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状元郎的教书日常 > 第80章 八十堂课

状元郎的教书日常 第80章 八十堂课

作者:嘉衣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9:41:12 来源:就爱谈小说

于泰和冷哼一声不说话, 许氏去他身边桌案上拿茶壶时, 借着身体的遮掩警告式的拧他手臂。

于泰和挨了这一下,眼神里是明晃晃的震惊,倒不是许氏拧得有多疼,可他媳妇儿闺女怎么一个个都向着那个贼小子啊!

好在于泰和还没忘了正事, 他看着挨着张休复坐下的自家闺女,告诉她有事儿要和张先生谈让她先回自己屋。

于虞不放心, 可阿娘也在劝她出去,张先生还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眼神, 她只能不情不愿一步三回头的出了屋。

于家堂屋门口新置了一架描金五牛图四扇屏风, 本来是为着于虞的笄礼置办的, 图个门面好看,现下却阻隔了她的视线, 一出正堂就瞧不清半点屋内的光景。

于虞垂头丧气的回了自个儿屋,鹤儿正在屋里归束今日收到的礼品。

“姑娘怎得了”鹤儿看出她脸色不太好。

于虞坐在案边拄着脑袋唉声叹气:“鹤儿, 你说阿爹要是不同意我和张先生的婚事怎么办……”

鹤儿想了想, 小声说:“不能吧……要真这样的话, 姑娘你拿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第一招就成, 于叔准没辙。”

于虞:“……”

“也是。”

于虞一走, 正堂里的气氛莫名严肃了起来。

张休复身边桌案上放着一茗热茶,许氏刚刚倒的,茶水正温,气息袅袅。

张休复心里其实也没谱,正暗暗措着辞, 想怎么着能让于叔同意他跟于虞的婚事。

那厢于泰和先开了口,没什么好气儿:“紧张什么我有旁的事儿同你说,跟于虞无关。”

“好好说话……”一旁的许氏低声嗔他。

于泰和板着脸不回应,许氏才懒得搭理他的别扭,于泰和的脾气她再了解不过,越搭理他越来劲儿。

她看着张休复道:“张先生,能否冒昧问一下,你在燕京的事儿”

张休复一手搭在桌上握着茶盏,闻言会错了意,以为是于泰和在燕京听到他的“传闻”,对他有意见,如若真是这般,他也没什么法子解释。

男子握着茶盏的手微微攥紧了,连呼吸都滞了两息,他微低着头,表情难得带了两分局促:“于叔于婶,我在燕京的事儿……若是你们信不过我的为人,可以再看,但我对于虞…是真……”

于泰和打断他:“和于虞没关系,我们是想了解一下许黎许学士的事儿。”

谁要听这个贼小子说自家闺女的事儿了!

听到许黎的名字,张休复应声抬起头。

“您的意思是”

许氏神色一暗,缓缓解释道:“张先生不知道,我是……许家人,燕京许家。”

她不担心被告发,毕竟照那周管事的说法和燕京近乎人人皆知的罪名,张休复是为给许学士陈情才落得罪名。

哪怕张休复有什么旁的想法,许氏家谱上早就没了她的名字,想要查也不好查,江鸿德又是收银子办事儿的主,只要银钱给到位了,他才懒得给自己添差事。

张休复闻言愣了下。

于泰和这时也不别扭了,面上一派整肃之色:“我这遭进京,想去拜访时发现许府贴了封条,这才知晓许家全府流放永州的事儿,我花银子寻了条门路打听,听说了你的事儿……”

许氏客气的微微一笑,继续解释:“我说点心里话,许……我爹的脾性,我不认为他会做那种谋财害命的勾当,”她顿了顿,又道:“不过这只是我自个儿偏私的想法,实情我也不敢打保票,若是张先生不介意的话,可否将你知晓的内情说出来我不为旁的,单求个安心。”

假使,假使许黎真做了勾结地方官员私吞赈灾银粮的事儿,她也良心难安。

许氏和许学士是一家人,张休复一时没有消化过来。

他思考着两人的话,沉默良久,才抬头说:“于叔于婶,晚辈不敢隐瞒,但要说许学士是否真做了私吞赈灾银粮的事儿……晚辈也不保证。”

许氏面上失落之色还未分明的显露出来。

张休复慢慢地把手里的茶杯放下,继续道:“晚辈也相信许学士的为人,况且,这案子定有隐情。”

于泰和听到这儿,脸色一沉:“我寻的门路……那人也是这般说的。”

“大理寺是在许府书房搜出了许学士和地方官员来往的信件和账薄,朝廷下令搜查许府的前一天晚上,晚辈就独身一人在那书房修查旧籍。我三更天时看见,不对……准确些说,晚辈没看到真人,但确实是见到了来书房人影,追过去的时候,便只看见大敞的窗户。”

