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被未婚夫射杀之后 > 49、第 49 章

被未婚夫射杀之后 49、第 49 章

作者:风储黛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9:29:42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且说, 卫皎婚前失贞的消息, 不知经由何人之口, 传得洛阳城遍地皆知之后, 薛淑慎唯恐与蜀中谈的婚事作罢,连夜里修书一封递入蜀中。

接着薛淑慎便一纸家书告回了娘家, 请娘家薛氏对她做主, 出面严惩崔适。但, 卫邕以为不妥,如今洛阳传的流言对卫皎本就不利,但空口无凭,

信者有,不信者自然也有, 如果薛家这么一出面, 公然朝崔家施压,反而贻人口实了。

这种大事上,薛淑慎承认自己不如卫邕有见地,隐忍不发,只等着蜀中林老夫人回信。

没过多久,林老夫人回信, 说益州传出了疫病,她儿身为刺史,当以百姓为先, 姻亲之事则应押后再议。

薛淑慎便只好再等着。

可是越等她便越觉得不对,那蜀中疫病, 虽确有其事,但陛下高枕无忧,可见不是大事,怎么听都像是林老夫人借此机会驳回许亲。

再过半个月,听说那疫病控制下来了,死伤不多,甚至完全不必刺史大人亲自经手,薛淑慎沉不住气,便又向林老夫人问话。

这一回蜀中那边已无法回避,林老夫人日日在儿子身边说道:“我那信回了她,便已是给足了薛家台阶下,委婉拒了婚事!她却好似不知!狗皮膏药似的缠上来,愈发不休了!她那女儿,婚前已有了那样的事,岂可羞辱我儿!这薛氏忒也不知好歹!待我写封信回绝了她,痛斥她一顿。儿啊,你也写封信,告知陛下,以免她薛家仗着外戚日后欺人。”

从头至尾,益州刺史都不大想与卫皎结亲,全是母亲与卫家的主母于背后推动,如今悔婚,他心中倒没甚么,只是母亲最后一句话提点了他。为防恶人先告状,当下他言辞恳切修书一封,差人送往东都,并让母亲回绝薛氏的信后发两日。

薛淑慎收到林老夫人回信,险些气晕过去,萧家仗着拥踞益州,也不过是条地头蛇,岂能比得上他们薛氏,几代名臣,又有薛夫人如今做主中宫,她连忙恢复冷静,朝天子去告御状。

不曾想,在陛下那竟又碰了一鼻子灰,皇帝提前收了萧家的信,读罢之后以为,卫家这事确实占不上理,便不肯为薛淑慎使气。

薛淑慎回来大病一场,醒时,在贴心的女儿卫皎在一旁侍奉羹汤,苦不堪言,一把抱住了她心肝肉似的叫唤起来:“阿皎,你可如何是好!为娘如何为你张罗婚事都不成了!如今,如今你怕是只能一辈子待在家里了……”

卫皎咬咬唇,眼中泛出了水光。

她沉默良久,待薛氏哭完,手掌轻轻抚着母亲的背,道:“女儿也不图嫁。母亲勿以为念,既然事已至此,明日,女儿便戴冠修行去。”

见薛氏忽然滞住,目光露出呆滞和惊愕,卫皎又以指轻揩拭去她眼角的泪珠,“母亲,女儿愿为女冠。”

女儿说话的神态口气都万分镇定,像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只是,这却是一种认命之举,薛氏自然不肯,可似乎已拗不过她。

薛淑慎是卫家妇,不得不为卫氏,尤其是卫邕的脸面做打算,如今流言传得还不多,萧家这么一拒婚,却是愈发坐实了这一消息,日后只会渲渲染染,于卫氏的名声更大有妨碍。卫皎这时发下誓愿,出家为冠,倒的确不失为一种保全名声的好法子。

