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红楼]幸好我还是贵公子 > 第45章 张大夫出手

[红楼]幸好我还是贵公子 第45章 张大夫出手

作者:落鹄九啭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57: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次日清晨, 王玚临过几张碑帖便吩咐人叫起滇杨、梧桐他们几个来, 另叫门上备车马,带几个小子预备出门请大夫。

自己却吃过早饭, 又回禀贾敏, 这才出了二门, 到大门口马镫上登马前行。

悦来客栈是扬州城内数一数二的大客栈了,里头鱼龙混杂,既有南来北往的商人,也有不怀好意的本城混混,说不得也有各家收集消息的暗探细作。

梧桐将张大夫安排在这个客栈内,一是王家和林家家世显赫, 并不怕这些来找事的混混,而是毕竟人多眼杂,请大夫的事情王玚也不想瞒着,若是秘密安置, 还不定要生出什么事端来,索性直接在这里接待,也只让王玚自己出面,摆明了态度告诉城中别有用心的人:不过就是慕名而来,请大夫一见, 全是孩子的孝心。

到客栈时,正是用早饭的点儿, 大堂内人来人往, 喧闹不堪, 王玚便示意梧桐问问店小二张大夫是否在店内。

梧桐四处一瞧,见几个小二全都搭着白布搭子,正端盘子四处上菜,跑得满头大汗,他便扯过一个离得近些的,问道:“昨日来的张大夫可在店内?”

那小二正是昨日梧桐来时见到的一个,正急匆匆往雅间儿送菜,不防被扯住了后襟,倒吓了一跳,正想回头骂两句,看见是梧桐,忙咽下嘴中的脏话,满脸堆笑道:“哟,是这位大爷!您问昨日您带来的那位大夫是不是?”

昨日梧桐赏了他五六十个铜板儿,他哪里能不巴结呢?

当下弯腰谄笑,“那位大夫今日清早儿就叫了饭食在屋子里吃了,这会子想是刚刚用完,人就在屋子里,并没见到出去。”

梧桐回说知道了,便转身请王玚上楼,到张大夫的屋子中叙事。

王玚跟着他拾级而上,刚转过楼梯口往里走一间,梧桐便停下笑道:“就是这一间了,昨日来时恰巧就剩下这一间上房,我便请老大夫在这里住下了。”

王玚点头表示知道了,又示意他敲门叫人。

梧桐会意,抬手轻敲了两下门板,又问道:“张大夫可在里头,我是梧桐,今日我们大爷特来求见大夫。”

里头窸窸窣窣一阵轻响过后,才有人出声,听着是个中年人的声气:“进来罢。”

梧桐便开门请王玚进去。

王玚进去时,屋内却不见张大夫,他打量着四周,见这客栈果然对得起他的名头——里外两间屋子,外头是会客的条案长桌,另有配套的椅子家具,茶壶茶杯,墙上粉刷的雪白,挂着几幅富贵的牡丹芍药等画儿。里头用帘子挡住了,看不见是怎样摆设,猜想应是起卧的地方。

张大夫这才从里间掀帘出来出来,先是告罪:“行事不周了,方才理一个新方子入了迷,不及亲自出来迎接。”

王玚忙笑道:“这有什么,原是我有求于先生,别说先生直接见我,便是让我再等一个时辰,也没别的话说。对了,还未请教先生名讳?”

张大夫不禁看了王玚一眼,暗自忖道:原来王家都是行事粗鄙的莽汉,不成想到了这一辈儿上仅有的一个子息竟这样能言会道,行事彬彬有礼,和善可亲。

他心内想着,面上却不带出一点来,只是答道,“不敢不敢,老夫上下济悬。”说着便请王玚坐下,又要亲自倒茶来。

王玚忙伸手拦道:“先生不必,这些小事让他们来就行了。”

梧桐见状忙抢上前几步,接过张大夫手中的茶壶,笑道:“我们来就行,您请安做。”

张大夫口内推辞半晌,方才坐了,便问王玚:“昨日府上来人说的含糊,我也不甚明白,敢问王公子,可是为令尊令堂而来?或者二位有什么身子不好之处,用得着张某。”

王玚摇头道:“这倒不全是,本来听舅父说先生医术高明,也是想叫先生看一看家父家母的身子,最近却又有一事,此次在扬州,新拜了一位老师,原来也是家中亲戚的,就是如今扬州的巡盐御史林如海林大人,我现下在林家住着,偶然发觉师母神情憔悴,似有不安,遍请扬州名医,也不得好方子,所以闻听先生至此,才特来请您一诊。”

张济悬听了,沉吟道:“这倒不是什么大事,不过……”他往左右看了看跟着的滇杨等人。

王玚会意,便道:“你们先出去守着,我跟先生谈谈。”

众人躬身应是,便分出两人来在门口守着,另外两人到大堂内稍坐。

王玚看雪柳掩门,便道:“先生请直说无妨。”

张济悬深深看了他一眼,才道:“早年间,我也并非是四处行医的大夫,虽然我家世代行医,到我这里倒是个士人了,虽然未曾取得功名,但是在如今的神威将军府上做过谋士,你想必见过冯紫英了,我是他的启蒙师——你还敢用我么?”

