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夫郎家的赘婿首辅 > 第47章 府县生活7

夫郎家的赘婿首辅 第47章 府县生活7

作者:路归途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6 13:43:25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四十七章

顾兆叫住了前头的郑辉。

该感谢书院不让学生打闹、跑步的规矩,有再急的事情,可以疾步走,在学校内跑起来就失了读书人礼仪了。

要跑步可以去操场。

反正顾兆是喊住了前头快步走的郑辉,赶了几步过去,说“咱俩认识了这些天,我唤你一声郑兄,之后就算当不了朋友,成为普通同学,也该说清楚的。”

“真因为一本话本,你便要和我断交”

顾兆看向郑辉,“其中是不是还有什么内情,若是你要说,我便听,要是你不愿意说,想断了我这个朋友,那也随你。”

郑辉欲言又止,顾兆也没勉强,而是说“其实我不该在你面前批评你喜欢的东西,哪怕我不认可话本里的观点,但你是我朋友,又如此喜欢这个话本,我该尊重体谅你的。”

顾兆抱拳作揖,郑辉这下便急了,说“是我自己的问题,跟你也没关系,你跟我赔什么罪。”

“这不是伤了你看话本的心嘛。”顾兆一听郑辉这语气,便知道对方心里那些纠结放下了,打蛇随棍上的笑眯眯说“怎么,郑兄还要闹我真要断交了”

郑辉“谁说要断交了我又不是三岁稚童,怎么可能。”

“差不多吧。”顾兆觉得没什么区别,见郑辉要急分辨,赶紧说“走了走了,先去吃饭,别一会菜没了。严兄在旁都等急了。”

几步之外,严谨信背手等候。这会听到顾兆叫他名字声,走了过去,见着郑辉,严肃说“男子汉大丈夫,做事不要婆婆妈妈,兆弟虽然小你我二人几岁,却心胸开阔,坦率至诚之人。”

“过谦了二哥。”顾兆谢夸了句,又说“走吧走吧,有啥事坐下吃饭再说。”

于是三人便一起去了食堂,打完了饭菜坐下吃饭。

郑辉吃了没几口,心中有事,严谨信先说“我家中也有一位夫郎,因为家贫,十九岁还未娶妻,科举读书更是费钱,双亲担忧,便只能娶夫郎,想着帮衬家中日子。”

“实不相瞒,昨日兆弟说出那番话,我心里羞愧难当,我虽不会做背弃夫郎之举,可我心中还是觉得有些丢了颜面。”

“兆弟良友,警醒了我。”严谨信说完了。

大丈夫建功立业,怎可嫌弃鄙夷自己贫穷时的夫郎不是大丈夫君子所为。

郑辉放下了筷子,面容也认真起来,“其实我和你差不多,昨个儿兆弟说的那番话,我不是气他,我是气自己。”

看向两位。

顾兆只能放下筷子,今天是谈心会了。

“我有一事希望两位替我保密。”

顾兆点头,说好。然后就见严谨信举手发誓状,拿自己科举前途立了个毒誓。顾兆

“我刚才点头是不是太草率了不然我也立个。”顾兆学着举手,刚举一半,郑辉先说“行了,我信你们二人。”

“这事也不是特别紧要,严兄不用拿自己前途发誓的。”

严谨信“言而有信,又怕什么。”

“我妻子是府尊的庶女。”郑辉说。

顾兆大八卦

严谨信眉宇也轻轻蹙了起来。郑辉正要多说解释,严谨信先打断了,“此地说话不便,还是吃完去清净一些地方说。”

“对对对,先吃饭,吃完再说,我饭都凉了。”顾兆想也是,赶紧大口吃饭,吃完了好听兄弟八卦。

严谨信和顾兆吃饭一如既往,一个背脊笔直,一个率性洒脱,反正刚郑辉说的话都不如吃饭要紧,到让郑辉轻松了一些。

吃完饭,三人散步去了操场。

一是这边离食堂近,二是平日里除非上射箭课,学生很少过来,这边光秃秃的没风景。倒是对面的操琴室,书院学生没事了爱往那边跑,背书什么的,颇有风雅。

“我曾祖父开始便是做药材生意的。”郑辉边走边说。

郑家祖籍平安镇,郑曾祖父做药材生意,那时候大历朝还和前朝打仗,不过接近末声,曾祖父走南闯北认识了不少能人,其子也就是郑辉爷爷就拜一位神医门下,学了一手好医术。

“我爷爷很聪慧,学什么都快,神医夸赞说有慧根,倾囊相授,后来曾爷爷也不用行商,在镇子上定了下来,开了铺子,自然生意好了起来。”

