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化宋 > 第275章 名师高徒

化宋 第275章 名师高徒

作者:九州月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7 23:05: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赵士程这次继位因为上皇安在, 所以没什么国丧、守孝之类的大祭,虽然办了登基大典,但也就解了禁令, 让全国上下畅饮了两天而已, 对于百姓来说,完全没有感觉。

于百姓如此,于百官自然也是如此, 老赵一直是人形图章, 朝廷中官员选拔、军队调动, 还有各种政令, 早就是赵士程说了算, 如今他当了皇帝, 大家其实也就是换个称呼而已。

若说有什么稍微麻烦一点的事情,就是按规矩,他要改个名字,把“士程”这两个常用字改成如“佶、顼、祯”之类的不常用字,否则避讳起来太麻烦了。

不过这对赵士程来说不是什么问题,他直接下令,以后避讳, 二字联写再避, 单独一字不易, 也就是说,不能写全名,但每个单字可以随便用。

这个意见得到大臣们的支持,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毕竟就算是生僻字偶尔也是会用的, 于是很顺畅地接受了。

另外年号他其实是不想要的, 因为他想直接定一个“元年”,把历法一年年算下去,而不是换一个皇帝改了一个纪年。

但他也知道,因为这些小事和大臣们掰扯祖宗家法是件很烦人的事情,于是便退了一步,把年号改成了公元,天下为公,一元之始之意。

如果以后他做得好,便有可能把这个纪年一直定住,如果做得不好,那就当他一辈子就用一个年号吧。

这些在大臣们认为极为重要的事情,就这样被他轻易定了下来。

接下来,他便要全力处理军工上的订单了。

这些年来,大宋的钢铁产量是以一种指数上升的。

原因很简单,煤矿的产量增加,价格下降了。

原本,朝廷对铁把控极为严格,所有的矿山、铁坊都是国有,每年流出的铁锭都是有记录,但他在三年前放松了铁制品的专营,允许资质合格的民间资本介入钢铁产业的运营。

利益是一切生产的源头,从三年前起,各地私营铁坊便如雨后春笋一样涌出,尤其是蜀中一带,因为南边山民山中有铁矿,十几家大户私下凑钱,生生在山里挖出一条十多里的河道,就为了将其中矿石大量运出。

到上个月,国中正在运行的小高炉已经达到了三百多座,到今年,哪怕对资质审核极为严格,每个月的申请文书还是如山似海,讲义司之下的资质审核部门已经连轴转了,行程还是已经排到了明年。

究其原因,除了利润动人心之外,还有就是各地知州特别想推行这事,对这些人的条件大开绿灯,也不管自己那地方合不合适。

他们就想有个政绩蜀中四路、杭州、太原、密州等地的财税实在太动人了,但凡有一点追求的官员都愿意去试试,毕竟想要造福于民以前就那几个“兴修水利”、“劝课农桑”,如今有个见效快的,怎么能放手呢。

而大量廉价的铁制品虽然对财政收入有不小的影响,但问题也不大,因为赵士程已经把税加在矿石的水运税费里了,就算有谁偷税漏税,他的基本盘还是在的,毕竟以现在的运输条件和铁制品价格,当地要是没有水运,只有陆路运输煤矿铁矿,那是铁定亏本的。

至于说在运河上走私

呵呵,宋朝的运河可是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别说船了,连只耗子游过去他们都能收到税费,这要是都能逃掉,那也该他们挣这份钱。

他手里有所有铁坊的资料,也是时间给订单促进工业发展了,他会先让他们出一批样品,订单价格肯定不会有太大利润,质量嘛,过得去就行,其中的优质品供应新军,不太合格便供应旧军,连大英帝国在十八世纪枪管都会炸膛,在如今的1122年,指望良品率百分之百本就不合理不是

虽然还不是工业时代,但天可怜见,欧洲火器列装时,也没到工业时代啊,不也照样能把兵剑盾全部淘汰么,灭了印第安人么,骑兵之所以没被淘汰,那是因为后来骑兵打不过就加入,也开始拿枪了。

金国进攻的速度给了他不小的压力,现在要先解决有无的问题,再来说质量的事情。

八月的东京城十分炎热,清晨的太阳就已经让人感觉到了热意。

白氏提着篮子,身后跟着一个小孩儿,走进了慈恩所。

“白姐姐,你来得正好,今天上边给了一套印本,是官家让人送来的,你快快把它弄咦,这是哪家小孩”印坊的朱姑娘疑惑地蹲下来,伸手捏了捏小孩精致的脸蛋儿。

白氏笑笑道“这是我邻居家的孩儿,他阿爷前夜里病重,奶奶去医馆照顾,那里人多眼杂,顾不上小孩儿,交我看顾几日。”

