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化宋 > 第112章 梦想重来

化宋 第112章 梦想重来

作者:九州月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7 23:05: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有需求就有地位, 在经过一番拉扯后,张叔夜的态度终于显得谦卑了起来。

他一改先前走马观花的态度,带着最近沉迷小报财经版的儿子, 开始认真地观察起这密州的行事风格。

要了解,当然就要加入, 张叔夜发现这里房屋租赁价格便宜, 正好住了两天的高档客房,囊中已经空了大半,便找了牙人, 准备租上小院, 暂居几日。

“这位客官啊,”在新镇的当牙人的铺子倒是有几家,接待他们的牙婆听到他们想要小院, 神情便都复杂起来, “这新镇的宅子,大多是民夫们为了省力省料自己修的, 大多连成一排, 这还真没有几个单独的院子,那独院都是商坊管事们修筑落成,有倒是有,但这价钱嘛”

张叔夜明白, 他的要求也不高, 便道“那便来一间普通的屋子。”

牙婆最喜欢这种好说话的客人, 便带他们去看了手头上的几处宅子, 最后, 张家父子选了一处临近港口, 方便去寻王里正, 还能常常吃些海货的摊子。

这仔细一观,果然发现了更多不同之处,在张叔夜接受到知识里,不扰民就最大的德政,如在县之下,乡村之中,官府是不会管其中的纠纷行事的,通常都是由宗族自行解决。

如修桥铺路这些事情,多是由乡县之中的士绅来捐献,若是由县中来做,通常就要发起力役,扰民伤民。

这里却是不同,这里的“街管”能拿到一部分的补偿,被王里正调来指使。

他还从这些街管手里拿到了一本薄薄的册子,里边写的内容十分简单,如注意防火,需爱干净,邻里亲睦等等,教导他们热爱家乡。

如果是以前,张叔夜会觉得这些事情是扰民之举动,但如今在王洋手下,整个新镇以一种他想都不敢想的速度飞快发展,让他瞠目结舌之余,又思索如果是自己治理,能不能做到

结果自己是不可,这其中就有一个最大的难题,这种建设,需要极为恐怖的钱财,他完全不可能做到。

带得这样的惆怅,张叔夜拖着一个可以折叠的小马扎,坐在王大人的衙门口,一边看着小报,一边等着他出来。

这马扎可真是不错,是毛线编成的坐垫,随便一叠,拿着就走,想坐就坐,对他这样上了点年纪的人来说,就很合适,等回了西安草场时,一定要带起一个回去。

衙门毕竟是人家的办公之地,他为了私事,还是不要进去的好。

而等了一会,他看着一名身着罩衣的军士,带着放文书的竹筒,从远处走来,进入了王洋的宅府。

嗯,刚刚那人的打扮,好像是军械司,军械司的人到这里来做何,难道这里也有密州司库也要找人来打制军械

好奇之下,张叔夜,便腆着脸,在王洋陪着军械司的人出来时,问能不能看看密州的军械如何。

王洋本想拒绝,但心说这事在西北军方许多人都知晓了,也不差这么一个,便带着张叔夜一起,去了铁坊。

铁坊全称是赵氏山水钢铁联合作坊,非常大,有着三层楼高的大炉,浓烟日夜不停歇,顺着季风飘向了北边。

这里的工人大多着胳膊,用着钳、锤,锻压着浇筑而出的铁件,手上还大多套着手套,有一个人的手套不小心落到了烧火的铁件上,却不见起火,而是更加白了几分张叔夜大惊道“火浣布”

王洋看他一眼,不明道“什么”

张叔夜把王洋拉到一边,忍不住低声跺脚道“火浣布啊,是大食进贡我朝的神物,投之火中则白,哲宗年间,得了火浣布七寸,视为珍宝,到现在这七寸的火浣布都是官家之物,你们这是搞什么”

王洋额有几声,才低声道“这,这倒未听过,这是这是有一次海船遇难得来,不知此物如此宝贵。”

屁呢,这是师父的方子,把蛇纹石碾压成鱼松一样的东西,然后像纺线一样做成线,再织成布,做成手套,因为他小人家说这东西有毒,所只织了一批,就没有再用了,更没有拿出来卖,谁知道会是这么贵重的东西。

张叔夜痛心疾首道“这布还有么,我想买几尺,做一件披风”

“也许有吧,等会我在仓库里给你找找。”王洋随意敷衍道,“我这正忙呢。”

于是又带着人,前去了盔甲间清点货物。

在这里,大批铁铠随意地堆放在墙角,涂了层气味很重的油防锈,而另外一边,巨大的吊锤一上一下,飞快地捶打着各种才浇筑出来的铁件,淬火后放到退火炉中退火。

那吊锤不是用的水力,而是用的链条,由人踩动齿轮,将其抛到空中,再重重落下,让整个房间是噪音巨大。

整个流水线有数十人,各司其位,一件铁甲从浇筑到送出,只花了片刻时间。

张叔夜哪见过这种场面,感觉那铁锤就是打在自己脑子里,把脑子弄得嗡嗡的。

而那位军械司的人也很平静地清点了数量,便和王洋离开这吵闹的房间,在外间讨论起什么时候运送。

“这里怎么能打铁甲”许久,张叔夜头重脚轻地走出来,神不守舍地问那年轻人。

“嗯,还不是朝廷的军械司,总是那么慢,次品多,要价还贵,种彦崇就直接找上了京东东路的转运使,由他们延安府路出铁胚、碳石,交由密州打造,”王洋轻描淡写道,“如今这订单供不应求,已经排到明年了,刚刚那位就是延安府路的军械监司,每隔一月,就要来清点数目,就怕被别的军州截了去。”