虽说药铺大夫也是经商,可毕竟救人性命,还是有几分体面的,郑家在平安镇也算是乐善好施的慈善人家。要不是因为那件事,郑家可能也不会生出让子孙后代考科举走上仕途心思。

“有一年朝廷派军下来剿匪,就在我们镇子二十里外,带兵的小将受了伤,听闻我爷爷医术好,便来救治。”

顾兆猜“没救回来”

“人命救回来了,胳膊废了救不回来。”郑辉神色平静说。

顾兆心里一跳,不会是他所想的

“我爷爷的胳膊被打断了,店铺招牌也砸了。”

果然。

“虽说后来胳膊接上了,治好了,可当时那事,我爷爷和曾祖父都吓坏了,包括我父亲。”郑辉叹气。每次他说不想念书,也想行医的时候,父亲便讲这些。

当年父亲十三岁,说将军坐在马背上,刀尖就离他寸尺近,还是祖母拼死相护才救下了父亲。

后来郑辉曾爷爷便一病不起,拖了几年,临死前攥着儿子手,虽什么话都没交代,但郑辉爷爷心里明白。

郑辉父亲那时候已经大了,无法改行启蒙考科举,再说身份籍册已经定了商籍。所以郑家便把所有希望放在孙子辈,也就是郑辉这一辈。

“我兄长郑耀,二十六岁考上秀才,实在科举无望,家里便四百两捐了个监生。”

“监生”

郑辉解释“去国子监坐监半载,便可安排从官。不过和正经科举出来的进士不同,处处受人冷眼嘲笑,家里又给塞了银子到处打点,如今在渠良府县做官吏,九品。”

渠良府县就在宁平府县隔壁,同属宛南州所辖。

“我的婚事,便是大哥想攀附上峰给我踅摸的。”郑辉苦笑了下,“拿出去说,还是我郑家高攀了府尊之女。”

这咋说呢。

这时候尊正统,嫡庶分明,要是渠良府县县令嫡女,那郑辉家一个经商做药材,是绝不可能能娶到县令嫡女的,也不能说的这么绝,起码百分之九十九吧。

剩下的百分之一,可能是渠良府尊脑子坏了或者府尊嫡女见了郑辉芳心暗许,非得嫁不可。几率很小。

而庶女就不同了,前朝法律时还讲,妾生女、哥儿是以主家奴,嫡母打罚都随意,就是发卖出去也没什么罪。到了大历朝,虽是废了这项法律,嫡母不得发卖庶女、哥儿,可还是得不上台面的。

越是名门望族簪缨世家,越是重嫡庶之分。

七品的县令庶女,搁这些世家眼里可能像蝼蚁不够看,可对于乡绅郑家嫡次子,竟然还是高攀,可见这时候的商人地位。

郑辉自小心性浪漫,不受约束,继承了爷爷的天赋,对学医很有兴趣,可他大哥不成才,硬是拿银钱堆了个小官,对着聪颖的郑辉,家里自然是悉心管教,约束天性,逼郑辉科举。

最初郑辉听爷爷断臂这事,也是气愤难当,争取出人头地。可每次他不听话了,不想背书默书,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了,便拿出来警戒他一番。

不能看医书学医时是。

娶府尊庶女也是。

逼其入官学更是。

说的次数多了,郑辉便没了最初的气愤,“若可以让我选择,那我便做行走世间的大夫,救死扶伤,也不在乎什么府尊之女,合我心意的便是乡间女又如何。”

郑辉对话本推崇,看到的不是书生贪慕名利,而是书生妻子也是家里给塞的,书生勇敢追求自由和爱情,看到的是对小姐的赤忱,是小姐挣脱家里安排,选择了书生。

顾兆郑重给郑辉作揖鞠躬。

“是我片面了,误会了郑兄。不过,我说实话,郑兄想追求自由浪漫,可还是从了家里人,走上了科举之路。郑兄是男子尚且受不住压力低了头,那尊夫人她生来是女子,还是庶出,出生她选择不了,嫁谁也选择不了,如今世道的婚姻,都是媒妁之言,单说话本的书生,他追求了爱情,可他的妻子被小姐刻薄,苦楚一生。”

郑辉昨个听了顾兆说的,恍惚纠结挣扎便在于此。他知道,自己妻子也是受人摆布,没有办法,同他一般,可难道他一辈子都要如此过日子吗

“兆弟,若易地而处,你作何选择。”

