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夫郎家的赘婿首辅 > 第48章 府县生活8

夫郎家的赘婿首辅 第48章 府县生活8

作者:路归途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6 13:43:25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四十八章

张家、马家差不多同许家一般。

这会都是吃饭的点,不过张家要热闹一些,夫妻俩还有三位闺女,大娘性格脾气烈一些,今年十三岁,平日里洗衣做饭收拾家务,照顾底下两个妹妹是一把罩。

三娘有时候不怕娘,怕大姐。

二娘性格文静,是个不爱说话的性子。有时候周氏还说她家这老二是个闷葫芦,一坐一下午,赶着让出门和三娘玩都不愿意。后来周氏便不管了。

“娘这是啥”大娘在灶屋搭手帮忙做下午饭,问阿娘。

周氏手里端着顾秀才送来的卤下水,说“下水,巷子里黎家院子送来的。”

“就是整日里穿着袍子的那家吗我爹能不能也穿袍子还挺好看的。”

石榴巷里男人都穿裋褐,只有顾兆一人穿袍子,可不是稀奇事嘛。

“那是清平书院的衣袍,在那里念书的都是秀才,跟咱们可不一样,人家不用干活买卖,整日里光坐着就成,你爹穿袍子还咋做醋”周氏把碗放在案上,想到什么,说“要是你们有个弟弟,攒了这些年了,也能送去私塾念个书,没准也能”

可惜她肚子不争气,没消息。周氏叹气。

大娘见娘不高兴,岔开了话说“阿娘,这下水黑乎乎的,好不好吃”

“下水能有啥好吃的,不过今个顾秀才就是端一碗土过来,咱们也得接着,这都是秀才福气。”周氏说着,见大娘好奇,也是下水这东西,也就她小时候实在是穷的揭不开锅,过年不沾个荤腥说不过去,爹便买了下水,吃了几顿。

周氏现在都忘不了,说“诶呦那味啊,我肚子饿的,塞嘴里了都能把肚子里灌得水吐出去,你说能好吃吗”

大娘听娘说的,好奇心吓退了一半。

饭菜好了,大娘唤二娘三娘端饭,二娘瞧见那一碗没瞧过的东西,问大姐“姐,这是啥端不端”

“娘说下水,不好吃。”大娘说。

周氏在旁“不端了,这东西吃不了嘴,要犯呕,等一会倒了吧。”

谁知道话说着呢,二娘先拿筷子夹了一块往嘴里送,反正娘说要倒了,她尝尝有多难吃

“唔,阿娘大姐,好吃”二娘舌头刚沾了味,囫囵嚼着赶紧说“别倒。”

周氏不信,下水能好吃哪里去,她家老二就是古怪。大娘好奇,“我也试试。”一尝,眼睛都亮了,不住点头,“娘好吃,比咱自家炒的肉还要香。”

“真的假的”周氏迟疑,然后接了女儿筷子也去尝。

马家院子也差不离。

马家就夫妻俩,没孩子,以前出了事丈夫伤了,生不了了。如今两口子在府县里做营生买卖,挣了钱送村里老屋,等小叔子二弟大了,娶妻生子,到时候过继一个过来。

这都是爹娘答应好的,不然能咋办

以后老了、死了,连个摔盆的都没有。

说收养一个,那到底是外人,流的不是马家的血脉,把钱花在外人身上,夫妻俩才不乐意,觉得爹娘说的对,还是紧着小弟来,如今小弟念书十岁,再等个七八年就能结婚娶妻,到时候第一个先抱给他们。

两口子日子就这一个指望盼头了。

马家的院子小些,少一间正屋的量,租金也便宜,平日里一间睡,两间做营生,吃穿上也省,钱都攒着。这会下午饭就是一锅素面条并着几个馄饨,做了一天营生买卖,自己吃时就喜欢简单些,不爱复杂的。

