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状元郎的教书日常 > 第84章 八十四堂课

状元郎的教书日常 第84章 八十四堂课

作者:嘉衣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9:41:12 来源:就爱谈小说

沈嘉齐来的时候正好卡在堂课间隙。天蒙蒙亮他便辞开知州的安排, 只身一人来到了平阳县。

朝雨初霁, 空气都里沁着凉意。

于虞趁着屋里嘈杂出了讲堂, 在外头闲闲转了一圈,回讲堂时悄没声儿的溜到了堂上, 负着手躬着腰往张先生身边凑。于虞最近卯着劲儿学医, 一天十二个时辰得有三个时辰是待在医馆的,除了堂课时间,张休复都见不着小姑娘人影。

“先生……”于虞弯着嘴角往前凑,她莫名的有点心虚。

用得着人的时候巴不得整日里黏着,自个有事儿了就把人抛到脑后,这不是过河拆桥的负心汉嘛!

于虞看着案上的茶盏空了,殷勤的提起茶壶倒了茗茶,紫砂泥培的茶壶,烧了光漆能保温,一个时辰过去茶水还是热的, 热气袅袅,茶香直窜口鼻。她这几日干了不少端茶倒水的活儿,做起来也顺手得很。

张休复蜷膝坐在堂上, 打小姑娘出门时余光便粘在她身上,此时放下手里的书卷,侧过头睇她,眉梢不受控制的翘了一下,从鼻腔里发出个音:“嗯”

于虞没说话,抿着嘴仰着小下巴冲他笑, 善睐明眸笑成两弯月牙。

“怎么”张休复见她这幅卖乖的模样,眉梢又翘了下,他明白小姑娘的来意,嘴上却还是不依不饶的要问出个一二三来。

于虞挪挪身子背对着堂下同窗,脸颊绯红无声的做口型:“想先生了……”

“小没良心……”张休复低声道,他下意识的抬手想要拉人,手指微蜷方方想起这是在讲堂,心里喟叹一声,只能重新拿起书卷竖着立到案上,白皙修长的手指紧紧捏在书目上,温声道:“晌午一同去吃饭”

听到前头那句“小没良心”,于虞极其无辜的眨了眨眼,半晌满面纠结的轻轻摇头:“……我还要去医馆呢”,她小声嚅嗫,生怕被同窗听见:“丁大夫提溜得可紧……”

约摸是因为于虞是个姑娘家,丁大夫倒是不怎么凶她,但他板着张脸不说话就够吓人的。

张休复微眯着眼看她,这么闷不做声看人的法儿把小姑娘看的直心虚,她小声道:“明日嘛,我预先和丁大夫说好,好不好嘛……”

于虞说着说着,声音也愈来愈小,毕竟她这几日承诺过好几次类似的事儿,临了都把张先生一个人撂下,不光是“负心人”,还是“小骗子”。

张休复随手扯页草宣,点墨挥笔写了两行小字。于虞凑过头去想要看,身后忽得传来脚步声,她“做贼心虚”的站到一旁。

聂蓉走到堂上,和于虞分站在桌案两侧,她笑着对于虞颔首,而后执着书卷低下头,柔声道:“先生,学生有问题请教……”

于虞和张休复的关系,书院里十之的学生心里都清楚,不过没人明着问是了。可情意这东西怎么藏得住,平日里再克制,单就两人天天出双入对便能瞧出不寻常。

可就是因为没人明着问,自然也没有个摆在明面上的答复,聂蓉还跟早先一般,隔三差五的来请教问题。

请教问题这事儿于虞挑不出错来,可她看着不甚舒服。张先生不清楚,于虞却清楚,学业上,聂蓉之前同于虞差不了多少,被温老先生点着提个问题,支吾着半晌说不出一句话。

但人家性子比于虞安生,平日里挨得训也少。

张休复不动声色的将宣纸折两合递给于虞,连眼神都不往小姑娘那儿分一个,却是分明的熟稔姿态,而后偏头看聂蓉,温声问:“什么”

于虞瘪着嘴微不可察的皱了皱眉,取宣纸时轻轻在男人虎口那块白皙的肌肤上刮了下,叫旁人看见不过是拿东西不小心蹭到了,张休复却从中领会到了“警告”的意思,他情不自禁的敛着眼勾下嘴角,下一刻立马抿平唇角收住笑。

聂蓉神色一滞,又若无其事的低下头拿手指指着书页柔声问:“先生,这句……”

“这个我懂的,”于虞躬着腰负着双手颠颠儿的凑头看,伸手捏住书卷另一边:“我教你。”

男人抬头睨她一眼,嘴角噙着笑,眼里还有两分不甚明显的兴味:“好,你教。”

于虞:“……”

张先生看不出来她就是随口说一句嘛!

