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公主的心事(清穿) > 第72章 归宁

公主的心事(清穿) 第72章 归宁

作者:Urania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9:28:06 来源:就爱谈小说

此为非正式(fd)章, 请亲亲稍后阅览

以往这几个人交好时候是以八爷为中心的,现在八爷下去了, 又上来个十四,近些日子混得水起风生。

四爷和十四从血缘上说是同胞兄弟, 但事实情况是并不亲近。且不说有孝懿仁皇后的事情杵在前头,德妃又是明晃晃的偏心, 单说十四去捧老八臭脚的事情, 四爷就打心眼儿里看不上他。

良妃是辛者库出身,八爷在身份上就比多数兄弟低了一头,且这些年也没见表现出多么惊人的雄才伟略, 却能骗得几个兄弟为他奔走,四爷想起这件事就觉得滑稽。

抛开八爷的出身不谈,八爷为人处事的方式就叫四爷很不喜欢。拿八爷府上的事情来说, 堂堂一个贝勒爷,被一个女人牵着鼻子走,为了讨八福晋这么一个女人的欢心,康熙的教导、惠妃的嘱托都抛在脑后,连孩子都不要了,这种人还想做皇帝做春秋大梦呢吧。

四爷不觉得八爷有那么大人格魅力,对于九爷几个追随八爷的事情, 只能认为那几个人都是蠢的。成天的三天一小聚, 五天一大聚,坐卧一处、勾肩搭背,生怕别人看不出他们兄弟情谊好来, 真以为自己是桃园结义呢。

八爷现在不中用了,十四觉得自己现在特别得康熙喜欢,想借着八爷以前留下的人脉和势力,把自己发展起来。对于十四的这个想法,八爷几个都表现出了极大配合和支持。

可十四也不想想,他都三十岁了。四爷在他这个年纪早就是贝勒了,三十一岁那年就封亲王了,可十四而今的爵位还是个贝子,连个贝勒都不是。四爷觉得康熙对这个弟弟更多的是宠爱,而非真正的想委以重用。

况且,而今的康熙对八爷的种种行为已经很是不满了,康熙四十七年第一次发落八爷时候,十四是第一个站出来求情的,就是现在也没跟八爷断了往来,四爷就不信康熙心里头不介意,说不定早就把十四当成了八爷一党。

九爷也是个不省心的,最近特别乐善好施,前几年觉得昌府知府何图挺有才能,是个可用之人,直接就赠了房子一所,并两次为其捐纳,凭着这些手段给八爷拉了不少人来。即便最近八爷都被康熙削成这样了,还不消停,且似乎有越演越烈的趋势,不知是不是为了十四做打算。

四爷手下的谋士探听到,九爷经常给八爷几个“使钱”,几乎是有求必应。八爷还有一大爱好,那就是结交江湖异士。每次召术士到家中算命,都是九爷支付酬劳。拉帮结派是是个烧钱的活计,若当八爷府上出现亏空,都是九爷送钱过来补窟窿。

九爷不是十四,没有康熙特批支领宫物的特权,随着府上支出项增加,搂钱力度也越来越大,几乎有些明目张胆了。

更可笑的是,八爷再一次失势后,九爷最近一段时间跟十四尤其亲近,还曾对着十四真诚赞叹道:“胤祯聪明绝顶,才德双全,我兄弟皆不如也。”

你自己不如十四就不如吧,谁允许你代表兄弟们了多大脸。

什么叫枪打出头鸟,这几年下来,他们兄弟几个算是明白了。就算是争储也不敢强行出头,惯常伎俩就是相互使绊子。

四爷同十三爷分析了一波形式,最后安排道:“还是要找人好好盯着老八,好生关注他的动向,别等他们突然闹出事情来,咱们措手不及,不好收拾。”

十三道应了下来,又对四爷提醒道:“隆科多那个位置太重要了。皇阿玛最近又想再用他,京里的事情,四哥有拿不准的,多跟他商量一下也无妨。

四爷“嗯”了一声:“我知道。”

