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化宋 > 第276章 短兵相接

化宋 第276章 短兵相接

作者:九州月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7 23:05: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河北诸路的急报, 让大宋朝廷整个八月都处在一种焦虑的状态。

因为油印的普及,大宋这些年的报纸行业蓬勃发展,外族崛起南下的消息很快便落在了报纸上。

这些报行连朝廷的消息都能打听出来, 如今又有了这么劲爆的消息,当然不会放过, 这一个月来, 金国的来历、受过的压迫、崛起之路, 都被一一扒了出来。

还有机灵的人物,收集了足够的资料, 专门编写了一本金主传, 很多人甚至觉得这位完颜阿骨打十分让人钦佩。

不过,随着了解的加深,东京城的民众们对女真部的欣赏渐渐变成了厌恶。

这种转变最初的源头,就是京城最火的一家报纸天下时事里的分析专栏。

这里文章首先便点出事实,就是这些女真人每攻下一城,就会把城中百姓迁到东北去,做为丁口,分给各大军功贵族, 其次, 被他们抓住的人, 都要剃发易服, 换成他们的装扮, 另外,他们居然攻打大宋

开什么玩笑他们大宋人最重视的是什么是土地、是家宅、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这个金国还不如辽国呢

至少辽国还有科举、还有进士、还有翰林院

这种茹毛饮血的部族将来必定是大大的祸患,万万不可让他们做大

这些人不可能只吃了辽国就完事, 必须阻止他攻下辽国最后土地, 否则一旦打到燕京, 别的不说,煤炭价格肯定要上涨冬天城里烧煤烧柴的价格都要涨

除此之外,燕京和河北路是没有什么天险阻隔的,金国大军甚至可以直接冲到汴京,到时整个河北的路都会成为灾区,天量的灾民会逃向南方,相比之下,粮价上涨都是小事,到时肯定盗匪遍地,所有商人都别想做生意了

没有商人做生意,那江南的粮食也运不到京城,京城一百五十万的丁口,必然也要南逃去就食,否则不知会饿死多少人

南方的也不会讨到好,如果河东路出事了,那朝廷为了抗金必然会提高各地税收,商税农税一个都不会少,说不定还会加杂赋

也就是说,只要金人南下,咱们的好日子,它就到头了

这篇文章引来了整个京城的激烈讨论,大家已经承平百年,但并不是没有见过战乱,先前方腊起事,也不过就才过了四年,对江南之害,如今依然让人心有余悸。

一想到将来东京城又会遇到这种事,便纷纷紧张起来。

甚至因为这消息,粮米的价格略有上涨,对于朝廷将会大举防御金国这事,百姓们都纷纷表示了支持。

对于河北各地展开团练这事,河北诸路也都明白,许多乡里都会做些演练,多是讲的如果金人来了怎么撤退躲避。

东京城是全大宋消息最为灵通之地,这里有着无数行商,他们会将消息用风一样的速度带到全国各地。

赵士程已经在最近几年的翰林里挑了好些笔杆子,让他们平日里写文章,按他的要求分析局势,预测未来,因为说得非常准,如今由他这位皇帝悄悄控股的京城报,已经是在京城里最有影响的报纸了。

他毕竟是未来受过信息化洗礼的人,报纸上除了时政,还会添一些娱乐小故事、笑话,外加一些好用的货物推荐,每天讲一地的风土人情。

毕竟是开民智的东西,他对此还是很重视的。

就在这重视中,王洋的推荐书和一杆极重的火枪随着快马加急送到他手里。

赵士程在研究了这重火枪后,不由得有些惊讶。

他到底是小看了大宋的这些知识分子,虽然知道陈规这个人在历史上除了帮着刘琦守城抗金之外,还是第一个发明竹制火枪的人,但他居然能在材料足够的情况下,对火枪改进到这种地步。

这火枪的形制已经和十五世纪时,西班牙的重型火枪十分相似了,只是不像西班牙重型火枪那样有一个晾衣叉似的托架,可以直接支在托架上射击。

要知道,火枪发明后,欧洲的骑士团想出的抵抗办法,就是加厚铠甲,在这种最强之矛和最强之盾的争夺中,正是这种,能打穿八毫米厚的钢铁板甲,在人类体能已经无法负担更重铠甲的现实下,终于让欧洲传承数千年制甲行业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而这场矛盾的争夺,要等到四百年后内燃机的出现,铠甲行业弄出了装甲坦克,这才重新在战争之中有了扭转胜败的牌面。

嗯,重型火枪是可以有的,这个问题不大,他可以让各地加急生产一批,给刻上陈规的名字,这也是小事,不只要刻上陈规的名字,以后生产的枪械都要打上批次,这样才能做到品控。