只是薛淑慎却有些心疼女儿。

卫皎朝她笑着,眼眶不住地泛红,怕再露出端倪,惹母亲心疼,又不许她做女冠了,卫皎忙借故离去。

一晚雨疏风骤,卫皎靠在窗台,听了一宿的雨。园中那原本枯坏的芭蕉,聂氏命人打理,但那日卫皎撞见,阻止了她们挖走,不知为何,她总喜对着那丛病死的芭蕉出神,一想,便觉得记忆恍恍惚惚,能隐约想起,她失贞那日的模糊的影子来。

卫皎不愿再做懦夫,她想忆起那坏了她一生的男人是谁。

她想起来,那男人身材伟岸而魁梧,尽管他动作温柔,但依旧几乎将她撕裂,除此之外,她只记得那日拾起了一块石头,要砸他头,砸中了,他发出一声呼痛,可却没有停下一直要她,卫皎气恼不过之时却摸到了一手的血,她生性善良软弱,连正在对她施暴的男人她都不敢杀,只扔了石头不停捶他脑袋。也正是因此,她才想起来,那个男人没有头发。

正如母亲所言,那人是个恶僧。

她……竟被一个方外之人玷污了身体。

卫皎捂住了脸,热泪源源不绝地从指缝之中流出来。

一宿无眠,她躺在虎皮靠椅上,胡乱地歇了一个时辰。

她已打算好,便在洛阳城中公告,她将出家为女冠,永世不再回洛阳。但一大早,婢女忽然匆匆跑来,朝她报信道:“姑娘,居延李翦,他、他居然来了!他今日回朝,公然当着文武百官,说要求娶姑娘你。”

卫皎慌张地欲立起身,只是双膝疲软,竟栽倒在地,婢女忙将她扶起来,卫皎却站立不住,跪坐于地,又蹙了眉失声道:“李翦?”

“正是李翦。”

卫皎俏容惨白,唇肉被咬着发白。

“才下了朝,郎主与李将军一道回来的,陛下已金口玉言,当朝允诺了婚期。此时李将军他们已经来了。”

“不但如此,李将军还请你到竹水亭一见。”

这变故发生得太过突然,卫皎昨夜里还想着出家做女冠,将一切退路都留好了,没曾想李翦突然从西北归来,更当着陛下的面儿说要娶她。

难道他不知洛阳那些流言,她名声早污了么?

卫皎腿软得几乎无法撑臂立起,缓了许久,才慢慢说道:“替我更衣吧,我出门见他。”

婢女颔首。

这时伺候她的李氏大喜过望入门,送来一叠物事,笑吟吟说道:“姑娘,想必你已知了,这是李将军送来的琴谱,说他无知音,只求一知心夫人,收下他的琴谱。”

卫皎望着李氏捧来的那一叠琴谱,当日被她送回了居延,她都不知,那之后他是否还有信回来,因她已完全托大兄卫不器了结此事,便没再过问,此时见了那去而复返的琴谱,忍不住心跳得飞快。

她换了衣裳,便独自上了水榭,朝竹水亭走去。

亭中远远只见一个男子的背影,立在一堆残荷之间,身影昂藏而奇伟,高冠巍峨,窄袖长袍,似已等候多时。卫绾的跫音还很远,便已被他的捕捉到,李翦回了头,刹那间,卫皎的心跳得更快了,几乎要破胸而出。

李翦的手中还持着一把剑,他面容俊朗,与卫皎所想大有不同,她本以为他一个武将,于这个年纪应已满脸络腮,皮肤黝黑,但事实上,除了双目炯炯之外,他的面貌一切都与卫皎所想不同。

阳光披在卫绾雪白的暖裘上,她深深屏息,朝他走了过去。

李翦却在她走近之时,曲了一条腿半跪下来,吓了卫皎一跳,他正色道:“卫二娘子容谅,李翦跪天地君王,父母恩师,不吝膝下黄金,但卫二娘子,即将为李翦之妻,便只屈一膝。”

说罢,他将剑双手呈奉,垂目敛眸。

卫皎惊讶看他,“你有何事对不住我,要同我下跪?”

