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化宋 > 第110章 老少交锋

化宋 第110章 老少交锋

作者:九州月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7 23:05: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王洋作为赵士程最后一个教出来的徒弟, 得到的指点其实还在山水和种彦崇之上,前者是因为赵氏商行有赵家宗室这个大树,天然就避免了很多麻烦, 而赵士程给出的货物差不多都是高等科技千锤百炼后弄出来的科技树, 对市场是处于一种降维打击的状态, 所以山水遇到的麻烦其实并不多,在人身安全可以保障的情况下, 有足够多的容错,山水这种机灵的小姑娘也勉强可以应付。

而种彦崇更多的是崇拜火器的力量,对赵士程的知识了解得并不深入。

王洋就不同了, 他是从无到有,在基层用无数困难和人心历练出来的人才, 对于经济、民政的了解甚至远在赵士程之上,所以, 就算赵士程不给开外挂, 也足够应付张家父子。

就比如现在,他听过张叔夜的要求后, 开始仔细了解了西北一地的不同情况。

张叔夜有求于人,当然有问无不答,在他看来, 西北是有特产的, 那就是青盐,青盐的贸易高于牛羊的贸易主力,其他的皮货、草药, 都只是添头, 但盐是大宋的贸易武器, 宋与西夏早就禁断了青盐贸易, 也就是如今羊毛异军突起,又占了一些贸易的份额,让西北边州添了一点进项。

但王洋听完之后,就知道光是羊毛,远不远够支持三百多边寨的进项,在他看来,想要让西北边州扭亏为盈,那就要充分利用畜牧业的优势。

比如养羊,不只是毛有用,羊皮也可以熬胶,羊奶可以做粉,羊肉可以像海货一样,制成干货,甚至可以利用青盐便宜的特点,做成腌肉,这些都是可以增加附加值的办法。

但如今的西北诸城,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王洋问道“西北诸城,多为卫戌连防而筑,所以城中多为守军,少有民夫,如此,又如何经营呢”

张叔夜道“西北诸城,虽然是守卫,但却也是诸羌交易所在,内地货物,在城中与边民贩卖,只是商贸所得利少,常一年两年,方才往返一次。”

王洋听懂了,西边边贸是有市场的,但市场很小,安全性又不高,商人不愿意过去。

“所以,张监司若想改变,那么,就得打通西北与东面的商路,”王洋心里略为有数了,“先前我说,必须有一富饶州县全力供养,也是有此因由,西北非一州之地,而是下辖两路四十四州,想要一次将三百余边城全数扭转,是不可能的,但要扭转一部分,却还能一试。想要解决,那得先有一处边城兴起,以做表率。”

张叔夜听得很认真。

王洋继续道“比如,找一处位于渭河渡口处的城寨,收拢周围牧民,约定每年在其部落收买多少羊毛,将周围的毛料聚集到一处,再利用水源梳洗羊毛,收拢周围人手,织洗毛料,再引入织机,将毛料就近销入成都府路,以成都府之富庶,必能让这处城寨扭亏为盈,若能做好,再向其它诸路推广。”

张叔夜摸着胡须,大赞道“不错,这法子可行,我得上书官家,请张相派人主持此事”

王洋摇头“这,若是上书官家,怕是很难成功。”

“这是为何”张叔夜眉头一皱。

王洋叹息道“你也是蒋公的门生,这些年来,变益法为厉法之事,难道还少了么”

当然不少,做为变法派的一员,张叔夜可是亲眼看到明明是好心的有益之法,如何被贪官酷吏用来变得法儿坑害百姓的。

张叔夜有些无奈道“但,总不能因为畏惧失败,而不去改变吧”

王洋解释道“非不可,而是不可由官府行事,须得由本地羌人去行此事,否则以官府之能,怕是难以有多少利润,落到各地城寨身上。”

张叔夜并不是旧党那种耻于言利的人物,变法派对经济问题还是有所了解,闻此言,便大感不悦“我大宋子民都未有利,如何能将羊毛之利,奉送于羌民之手,由我说,拿些米粮将他们打发了便是,赚来的钱,用于边州民生,都是正理。”

王洋看着张叔夜,发现这种回答当年几乎是和自己问师父的一个问题一模一样,便把当年师尊信里的回复略做修改,直接使用了“张监司,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若没有给供货商留下足够的利润,河湟羌人为何要放弃劫掠,专心为我们牧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我们并非不得利,只是要留下一份,惠及边民,免得他们心向西夏”

说到这,他顿了顿,仔细回忆了一下下边的内容,继续道“我大宋教化边民,多以威加,不以利诱,如能以羊毛之利,勾连党羌之民,将来攻占西夏,也能更为受用不是”

张叔夜微微点头,觉得有道理相比于每年朝廷丢在西北的军费,这一点利润,当真是九牛一毛。

“所以,这些商户如何做,更让他们自行觉决好了,我们能帮的事情,便是搭好台子,让边州之民,自己寻些出路。”

张叔夜点头,他细细想了这个办法的前后,又不解道“可是,中原之地本就有商户去收购羊毛,我们若是不主导此事,又能做些什么”