“还是不了吧…不好抢先生风头。”于虞讪讪的收回手,嘴硬道。

手撤到一半就被张先生拿笔杆子轻敲了下,不客气的笑话道“还你懂,你哪次把我讲的文章说对名字了”

他没用什么力,可于虞生得白,笔杆一敲手背上就显出道红痕来,张休复眼皮跳了下,伸手要去捞,于虞立时背回手。

张休复蹙着眉,全然忘记了身边等着请教问题的学生还在:“我看看……”

聂蓉原先还微低着头一副温温柔柔的模样,眼睁睁见着两人旁若无人的玩笑之后,脸上的笑就挂不太住了。

小姑娘被纵得越发大胆,无视先生的请求不说,还气势汹汹的仰着头,“哼”一声便转身哒哒哒回了自己的位置,一边冷眼看着堂上两人,一边将宣纸展开。

男人的字和他平日给人的感觉全然不同,断连辗转粗细藏露无一不妙,宛如铁画银钩。

简短的四个字——愿为尾生。

“咚”一声响。

讲堂里的学生连带堂上那两个都下意识的抬眼往于虞的位置看。

小姑娘以一种极其别扭的姿势头埋在案上,胳膊把脑袋团团围住,这下头磕得听着就疼,她却跟被点了穴似得连动都不动弹下。

讲堂里一下子安静下来,于虞磕得猛了,一口气喘不上来,不知道是憋的还是羞的,脸涨得通红愣是不敢抬头。

怎么就扯上尾生抱柱了!她又不是真的负心人!

张休复收回目光继续给聂蓉讲问题,外头忽得传来敲门声。

聂蓉执着书站起身,开口道:“先生先去忙吧,改日再给我讲也成。”说完也不等张休复反应过来,就捧着书下去了。

聂蓉原本想得是俩人婚事既然没定下,说不准会出什么岔子,她心里那点倾慕的苗头跃跃欲试窜得收不住,不愿意死心,今日特意挑这个时候上来也有点儿试探的意思,可见了方才这一幕,她再上赶着就是蠢了。

张先生哪里待旁人如此亲近过俩人中间压根儿容不得旁人插一脚。

她便也不愿意花费心力往人眼前凑了。

张休复走过去打开门。

外头站着个身高腿长的年轻男子,一袭苍蓝交领外袍,面容端正俊朗,两道眉毛斜飞上去,有点剑眉星目的意思,他曲着肘手还反蜷着抵在门上,一开门扑了个空。

大约是赶路赶得匆忙,来人刮得发青下巴上还有新生的胡渣,添了两分疲惫却掩不住通身的气派。

两人目光相接,俱是愣了一下。

门外人先开的口,他皱着眉把张休复上下打量一番:“我还寻思你得落魄的不像样,看来过得挺滋润啊”

“你怎得来了”张休复刚说完,立时想起了最近风传把江知县官帽撸了的巡察御史:“朝廷派来的”

沈嘉齐点点头。

张休复继续问道:“怎么是你”

“太傅大人举荐的巡察御史,你有意见”两人统共说了四句话,半句寒暄客套都没有,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不对付”,不知道还以为他俩是死对头。

实际上,沈嘉齐和张休复在京里算是难得的知交好友,虽然出身天差地别。

张休复是再标准不过的寒门状元,出身赤贫没有荫蔽。沈嘉齐恰恰相反,京城根儿上生出来的世家大族,家中世代为官,往前几辈仔细数数八成还能跟皇帝扯上点关系。

俩人能处成好友就是个意外。

张休复这么问纯粹是纳闷儿,他离京时沈嘉齐任盐政不过一年,还在淮南处理私盐泛滥的问题。谁成想他回乡不到半年,这人又成了巡察御史。

讲堂里声音嘈杂,沈嘉齐往里看了一眼,冲张休复点下头,道:“现在方便说话吗”

