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毕业后我回家养蜂了 > 第131章 第 131 章

毕业后我回家养蜂了 第131章 第 131 章

作者:兰拓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7 17:50: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什么你说大伙儿一起雇车去二手市场淘木头”

听完江小满的话,老村长惊得整个人差点蹦起来了。

还能这样吗

江小满用实际行动告诉老村长,就凭他多年拾荒,咳不是

是“可回收垃圾再利用”的丰富经验,要想在短时间内,为村民们买到量大又便宜的木材,这二手市场还真是个不错的路子

众所周知,二手市场的老板们手里,几乎捏着一个地方90收废品的散户电话。

江小满打算统计一下他们村还有老山坳子那边大概需要多少废旧木材,然后去县城的二手市场发一个收购二手木材的信息。

到时候他就等着人家上门找他就行了。

最主要的是,他做蜂桶的话,不需要整块的好板材,一些零散的木块也可以用,他爸以前还用自己家打家具的边角料,做了两个坑坑洼洼的蜂箱呢。

没想到这两个奇丑无比的蜂箱,居然很受野蜂们的喜欢,都不用他们引蜂,年年都有野蜂争着抢着来筑巢

而且,他找人打听过,二手木材的价格,如果不是一定要整块的好板材的话,几乎只需要市场上整块好板材的十分之一

就拿他们乡下最常用的杉木板来说,最便宜的双面带节的便宜板材,要150元一张,一张板材其实也做不了多少东西,要是换成同等大小的二手板材,十几块钱就能买到一堆了。

而且这些二手零碎板材,一般都是城里人家装修丢出来不要的,以前收废品的都不要呢,现在他花钱去买,他就不信那些收废品的不心动

村里这帮人正为买板材的事情烦恼呢。听说江小满有门路搞到更便宜的二手木材,都用不着老村长挨家挨户通知,自己就主动找江小满报数量了。

不过,江小满也跟他们说清楚了,除了买木材的钱之外,雇车和在城里搬运上车的钱,都是要各家均摊的。

“这是应该的本来我们自己去镇上买板材,也是要雇车请人帮忙的。”村里人不用算都知道这笔账很划算。

毕竟他们自己去买一手的板材,又贵,还要自己家出钱雇车。

请江小满帮忙一起买,雇车可以几家拼一车,二手板材也比一手的更便宜,这样算下来,做一只蜂桶的成本,能省下来一半呢

“哎早年间咱们这儿还没封山育林那会儿,做蜂桶都是用最粗的树干做的,那时候做出来的蜂桶,多么结实一只桶能传三代人现在呢自家山上的大树也不准砍木材又贵就只能去买二手木材”

听说儿子要帮村里人去二手市场淘木材回来做蜂桶,江有粮忍不住叹息道。

他家现有的这几只蜂桶,简直就是电视上说的什么“时代的烙印”

从他爷爷辈,用山里足有两人合抱那么粗的老树桩子做的蜂桶。

到他爸爸那一辈用实木锯出来的厚木板做的。

再到他这一辈,用自己家做家具剩下的木材边角料做蜂桶。

没想到到了他儿子这一辈,居然连新木材的边角料都用不上了,还要去买什么二手木材

国家这政策好是好,就是做出来的东西,越来越不经用了

江有粮一边念叨着,一边把家里之前打家具剩下的木材边角料又拖了出来,锯一下,再拼一下,居然又拼拼凑凑做出了三个蜂箱。

这也是江小满为什么要去县城淘二手木材回来的原因。

虽然没有得到过专家论证,但江小满总觉得,山里的野蜂,好像更喜欢这种用边角料碎木板钉起来的蜂箱筑巢,大概是因为木板之间拼接留下的缝隙,更方便蜜蜂在上面筑巢

江有粮在家里敲敲打打做蜂箱的时候,江小满已经去县城把第一车二手木材运回来了。

说是二手木材,看着简直和新的一模一样

“这次咱们运气好,收废品的说,他们最近刚好承包了一个新小区的垃圾清运,那个小区在装修,每天都要丢出来不少做家具剩下的木板什么的,就是有些复合板质量不行,得挑一下再给我们。”江小满这一趟真是意外之喜