= =

福晋在后头设宴款待十三福晋和孩子们,想着阿哥格格人数不少,索性给孩子们又开了一桌。

弘昌和弘时到了该懂事的年纪了,跟着四爷和十三爷吃,也顺带教他们一些事情。十三福晋所生的两个阿哥和格格便留在了后头。

十三爷府上的小姑娘挨着静仪坐下来:“姐姐怎么称呼”

“我叫静仪。”

二格格笑笑:“是曹子建《洛神赋》中‘环姿艳溢,仪静体闲’的那个静仪吗四伯当真好学问呢。”

静仪倒不知还有这个典故,她们这个年纪还没学到《洛神赋》这篇选修课文。

“不知四妹妹和二姐姐怎么称呼”

“这是佩佩姐姐,‘纫秋兰以为佩’的那个佩,你叫我舟舟就好,就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的舟,阿玛和额娘都叫我舟舟。”

这十三爷取名够随意的啊。

这顿饭除了几个小的一视同仁外,主桌那边只有福晋和李氏年氏陪着,其他的格格们都没有上桌。

桌上,年氏求表现,对着十三福晋格外热络,有几次还抢了福晋的话头,福晋脸色冷了几分。

圆明园同畅春园之间只有一里地的距离,起初是按照皇帝也许来住的标准建造的,戏台子什么的都是现成的,升平署也留了一组人在这儿,直到这园子赐给了四爷,升平署的人就开始紧锣密鼓地排练,准备着等四爷闲了能点他们的两出戏看。

用完膳后,福晋就安排了戏曲,对着十三福晋笑言道:“难得在园子里聚聚,叫他们唱两出来解解闷儿,咱们好好乐呵乐呵。”

位子是福晋安排的。她和十三福晋居坐正中,年氏和李氏分坐两边,年氏位于福晋的左手边,李氏则在十三福晋的右手边。这样一来,年氏想跟十三福晋搭话,就要越过福晋,聊天便捷度大大降低。

静仪坐在李氏一旁,心中暗自感叹,直系领导摆弄手下人真的是太容易了。

戏单送来以后,福晋先让十三福晋,十三福晋推辞不过,点了《长生殿》里的两出“仙忆”和“重圆”。

《长生殿》是一个叫洪昇的文人写得作品。洪昇是钱塘人,生于世宦之家,康熙七年国子监肄业后,二十年来科举不第,白衣终身。据说,《长生殿》是他历经十年,三易其稿所作,于康熙二十七年问世后大火了一把。

谁知好景不长,洪昇因次年在孝懿皇后忌日演出《长生殿》,而被劾下狱,革去太学生籍,晚景不佳。打那时起,这出戏在京里头也就不大演了。康熙四十三年,曹寅在南京排演全本《长生殿》,此后,《长生殿》又渐渐出现在了众人视线。[1]

十三爷被康熙爷软禁了那么些日子,风波平静后终于回府得以和家里人团聚。相信十三福晋定然对这出戏当中“重圆”一折感慨良多。

舟舟还没到能看懂这些戏曲的年纪,好在静仪大学选修曲艺鉴赏课不是白上的,对于舟舟提出的大多数问题都能予以解答。两场戏听下来,舟舟越发崇拜静仪,散戏后也屁颠屁颠地跟在静仪身后,彻底变成了静仪的小迷妹一枚。

“静姐姐可懂得真多啊!”

舟舟如是说。

= =

洞天深处又来了几位小伙伴,弘昼等人这几日难免分心,课业上也不比前几日勤勉。

弘昼最近跟福晋比较亲近了。这日,福晋同弘昼用过晚膳后,丢给了弘昼一张考卷。

四爷在安排几个孩子过来圆明园之前就请好了几位先生,文的武的都有,其中有位姓高的先生本家同史嬷嬷有亲,史嬷嬷就按着福晋的意思经常走动。

就在昨日,史嬷嬷去给高先生送糕饼时候,正巧听见高先生同身边书童交流,弘历阿哥这篇文章做得不错,可见在宫里头学得基本功还是挺扎实的。

史嬷嬷把那题目记了个大概,回来跟福晋一说,福晋就打算考考弘昼。

弘昼的生日比弘历还小上几个月,因着幼时经常生病的缘故,启蒙比弘历晚了接近一年,这上头题目对他来说有些超纲。直到福晋规定的时间到了,他也没作出什么像样的文章来。

福晋开始对这个孩子担心起来。

弘昼虽不说资质多好,但也没有多坏,就是对学习不大很上心,平日里接触当中就能感到他在书房有些“得过且过”的意味。现在年纪小也就罢了,若是日后弄得跟反面教材弘时似的,天天被四爷逮着补习功课,动不动就要挨训,她是决不允许的。