对付两口。

剩的骨汤还有个底儿,兑了水,馄饨面条都是剩的,下一把菘菜就成了。见天这么吃,哪能不腻味。

“刚隔壁黎家院子小夫夫送了一碗说是卤下水,不然我端过来”马嫂子问男人。

男人听说是下水皱了下眉便答应说“吃吧,别浪费糟蹋了。”

马嫂子也是这么想,难吃就难吃,总不能糟蹋吃食,便端了过来,又羡慕说“隔壁那家是个哥儿,今个儿大早上还瞧见他家相公出去买早餐吃,特别疼惜人。”

“我对你不疼惜了”男人问。

马嫂子嗔怪了眼男人,说了声“还用比啊。就是,我就是羡慕,不管女孩还是哥儿,都挺好的。”买醋的嫌自家三个丫头,旁人瞧不起哥儿,可要是放她肚皮里,那她都是当宝的。

“是我对不住”

“打住吧。要不是你护着我,命都没了。”马嫂子不让男人说下去了,是她先提起这话题的,实在是没忍住,便岔开话说“吃饭吧,你先尝尝这味,瞧着不是煮也不是炒,油亮油亮的。”

男人笑呵呵说“拿我试味呢成成,我来,不好吃了你吃别的。”

这都多少年了,每次顺口说起孩子,最后总是没滋没味的。两人岔开了话题,男人夹了筷子下水放面碗里,怕一会味冲吃不下去,裹着面条压压,结果一筷子进了嘴,这素面条顿时不一样了。

“你赶紧尝尝。”男人嘴里面都没吞下去说。

马嫂子“你又唬我呢我不上当。”

“真的试试,好吃。”男人给婆娘碗里夹了块,催着说“真的香。”

马嫂子便学着男人吃法,一进口就愣住了,这味特别的香,没啥味的面条都浓郁起来,还开胃,整日里清汤寡水的吃食,就算拿酱炒菜,味也没这个香和特别。

“真好吃。”

后来三家卤味下水吃完了,连着汤汁也没放过,伴着面条特别香。

没成想,黎家院子的黎夫郎,竟然还有这么一门好手艺。许家,许文斌吃完了,说好吃,问阿奶明个儿能不能还吃这个啊

屋里男人也看过去,家里灶屋吃什么许阿婶当家做主的。

“这不知道,不过我瞧着隔壁黎家夫郎怕是要做这个营生。”许阿婶看出来了,味好又特别,她还是第一次尝这么个味,不由羡慕说“估摸着生意要好起来。”

其他两家差不多都这意思,送的吃完了,还惦记着下一口,想着明个继续吃。那不能上门白要黎家的卤味下水,一思量就差不多转了脑子,估摸过几日黎家生意要开张。

“下水便宜不值几个钱,就是这做法,不知道咋做的,我尝出有些甜味,糖就贵了。”

“再贵料能用多少,主要还是卖的下水,下水本少。”

“不知道卖多少钱”

各家羡慕归羡慕,不过转念一想,黎家幸好是卖的下水,没和其他家起了冲突。马家还说“这下水就着面条好啊,又是邻居,空口吃下水有些咸,配点面条、馒头不是好”

“也是。”

其他三家就等黎家开张了。

黎家院子,夫夫俩吃完下午饭,收拾完,周周小课堂上了一小时课程,今天照旧学两个字,并且复习前面学的。然后洗漱上床躺着说说话。

“相公,你说卖多少钱好呢”黎周周掰着指头跟相公说“荤包子三文豆沙也三文,这个里面放糖要贵,荤的馄饨六文钱一碗十个。”

顾兆说“拿咱家炒菜勺子,一勺七文”

那勺子还挺大,一勺下去几乎多半碗,是不是便宜了

“不然十文”

黎周周双眼瞪圆乎了,“这、这也太贵了,我想着一碗五文”

“不能这么算,下水现在是便宜像不要钱,可指不定以后就抬价格上来了,而且烧的柴火、买料、人工,你跑前跑后的辛苦,咱们不说要的太贵,但也不能这么便宜。”