“若是、若是你以后遇到了心爱之人呢”

顾兆想也不想肯定说“我心爱之人便是我家夫郎,没这个若是。”见郑辉落魄,便认真思考说“我只能说,若是挣扎不过这世道规矩时,那就顺着,尽可能让自己过得从心舒服。”

“成亲后,郑兄是否放下对妻子庶女身份的成见,好好了解这个人”

郑辉好歹也是正经读书人,骨子里是清高的,家里大哥为了拍老板马屁,给弟弟安排个老板私生女,那郑辉接受正统教育,当然是心里不爽这个小妾生的妻子。

不等郑辉答,顾兆又说“要是真正了解了这个人,试着好好相处,如果真的不是一路人,不爱了,那便相敬如宾,好好尊重妻子,给她应有的妻子地位。”

“若是真如话本里那般,郑兄以后遇到了心爱之人,那一报还一报,你愿意为心爱之人背负骂名,遭人唾弃不耻,那也是应得的得受着。”

总不能啥好事都像话本里那般,书生小姐占全了,可苦了命苦无辜的糟糠之妻了。

顾兆说“郑兄,未来没影的事先不必过分忧愁。”

这不是提前贷款焦虑吗。人生海海,有几个人能像他这般幸运,穿越过来便遇到了他家周周,一生所爱成就达成。

如今的世道,门第、身份、学识、规矩,尤其是郑辉这样已婚男,家里条件不上不下,从下选那选择的多,可其实郑辉眼界高着呢,说是什么乡间女,真去村里地头看一看,估计找不来能说到一起的。

这时候女子能识字读书,有才情的,身家清白的,那都是家里有底蕴的,要是再加上相貌要求,真大家闺秀,只有话本子才敢这么写。大家闺女哪能随便让你碰见,还随便和你这个外男看星星月亮说诗词歌赋,放屁吧。

就算真真遇到了,小姐爹妈大概率宁愿女儿铰了头发做姑子,也不可能让女儿当什么小妾或者平妻。累及整个家门名声。

平妻那是不入流人家做派,真正世族大户才不承认平妻这称呼。

“再说现实点,咱们就算一次就中,考上了举人,成了正经进士,一甲进士进入翰林院,那是顶顶的光辉,也不过是从七品。”顾兆说。

“从七品想要往上升,没有关系门路,就是拿褚大人说,郑兄想想吧。”

大历朝寒门农户读书人的偶像褚大人,从进了翰林到坐上二品官员位置,那也花了十五年。

“褚大人现在有了选择权,不过也该有孙子了吧就打毕方,郑兄四五品是遇到心爱之人,对方大概率也是个贵女,那人家未婚选择性可多了,没必要和郑兄在这儿死磕。”

顾兆几番话下来,别说郑辉满肚子的浪漫爱情没了影子,就是一旁本来不关他什么事的严谨信也踏踏实实下来。

严谨信春闱院试成绩第一,还是农户寒门出身,可不得几分恃才傲物,如今拿着褚大人对比,他未来要走的路还长久着呢。

“成了别想得多,思考那么多,不如着眼于眼下,日子都是看你怎么过,你要是心里排斥,自然是处处挑剔优点也是缺点,你要是真想过好日子,总能找到舒适点的。”顾兆最后给郑兄免费灌鸡汤。