“我还要上堂课,要不你先去找个酒楼坐坐,我中午去寻你”张休复面露难色。

“……成。”男子叹口气:“去哪个酒楼”

“聚景楼,你顺着这条街往西,不用打听就能看见他家牌匾。”

聚景楼。

伙计引着张休复上二楼包间的时候,沈嘉齐已经就着盐水毛豆吃了三两白酒,桌子上堆着摊毛豆壳,任谁来看都想不到他是个京城世家公子。

“近来如何”

伙计将人引到之后,便弯着腰掀开帘子出去了。

门帘一落下,沈嘉齐就开口道。

他刚从淮南那个龙潭虎穴里走出来,初回燕京就听说许学士发配岭南张状元罢官还乡的事儿。

至于缘由沈嘉齐听了直想发笑,许黎张休复私吞赈灾钱粮这话简直是用来糊弄傻子的。

沈嘉齐在淮南查的私盐一案。

燕朝盐铁统归朝廷管束,淮南是大燕产盐最多的地方,却莫名其妙出了官盐滞销的情况。

官盐滞销便意味着私盐泛滥,沈嘉齐到了淮南明察暗访一年余,才查出当地官员暗抬官盐价格,又借着身份便利勾结盐商用朝廷的资源生产私盐,更甚者以公充私。

官盐明面上和市上是两个价儿,实价昂贵百姓们哪儿吃的起,说是被逼着买私盐也不为过,全没有公道可言。

盐商和官员勾结起来想要瞒天过海,却因意外被沈嘉齐窥得内情,查出幕后推手便是吕林淳。

卖官吞私,他的胆子是下头人一点点喂大的。

张休复这事给沈嘉齐脑子里上了一道弦儿,他回京后没直白的将淮南盐案的幕后主谋供出来。

皇帝问便只说底下查到的人都带回了京等陛下惩处,幕后还有主使需待细查。

这么个含糊的说法也算不得欺君。

底下的盐商为了家里人的安危,自个儿送了命也不会将吕林淳供出来的,反正他们的命也保不住,能保住家里人也算好。

沈嘉齐手里攥着盐商和吕林淳来往的账目,没有上呈,反倒是先去了太傅家,朝廷里无人不知,太傅和左侍郎互为眼中钉肉中刺。

沈嘉齐同太傅大人话里话外一番试探,太傅先说明了许黎一案,他才敢托付信任将淮南盐案的实情相告,俩人自然是站在同一条线上。

许黎一案有冤屈皇帝心里不会不清楚,匆匆点头应下大理寺的处理手法,不过是民怨滔天,急需找人出来顶缸。

幕后主使也是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有恃无恐的将许黎张休复推出来。

至于百姓,朝堂里波云诡谲,与他们多半扯不上什么干系,天灾王朝更迭,只要祸不及自身,没人愿意多言,况且他们也改变不了什么,左右不过是讨口饭吃,过生活而已。

哪儿管你朝廷是哪个官员犯事儿挨罚管你是不是冤枉的

永州那么多受灾百姓倒是喊着要一个公道,所以,不光背后主犯需要替罪羊,朝廷也需要替罪羊。

这替罪羊挑的也得用心,要平日里碍眼碍事的,要他们能“动”得了的,还得要是皇上不爱待见的。

张休复是哪种人呢

这么说吧。沈嘉齐一度认为,朝里人当初对张休复的客套恭维,以及攀关系都是白搭,因为他根本不可能仕途顺遂风光无限。

张休复在朝廷里做一辈子官,再兢兢业业克尽厥职,都没法子身居高位。说句大不韪的话,现今这个朝廷,最需要的是直臣,偏偏最用不着的不被待见的,也是直臣。

哪怕不说朝局,你就是翻一翻史册也会知道,哪个直臣有好下场

可沈嘉齐没想到,张休复会担这份污名,搁谁身上都受不了。

因此见到张休复时,他愣住了,这人远没有他想象的狼狈落魄自暴自弃,甚至很奇异的,和在京里没什么差。

“挺好。”张休复坐下,闻言笑了笑,说着他打开吊窗,外头的凉意猛的灌进来。

沈嘉齐反手挡住脸低骂一句。

“做什么开窗”