现在烧饭的大瓷碗,大铁勺得舀两勺。

“要是以后卤素菜了,素菜豆腐豆干总比下水贵吧那不能素的比荤的还贵吧”

顾兆理所当然说“尤其咱家卤味在府县是独一味,不要怕定的高,再说也不是特别高,没到一两银子一碗。”

“哪有人会花一两银子吃这个啊。”黎周周笑,相公又逗他。

顾兆说“怎么不会,有钱人要是为了心头好,不管贵价,反正买个开心。不过不说这些,明天老婆你试的时候可以看看,一大锅能做几勺子。”

“成,那就按相公说的论勺子卖,一勺子七文钱”黎周周问。

顾兆“价钱还是有些些低,不过这个地段,也不好要太贵,就七文吧。”石榴巷这边全都是民住院子,日常吃食消费,一勺子多半碗的卤煮,给家里添个菜、拌个面条、就个馒头是差不多了。

走长路。

黎周周心里定了数,也热火起来,想着明个儿先去买下水,然后要去木材店瞧瞧,打一张桌子,还有柴也要买,这些又是大头花销,可这次心里没有害怕,只有紧张和期许。

他觉得这门买卖营生不会差。

“后天我沐休,我在家咱们开业,这样开业第一天你也不会太忙乱。”顾兆说。

黎周周心里更踏实了,说好。

顾兆搂着老婆的腰,本来要睡了,又想起来,说“做生意买的下水指定要多,西边的肉铺又远,你这一来一回的,咱家打个推车吧”

黎周周本来说他也能提动。

“老婆老婆你别累着了”顾兆拿出杀手锏。

黎周周一听累着就想到生孩子这事,忍着脸上燥意,低声嗯了声。

“独轮的好像不稳,不行,得做个两轮的。”顾兆见村里都是独轮车,不知道府县有没有两轮车,应该是有的,可他想的有些不一样,也没见过这个时候的两轮车,反正睡不着了,摸黑爬起来给老婆画草稿纸。

黎周周便起来点油灯,听相公说要画两轮推车,这样推着轻省不会翻车,心里高兴,便陪在相公一旁看着相公画。

等这么一折腾,再次上床都困了,顾兆亲了亲老婆脸蛋说了声睡,夫夫俩抱着睡得香甜。

第二天一早,黎周周烧早饭,顾兆穿了衣裳出门了一趟,没一会回来,说“我刚问了下,隔壁马家这几天不用推车,我已经说好了,周周你买下水柴火这些先借他家使,车子订做估计还要几天,到时候送一些马家下水就成。”

“好,知道了,相公快吃早饭吧。”

黎周周心里甜,没想到相公忙活跑出去是因为这个。

吃了早饭,顾兆换了校服,亲了老婆便急忙出门。他发现人一旦踩点到校,好像就回不去之前松快时间,今天又是到了教室刚坐定,笔墨纸砚掏出来,外头就打铃了。

郑辉今个元气满满,又恢复以往的热情话多模样,说“你啊这么赶,还不如和我们一同住校。”

“住校被窝里能有老婆吗你单身,你可怜,你懂什么。”顾兆哼哼没客气说。

郑辉面上便气结,说“我也是有妻子的。”

“所以呢你晚上还是和二哥睡。”

严谨信正温书,头也不抬否认“各睡各的床铺。”

然后打铃了,各回各座位。

郑辉别看刚和顾兆吵嘴,脸上气,其实心里是高兴的,他觉得自说开后,他心里松快,顾兆和他说话随性了几分,跟之前板板正正叫他郑兄不同。

亲切了许多。

就连严谨信,最初两人吵起来,话不投机,可如今也颇多包容。郑辉定了心神开始念书,只是想着来官学没错,遇到了良友。

中午时,自然说到明日沐休时间。

郑辉伸了个懒腰,说明个定要好好松快松快,去吃个好的,请顾兆和严谨信两位下酒楼,“说金玉楼的一道菊花鱼特别好吃,酸甜可口的,鱼身做的像是盛开的菊花般漂亮,来府县这么久,之前安顿下来一直听说没去过,怎么样,明日咱们兄弟三人去吃一吃,还有那桂花酒。”