也不知道两位听没听进去,反正顾兆言尽于此了。

当天下午,顾兆后头坐着的严谨信同学,特别鸡血,勤勉学习,积极作答,顾兆有一瞬间的恍惚,他中午明明是给郑辉灌的鸡汤,咋严同学也喝到了

到了放学。

顾兆同二人别过。不去管郑辉了,让对方理一理头绪。便快快乐乐背着书包往家走,中午听完郑辉的婚姻,顾兆再次感觉到了自己的幸运,迫不及待的想回家亲亲老婆。

他好幸福哦

石榴巷的黎家院,黎周周今天是忙碌充实的一天。

自早上送相公出门上学后,黎周周休息了片刻,收拾了碗,腰不是特别酸涩后,拿了钱拎着篮子锁了院门,便去了马嫂子昨个儿说的西边肉铺。

边走边打听,约莫半个多时辰到了。

马嫂子说的这家铺子为啥新鲜便宜,那是这家老板收村里的猪,后院是杀猪的,前头是铺子,杀了猪,像是酒楼、客栈,还有一些小摊贩天不亮赶着车来买。

铺子里卖的也比府县其他地方便宜一文钱。别看着一文,做生意的买的多,日积月累也能省下不少,尤其是小本买卖的吃食铺子。

黎周周说买下水,猪肠子、猪肺、猪心,问还有没有鸡的。鸡是没有的。府县人想吃鸡,要么自己养,不养的,那就自己上街买,有府县外头村里人挑着鸡笼进来卖。

猪肉铺子是不卖禽类的。

宁平府县若按照东南西北划分,北面有书院清贵,人少一些,东边靠中心有府衙是贵,多是富绅有钱人家,很繁华。像黎周周昨个走多了碰见的那个大酒楼便在东面。

南面靠城门,贩夫走卒多,挑夫、苦力、收夜香的,人多而杂,吃食摊铺多,酒楼少,物价也略低一些,像是肉包子,这边可能两文钱,或者三文钱但大一些,黎周周家附近门口肉包三文钱,量也不算特别大。

西面就是普通住户了,很热闹,衣食住行玩乐相关的都有。

像是府县红灯区的红苑就在西南一角。

黎周周到了肉铺,不要肉买下水,那肉铺老板看了又看黎周周,正是人多的时候,便撂了句等着,先给来买肉的割肉买卖。

明明是黎周周先到,可真到买的时候,差不多半小时后了。

黎周周也不恼,站在角落不挡着客人,等摊子前空了,他才走过来。肉铺老板看了眼,没说话进了一趟屋,出来拎着一个木桶,满满一桶下水,什么都有,混在一起看着就不好看。

“这一桶,你要的话给个十文就成了。”肉铺老板说。

刚黎周周等了两刻钟,听清了卖价,府县肉贵,旁的肉铺摊子,肥肉一斤十五文,这里卖十四文,瘦肉旁的地方十文,这里九文,肥肉相间的十二文。

可这一大桶下水,黎周周常年干活掂粮食,差不多要一斗米了。

二十斤的下水十文。

“瞧啥还要不要发啥愣。”肉铺老板说的直,没认出来面前站的是个哥儿,以为是个男人,婆婆妈妈的还挎个菜篮子买下水,真是他家屋里婆娘要饿死了吧,吃啥下水,跟这种倒霉男人。

黎周周“要。就是要的不多,今天吃不了这么些。”

“要多少你自己看着舀。”老板将葫芦瓢扔在桶里,“文的看着给,真是”扣扣索索的不像个男人。

黎周周便舀了一些,从腰间掏钱。

“成了三文放这儿吧。”老板说。

都给屋里婆娘吃下水的日子了,算了吧。

黎周周便给了三文放案板上,拎着一篮子下水往回走,就真的便宜。这么一耽搁,回去也没到晌午,黎周周不饿,或者说满心满眼的都是卤味下水的营生,洗了手,拿出了卤味要用的大料。

镇上买的还没用完,用油纸包着塞在抽屉里。

开始打水洗下水,这下水洗的干干净净,一些杂的污糟的用剪子剪了不用了,然后要用热水姜片、葱段焯过,这个得摸着时间。黎周周这次做的时候,步骤都记在心里,打算多琢磨几遍。

之前在村里自家吃,怎么都成都好吃,可做生意买卖,就和昨个吃的馄饨烧饼一般,他也能做,但味就是没卖的好。

得精细。

黎周周分了两锅卤,也不怕麻烦,倒多少的酒,用多少的料都记着。等香味出来了,黎周周肚子也饿了,舀了一些汤,配着早上省的馒头吃,喝了一些热水。

一锅早一些,一锅晚一些时间,然后盖着锅盖焖一会。

趁这个功夫,黎周周洗了手进了里屋去学习,昨个相公教的两个字,他还没练习呢。今天两个字多学了会,等写完了作业,黎周周把本子课本整整齐齐的收好,手摩挲着课本上的心,脸上都是笑。

相公说这个就是心,说是喜欢心悦周周。

黎周周每日学字瞧见那颗心,心里就高兴,干什么都有力气。

收拾完赶紧出来做饭,相公约莫两三刻就要回来了。先是把卤味盛出来,分两个盆装,然后蒸馒头、煮稀饭、摘菜,等馒头蒸出锅了,外头院门咯吱响,黎周周从灶屋探出身一瞧,果然是相公回来了。