她要给弘昼紧紧弦。

福晋叫史嬷嬷把考卷收起来,对着明显沮丧的弘昼并未发火儿,而是柔语相商道:“你阿玛最喜欢用功读书的孩子,之前他跟着你皇玛法在北边避暑,我想着你们难得出来玩一次,想要放松放松也是有的,就没怎么多管你们。而今你阿玛回来了,你们应该在功课上多加把劲儿才是。我听先生说,弘历已经能把这篇文章作得很好了,弘昼觉得自己需不需要再加点功夫呢”

小学生年纪的弘昼已经十分爱面子了,听了嫡额娘这一番话,羞得头都抬不起来:“额娘说得是。从明天起,散学以后,我就在额娘这里多看半个时辰书,不会再偷懒了。”

福晋满意地点了点头。

她一个嫡福晋养的孩子,怎么可能比不过格格钮祜禄氏的弘历只要弘昼肯下功夫,还有她这个额娘做后盾,日后前程必定要比弘历强上一百倍!

大格格已经病故,二格格是三福晋唯一的女儿,已经指婚喀尔喀博尔济吉特氏头等台吉根扎普多尔济,等年后就完婚。听到这话只是笑笑:“不过是三四岁的小姑娘呢,能看出什么来,额娘也别多心了。”

五格格的生母尤氏是三爷门下奴才的孩子,尤氏难产去世后,二格格就被三福晋抱过来养在了自己房中。五格格而今已经五岁了,跟静仪差不多的年纪,一直以来养在嫡福晋膝下,人不大,心气儿却高。听了三福晋一番话后,撇嘴道:“额娘,你别担心,以后我一定会好好争气,什么都比她强。”

入夜以后,三爷才从书房过来正院,问了几句今天四爷府上的事情。

三福晋捡了几件三爷爱听的事情说了说,三爷看出三福晋有些累了,搁下手中书册,体谅道:“今晚早点休息吧。”

董鄂氏一族出了不少美人儿,让顺治为之疯狂的孝献皇后就是其中之一,三福晋也是如此,颜值在三爷后院是很能打的。即便二十年老夫老妻了,三爷同三福晋感情依然不错,时不时地就会歇在福晋这里。

二人洗漱更衣后,熄灯上床。

三福晋的确有点累着了,躺下来却有点睡不着了。

黑暗中,三福晋轻声问道:“爷。您到底是怎么想的”

三爷不语,他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他不确定自己想不想要那个位置。

如果不想,那么完全可以像老五老七那样,无欲无求地窝在一旁,看其他几个兄弟上蹿下跳。

如果真有那个想法,就应该养几个像样的幕僚,不动声色同朝内权臣交好,更积极地争取。

那个位置,他不确定自己能不能胜任,不知道自己有没有那个魄力压住群臣。三爷心里总有些担心,也有点怕,怕自己做不好,应付不来,怕担不起这百年祖宗基业。但是每每看到老八几个弟弟得皇阿玛宠信,看到四爷越过他同皇阿玛越走越近,他心里就不舒服得很。

三爷有些自嘲地笑笑,一个大老爷们儿,弄得小女人心理似的。

他心底还有一丝隐隐的希望,也许皇阿玛看中了他,觉得他是合适的人,觉得他适合统治这江山天下。

有些事情,说出来就没意思了。

三爷拍了拍福晋的胳膊:“睡吧。”

= =

时年十一月,废皇太子用矾水写信,嘱托正红旗满洲都统普奇在康熙帝面前保举自己出任大将军,事发。

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正是由三阿哥弘时带来的。

静仪放下刚吃了一半的糕饼,专注地看着三哥。

李氏示意翠西往弘时碗里加了两大勺烩菜,对着弘时问道:“这事儿我都没听你阿玛说起过,你从何处听来”