王玚一愣,几乎是立刻想起医治秦可卿的那个张大夫来,贾珍似乎就是说的冯紫英幼时的老师,原来竟是这一个!世间姓张的太多,他一时听见了也没想到那里去,谁知事情竟这样凑巧。

张济悬见他愣住,心内不知是什么感受,原本在神威将军府上他也算不上什么有名的人物,只不过事有凑巧,教了冯紫英几年,倒是七转八弯地让人看着跟义忠老亲王扯上了关系,当成软柿子捏,平白受了不少是非,连家人也被连累,无奈之下只好更名换姓,重拾家业,做起了大夫。

如今王玚不敢跟他有牵扯,也是情理之中,他也是好心提醒,以免日后结怨。

不想王玚却道:“我当是什么事情!原来是这个,当年先生的事情,我也曾从长辈口中听过,有一起子小人落井下石,先生是受了无妄之灾,我却不在乎这个,先生只管登门,必不能让先生委屈了。”

他是真的不在乎这个,先不说王家老太爷在先皇时期便是保皇党,哪个皇子也不站,当初王子腾自己便是站在皇帝一头的,跟义忠老亲王的旧部几乎能算得上是死敌,皇帝就是再疑心,也疑不到王子腾跟这些人勾结上。

再者林如海是皇帝亲手提起来的心腹,当年老荣公在时,也特地让他跟义忠老亲王疏远,所以更不怕这个。

何况这样一个小人物,别说他好处未曾得到,反倒受了连累,不得不隐姓埋名,心内还不知是怎样埋怨冯家,必不能再有联系了,并且皇帝心知肚明这不过是个替罪羊,也犯不着费心思亲自处置。

反观王玚,才是真需要一个医术高超的大夫在身边跟着,这个时代医疗条件落后,更何况照原著中的发展,不止贾敏,王子腾、林如海、黛玉都是染病而亡,他不过仅有仙露三滴,更何况当初存着试探的心思,怕或许不灵,到了危急关头岂不误事,便给外祖母用了一滴,手中仅剩两滴,实在难以抉择,这时候张济悬的到来不亚于雪中送炭了。

他虽然心内转了许多念头,实际不过是一瞬的事,当下面色不改,轻描淡写道:“这有什么大碍?我是请先生到府上医治病人,又不是叫先生谋反,我不瞒先生,当初您的事情我也知道一二,您是受了冤屈的,只是有小人作祟罢了,我跟您打包票,您只管在我这里住下,不出几年,我是要回京城的,您家人也都在京城罢?到时您尽可跟家人团聚,自然不敢有人下绊子。”

其实张济悬何尝想自己一个人飘零在外?此时听见王玚允诺能让他与家人团聚,焉能不激动?当下连眼泪都止不住了,哽咽行礼道:“多谢公子,有公子这一句话,我为您粉身碎骨也甘愿!”

王玚忙扶起他来,“不用先生粉身碎骨,只要先生尽心医治就是回报了小子了。”

张济悬忙道:“一定使出浑身的本事,公子只管说,我定尽全力医治。”

王玚笑道:“如此甚好,甚好。那事不宜迟,我早上出来时便让家人等着先生大驾,咱们这便动身?我让小子们过来给先生收拾行李,您便跟我住下。”

张济悬道:“多谢公子,公子请!我这便跟您过去。”

王玚便开门叫过门口守着的梧桐和雪柳:“你们先给先生收拾了行李,就带到林府,先生要长住。”

梧桐和雪柳答应着进来。

王玚又道:“先生,他们收拾着,咱们却先行一步,林夫人在等着,我不好让长辈多等。”

张济悬忙道:“听公子的。”

王玚带着他到大堂中,滇杨正等在楼梯口,见王玚下来,便道:“公子,木棉在门外等着,车马都是现成的。”

王玚点头,回身对张济悬道:“先生,车子就在门口,您请上车。”

张济悬推让了一回,方才上车坐下,王玚便骑上马,一行人往林家行去。

到林家正门时,早有守着的小子飞奔着往内院报信,另有几个围上来,请王玚下马,扶张济悬下车。

王玚问道:“府内可都收拾好了?”