张休复没说话,搭在案上的手指点了点摆着酒的方向。

沈嘉齐:“……”

“我还以为你回乡得借酒消愁,已经习惯了……”

话没说明,两人心里却都清楚。

“不至于借酒消愁,”张休复温声道:“你来找我有何事”

“太傅同我说了…”沈嘉齐闻言皱起了眉,顿了顿道:“现下查得有些头目,不过还缺铁证,我是来找铁证的,途经宝地,顺便来看看你现下有多落魄……”

话说到后头,男人眉宇舒展开来,闲适的抱着手臂倚到椅背上。

张休复先前猜测的没错,太傅派人暗查几月,条条线索都直指吕林淳。他既然敢勾结地方官私吞赈灾钱粮,根基便不会只是“建”在永州。

可单就私盐一案,没法子使吕林淳一党彻底垮台,许黎的案子证据早就被销毁,更是无从翻案,只能从旁处入手,吕林淳买官卖官的事儿还差铁证,只要罪名够重,推翻他不过是时间问题。

等到吕林淳垮台,许学士的案子自然便能平冤昭雪。

沈嘉齐三言两句将事情概括了一番。

张休复听着放下了手里茶盏,转头仔细地看着他:“平阳县令也是”

“唔……”沈嘉齐嘴里嚼着毛豆:“他买官的事儿你应该知道吧,你们这个知州,就是吕林淳提拔的人。”

他肃肃嗓子,继续道说:“我来之前查过了,还有当年的卷宗为证。至于你们这个县令,估计是花的银子少了早早被祭了出来。”

张休复正色道:“那为何不细查还是……有人在暗查”

沈嘉齐神色一片泰然:“我管的事儿……随便查两个就够了…其他的,有人在办。”

面上不能查得狠,叫人生了警惕之心反倒不好,可也不能太敷衍,更令人生疑。

“度”要把握得好,查得严却能让人喘口气,不忙着火烧火燎的整治销毁证据,暗地里搜查的人才能寻到把柄。

他没多说旁的,张休复却立刻明白过来。

“对了,等我启程的时候,你得跟我一同回京。”沈嘉齐说道。

若是能搜查到证据推倒吕林淳一党,借机能为许黎张休复翻案,他这个写状书的人,自然不能缺席。

除了张休复和远在岭南不能回京的许黎,没有旁的人能作证说明了,况且,张休复写的状书,建和帝还没见过。

张休复闻言一怔,他没想过回京的事儿,可其中的利害不难寻思明白:“何时”

“最多半月,我还得去一趟汴州,回来时跟你一同返京。”

“……好。”

张休复估摸着沈嘉齐没点菜光顾着吃酒来着,上楼前点好了菜,不一会儿菜便上齐了。

张休复执着牙箸夹菜,腕口浅褐色的疤痕露出来。

小姑娘送的药确实有用,鞭痕已经淡了不少,可如此重的伤怎么可能完全消掉。

“在大理寺遭了不少罪”

张休复顺着对面人的视线,将目光移到自己手腕上,温声道:“过去了,现下人不是好好的,没缺胳膊没少腿儿。”

云淡风轻的一句话背后藏着无数血汗。

大理寺刑房的鞭子,一根长鞭上攒得全是铁刺,打到人身上能生生刮拉下一层皮肉来。

昏过去就用盐水将人泼醒,翻过来覆过去一遍遍的用刑,只等他被屈打成招。

张休复从狱里出来时,整个上半身几乎没一块儿好皮肉。

幸好他们还清楚,张休复的命不能丧在大理寺,他这才保下条命来。

不然哪天平冤昭雪人却没了,也不知道图个什么。

“你就是轴……好端端的分明牵累不到你,还要往人家刀口上滚。”沈嘉齐微仰头灌杯酒,默了一瞬,叹道:“算了……我这话说的多余。”

算了。

他要是能做到冷眼旁观置之不理,就不是张休复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写的我头疼……四舍五入的道理大家懂吧!

我今天争取十二点之前更!

评论区发小红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