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毕业后我回家养蜂了 > 第130章 第 130 章

毕业后我回家养蜂了 第130章 第 130 章

作者:兰拓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7 17:50: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江小满已经好一阵子没来学校了,没想到学校租的房子已经大变样了

原本略有些空旷的院子里,左右两边都装上了移动板房

这是江百川特意打申请临时搭建的。

两位新老师来了之后,租的这栋民房实在是住不下,要是分散到村民家里借住的话,又担心会出什么意外。

想到还要在这边住一年,江百川就跟上面打了报告,额外审批了一笔经费,在院子里盖了几间活动板房。

这种房子拆装方便,成本也不高,关键是以后拆了也不会破坏租住的院子。

现在江百川和两个老师都住在靠东边的三间活动板房,西边三间,一间改成了阅读室,剩下两间打通做了临时食堂。

江百川把郎英母女三人安顿在了食堂边上的阅读室。

“这、两个孩子翻坏了学校的书就不好了,我们还是去教室睡吧。”

看着满屋子整整齐齐的书架,郎英局促地牵住了两个孩子。

“怕什么书不就是拿来翻着看的难道还要摆在架子上装样子吗孩子喜欢翻书是好事,开卷有益,看完原样放回去就行了。”

江百川指了指角落里临时搭起来的两张木板

“学校也没有多余的床,这两张板子是之前搬家带过来的,垫在地上也能防潮。就是这里是图书室,按规定不能使用明火和电器的,火盆子和电热毯都不能用,委屈你们了。”

“不委屈是我们给学校添麻烦了。”

郎英没想到她们母女居然还能找到这么好的落脚之处,这图书室打扫的特别干净,满屋子都是书香

她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多书呢。

两位新老师听说江校长救助了被渣男抛弃的孤儿寡母,也跟过来看了看,没多久,姚甜甜给郎英拿了好几个暖宝宝过来,还有一个充好电的电热水袋。

谷庆松也把自己的电热水袋贡献了出来。

山里的夜晚实在是太冷了,他们有厚棉被还好点,郎英带着俩孩子呢,小孩子可不能冻感冒了。

把郎英母女三个安顿好之后,江小满就急匆匆回山岩家了。

山岩的几个徒弟和他们的家人都还没走。

屋子里烧着暖炉,炉子上煮了一大壶茶饼,空气里都是劣质烟草的味道,看到江小满回来了,山岩咳嗽了一声,正式进入正题。

要把养蜂事业做大做强,单靠他们两家是肯定不行的。

按照江小满之前说的,等他们赚到钱,再吸引其他村民加入进来又太慢,山岩和江小满商量了一下,准备先从身边人中间发展出第一批“加盟商”。

其实和靠近公路的郎山村相比,老山坳子那边更适合养蜂。山里蜜源丰富,几乎一年四季蜜蜂都能找到花蜜,而且山坳里地广人稀,有时候几户人家就占了好几个山头

一个山头放上一百多箱蜂桶,那每年的产量就不得了了。

以前是因为没有销路,卖给小贩又不划算,所以大家都没想过靠养蜂赚钱。

可现在不一样了。

江小满那边的土蜂蜜供不应求,每次上架都是秒空的节奏。

山岩先让几个徒弟回家把情况和家里说了一下,至于做不做,全凭自愿,他也不强迫。

山岩要是拿着师徒的名分强行让大家都来和他一起养蜂,这帮徒弟的家属倒真要犯嘀咕了。

可他现在这幅“爱做不做”的样子,反倒让家属们对养蜂能赚到钱这件事,愈发笃定起来。

尤其是家里几个经常上网刷视频的年轻人,把江小满的带货成绩研究了一下,一小时就卖出去好几千瓶土蜂蜜,这要是他们也跟着养蜂,那岂不是稳赚不赔

山岩便当场宣布了他和江小满商量好的“养蜂合作社初步合作方案”

第一个最要紧的,自然就是土蜂蜜的品质。

现在为什么网上卖土蜂蜜的被吐槽的那么厉害

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掺假的太多

明明只采购了一百斤土蜂蜜,恨不得往里面掺一千斤假蜂蜜

这种事情在他们合作社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

山岩家祖辈都是跑山割蜜的,这一行怎么动手脚,他再清楚不过了。

所以,他给愿意加入养蜂合作社的人家定了一个规矩今后合作社收购蜂蜜,不要摇好的,那种太容易掺假了,他只要整个没拆过的蜂桶

“以前大伙儿跟着我跑山,最怕的就是自家人在山里出事,老实说,我也怕”

