了一眼,这一看不要紧,却是看出了事情。

那龟虽然身形格外大些,所以王玚方才并未往那面想,如今仔细一看,这却不是巴西龟又是哪一个!

他心内一阵激荡,暗自忖道:看来海上往非洲的航路怕是已经开了,这龟想是从船上带下来的,如此倒是还要想法子让贾敏打消了放生的念头才是,省的在这时便出一个物种入侵来。

却听见贾敏笑道:“这却不是要放生的,那些外头婆子们捧的才是要放的,这一个是底下人不知从哪里寻来给黛玉摆着玩儿的,往常放生都是放些小鱼小虾的,这回放一个这般大的下去,那早先放的岂不是都成了这个的口中食?那倒是罪过了。”

这话却正和王玚心意,他忙附和道:“林叔母说得有理。”

三人又围着赏玩了一会子,贾敏才叫婆子:“把这个大缸找几个力壮的人来送到小姐的院子里去,就摆在西南角上,我记得原先那里放的是一缸碗莲的,如今只怕是谢了,放着这个正好。”

便有三四个婆子进来,抬着那缸下去了。

贾敏便叫半翅另上了新茶,让王玚坐一坐再用些厨房里才做的新鲜点心。

王玚道过谢,先是呷了一口茶,才开口道:“今日请的大夫来看过了,我看着脉案跟早先的大夫写的也无甚不同,倒是不必换新药。”他顾忌着黛玉在这里不方便直说贾敏的病情,便只是说脉案变化不大。

贾敏听了倒是明白,更感激王玚遮掩,不叫黛玉伤心,便忙道:“我说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是最近事情一桩接着一桩,忙乱了些,过了两日,好生将养一两个月也就是了。”

王玚点头道:“叔母说的也好,只是好容易看一回总要请几个好大夫来,斟酌商量着开个方子才是,正好,我这里访着了一个名医,就是去年给我外祖母诊脉的,如今就在扬州城里,我让底下的小子安排他住下了,人家也是四处游历的高人,难得咱们碰上了,又正好是这样一个情形,不如就请他来诊治诊治,若是无事当然最好,若是有什么旁人看不出的隐疾,咱们也好早防治着。”

贾敏听了,便知道这是牛夫人当初提过的那位名医了,便笑道:“既是你这样说了,我还能有什么不依的呢。看看也好,省的你妹妹整日挂心着我。”

又叹道:“你倒是心细,又这般上心,倒是可惜不是我的儿子。”她故意地看着黛玉道:“这是我们没有母子缘分,要是有个别的什么法子,将你长长久久地留在身边倒好。”

黛玉也不知听懂了没有,只是垂头喝茶,也不说话,天色将暗,贾敏也看不清她的脸色,只好罢了。

二人商量了明日请张大夫好好过来看一看,王玚便起身笑道:“叔母这样安排的极好,明日小侄便亲自上门,请张大夫过来诊脉。如今天色已晚,我就不留了,还要过去将诗集请林叔父过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