张叔夜深吸了一口气,看铁坊的目光就充满了羡慕,他当年在兰州当参录军士时,要是能有这样一只铁甲君,他敢去和西夏的铁鹞子别苗头

西北价格昂贵的铁甲,需要一名铁匠至少一个月的辛苦捶打才能用的铁甲,在这里只用了几天的时间,便筑了上百具。

如果能,要是能带着这样的一只大军,幽云应该也能收复吧前些年他出使辽国,那边的军械兵马废弛至极,草场不是养羊就是种上了庄稼,听说平定边患都是用辽东和女直人,夺去幽云十六州。

就那么一小会的时间,张叔夜几乎已经把以前做梦才敢想的事情又想了一遍。

这到底是什么地方,怎么能如此神异。

如果说,前天他还觉得王洋只是给了一个治水的思路,不一定能成,那么,如今,他觉得这可能性相当不低了。

有这么赚钱的行当,有这么多的军州人脉支持,别的不说,这密州如此发展下去,绝对不是任何州县可以比拟的,能治理出一方盛世,本来臣子们可遇不可求之事,更不必说这密州可能还关系到军、民、财三方大计。

这种州府的职位能落到他头上,分明是他福气,他先前居然还挑三拣四地嫌弃

真是迂腐、愚蠢、罪过啊

想通这一点后,张叔夜更再也没有了先前那为官多年的架子,态度谦卑地仿佛不是在对待一个白身后辈,而是一位四品的同僚。

“这有奇物,必有其人,”张叔夜含笑道,“真是想一见令师,请他指点一番啊。”

王洋微笑道“这是一定。”

你早就见过了。

他转身上了车驾,而张叔夜没追,他厚着脸皮,背着马扎,挤上了马车。

“王公子,在下想求见宗知州,不知可否引见”既然准备上船,张叔夜便没有了那么多顾忌,在他看来,如今一点风险也不敢担,那么还是早点回西安草场牧羊割草算了,少想什么名留青史,大有作为的美梦。

王洋疑惑道“这倒不难,可是张监司,你就看了这么一个铁坊,不觉得是奇技淫巧,与民争利么”

张叔夜感慨地摇头“老夫也曾跟随朝廷变法,变法所行,无非是开源与节流,可这些年,开源,那都开得是什么源,青苗法、差役法,为何皆为害法,不过是由贫生奸计,由富生是非罢了,你这新镇不同,那开源,是真开源,这上上下下,商也好,民也罢,军也亦然,皆可从中得利,无非多少而已。”

王洋一时惊讶,他是得了老师著作,才明白生产力的事情,可这张叔夜,居然也能从中看出一点苗头,这也是很了得了。

张叔夜继续道“神宗故去后,旧党几乎全废新法,我等变法一脉,皆在苦思为何失败,到哲宗亲政时,章相又将新法改良,重新施行,有几分成效,却还是无改本朝三冗两积,后来蔡京为政,这新法,便几乎全成了盘剥民生的恶政”

说到这,他长长一叹“自此,我辈变法一派,皆尽茫然,不知何处来,何处去,更不知这大宋的法,到底还能不能变朝廷之中,诸臣皆没有心气,只由得官家行事,皆因不知如何改,如何作,更养不名望,无名望,非名臣,便止不了官家的性子”

王洋忍不住道“一定得是名臣,才能劝谏么”

张叔夜无奈道“人微而言轻,若是欧阳修、范文正、王荆公那等人物,陛下不听劝谏,便能带领群臣劝谏,若还不依,必被天下议论,而如今嘛”

王洋终于有些明白他为什么这么执着于当个名臣,便点点头“原来如此”

张叔夜感慨道“但如今,我看这新镇,却大有不同。”

王洋矜持地笑了笑,这他当然知道。

“这不同之处,非是繁华富庶,”张叔夜沉声道,“繁华之地,天下难以比得过东京城,而这新镇,却是有另外一种开源之路,若是此路去畅行天下,则法可变,路可改,若潜心而为,在我闭眼之前,说不得,便能见到这大宋一改积贫积弱,重回汉唐之盛世”

王洋忍不住泼冷水道“这,张监司啊,如今的官家,似乎并无变法强国之志啊”

你们这些变法党,是想披我恩师的皮

张叔夜微微一笑“此事岂是一年半载可行,当是十年、百年为计,至于官家凡持国者,有几人不想要名留千古,时间长了,总会有所改变。”

王洋这才点点头。

张叔夜很高兴他的态度,当然,还有一句话,他没有说出来,本朝历代官家,寿数都不长,他这没五十岁,就已经是三朝老臣了,如苏辙这种仁宗年间的进士,都已经是五朝老臣,没准他们成势时,就能换上一位新的、不那么胡来的官家呢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