“他爹娘呢”朱姑娘挑眉。

“他爹在外打仗,她娘亲最近自己开了一家印坊,把家里钱财都投进去了,实在忙不过来,我便主动帮着照看。”白氏揉了揉小孩的头,“云儿,叫朱坊主。”

小孩甜甜地叫了声坊主好。

朱姑娘被这个乖巧的小孩甜到了“正好,所里有不少小孩子,也能看顾,不耽误事,对了,我记得你们军营里好像也有托管孩儿的地方吧”

“有呢,不过晚上还是得接啊,我这些日子回去得晚,索性便带来这边了。”白氏轻轻叹了一声,“我没有孩儿,能有个孩儿在身边,多看几眼,也是快活。”

她已经三十了,夫君长年不在身边,怕是也不会有孩儿了。

朱姑娘点点头,让白氏先把孩子放所里看顾,这才拿出图纸,让她照着描绘。

只是才一打开,白氏便露出了惊讶之色“这可是火枪图纸啊。”

“对啊,你夫军是营将,我才放心让你来抄录,这些都是机密,”朱姑娘轻轻一笑,“我已经上书了陛下,建一个印务局,我可能会调去那里,以后咱们印坊要印的,都是这种机密之物,只能你这种身家清白,且得信任的人才能做,等过些日子,我就提拔你做坊主,你就有手下了。”

白氏不由露出笑意“多谢姑娘”

“谢什么谢,”朱姑娘得意地道,“这只是开始,我听说,以后咱们还要印不少画册,供应军中呢。”

“为何要供应军中”白氏疑惑道,“那军中汉子,能识得几个字”

朱姑娘轻笑出声“所以才要你要描印画本啊,字不认得几个,画总认得吧官家说要让将士们知道因何而战,为何而战,还有战场上一些救急的知识,都要印成画册,反正那军中无聊,印些画册书本,他们必是会看的。”

“说的也是”白氏明白了。

如今哪怕有了这蜡印,书籍也是贵重的,很多人家有一两本书,都会反复翻看,至倒背如流,真要有几本易懂好看的画册放在营中,怕不是要被翻到散架。

朱姑娘点点头“行了,你忙吧,我还得去找些说书先生,多写些故事交上去审阅呢。”

宫里只给了个大纲,她曾经自己写了几个剧本,但被宫中打回来了,说儿女情长的故事太多,有一两个就好,不能全是这种。

那就改吧,她已经做好九易其稿的准备了,毕竟那位,可是十分挑剔的人啊

同一时间,太原府中,最大的铁坊主陈规正对着自己改进的火器爱不释手。

这些年,他已经忘记自己是一位朝廷明法科的进士,全然投入火器改造中了,太子殿下、不,是如今的官家看他在器械上颇有天赋,曾经点拨他做蒸汽机。

但那玩意实在不是他喜欢的东西,所以愧对太子殿下厚爱,这些年来,除了管理太原这一摊子工坊,他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火器上。

经过这些年的钻研,他已经发现,枪管越长,口径越大,铁丸的射速便越快。先前那一尺半的短管虽然威力也行,但射程不够,而依据这个原理,他做出了重型火枪,长有三尺,口径有半寸,重有三十六斤,需要一个人托枪一个人瞄准才能开枪。

但是威力却是十分惊人,可以在一百丈外,连人带马射穿两个重甲骑士。

而且,这种火枪重是重,但因为管壁厚,可以用铸铁来做,不像殿下要的那种,还需要钻铁,麻烦不说,产量也低。

“你、你这好意思叫枪么快四十斤啊,你这个再大一点,那就是火炮了啊”王洋看着好友误入歧途,痛心疾首,“不是七尺壮士,根本拿不起啊,再说你这一枪用的铁,都够三把普通的火枪了。”

因为河东路军情紧张,他也被陛下派来太原,做为太原府知府,调动这里的军需,策应宗泽等人,结果却看到朋友沉迷于这种奇形怪状的火器。

“那又如何”陈规振振有词,“这东西才是骑兵的克星,否则光是普通火枪,哪怕齐射几轮,骑兵也很快就能冲过来,只有射程和威力足够,才能在平地挡住金军,而且这东西更好制作,陛下也一定会支持我”

“不如何,官家已经要求各地铁坊制造火枪了,”王洋苦口婆心劝好友,“先不要弄这些了,你精通算科,我这边的需要个信任的人监管粮草。你已经在工坊十年了,这些年将太原工坊管理得十分优秀,我已经上书官家,举荐你当朔州知州”

“不去”陈规断然拒绝。

王洋沉默了一下,道“那,我给官家推荐这新形火枪,多说它的好话让官家推广它每支枪上都刻你名字”

陈规骤然抬头,热情地看着好友“看你说的,为了你我同窗之谊,便是刀山火海,我也绝不推拒”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