如今最要紧的事情,还是维持住北方战线。

至少,辽国还不能崩,大同府不能失去,幽云十六州是抗击金国最好的天险,若是失去了,金人南下的损失实在太大。

不过山西那波宋军实在不能让他放心,还是继续安排足够的兵员补充,他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要看自己这群手下的能力了。

他可不是什么微操大师,没法决胜败于千里之外,给他们一个没有后顾之忧的后方,就是能的最大帮助了。

辽国,怀州。

怀州是通向燕京的必经之路,要害之地,镇守怀州的是辽国名将萧干。

萧干是奚族人,和耶律余睹一样,都是支持辽国坚持下去,不投降于宋的主战派,好在,这次守城,他的信心还是足够的。

不得不说,辽国如今的局面,已经比他预计的要好上太多。

别的不说,前两年,为了抗金,他们对燕京诸地的搜刮极狠。虽然如此,也解决不了士卒粮饷之事,但这两年来,有了大宋的人力物力,燕京的盗匪在数次清剿之后,已经没有当初那剿之又生的情形。

相反,因为惧怕被金人占据后迁入东京道,燕京百姓送粮之类的劳役时,已经不再有怨言,该交的秋税也都按时按量,人心稳定。

萧干实在是不懂,这种情形下,为什么还要投于大宋。

“我说老萧,不投就不投呗,虎着脸给谁看啊。”韩世忠一身铠甲,靠在墙头,随意道。

他身材高大威武,面相阳刚,身上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兵痞之气。

萧干收敛了脸上的不平之气,无奈道“朝廷每次出兵,都吵成一团,让你看了笑话,还不能气上几日么”

“若是他们不当皇帝,你也可以当啊。”韩世忠笑道,“只要你抗金,我朝陛下必然会助你一臂之力。”

萧干想起当年和耶律大石南下时做的事情,神色复杂道“唉,老实说,我有些怕他。”

韩世忠摸了摸鼻子,没接这茬。

萧干却径直说了下去“十几年,他就已经布下此局,陈行舟居然也是他的人,我本以为自己是个人物,却不想,糊里糊涂被人借刀,甚至数年来都以此事为荣。至这一年,才知道怂恿皇帝亲征,怂恿我南下围困的,都是他的人。”

韩世忠看向城墙外的绵延群山,仿佛那里有敌情一般认真。

“如今我朝将倾,以那位的诡诈狠毒,怕不是要将我大辽的最后一滴油榨出,”萧干无奈道,“我不愿投于宋,除了不想国朝覆灭,便是怕他过河拆桥”

“胡说”韩世忠猛然回头,不悦道,“我家陛下何时拆过你这破桥若不是他运筹帷幄,你这小朝廷安能稳到今日别说你了,便是耶律雅里那个傻子也过得甚好,甚至都没有没收你们的钱财,是不是还我家陛下给你付上岁币,你才能觉得有诚意啊”

萧干严肃道“当然不是我要的诚意不多,十门火炮,外加五百斤火粒,便够了。”

韩世忠冷笑道“老头你可是还未睡醒真要给这些东西,那必然也是我的,你这破落户是想都不要想”

“五千良马”萧干道。

韩世忠怒道“你休想,陛下绝不会上你的当”

看韩世忠这么生气,萧干心中有数,这怕是有可能的。

他看向远方,突然神色一肃“金军那边又有异动,明日怕是又要攻城了。”

“不怕,城中火粒还算充足,粮草也是满的,”韩世忠轻轻叹了一口气,“别的不说,你手下比我以前那些西军兄弟能打,守个城,还是能守住的。”

城下,金国营帐远远一片,如同开在山间的白花,他们已经攻城快两月了,不过,看了一会,他们都皱起眉头。

金军正在收拾营帐,他们在撤退

“不应该啊”萧干疑惑,“金军气势正盛,有如狼群,素来不会轻易退去,如今远未到余力耗尽,怎么会退去”

两人对视一眼,派出斥候,去打探金军退去的方向。

一夜之后,斥候回报,这一路金国收拾好行帐后,往大同府的方向去了。

“不好,”韩世忠紧皱眉头,“这怕是金军在集中兵力,要攻下大同府。”

大同府那边如今只有几千金军,岳飞能撑很长时间,但若变成数万金军,能撑得时间便不可能太久了

那里位置紧要,一旦失守,周围的怀州、朔州、武州都会有危险,最重要的是,大同府中,还是他的同袍在镇守。

必然是要发兵去救的。

可金人最擅长野战,一旦没有城池相助,被金人各自击破,是大概率的事情。

这可如何是好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