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明新福王 > 第53章 喜讯

大明新福王 第53章 喜讯

作者:飞翔的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8 01:32: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知道捕鲸成功常洵十分高兴,后世大规模捕鲸时代中国人没意识没技术装备,等这些有了轮到动物保护了。还因为要保持负责任大国形象,不好如太阳国那样无赖借039039科研039039名义变相捕鲸。

满海洋的鲸鱼让人捕杀殆尽中国人却是滋味也没有尝到,想到这个后世常洵也是觉得窝囊。不过这时鲸鱼还是满大洋悠闲游荡,再说适当捕捞不会对它们造成绝杀。

就如草原上的羊不可能被狼消灭它却可以让人消灭,鲸鱼好捕杀可是人类技术进步,却没有意识到它们也有个限度问题而不是养在聚宝盆里取之不尽的。

当然适度捕捞对常洵来说此时尚早,还有此时世界各国基本上渔业还都不怎么样,他只要不赶尽杀绝为自己创造一部分财富肯定还要发展。

其实仅大明海域每年抓几百条也不成问题,何况他准备造大船去远海捕鲸。如此一年捕几千条乃是不小的产业,当然相比其它鱼类鲸鱼就如大象看着多实际少,还容易杀尽了所以常洵撑过发展初期对此不会有冲动性扩产,而是与抓鱼一样渐渐注意持久。

不过这时乃他发展初期,又缺远洋捕鲸实力,在近海过度捕杀了也顾不上的,何况这时才捕杀了一头而已。

还有他为了价值最大化准备好好宣传一下鱼肝油、鱼脑油,至于鱼翅那更不用说。本来就是山珍海味之一,这鲸鱼翅当然要更贵上几分。

而且是这第一次鱼翅都让他送给了郑贵妃,鱼肝油、鱼脑油也是给了郑贵妃不少。那是让她那里打响高档补肝补脑明目补品的名气,而事实上也是有效如此可以多挣一点钱。

当然捕鲸仅肉与油收获就颇丰了,上千斤油可以生产多少肥皂好几千块了,还有硬脂酸与甘油也是化工原料。那甘油当护肤品仅京城供应现在还缺货,有此来源正好顶上。

捕鲸成功今年又多了一项几万两银子以上的收入,去年支出四五十万两,只有缝衣针等项目收入了几万两,虽年终还结余了十几万两基本收入上最大宗为039039财政拨款039039,其次为万历与郑贵妃039039亲情赞助039039。

039039财政拨款039039数额过了今年会减少起来,还有一点第一年的钱最好取,随着常洛地位逐渐稳固拖欠二字开始会来,最后赖字也会上场。而常洵的摊子越来越大去年刚铺开规模小今年就大了不少,039039财政拨款039039占比会迅速下滑。

039039亲情赞助039039方面即便是郑贵妃想给她也没多少可给的,宫中收入自有定额再多也不可能,宫外经营她算得上会挣也是有限,反倒是常洵帮助她建立暖棚,将蜂窝煤份子给了她让她收入大增,常洵从她那里所得到的039039赞助039039仅为常洵帮助她挣到的一部分。

万历的内库此时确实还有数百万两,可他也不可能大把拿出来给常洵。为了亲情还有常洵乃负担大明不至于几十年后终结及中兴责任他虽说会拼,常洵却让他不必为钱激化与文臣间的矛盾。

关键常洵自己的发展计划只要顺利,也不必万历公开拿出多少钱来039039赞助039039。因此去年常洵从万历那里只收到了十几万两,今年也会少一些的,每年如此不可能的。

实际上大明财政此时早已捉襟见肘,军饷拖欠乃是常态了。万历拚命039039捞钱039039历史上万历三大征中逐渐贴补出大半。这时常洵039039建设封地039039时间提前,支出金额账面与历史区别不大现金支出大了许多,致使此时援朝更加拿不出钱来,只能由万历从内库出钱。