他觉得自己的拾荒见闻录又可以增加一条了。

原来那些还没人入住的新小区,也有垃圾可以捡啊

有用的知识又增加了一点

这些装修做家具的时候裁掉的木板,大大小小的不太平整,也没办法按平方算钱,最后江小满索性按照重量给他们算了钱。

于是,今年冬天,整个郎山村,家家户户都在叮叮当当地敲钉子锯木头,忙着做蜂桶。

也有的技术不过关,又或者图省事,便和江有粮一样,直接做成四四方方的蜂箱。

做好的蜂桶和蜂箱也不用油漆,不用抹桐油,直接选个地方,下面拿几块石头或者砖头垫一下,防止蜂箱受潮,上面也用破瓦片什么的随便挡一下雨水,有的人家引蜂技术不行的,还专门跑到江鱼家里,请山岩去帮他们指导一下。

因为这个,山岩夫夫和村里人迅速熟络起来,现在可以说是已经彻底融入郎山村了。

郎英也带着两个女儿,搬回了修缮过的老房子。

江小满连着去县城跑了一个多礼拜,拉回了足够两个村子用的二手木材,如今在村里的风评那是蹭蹭往上涨

毕竟他这番操作,可是直接把村民们做蜂桶的成本一下子砍下去一大半

这样一来,同样的成本,原本只能做三十个蜂桶的,现在就能做六十个了。

按照江小满给老村长算的一笔账,一个蜂桶好的话一年能挣一千块,十个就是一万

六十个蜂桶,岂不就是六万块钱啦

不得了

一想到以后坐在家里什么也不用做,就时常去照看一下,然后就能等着山岩他们上门收蜂蜜,一年就能净赚六万块钱,村民们心头火热,恨不得立刻就能把蜂子引过来,替他们赚钱

只是他们的蜂桶今年做的太晚了,已经错过了引蜂的最佳季节,只能遗憾地等待明年开春,到时候百花盛开,有大的蜂群分蜂的话,他们就能趁机捡漏了。

全村人都在吭哧吭哧埋头做蜂桶的时候,江小满又开始不走寻常路,带着江鱼还有郎英,每隔两天就去赶场捡漏,用最低的价格把人家卖不掉的鱼全部包圆了,然后拿回来做熏鱼干。

本来江鱼是想让人家送货上门的,没想到现在江上打渔的这帮人居然这么懒的

就这么一丁点路也不肯跑,非说为了几条鱼跑一趟不划算。

江鱼没办法,他的面子还不足以让人家特意为他跑一趟,只能骑着借来的三轮车,和江小满一起,吭哧吭哧地一趟趟往返于镇上和村里之间。

好在今年的活鱼价格是真的太便宜了

有几次集市散场的时候,江小满亲自上阵砍价,楞是把那些还没断气的鱼砍成了死鱼的价格,三块钱一斤,不分品种全部包圆

其实这种前一天才捕捞上来的鲜鱼,哪怕因为缺氧死了,拿回家去马上剖开处理,鱼肉的口感和新鲜的活鱼并没有太大差别。

那天,他们全家包括郎英母女三个,都吃上了鲜美的鱼塘炖豆腐,红烧鱼划水,也就是鱼尾。

剩下的都被他们切块做成了熏鱼。

江小满做的熏鱼,和农村整条腌制的还不一样,是先切块腌制,再铺在竹篾席子上,拿松针竹炭慢慢熏出来的。

做好的熏鱼块块金黄,翻开来看,鱼腹的肉还是鲜红色的,而且因为腌制的时候加了姜丝和花椒,闻起来并没有太大的鱼腥味,反倒带着一股熏腊的独特香味。

毫不夸张地说,这熏鱼块还没下锅烧呢,光是闻着味道,都让人口水直流了。

江小满特意用熏出来的小鱼给他们做了几道菜。

之前他们在镇上收鱼的时候,为了压价,跟摊主说好的是一口价包圆,大鱼小鱼全都要

所以,除了适合拿去卖的大鱼之外,他们还顺带买回了不少小鱼小虾。

虾倒是好办,吃不完的,他们当天就拿出去晒成虾干了,这玩意儿在本地餐馆也卖的不便宜,江鱼之前去河沟下网子的时候,就已经陆续攒了不少虾干了,山岩说了,等攒的多了,他就拿到市区,找几家专门做本地土菜的饭馆卖掉。