“不去。”严谨信拒绝。

郑辉便说“我把二人当兄弟,你可别跟我说什么不受撅来之食。”

“我想温书。”

郑辉便看顾兆,知道要是顾兆去了,他们在说动说动,严谨信定会去。谁知道顾兆摆手开心说“我也不去,明个有事,不是搪塞你,我家周周要开张做营生,赚钱养我,我得在家打个下手。”

“你不去,他不去,我一人去多无聊,不去了。”郑辉叹气。这菊花鱼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吃到嘴。

他这俩兄弟什么都好,品行正直为人可靠,是顶顶好的正人君子,可一人提起来满嘴是他家夫郎,另一人提起来全是要看书温书。

唉。

“你俩是不是没去过我家要是不嫌弃,可以来我家做客。”顾兆想着拉壮丁,明日忙起来,有着打下手的。

郑辉就是吉祥物,人活络热情,严谨信嘛一身腱子肉,一看就是能干活的勤快可靠之人。

顾兆满脸真诚邀请二位兄弟,是兄弟就砍几刀

“离我家不远,走不到一刻就是书斋。”

严谨信本来要说出口婉拒话动摇了。顾兆又补充“我上次和郑兄去看书,有几本是京城新到的,不买去看看也成。”

“那明日我便叨扰了。”严谨信答应下来。

郑辉

顾兆看向郑辉。郑辉痛快答应下来,说“不管吃什么,反正不想在书院待着,多无趣啊,走走也好。”

于是便定了明日,郑辉和严谨信一大早去黎家。

“到了石榴巷你们问黎家院在哪就成。”顾兆说。

郑辉是每次听顾兆说黎家院、他是黎家人心里都复杂,不知道为什么顾兆可以如此坦诚的说出来,难道心里就没有半丝芥蒂不怕别人说他骨头软靠哥儿不是男子汉吗

因为他娶了府尊庶女,家里长辈提起来便夸说大哥寻的好亲事,以后要好好对待人家,人家可是府尊之女到了咱家委屈了,镇上其他叔伯说起,便是郑家结了一门好亲事。

句句夸赞,可在郑辉眼里,那是句句背后都是嘲笑讽刺他们家攀附府尊,连他这次中了秀才,家里人不说是他勤勉读书来的,而是说多亏娶了府尊之女。

娶妻已是七年前的事情了,为何前两次没中为何非是这次中

他二十多年苦读,结果全成了靠妻家关系攀爬上来的。郑辉心里能不堵的慌这次考中后,来府县官学,家里父母便说让妻子同他一起,在官学旁租个院子,有妻子仆人照顾他。

郑辉不愿,他宁愿睡院舍,虽是苦了些不方便,可自由自在。若是下次考中了举人,家里还有什么话说总不会又说是靠了妻家吧

因为心中芥蒂,郑辉对着妻子越来越冷淡,到了官学中像是换了个新天地,没人认识他,便打下主意,不会说家里的事情,可没想到碰到个顾兆这么个入赘婿。

时时提及他家夫郎不说,每次还满脸光荣。

郑辉觉得自己已经够屈辱了,没成想新同学上门入赘还是上的哥儿门,按道理来说应该更坚定避之不及,不在书院提及家里事,怎么就顾兆能坦然至此。

“事实如此,我说不说都改变不了我是黎家上门婿。至于为什么要提,当然是我高兴啊,我家周周那么好,我说起他我心情好。再说了,旁人想法认定我什么,我管他们作甚,又不是他们供我读书,给我做饭,帮我缝衣,关心疼惜我”