一个小子抢着回道:“收拾好了,太太清晨便吩咐了有大夫上门,里里外外都吩咐了,该回避的也都回避了,就等着公子回来。”

王玚点头,便带着张济悬到正院中给贾敏、黛玉诊脉。

张济悬跟着王玚过去时,见府内都是静悄悄一片,除了前头带路的管事媳妇,并不见一个丫头婆子的身影,他小心地低头,并不敢左右乱看。

走了有半炷香时候,张济悬见一座格外大些的院子出现在眼前,另有挂着的牌匾和名家古物,便知道这就是林府的正院了。

他跟着王玚绕过穿山游廊,到正房中,另有一个婆子上来,低声道:“太太和姑娘都已经等着了。”

王玚这才带着他到屏风后头,帐幔外面。

张济悬见帐幔下伸出一只纤细的手来,留着三寸来长的指甲,上头有凤仙花染过的通红的痕迹和沾着金粉的牡丹,便知道这是林如海的妻子当初老荣国公的长女了,忙低下头不敢再看,旁边的婆子早取了丝帕罩在上头,他这才将手搭上去,仔细诊了一回,又请换了一只手,仍是仔细诊了。

这才起身,对王玚略一躬身,示意自己已经诊完了。

那婆子在旁边笑道:“太医先别忙着走呢,也请给我们小姐诊治一回。”

张济悬忙回身,见这时帐子底下已经换了一只幼童的手来,也是一般的纤细白净,连手上的血色都看得清清楚楚,他仍是等着婆子罩上了丝帕,才坐下伸手诊脉,也是两边诊过了,这回倒是快些,不过一会子,就请婆子收起丝帕了。

王玚见他已经诊完,便上前道:“先生跟我来罢,咱们过去商谈。”说着又叫那个婆子,“你也来听一听,或者先生有话要问。”

那婆子忙答应着跟着去了。

王玚将张济悬带到偏厅坐下,问道:“先生诊脉结果如何?可断出来了是什么病不曾?”

张济悬道:“还是先说林夫人的病症,我看着脉息,左寸沉数,左关沉伏;右寸细而无力,右关虚而无神。

应现今经期不调,夜间不寐;胁下痛胀,月信过期,心中发热;头目不时眩晕,寅卯间必然自汗,如坐舟中;平日必是常不思饮食,精神倦怠,四肢酸软。

据我看这脉,当有这些症候才对。或以这个脉为喜脉,则不敢从其教也。”

那婆子惊喜道:“可不是这样怎的?平常太太的症状就是这样,先生说的神了!原先也请了几位太医来,初时有说这个是喜,终究看着不像,后头又请了一位,说是病,可也不曾开得什么好方子,仍旧是稀里糊涂的。”

张济悬叹道:“这是让几位耽搁了!若是初次行经不止时便能得见,只怕这病早就痊愈了,如今耽搁到这样地步,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依我看来,此病倒是还有五分可治,先吃着我开的方子,还请府中大人、夫人分房住着,以免扰了病人清净,若是夜间能睡得着了,则又添二分拿手。

我一个外人,原不该说这些,但公子盛情,又与我有恩,我不得不说几句——夫人看着是个再聪明不过的人,未免平时就事事要强了些,但世上之事焉能事事如意?不如意的事有了,夫人心中仍是放不下,则思虑太过了,所以经血常有不至或者至又不止,这都是病灶了,还是请夫人养病期间,放下心中常忧虑的事情,安心养病才是。”

那婆子连连称是,便带着开的方子过去请贾敏一观。

王玚听着张济悬似乎话里有话,等婆子出去了,便问道:“我刚才听先生言语,似乎另有隐情未曾吐露,不知是何事让先生犹豫?”

张济悬道:“倒不是什么隐情,只是这话我跟林夫人说着终究不妥,恐怕失礼,所以才隐下了,便是公子不问,我也要说的,您或许可以劝一劝。”

王玚忙追问道:“是何事?”

“我看林夫人此病原来是心病,是心中忧虑过度,日不能眠,夜不成寐,日夜想着,难免就拖成了大病,她还要强,不肯称病,只怕是强撑着见人支持家务,更厉害了。再加上为了这个不免吃了许许多多的偏方、土方儿,那民间流传的药也是能乱吃的?终究酿成了大病。”

王玚心中微微一动,“先生说的是?”