顾兆高高兴兴的合了门,然后没忍住上手抱着自家周周的腰,他两腿膝盖弯曲,正好把脑袋搁老婆胸口肩膀处蹭。

“怎么了相公。”黎周周语气含着笑,干净的手拍拍相公背,怎么今个儿这么粘人,像一块饴糖。

顾兆说“我觉得我幸运,遇到了周周。”

黎周周也高兴,相公就是饴糖,甜滋滋的。

两人闹了一小会,便分开,顾兆回屋换校服放东西,出来洗手帮忙盛饭,一进灶屋闻到了味,“老婆你做卤味啦好香啊。”

“我想做营生,白日无事便去买了下水,这俩盆子才五文钱。”黎周周分别盛了出来,让相公一会试试味道,哪种更好吃,一边说“不过要是等以后生意做起来了,那去买下水不能这么便宜,肯定要多给一些的。”

顾兆听周周说起早上买下水的猪肉铺,听着像是总销,然后分销给四处摊贩别处,那确实,以后他家做这门营生,买的下水多,不用四处分散买,确实方便。

当然要多给些,不能按照今天这个数来。

周周是做人实在,顾兆则是想,猪肉铺老板是不知道下水能赚钱,才给的便宜处理的,要是以后他家生意不错,传出去了,猪肉老板心里肯定不平衡,要是使坏断了货源,或者主动提价。

毕竟就这一处总销售,是他家恳着人家的。

还不如自己开口,落个好感在前。

“相公,今个做的多,天气热这东西不好放,咱们吃不了这么多,不如给张嫂、许阿婶、马嫂子家送一些”黎周周见日头还早,用碗各样捡了些,先送过去在吃饭,不然送晚了人家怕要休息。

“成啊,一起。”

两人端着粗瓷碗,分别去送,速度快。黎周周送许阿婶家,顾兆送张家,敲了门,也没进去,屋主人客气热情相邀进去坐坐,不过两人都婉拒了,说送完东西还要回家,相公我家周周还没吃饭,等着一起吃饭,改日闲聊。

顾兆这边亲亲密密的秀老婆,一口一个我家周周琢磨出来的,这段日子我去书院上课,多谢街坊照顾我家周周了,卤味下水我家周周做的一绝,大家伙尝尝。

黎周周那边就老实直白许多,说了是卤味都是下水做的,不值几个钱,尝尝鲜。

后来一起送了马家。

这才关了院门,夫夫俩吃饭了。

“相公试试味。”

顾兆挨个试了下,也没糊弄夸夸周周,仔细尝过认真说“肺片味入进去了,猪肝里头不成还有些淡,大肠这个碗的有些过,这个又有些腻”

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漏斗。

“其实可以一锅卤,像是不好熟的肝子可以提早放,好熟入味的可以晚一些,这也分批次的放。煮好后,焖的时候,可以切一下,然后再放进去,这样就更好浸泡的,但也看分什么。”

顾兆给周周夹了块肉,说“先吃饭,我觉得已经很好吃了,这卤味料就是放鞋底都香。”

“相公又浑说了。”黎周周笑说,把相公话记在心里,“既然这样,我明个试试卤别的看看”

“这个好,荤素都成,像是豆腐、豆干、藕片之类的。”顾兆以前还挺喜欢吃卤豆干,“不知道有没有豆干。”

“有的,王阿叔做过,不过这个村里人吃不惯,还是豆腐好炖菜好吃。相公,藕片是什么”

“长在荷塘里,上头是莲花,底下结的藕,生在淤泥了,洗干净了白白胖胖的一节节,能炒菜做藕粉吃。”顾兆想着宁平府县,反正是村里没见过。

黎周周没见过莲花,听了相公描述,便肯定说“这花好,又可以看又可以吃,不浪费很实用。”

“那确实。”顾兆同意。

瞧瞧,他和周周果然是天作良缘,绝配

与此同时,隔壁许家、马家、张家三家,也是到了晚饭时间。

许阿婶接的碗,接的时候笑呵呵的说好、尝尝、闻着味就是香、有心了有心了,等黎周周走后关了院门,倒也没嫌弃那一碗下水,就是没刚才面上的热络笑。

心里想就是一碗下水,当什么宝贝值钱的吃食。不过想黎周周乡下来的,没见过什么世面,吃过好的,小孩家家也是热情好心,便没多说什么。

“娘,碗里是啥”

许阿婶便把碗顺手给儿媳了,“隔壁送的下水,你拿了,记得明个儿得空把碗送过去。”