合法夫夫,为什么羞于启齿。顾兆理直气壮说。当然房中之事就不提了。

郑辉又被顾兆的言论洗了一次脑,觉得顾兆说的都对,回去翻来覆去睡不着,严谨信吵得出声问怎么了。郑辉坐起来说了一通心里烦闷。

“兆弟心胸宽广,意志坚定,非常人能及。”严谨信夸赞顾兆,然后就不管郑辉了,虽说明日不上课,可还要去书斋和黎家。

郑辉喃喃念“是啊,我就是太在意旁人看法,不如兆弟洒脱,亏我自诩不在意名利,要真是不在意名,也不会这般介意,藏着掖着”

这一日,白日里早上黎周周收拾完锅碗,院门响动,马嫂子推着家里推车亲自送过来了,还有昨日黎周周送卤煮的碗,都是洗干净了。

“我家这几日不用车,尽管放心使。”马嫂子拿了车上的碗递过去,夸赞“昨个闹了笑话,我乍一听下水都不敢吃,后来我男人说好吃,我才下了筷子,味好,真好。”

黎周周接了碗,得了夸,先谢了马嫂子送车,说“不怕嫂子笑话,我家以前在乡下,没听过还有收夜香的钱,如今住过来,我家相公读书、租院子、买纸笔,这些花销大,就琢磨想个营生买卖。”

“那确实,读书人是开销大。”马嫂子很同感的点头,说起来“我之前不是说了,我家小叔子也念书,还是上的村里私塾一年束脩二两,平日纸笔等等,过年过节要给夫子送礼,这些都是费钱的。”

“也是我家就供这么一个读书人,不然哪敢想啊。”

黎周周不好问下去,便笑笑。马嫂子送完车说了两句便也回去了。

肉铺摊子老板扛了半扇猪扔到摊子上,摊位前头已经排了队伍。

“老朱,要一斤的肥板回去熬猪油,再来一斤肥瘦的。”

猪肉铺就叫朱肉,老板姓朱。正好合了这行买卖。

刀锋磨的利,沉甸甸的刀在朱老板手里头就精巧了,一刀尖下去,三两下就两块肉就出来了,买肉的客人摆手说不用小伙计称了,直接上手装了筐,笑说“老朱这手艺比称还准,买了这么多年了,只多不少,走了。”

来买肉的熟客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当然也有过日子留心的,不开口说话,小伙计便上称,每次都正正好,从没缺过半点肉。

“师傅,您这手艺我啥时候才能学会啊”

“干个七年八年的就差不多了。”朱老板说完便瞧见远处推着车的男人,昨个儿买下水的

那半桶的下水,自家吃也一天也吃不完。

朱老板心里嘀咕,今个来买肉的吧再瞧这男人,高高大大的,穿的虽然普通了些,但衣裳干净,人也收拾利索,没准是哪家客栈、铺子管采买肉的,昨个来探探路

黎周周停了车放一旁,说“老板,我来买下水。”

朱老板

“我记得你,昨个儿买了半桶,咋你家吃完了”实在是好奇。

谁家下水这么吃法的。

黎周周说“不瞒老板,我家有个手艺专门做下水的,之前在乡下,如今搬到府县,我家相公读书开销大,我就想做个营生买卖,以后可能天天要来买下水,昨个的钱给的少了,老板还是多算一些。”

朱老板心里先是一惊,脱口而出“你是哥儿啊。”

“是。”黎周周点头。

朱老板一时不知道说啥,他做猪肉买卖做了这么多年,来往客人都见过,可还真没见过这么像男人的哥儿,难怪家里头男人能放心夫郎出来做营生。

想完了这些边角八卦,朱老板才想起来刚这位夫郎说,下水买卖

这下水还能买卖做吃食啊不怕赔了钱

于是又无语住了,猜这夫郎也是可怜人,模样长成这样了,相公还要读书,只能辛辛苦苦出来干活,正经营生怕是没本钱,只能往这边想。唉。

“下水我能问你要多少,多了这不是坑人的吗。”朱老板硬邦邦回了句。

黎周周便解释“昨个十文一桶太便宜,我做买卖,以后赚了钱,老板你给我的本低了,我怕你以后不快。”