许氏认真的聆听,手里的帕子却不由自主的绞紧了。

听了此番缘由,于泰和简短的说:“也就是说……可能是有人陷害”

“对。”

静默了一阵,张休复又低声开口道:“于叔在京里听说我的罪名了吧……”

他惯来是个情绪不怎么上脸的人,说起自己的“落魄”,面上还是淡淡的,寻不到什么悲愤屈辱的情绪,还不如方才担心和于虞的婚事时紧张。

于泰和略沉吟,颔首:“包庇罪臣。”

张休复手执茶盏,抿了一口,低垂着眼皮道:“依照律法,案情未明之前,人人都可以陈情辅证。虽然不敢保证许学士清白,但我认为这事疑点颇多,便向大理寺递了证状,原原本本将自己所见写了下来。”

明明是在说正事儿,于泰和却莫名岔开了思绪:完了,这么说他们家还真欠这小子一个人情。

“虽然这么说有些狡辩的意思在,但大理寺对我的判罪过程确实极其草率。没有寻证,没有堂审,和万千灾民有关的案子,怎么着也得上递奏折说明,甚至总角小儿都明白的罪人画押都没有,大理寺连这最紧要的都给略过去了。”

皇帝沉迷炼丹修道,不理朝政已久。

若是说张休复的事儿大理寺能全权决断,但许黎的罪名,大理寺也不过只是递交奏折陈述罪名,办案过程里的重重疑点却只字不提。

于泰和听了这话,眼里有了两分冷冽讥诮:“急着把罪名摁死,好护住背后的真凶……”

“我知晓的……也就这些了。”张休复敛着眼说。

他抬头看一眼神色复杂的于氏夫妇,温声道:“好在许学士一家性命无虞,晚辈回平阳之前,在太傅府养过几日伤。太傅大人对此案颇为关注,一直在暗中查访,可能会有翻案的机会。”

张休复不敢把话说的太肯定,只能说一句“可能”。

大理寺判罪之后,他本该直接回乡,但伤势委实太重,身上累累伤痕不说,还高热不退,强行赶路怕是性命难保。

可大理寺卿显然是罔顾张休复的性命之忧,或者说,张休复若是路上没了性命,倒更省心。

是以他半日都不愿意叫张休复在燕京多待,还是太傅将遣送张休复回乡的差役给拦下,给张休复谋来五日休栖时间,并且偷偷将人接去自己府养伤。

太傅的位分摆在那儿,大理寺卿不敢有异议。

他立时给许黎饭菜中下了迷药,取出预先备好的证状,如此完成了“画押”的过程,早早将人发配到永州。

于泰和紧蹙的眉头没有松开,他沉声问:“大理寺卿有可能是背后主使”

既然张休复说太傅在暗中查访,那定然是有了首要怀疑的对象。

张休复轻轻摇了摇头,斟酌了一阵儿,他就实道:“晚辈和太傅大人,怀疑的同一人——左侍郎,吕林淳。”

燕京。

建和帝躺在软榻上,两名宫女左右侍奉,一个捶腿一个揉肩。

堂中起舞的是左侍郎献上的舞姬,身姿曼妙容貌昳丽。

建和帝年事渐高,双眼浑浊,嘴角耸拉着,法令纹深深的两道,面色隐隐发青发暗,身材却能辟出俩宫女,露在外头的手足是肉眼可见的浮肿。

他眯着眼欣赏歌舞,一曲终,他招手示意舞姬过来。

“皇上……”那舞姬声儿甜,娇娇怯怯的一声勾的人心痒难耐。

她被建和帝执着细白的小手,顺势做到了软榻上,侧身对着他,瞧着是副含羞带怯的模样,低头时目光里却闪过一丝不易被人察觉的厌恶。

建和帝把着舞姬的下巴要凑过去,突然间,一股蚀骨麻痒袭来,他浑身打了个颤,霎时间两眼翻白,涕泪交横,口涎滴滴答答沾湿了龙袍前襟。

那舞姬却像是见惯了这种情形,声音虽急面上却镇定得很:“来人,给皇上取药来。”

殿口的掌事太监赶忙躬身上前,取过一旁燃着异香的香炉,往建和帝鼻尖下头晃了两下,建和帝神色还是呆滞的,良久打了一个喷嚏,慢慢舒缓过来,气息急促未平。

“永寿丹。”

舞姬伸手接过太监递过来的玉葫芦小瓶,从里头倒出一个通体赤红的丹药来,纤手抵到建和帝嘴边,服侍着他吃下。

建和帝在榻上安静地闭目,气息缓缓平复过来,半晌,他睁开眼叹了口气:“朕这身子骨儿……”

“皇上不许说……”舞姬眼圈红彤彤的,她说得娇蛮,建和帝却半点不恼,任由她伸手挡住自己的嘴。

“左侍郎大人刚寻来道长,给皇上炼神丹……您一定能福泽万年的。”

作者有话要说: o>_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