芸娘接了碗,一瞧颜色红黑红黑的油亮,都不知道咋下手。

这下水听过,可卤味下水真没听过吃过。

没一会,在外头干零活的许阿婶男人回来了,在外做了一天力气工,许家晚上习惯吃干的。许阿婶儿媳芸娘焖了一锅杂粮饭,还有自家蒸的热腾腾的馒头,炒了两个菜,一荤一素,还拌了个黄瓜。

这在府县普通人家来说吃的算不错好的了。

饭是紧着够,可菜总是吃不够,许阿婶过日子细,菜,尤其是荤菜先紧着屋里干活的男人吃,再者就是孙子吃。许阿婶自己吃黄瓜就着干饭,还盯儿媳芸娘的筷子,多夹一筷子菜就要咳。

“娘,明个儿多炒点菜吧,都不够吃。”许阿婶儿子心疼媳妇儿吃不到菜说,再说他也是两口米饭一口菜,吃到最后还想吃个馒头,没菜了。

许阿婶便放了筷子说“你说的倒是轻巧,像是我刻薄了芸娘似得,这一桌子菜哪样少了你们爷们的了女人干活少,不出什么力气,少吃两口而已,又不会少一口肉,我做媳妇儿的时候哪里这般贪嘴那都是要被打手背的。”

被嫌贪嘴,芸娘低头吃着干馒头,相公能帮着她已经好了,家里吃米买菜都是婆母做主的,日子都是这般过来,早习惯了。再说婆母这么省,省下来的也是留给相公和她儿子。

许家就这一门血脉。芸娘每次想到这儿也不觉得多吃一口有啥。

抠就抠吧。

“如今咱们小文大了,你俩前几日不是还想送小文去私塾念书吗这念书哪样不花钱”许阿婶说到孙子身上,目光疼爱,“小文吃,咱们多吃菜,长个子。”

许文斌人小小的,碗里是半碗的菜。

芸娘一听婆母说送儿子去私塾念书,哪里还觉得手里馒头没滋味,桌子下悄悄捅咕相公,意思没啥事,别说了。许阿婶儿子又铩羽而归,每次他说都这样结尾,不由嘀咕说他还缺菜半个馒头没得就。

“我想起来了,隔壁不是送了什么卤下水吗满满当当的一大碗,我去拿。”芸娘也心疼男人,男人都是帮着她说话,可婆母拿捏的是她的命根子。

左右为难之际,想起来那碗下水。

“啥下水做下水了”许阿婶男人这下开了口,皱着眉说“家里日子也没这地步,还买下水了,糟蹋钱的东西。”

许阿婶连忙说“我咋可能花钱买下水,隔壁送的,说什么卤的,人家好心好意送来的,我能拒回去吗不像话,你嫌弃不爱吃一会不吃就成,这炒菜是拿猪油炒的,汤汁你拌拌饭顶一顶。”

没一会芸娘端着那碗下水过来了,还是倒腾到自家的碗里。

桌上一放,许家一屋人没人动筷子,都瞧着心里排斥别扭。谁家穷的揭不开锅吃这个啊

芸娘瞧大家不动,便小声问婆母,“娘,你不尝尝啊那我尝尝”

去端菜功夫,桌上那盘拌黄瓜都吃的干净,更别提荤菜那碟子,芸娘碗里还有大半碗的饭,没的菜就,要是不吃下水那就干吃饭,芸娘想就是恶心腻了,先试试看吧。

“你吃你的,我又没拦着,又不是啥金贵的。”许阿婶说。

芸娘便夹了一筷子,黑红油亮瞧不出什么东西,切过了,她放在碗里用饭埋着,想着一会囫囵吞下去,等拨进口里,吞苦药似得脸愣了下,而后慢慢松开了。

好吃。

又香又有嚼头,还有肉味,就是没腥臊臭的味。

“娘,好吃,真的好吃。”芸娘说。

许阿婶不信,可儿媳妇不敢骗她,便拿了筷子也夹了口,这一下子愣住了,桌上围着的男人、儿子、孙子一个个问“老婆子咋样”、“娘成不成不好吃就吐出来。”、“阿奶阿奶好不好吃呀娘说的对不对”

“好吃。”

许阿婶咽下去了东西,才反应过来。

真的好吃。

“快尝尝,好吃的。”许阿婶先给孙子夹。

这下不用许阿婶发话,男人、儿子都下了筷子,没饭的就就这馒头,刚一下嘴里,本来还迟缓不信,尝到的汁儿的味,连舌头都能混着吞下去。

这、这哪里是下水,怎么这般的好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