弘时竖起一根手指,神秘道:“是十三叔家的弘昌说的。”

静仪开口道:“三哥,你跟弘昌哥哥玩得很好吗”

弘时得意道:“那当然了。静儿你可能不知道,咱们几个叔叔伯伯当中,阿玛和十三爷关系最是相好,十三婶儿跟咱们也亲近,我和弘昌能玩到一出去也是理所应当。”

静仪抚额。

她当然知道雍正帝和怡亲王感情好,可她还知道弘昌最后的下场很差,雍正帝谓弘昌“秉性愚蠢,向来不知率教,伊父怡亲王奏请圈禁在家”。弘昌是被十三当成世子培养的,后来却自己下手将这个儿子圈了起来,很有可能是因为弘昌卷到什么奇怪的事件里头了,甚至可能跟八爷党有关。

弘时难道是注定悲剧的命运吗,怎么总是跟这些危险人物玩到一起呢

静仪突然有种吃不下饭的感觉。

年氏院子里热闹得很。

年夫人带着年小妹来府上,给年氏送了些年货过来。

年小妹也有十三了,比起年氏在家时候,个头儿蹿了好些,眉眼也有些长开了,一看就是大姑娘了。

年小妹眼看着就到了选秀的年纪,家里早几年就请了嬷嬷指导。年夫人将她带过来,也是想请年氏帮忙去内务府找找关系,寻个更好、更专业一些的嬷嬷教导教导,让年小妹大选时候有个好出路。

年氏抱着鎏银掐丝珐琅手炉坐在上头,笑吟吟道:“这有何难,到时托四爷问问便是。”

年夫人道:“四爷在外头忙得很,咱们总不好什么都麻烦他,你托福晋帮咱们问问也是一样的。”

年氏撇嘴,小声嘀咕:“还是四爷更尽心些,我可不乐意跟那位打交道,谁知她会找个什么样的来敷衍我呢”

年夫人冷下脸来说了年氏几句,一旁的年小妹赶忙岔开话题:“姐,你们府上四格格的事情我可听不少人提起过呢,说得神乎其神的呢,今儿都来你们府上了,不若请来给我和额娘见见吧”

年氏道:“就是个普通的小女孩儿,外头传得那些话我也听说了,不过是万岁爷和四爷看着她好,跟风着说好好听的罢了。算了,既然你想见,我叫她过来陪你玩玩。”

年氏姊妹正说着,外头合欢来报,郭氏来了,主子这里有客,可是要把郭格格请进来吗

正好,年氏想着,找丫头去李侧福晋那里请格格不够重视,请郭氏进来后道:“今儿不巧,我家里头额娘和妹妹来了,不得闲招呼姐姐了。额娘给四格格还带了好些礼物来,正好你来了,就当帮我个忙,去李侧福晋那里请四格格来一趟。”

能抱年氏大腿,郭氏很乐意效劳,谁知去到静仪那边,却被李氏撅回来了。

李氏猜也知道,年氏姊妹为何要见静仪,大抵跟那日宴会上三福晋的目的差不多,就是想看看最近名气很大的小格格什么样子。

三福晋是亲王福晋,又是静仪的亲伯娘,要求见静仪是合情合理的。

可年氏家妹妹又是什么东西既然想见格格,不说过来拜见,只打发郭氏过来就要把格格给请过去。

这又是哪家的规矩格格也是你们想见就见的

格格是主子,姓的是爱新觉罗,你年家势力再大,妹妹再金贵,也是奴才。

晚间,四爷去年氏那里用膳:“今儿见到了家里人可还高兴”

年氏笑靥如花,对着四爷撒娇道:“自然高兴。额娘说,妹妹也到了大选的年纪,想托妾身找个好一些的嬷嬷教导,我可就把这事儿托付个爷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清沅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我就是…从心、无语 6瓶;widely21 5瓶;蒲扇、雎鸠炒荇菜 2瓶;爱吃橙子、的几次方、小财神的花路、夏兰荇德莹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