这种野生河虾干在本地土菜馆里,一小把拿来炒韭菜,就要卖到三四十元一盘,山岩拿过去,估计也要卖到四十块钱一斤了。

剩下的小鱼,鲫鱼从背部剖开,去掉内脏,腌好之后拿小竹签子撑起来晒干,留着以后吃鱼干也行。

不过,新鲜的野生小鲫鱼也是好东西,江小满的做法是先剖开去内脏,洗干净沥干水分,油炸后再拿来烧锅子,双耳锅底部垫一层老豆腐,把烧好的鲫鱼倒进去,小火慢炖,越炖越香。

还有一种叫黄辣丁的,老实说,要不是缺氧死了,这种鱼活的能卖到十几块钱一斤。只可惜,就像过气的明星降价血亏也很难找回巅峰时期的资源一样,死掉的黄辣丁也只能三块钱一斤打包清仓了

但是江小满不嫌弃啊

买回来剖洗干净,和萝卜丝一起红烧了吃,这个季节的萝卜正是好吃的时候,脆嫩鲜甜,切成丝和黄辣丁一起炖,鲜得不得了

江小满做这道菜的时候,特意没有放辣椒,几个小孩子吃的头也不抬,拿大勺子舀鱼汤和萝卜丝拌饭吃。

“小满,我从生下来到现在,说句心里话,还没过过这样的好日子呢,怪不得咱们村里人都说,当年老祭巫都夸你是咱们郎山的小福星”

“我看呀,自从我遇到你,我的好运都来了”郎英笑眯眯地说。

短短半个月,郎英姐姐仿佛脱胎换骨一般,再也不像从前那样,总是佝偻着背,苦着一张脸了。

没了公婆的奴役和磋磨,郎英本来就是个手脚勤快的,除了照顾好两个女儿之外,她甚至每天还能腾出时间收拾一下自己。

身上的衣服虽然还是旧的,但是每天都洗得干干净净,为了方便,剪了齐耳短发,露出了光洁饱满的额头和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笑起来简直和从前那个悲苦的农村妇女判若两人

不过,她说这话可不是故意在拍江小满的马屁。

郎英现在是真的有点相信老祭巫的话了。

因为,自从遇到江小满,她这一个多月简直就像开了挂一样

先是和江二明那个狼心狗肺的东西离了婚,分到了老房子和两块地,还有两万块钱现金。有了这些东西做倚仗,郎英完全有信心自己能养大两个闺女

毕竟以前江二明不管她死活的时候,她还不是靠种地养猪,养活了一家五口人现在还少了那两个好吃懒做的老东西呢

然后她就托了江小满的福,找到了两份新工作

一个就是帮江鱼和江小满一起做熏鱼,一天一百块钱,在农村花销又不大,她起码能存下来两千块剩下的,还能偶尔给两个女儿买点肉吃呢。

还有一个就是晚上帮山岩装蜂巢。

自从发现老蜂巢也能卖钱之后,山岩那帮徒弟可算是找到了“财富密码”,几乎天天往山里钻,攒多了就送下山来,直接丢给自家师父。

反正山岩待他们向来厚道,蜂巢割回来给师父,等卖了钱,师父也会一分不少的给他们分账的。

大概是可怜郎英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生活不容易,山岩就给了郎英一个新工作帮他们包装蜂巢。

这份工作的好处是可以在家里做。

山岩把整桶的老蜂巢和定做的玻璃瓶配好给她,这样郎英晚上把两个孩子安顿好之后,还能在家里装蜂巢,这活儿不累,装一瓶五毛钱,晚上顺带着做做,也能挣个几十块钱。

看着不多,可对于一个离不开孩子身边的单亲妈妈来说,却是个特别适合她的工作。

有了这两份收入稳妥的工作,郎英仿佛一下子就有了生活的希望和动力,她现在干劲十足,不怕活儿多,就怕没活干

而这一切,都是江小满为她带来的

老祭巫说的没错,小满确实是他们郎山的福星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