李翦抬起头深深看了她一眼,“李翦如今才知,原来昨日以前,卫二娘子已想着出家做女冠子了,李翦如今再来求娶,颇像是趁火打劫,担忧卫二娘子芳心不喜。”

卫皎忍俊不禁,红着眼眶儿笑道:“你说话真有趣,可是你知道么,我名声不好。在与崔适成婚之前,我便已……那都是真的。”

李翦沉默了半晌,他皱眉望着她,“我知。”

“你不嫌弃我么?”

卫皎道。

“我非清白之身,污名在外,被崔家名为和离地休弃。”

李翦的目中掠过心疼之色,“那非你之过。”

卫皎怔住了,她呆滞地望着李翦,胸口却是一跳。

李翦起了身,将剑呈递给她,“皎皎,我盼你能嫁我,想了多年,已是我平生唯一之愿。若我因为你受到的伤害便嫌弃你,太也不是男人,更不敢厚颜无耻来娶你。从前你是崔适妻,我不敢想,亦感慨身无功名,爵俸太低,不敢出现在你面前。如今,算是我趁火打劫也好,趁虚而入也罢,人之一生,何其短暂,错过了你李翦必留一生遗憾,故而恬不知耻前来洛阳,借用军务之便,对陛下提出这么一个请求。苍天怜见我李翦三十而立却患无妻,陛下应允了婚事。可于你,李翦没有丝毫把握。当日你将我的信物退还与我,并让我不再纠缠,我便知,你心中实在无我,如今我利用陛下赐婚的旨意,强行迫你父点头,迫你下嫁,是小人卑鄙无耻的行径,如你不能接受,今日便可提剑出鞘,一剑刺死了李翦。你且放心,后事我俱已备好,今日死在你手里也绝不与你相干。”

卫皎咬着唇,一边怔怔一边呆滞地望着眼前的男子。

她从未见过有人前来求婚,提着剑来,让别人不答应便一剑赐死他的,更滑稽的是,他竟然还已准备好了身后事。

卫绾破涕为笑,慢慢接过了李翦手中那柄华丽而古朴的剑。

“这剑,锋利么?”

李翦略有动容,难以隐藏地露出失望之色来,只不过不敢露得太显,很快便镇定下来,道:“此剑是李翦初从军时太子殿下所赠,我携此剑斩杀匈奴千万,自是锋利无匹。”

卫皎说了一声“好”,她抽出了剑,龙吟之声惊得李翦闭上了眼,他的身体有了些微颤抖。

卫皎看了他几眼,从自己的青丝之中分出了一缕,以剑刃割断,身前的男人忽然睁眼,似乎感到纳闷,她为何割自己的头发,难道要削发代首?可如此不应割他的头发么?

卫皎将那缕青丝缠成结,绑在剑穗上。

男人忽然重重地抽了口气,“皎皎,你这是何意?”不是要杀他?

卫皎朝他温柔害羞地笑起来了,“李翦,我连蚊子都没拍死过,怎能杀得了你。”

此生能听她清软的嗓音,温柔唤自己李翦,已是足够。李翦激动地一把抱住了面前他肖想已久的娇小女子,抱着她连着转了几个圈,晃得卫皎头晕,又气又笑地打他肩膀,“不要了,我头晕!”

李翦忙将怀中佳人放了下来,一把握住她的柔荑,喘气说道:“皎皎,你可是真心实意要嫁我?是真的么?”