好在由于常洵建议援朝规模小了许多,骑兵在边境不强势反击开支省下不少。历史上此时入朝的浙军此时由张惟忠、戚金率领配合水军邓子龙部,会合了朝鲜水师偏师李舜臣在黄海这边数战皆胜,已经建立了济州岛基地。

下一步如攻占对马岛,即便是无法彻底截断日军两地连络与后勤,这方面已经比历史上早了几年并态势更好。历史上乃是陆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后水战也取得决定性胜利,完全在打一场消耗战。

水师此时态势非常好,但朝王不满意,内部不少大臣觉得不爽气。还有接下来水师与日军决战还是袭日沿海地区分歧较大,大多数人认为该登陆配合骑兵第一步攻克平壤,第二步为开京,少数人主张与日水军决战。

占据对马岛逼日水军决战者也有,唯有袭日沿海地区削弱之兼逼日水军决胜的策略无人赞同。好在有常洵的提议,万历的干涉朝战此时支出远比历史上少,可就算如此万历也不可能将省下的钱都给常洵的。

再说常洵也不需要如此,去年就挣了几万两,今年一个大宗收入项目即将启动。这个项目就是白糖,此时在大员岛甘蔗开始种植,虽然移民暂时不多今年产出几十万斤白糖肯定有的。

而这时普通榨糖价格为粮食四五倍,白糖在十倍左右。可这时甘蔗主要产在四川、两广种植与加工分散,品种与技术都不高。常洵这里一时还无法获得糖分高合适榨糖的甘蔗品种,可集约化种植与榨汁产量效率肯定会高出不少的,综合化利用收益也一样高出不少。

还有这时白糖用了许多脱色办法,用黄泥脱色也发现并逐渐技术扩散,可结晶白砂糖还没有,常洵给予办糖厂的人一些指点,用采购来的糖试验出白砂糖了。

如此即使仍然以粮价十倍出售一不愁卖,二溢价颇高了。后世白糖与粮食比价在二倍以下已经加加工费、营运费、多方税与利润了。

这时甘蔗产量不可能太低,这个差价乃是甘蔗种植适应范围小,糖的运输费大。还有就是生产技术问题了,而常洵的榨汁、制糖会产用更好的机械与技术产出率只会更高。

当然限于这时产量不大,常洵今年靠甘蔗也挣不了多少钱,大致上只有几万两。可明年后年逐步增加十年后少不得每年几十万两以上,到高峰降价到粮食四五倍,大员这方面收入也会达到几百万两的。

这还是一个初级阶段,如果大明人富裕了常洵还可以去南洋专门开辟大型甘蔗种植园。后世那里甘蔗、橡胶属于最大的产业之一二,不过这时橡胶虽需要也不会多,更关键种子还在南美森林。

常洵有时想是否种杜仲试试,那东西与橡胶草他在后世见过介绍都可产胶。不过后者是什么也不知道,杜仲乃中药材大明有种植。

只不过那采橡胶场面新闻中常见到,杜仲怎么采胶与加工没见过介绍。还有七八年内他会派出船队去南北美调查,不差这点儿时间。

在南洋种甘蔗一看人力资源,二看大明生活富裕程度,按此时消费能力与市场价格人均一斤也用不了,共几万吨糖大员岛种植也可以解决了,那里需要在南洋种甘蔗。

甘蔗将是常洵收益较高的项目,却远不是最大的项目,最大的项目之一如钢铁这时还在考察各处优劣之中,另一个纺织倒是传来好消息。

纺织方面这时大明总体上虽还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社会,但城镇人口加没条件自织人口需要的布匹已经不是一个小数。

只是与现在生产力水平办厂争市场常洵竞争不过此时纺织业集中地,因为他需要移民还有没有那么多劳动力。

所以他的出路在于发展生产力,用产能更大、质量更高的技术与设备生产。为此他组织了一个攻关小组进行纺纱与织布机械化研究,这个研究此前只是织出了帆布可在生产力上提高不多,只是一个补缺产品还基本上暂时只有自用,意义有限。

前几日传来纺纱方面整套机械化初步成功,才让常洵大喜。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