说到这里,山岩苦笑着摇了摇头,指了指被江鱼抱在怀里拍着哄睡的山花,“你们也知道,如今我不是孤家寡人一个了,有了山茶她们三个,我如今也开始怕死了。”

“所以,我盘算着,以后在合作社里专门成立一个收购土蜂蜜的跑山组,让他们几个跟着我四处跑山收蜜,我们自己带着家伙去蜂农家里开箱取蜜。”

“这活儿不像攀岩割蜜那样要拿命换钱,也没那么辛苦,最主要的是,以前跑山割蜜,那就是吃的青春饭,你们看,做咱们这一行的,过了四十岁,可还有几个能爬得动岩壁的”

“要是单单只是跑山收蜜,那就不用吃青春饭啦只要咱们这个养蜂合作社不散伙,你们几个,以后也算是捧上一辈子的铁饭碗了。”

这才是山岩有信心说服家属们跟着他和江小满一起养蜂的杀手锏

他们这帮祖辈靠攀岩卖命吃饭的,谁不想安安稳稳地赚钱呢

哪怕少赚一点,也总比一年一年的提心吊胆要好得多。

他和这帮徒弟们有技术,江小满有销售渠道,两边联手,说不定的还真能把这个养蜂合作社给办起来呢

到时候他也不去深山老林里攀岩找蜜了,就带着徒弟们一家家的收蜜去

这样虽然繁琐了点,但可以保证他们收回来的都是正宗原装的土蜂蜜。

只要不掺假,客人吃了满意,一年年的,总能积累一批忠实客户。

一旦销售渠道稳定了,他们合作社和蜂农都能跟着挣到钱,那这门生意,才是一座永远也挖不完的金矿山

这帮徒弟的家属们,在家里的时候就已经被洗脑洗过一次了,现在又听到山岩和江小满亲口承诺,说只要这个合作社办起来了,以后这帮跟着山岩的徒弟都有铁饭碗,还不用像以前那样拿命换钱,都忍不住有些心动。

只是,他们也有自己的顾虑。

头一个就是这做蜂桶的成本。

老山坳子那边早就封山育林了,根本不让砍伐大树,虽然他们各自都在自己家山头种了一些,但就算全部砍掉最多也只够做二、三十个蜂桶,这么点蜂桶够做什么的

要想靠养蜂赚钱养家,每家每户起码也要再做一百个蜂桶

自己买木头,再加上各种辅材和人工,单单是做蜂桶就要两万多块钱成本

说句实在话,他们这样的山里人家,但凡一次能拿出两万块,也不至于让自家孩子跟着山岩去跑山拿命换钱了。

可能在很多城里人看来,两万块也就两三个月的工资,可是在他们郎山,有的人家每年种洋芋种苞谷,一整个家庭的全年收入还不到一万块钱呢

再去掉家里的花销开支,每年能攒下两三千块钱,就算是非常会过日子了。

两万多块钱,那几乎是一个山里人家十年的积蓄了

“这个不急,我们也没要求大家头一年就一下子放出去一百多个蜂桶。”江小满赶紧解释道,“大家量力而行,今年能做几个蜂桶就放出去几个,也要先看看一个蜂桶能出多少蜜,要是产量太少的话,说不定还要想办法种植一些蜜源植物。”

众人楞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就连山岩和江鱼都忍不住乐了。

他们老山坳子那边别的没有,蜜源植物那还用得着自己种吗

唯一需要担心的,大概就是蜂桶放的太远了,被山里的馋嘴野兽偷了蜜吧

然而,江小满接下来的一番话,就让大伙儿笑不出来了。

“还有一件事我要和叔叔婶子们说一下,那个,咳我毕竟是郎山村的人,要是我跟山岩大哥一起办养蜂合作社,只帮你们老山坳子这边卖蜂蜜,不帮本村人卖蜂蜜,到时候我跟我爹在郎山村可要被人家骂死啦。”

“所以我和山岩哥商量了一下,你们也别急着做那么多蜂桶,有多少钱做多少个,剩下的等明年赚到钱再做嘛”

“这样的话,我们村要是有人家也想跟着咱们一起养蜂,我也让他们先做十几个蜂桶放出去试试。”