这夫郎老实性子,也就乡下来的才会这么说。朱老板同情,当然更多的是觉得夫郎说话可笑,啥下水买卖还怕他亏,他亏啥。这下水平日里卖都没人要,就是有钱人家给狗都不吃。

“你别说了,就十文一桶,街坊四邻都知道我老朱这人,做买卖这么多年从不干骗人缺斤少两的事,一口唾沫一个钉,就这样了,你能赚钱那是你的本事,赚不了砸手里了,也别赖着我让我还你十文钱就成。”朱老板说的一锤定音。

黎周周

“我家相公说”

“啥你家相公,买多少”朱老板不耐烦打断,都说了十文一桶,这夫郎怎么这么烦,就没见过嫌便宜的,又不是啥大户人家,“买不买”

黎周周只能先认了,回去和相公再说,“买。今个一桶。明日我再过来买,老板以后能帮我留着下水吗一天最多多少”

“差不多两桶,全给你留了。”

知道黎周周是个夫郎,旁边的伙计还被他师傅踹了一脚,去帮忙将木桶里下水倒到夫郎带来的桶里,抬上推车了。等黎周周付了钱道谢推车走了。

小伙计才说“师傅,真有人做下水吃啊那不得腥臊死了。”

可不是嘛。朱老板心里也想,就等着这夫郎几天断了营生买卖不来了。

还说什么赚了钱,怕他给的本便宜亏了不高兴。

咋可能。

黎周周回家将下水先放在灶屋里,用盖子盖着。然后拿着相公昨个画的图纸去订推车桌子,还有要买柴火,不过这个卖柴的说以后要是订了,能送到家。

还有大料、方糖、酱。酒。这些都是要买。

到了木具铺子,黎周周说要订个两轮推车,拿图纸给店里伙计看。

“两轮推车简单,咱们府县就有人定,师傅会做,不用看,又不是小地方来的只见过独轮的。”伙计心想哪来的土包子,连两轮推车都没见过,还拿图出来,画的都是啥啊。

黎周周听出伙计话里的小瞧意思,也没不快,他家相公怕没有才画的,也是想他以后做营生买下水能轻快些,这是相公心意。

“我瞧瞧看。”做木工的师傅来了,一看客人手里图纸,虽然画的不咋好,但大致还是能看懂,“前头两轮子,后头把手下还有木头棍子架着,这个好,停了走了方便,不用人一直抬着。”

“比之前店里做的看着好使。”师傅说。

刚才的伙计真那么好吗他都没瞧出来啥好。

“我家相公也说这般好,还想打上两个小臂高合着推车长的木箱子。”黎周周跟师傅比划。

相公说木桶放上面不稳,承重单一不平衡容易倒,大箱子好。

“成了,推车箱子两日后来取货,木桌子下午就能给你送到,留了地址就成。”师傅点头看明白了。

收钱时还少问黎周周收了二十文,相当送了一个木箱子。

“你家相公这推车琢磨的好,底下有支撑能停下来休息。”师傅夸说,“以后我这儿做车就按你们这款使,给你便宜些。”

黎周周自然好,笑着道谢。

相公都是想着他。

买齐了东西,回去已经过了晌午,黎周周没舍得在外头吃,想着自己做点对付一口,回去没多久,许阿婶来送碗,还送了一荤一豆沙包,得知黎周周明个儿开买卖做营生,便直夸说好。

“我家昨个儿吃了你家卤水,小文说没吃够,好吃,闹着还想吃,我还怕你不做了,现下好,做了买卖,以后咱们近,都能买到。”

黎周周当即说“我下午还要再试试做,到时候给邻里街坊都送过去,尝尝和前天的味咋样。”