重头戏来了

王洋集中精神,认真道“我们需要定下规矩”

张叔夜眸光一闪,瞬间锐利起来“您是说”

王洋侃侃道“我们需要定下规矩,如羊毛一斤最低以多少价格收买,建立交易行,为两边的商户做下担保,规定不同上品、中品、下品的区别,如此一来,收税便利,也可以方便两方交易,但这有一个最大的难处。”

张叔夜道“请讲。”

“钱”王洋斩钉截铁道,“没有钱,那么就无法抬上最低的价格,至少要有收购一州之地羊毛的价钱,才能将这规矩做起来,没有这样的实力,无论是朝廷如何规定,两方也只会私下交易,不会理会朝廷规矩。”

很简单的道理,你说十文一斤,但没人收购,我就卖不出去,但如果你朝廷愿意十文一斤收购了,那无论商户说破天去,你也不可能九文卖给商户。

张叔夜长叹一声“那,这事应如何做呢”

收购一州羊毛,那至少要数十万贯,超过了大部分州府一年岁入

王洋继续道“这事,你需要找宗知州,以他为担保,可以说服新镇的商户,以规定的价格购买,他们本来就是最终的买家,必是有这个钱财的。”

张叔夜听到这里,兴致已经不高了,因为这个计划就算献上去,也只是给这密州宗泽刷声望,他若想得这声望,重入仕途,至少得当上这密州知州等等

张叔夜骤然想起种彦崇要他来新镇的目的,险些扯下一根胡须,痛得他用极大的毅力才维持住表情不变,他沉声道“不知阁下,可知延安府宣武校尉种彦崇”

“当然知道,”王洋摸了摸脸,用复杂的语气道,“那是吾之师兄,已有两年未见了。”

张叔夜心中越发明了,不由笑道“原来如此,老夫此来,正是种校尉推荐而来,不知阁下师从何人,可否让吾一见”

“吾师为桃园之客,避世已久,”王洋遗憾道,“一时半会,怕是无法引见。”

张叔夜有些遗憾,但更多的是疑惑,他不动声色道“却是我没那福气,他让我来此,怕也是令师的主意吧”

王洋疑惑道“这,从何说起”

赵士程全程看完,以说王洋还是嫩了些,张叔夜可不是那些没文化的老农,而是家学渊源、历经宦海浮沉、见过变法成败、官龄比宗泽还长的老油条,你光是给他萝卜,他哪那么容易上勾啊

他跑出门找了一张纸,随便写了几个字,又跑回房里,看王洋还在和张叔夜打太极,就站在椅子上,将手上纸,在张家父子背后展开。

王洋抬眼看到那几个字,目光微微一凝,轻轻点头,便语出惊人的道“张监司,吾便也不绕弯子了,此次师兄引你前来,是因为朝中大变将至,想让你接任密州知州,免得朝廷来了恶吏,损了我师兄弟这点积业啊。”

张叔夜皱眉道“哦,如今朝廷中,张相励精图治,又哪里会有大变。”

王洋微微摇头“快了,还有明岁,官家便会召蔡京入京,复得相位。”

张叔夜执杯的手一顿,杯中酒水,险些便洒了出来。

他儿子就没有这么好的养气功夫了,立刻大声道“怎么可能,这才一年时间张相无过,怎么会罢相”

不怪他心急,因为他爹就是被蔡京拿下来的,就是因为蔡京罢相了,才准备着积累些威望,想要复职,这要是蔡京重新上位,那他们一家人,还能有出头之日么

王洋没有回答,只是凝视着张叔夜。

这位头发斑白,却依然有英武气概的文士,却是长长一叹“官家这忍耐,不过两岁么”

他没有问对方哪里来的消息,但他却也明白,蔡京不会罢相太久,因为没有人能比他更会揣摩官家的心意,当然也明白,除非自己愿意依附蔡京,否则,便只能等着蔡京老死,再谈起复之事了。

再看看面前的小辈,他忍不住调侃道“如今老种相公也是闲赋在家,吾如今区区一个监司,如何能越品而任知州你们这师兄弟,真以为朝堂之事,如此容易”

王洋微笑道“我自然有办法,张监司不妨在这镇上,多等两天。”

张叔夜本来也是这么准备的,道“那便先谢过王里正了。”

王洋于是告退,走的时候,还伸手带走了旁听的小朋友。

才一出门,在新镇说一不二的王里正便垮下脸来“小公子,我是不是给你丢脸了”

好惨,才说下大话,就没有了,这张叔夜根本不像宗知州那么为国为民。

赵士程拍拍他“是你急着表现,让他察觉了,放心,他已经在勾上了,只是在和你拉扯,至少,他儿子已经咬勾了。”

王洋抱怨道“那儿子好骗,可那爹却不像赵观察那么好糊弄了。”

赵士程遗憾地拍了拍他肩膀“这条鱼有点大,肯定要花些力气。”

王洋神色又很快坚定起来“你再等等,我一定不会让他们跑掉,若我真拿不下,您再亲自出手。”

赵士程本来已经准备的好的话术顿时咽了下去,他微笑着说“好。”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