江小满不好意思地解释道。

刚才还在犹豫是不是先少做几个蜂桶的老山坳子村民,立刻产生了危机感

什么郎山村的人也要跟他们一起养蜂

那他们还能赚到什么大钱啊山下条件可比山里好多了有些家里有两个壮劳力出门打工的,哪年过年不带回来几万块钱

谁家里还没个几万块的存款呐

有了创业资金,岂不是马上就能做出一百多个蜂桶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山下的蜜源没有山里多。

但人家地多啊

而且江小满还说了,他们打算在闲置的荒地上种一些蜜源植物,这样一来,那他们老山坳子岂不是一点优势都没有了

众人顿时心思浮动起来。

有脑子灵活的,已经默默在脑子里梳理了一下自家的亲戚关系,看看有没有地方先借个一两万的。

反正养蜂这事儿,赔钱是不大会赔钱的,最坏的结果就是放在山里的蜂桶被熊瞎子掏了,那最多也就损失一季的蜂蜜,把蜂桶换一个地方,再引一窝野蜂,明年还能接着产蜜

这么一想,好像多做几个蜂桶,也并不是什么亏本买卖啊

江小满并不是故意哄骗老山坳子那边的乡亲,让他们多做几个蜂桶支持他的养蜂事业的。

事实上,第二天一早,他就跑去找了村长江有田,说了他要和山岩在老家开个养蜂合作社的事情。

“本来山岩哥说老山坳子那边的人祖辈都会进山割蜜,就说让他们那边先试着养一茬看看,我想着咱们村不是也有不少人家里有蜂桶吗反正都是收回来我自己卖的收老山坳子那边的土蜂蜜,那为什么不能收咱们自己村子里的呢”

“大伯您看,你们家要不要也做点蜂桶放出去这玩意儿养着也不费事,就是要经常去看看,别叫蜂巢被野兽掏了。”

“我算过了,按照咱们这儿蜂桶的大小,一桶蜂一年大概能产十几斤土蜂蜜,按照今年的收购价,一斤原蜜23块钱,十斤就是230元,咱们这儿一年能产23茬原蜜,那一个蜂桶一年至少也能赚个五六百,十个就是五六千这可比种洋芋赚钱多了。”

“而且养蜂也不只是土蜂蜜能卖钱啊,蜂巢、蜂蛹卖出去也是钱啊这样算下来,一个蜂桶一年至少能净赚一千块钱呢。”

听完江小满算的一笔账,江有田也坐不住了。

他当然知道养蜂能赚钱。

江有田家现在就有几只蜂桶,但都是养来自己家吃或者送人的,原本也没想过要当成正经生意。

可听江小满这么一说,要是他们郎山村每家都能做二三十个蜂桶,赶上年成好的时候,那岂不是一年就有一万多块钱的收入

而且这份收入,就像江小满说的那样,还真像是白拿的。

山里人养蜂,其实也就做蜂桶需要花点钱,引蜂可以找养蜂的人家要点蜂糖底子,越冬的话,山里人都习惯在蜂桶里留一点蜂蜜,倒也不需要额外花钱买白糖投喂。

最主要的是,江小满解决了山里人养蜂产业最关键的两个环节收购和销售。

按照他的说法,要是加入了他们的养蜂合作社,以后养殖户只需要负责好好养蜂,蜂桶里的蜂巢满了,就打电话通知合作社,山岩会带着专业的割蜜队上门收购,现场测量原蜜品质,按照重量和品级收购。

这样的话,这养蜂还真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啊

就连江有田这种人精都心动了,更别提村里其他人家了。

甚至就连老房子还没修好的郎英,都打算先做二十个蜂桶放到江家给她的山地上去。

那块山地离江边不远,有一片槐树林,附近山上还有山桃、山樱、山杏、野菊之类的,这些都是天然蜜源。

到时候她再学江小满,在自家山地边上往外开个半米宽,沿着边缘全部种上金银花

这样不会影响这块地原来的收成,金银花还能给蜜蜂采蜜,花苞摘下来烘干也能卖,积少成多,也能让两个丫头多吃几顿肉了。

一时间各家各户都行动起来。

家里有木头的,已经在院子里吭哧吭哧锯木头了。

没有木头的,到处打电话找人买现成的。

就在这时,江小满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