下午又有免费卤下水吃了,许阿婶自然热情高兴,然后不耽搁黎周周忙活了。人家要做买卖,她留这儿看着自然不可能,都是手艺方子。

一桶的下水,洗干净,去了污糟的,连着血水,剩下能有多半桶。

家里大灶锅一铁锅正好卤这半桶多。黎周周有些后悔要两桶,万一一桶的量都卖不出去呢

怪他听了十文一桶,想着多做一些,多赚点钱。

这次一桶还是分两锅卤,按照相公说的,分批下东西。最后出来的切了,放卤汁里泡着,一个多了时间一个少了。

这次黎周周送的人家多,一条巷子家家户户都送了。他数了下,要是拿大勺按照相公说的,那一锅能出来十五勺。

一勺七文钱,那就是一百零五文。他一桶下水是十文钱,一块糖分成四块,放了一瓣,大料不贵,还有柴火、酒,这么算下来能费个三十五文左右。加起来本就是四十五文。

一百零五文刨去四十五的本钱,那还有六十文。

黎周周算的有些慢,一天要是能卖一锅,那一个月就有

一两八百文

黎周周眼底发亮,这么一年下来,和地里庄稼收成差不多。

这时候,黎周周还没敢往一天能卖两锅算,就按着一锅算的,已经心里满足踏实,家里粮食不用费钱买,全靠村里收的粮,那攒的可不就是多了。

每月花销上次算了,一个月有个八百多文,要是相公买了书,那就不好说会更贵一些,差不多算下来一年能攒个八、九两银子

真好。

下午顾兆放学走到巷口瞧见有伙计推着推车,上头装着木头板,桌子腿,一问果然是送他家的,便搭把手扶着一起回了。

进了院子,伙计问放哪里。

“这边。”顾兆让送铺子里,就靠着门脸大门口位置。

等装好了桌子,凳子,送了伙计。自家开饭了。

黎周周说了今天买下水老板说不涨价,还有算了一锅卖的价,顾兆一听觉得便宜了,说“要是以后老板再涨个十文,那成本提高到五十五文,这样买卖辛苦,赚的也少,不然一碗卖八文还好听,发发发。”

“相公,我不怕辛苦,做买卖营生都是这样。”黎周周觉得涨一文有些多,“咱们一条街上,包子馒头卖的最快最好,因为便宜,许阿婶儿子媳妇儿一天到晚没个停,一人和面揉面,一人拌馅包,一整天下来,刨去本,挣得比咱家这个多一些,但也不会太多,可我这个轻省没那么累。”

“就算一桶贵了十文,还是有的赚的。”

黎周周说。

顾兆便不再坚持,他家周周定主意,“老婆你说得对,我老想多赚一些,投机取巧占个卤味特殊,这小吃的买卖走长久之道,多一文确实贵了些。”

七文和八文,别看差一文,可对附近住户来说有时候多一文就得估量掂量买不买了。要是放京城,要价十文往上可能不会太高。

“相公都是心疼我,我知道。”黎周周高兴说。

顾兆便笑,又想抱老婆撒娇蹭蹭了。

今个黎周周送邻居卤味送的量少,昨个送过的三家是尝过味,今个一端上来就下筷子,家里准备炒的菜都不吃了,先紧着卤味来吃。之前没尝过的,便犹豫的、退却的、嫌弃的,可等真的尝过了后,便惊奇,直夸好,吃完了没尽兴,恨不得去敲黎家的院门,问问你家做不做生意,还有没。

家里人多的,才几筷子刚吃个味正香着这就没了,再吃自家炒的菜,顿时没了滋味,饭都不好下。

于是便问“黎家铺子啥时候开”

三家是打听到了,许阿婶说“明个儿就开,不知道卖多钱,这玩意稀罕独一份,你说咋能做的这么好吃,占了荤腥怕不便宜。”

“要是十文一碗,隔几天也能尝尝。”

“十文买啥下水啊。”张家卖醋的男人说。

周氏就笑话,“还嫌下水,刚我端上来就你吃的最多,吃的时候咋不嫌了,能把下水做出这个味,我估摸里头东西可贵着,还尝着糖味,这个贵,怕不要个十文,也得八、九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