卫皎抽出了右手,咬唇道:“你这人,不是让你让陛下下了旨,非要我嫁给你么,如今你却来问我。”

李翦傻里傻气地朝她露出一口雪白的牙大笑。

卫皎被笑得愈发羞涩,低低地垂下了眸子,道:“多谢你赠我琴谱,我弹奏过了,那时便已很喜欢,弹琴时便能忘记那些烦心事,于我而言是当时最需要的。其实,我本已决意收下琴谱,若无后来母亲相中益州刺史强拉红线之事,阿皎,早已许君了……”她羞涩不能言,脸颊静静地埋在男人胸口。

李翦闻言内心大为震动,幸而她阿兄卫不器在信中说道,薛淑慎强行违逆她心意,要促成与萧家的婚事,李翦才知她是被逼。只是当时战事吃紧,他身为抚西将军,难以抽身,又想到,他懦弱不敢提亲,若是那益州萧家真能接受卫皎,予她幸福,他便放手。

那日决无可能想到,竟有眼下的绝处逢生,更没想到,卫皎其实当时心中已对他有所期盼。

他笑了起来,收住了双臂,将卫皎牢牢困在自己的羽翼之下,沉声道:“皎皎,从今以后,你不必再怕,风来,雨来,李翦为你遮护,此身无长物,唯独命硬,必能护你一世无虞。安心嫁我。”

卫皎虽然仍然对流言有所忌惮和膈应,但李翦却常年身在边关,正好可带着她离开洛阳。卫皎闷闷地点了头,男子身上滚烈的体息,肆无忌惮地充斥着她的嗅觉,她以前所嫁之人,是个脂粉气浓厚的娇贵公子,断断没有李翦身上这股浑厚的体息,卫皎却一点不排斥,她试图接纳眼前之人,伸出细软的一双臂膀,环抱住了李翦。

男人身体僵硬,心跳得极快,只是却一动不动的,面色十分温柔。

陛下赐婚,连薛淑慎都不敢不答应,何况比起卫皎出家做女冠,能嫁给李翦已是不错了。只可惜当初她过于嫌弃李翦,如今也不知拿什么面目来见,便索性不见,卫皎的婚事,一律交予卫邕与卫不器去办。

卫皎的婚期定下不久,途中夏殊则便已收到了信。

见只是卫家家事,便将信条给了卫绾。

车马摇晃,颠簸不停,卫绾本想休息,但因是殿下递来的,便伸手接过来,看罢顿时露出笑容:“原来成了?”

说着马车一晃,卫绾立不住,一跤跌入了夏殊则怀中,她狐狸般地眯起了眼,仰着头望着殿下说道:“我记得从前曾不知在哪听得的谣言,殿下喜欢我的二姐姐?”

夏殊则脸色不自然,“既是谣言,便不必问了。”

卫绾轻轻一哼,娇嗔道:“殿下目光躲闪,看来像是真的……”

“孤何时——”他蹙了眉,待要反驳,才发觉怀里这狡猾的小女人压根没有生气,便伸臂将她抱到腿上来,让她老实些。卫绾不肯,偏要扭动,跟着屁股便挨了一记打,她睖睁起来,气闷地将脸埋入了殿下怀里。

“那只是误传而已。”

她的殿下终于忍不住,要哄她了。

卫绾眯起了眼。

但殿下却没再说话了,她从他怀里挣出来,仰起头,只见殿下望向了窗外,深思宛如不在。卫绾细细一想,那谣言是前世传出来的,这辈子却没有。想必殿下也知道防微杜渐,从源头上制止了它的传出。

她攀住了殿下的胳膊,依偎过来,告诉他自己全心全意地信任着他,并决心再也不问关于前世的任何事。

车马渐近洛阳,临入城之时,被一队人马拦住了去路。

广阔绵长的官道上,鸿雁在天,夕阳漫山。

卫绾疑惑地想道,已经快到洛阳了,还有谁敢如此大胆,竟要拦住太子殿下的去路。

她让殿下稍后,自己下去会一会。夏殊则本在闭目休息,露出一缕笑意来,也当真没有过问。

卫绾探出头,只见不远处的一驾驴车上,衣着光鲜亮眼的齐王殿下正绽着大大的笑容,犹如一朵明丽的葵,远远朝她挥手,兴奋地又跳又叫,跺得木板车咚咚作响。

“三嫂你好啊!”

卫绾先是一怔,回头望向车中的殿下,殿下对这样的场景似乎很是熟悉,只是揉了揉额角,没甚么话。她也笑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