“是林夫人年久无所出,吃药太过,又偏信了不知什么偏方儿,长年累月下来,身子都掏空了,原来不曾得子,或许是二人缘分未到,这样乱七八糟的方子,也不知对症不对症地吃下来,便是底子再好又怎么撑得住呢?

这回我看小姐身子虚弱,是从胎里带出来的弱症,这便是夫人乱吃药的后果了,强要上的孩子,怀着时只怕也吃了不少‘宜男’偏方,孩子幼小如何禁得住药效,生下来身子怎能好了?

或者我看夫人这病原来还能再拖几年,如今忽然爆出来,只怕不甘仅有一女,为了生男丁,又吃了不少催妇人怀胎的猛药,这样或许能费母亲的精血怀一个胎儿,是男是女却不能得知,便凑巧是个公子,靠着耗费精血,母亲体内空虚生下来的孩子,又焉能养大?也不过是个病儿,撑不到成家立业的时候。”

王玚听了,自觉这话正确无比,加上跟昨日大夫说的空虚也对的上,便更信了几分,当初他便怀疑过,荣国公和贾母都算得上是高寿,贾赦贾政身子骨儿也不差,怎么贾敏就如此娇弱多病,正值中年人便去了?想来应就是唯恐林家五代单传,到林如海这里断了香火,滥用所谓的“生男偏方”的缘故了。

他忙道:“那先生说实话,这病可还有救?”

张济悬道:“有救,也不过是五分之数,剩下的全看医缘了。”说毕,又叹道:“若是身子健壮,底子不虚,倒是能有九分把握。”

王玚倒是不怕这个,他手中的仙露能将垂危的牛国公府老太太救活,若只是强身健体,定是绰绰有余的,他暗道:“当初只给了三滴,便也怪不得我钻个空子了,可没说一滴仙露只能给一个人用,先一并调理着,把仙露往昨日的香药水中一放,只说是讨个吉利,请王家和林家诸人一人喝一口意思意思就行了。”

想到这里,他笑道:“多谢先生这一番推心置腹之言,还有一事请先生帮忙,今日看过了林夫人,不免让我想起了家母,当初也是为子息之事费心不少,唯恐也有个不好,便请先生明日前去诊治。”

张济悬自然满口答应。

王玚便遣人知会牛夫人,第二日清晨早早带着张济悬过去了。

诊过脉后,牛夫人便到内室,王玚带着张济悬到抱厦内坐下,详问究竟。

张济悬道:“虽然令堂看着也是用过猛药,但这几年早停了,又无甚烦心事,所以将养的倒好,身子也没什么,只是平常注意着别用猛药就是了,或者也吃些人参养荣丸,如今眼见要入夏,倒不必进补汤药。”

王玚听了方才放下心来,便留下住了一晚,晚间将煎的香药的糖水请王子腾和牛夫人喝了,只说是看牛夫人也信佛,所以特地回来将这水给牛夫人尝尝,是取个吉利意头。

喜得牛夫人直夸他孝顺,王子腾虽然嘴上不说,看着面上也是十分高兴。

王玚直在家中住了一夜,隔日初十,正好休沐,他陪着父母好生顽笑一日,傍晚才带着滇杨等人到林府中,张济悬倒是清晨便遣人送过来了,好盯着用药。

王玚到林府正院中时,正听见林如海在房内谈笑,便也笑着进去,行礼道:“远远就听见林叔父的声气,果然在这里。”

贾敏忙叫人扶起他来,又让他在左手第一张椅子上坐了,才笑道:“回来了?正跟你林叔父夸奖你,说你有心了,费那么大的劲儿请了好太医来,便是亲生的也不过如此了。”说着便叫黛玉,“替我们谢过你哥哥。”

黛玉忙起来行礼道:“玉儿替老爷、太太谢过哥哥。”

王玚忙上前扶住了,“当不得,当不得。”

说着,他又从怀里取出装着香药糖水的小瓶子,“这原来是初八那日上街上时,有个大师傅赠的,我想着这也是个吉利意思,所以特地分成两份,一份昨日在家中请父母尝了,这一小瓶儿是给叔父、叔母还有妹妹的,也尝一尝,总归是那么个意思。”

贾敏笑道:“真是孝心了!”又叫婆子们,“还不快拿小茶盏来分一分?”

婆子拿了,又分成三份儿,不过是在茶盏底下汪着小小一点红褐色的汤水,连黛玉也一口饮尽了。

从这日用过仙露后,贾敏的身子是一日比一日健壮起来,加上又有张济悬从旁调理,不过几两个月看着已经是大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