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锦绣农门 > 第2章 第002章

锦绣农门 第2章 第002章

作者:寒小期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9:47:41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002章

打猪草说难不难,不过要打满一整筐也不容易。

等王香芹背着打好的猪草从山上下来时,已经快晌午时分了。

从山坡上往村子里看,不少人家的炊烟都升起来了,王香芹赶紧加快了脚步,往村里走去。她上山那会儿,天色还早得很,路上也没多少人,这会儿人倒是多了起来,有些蹲在村道上捧着碗吃饭,有些则站在墙根处跟人有一搭没一搭的唠着家常。

见王香芹低着头走过来,就有人拿胳膊肘捅了下旁边的人:“看,那不是王家大闺女”

“是啊,她这会儿已经是朱老二家的四儿媳了。你说,天老爷这不是爱捉弄人吗搁早先,谁想得到呢”

“想到啥你可得了吧,人家朱老二家也不差,家里人多田也多,要不是还供着个读书人,日子比咱们几家可红火太多了。”

这话倒是在理。

要真论家底的话,老朱家可以说是村子里数得上号的殷实人家了。他们家光水田就有二十亩,还有十来亩的旱地。要是别家有那么多地,少不得要赁出去多半,虽说这样一来还是能收租子,可哪有自己种来得划算老朱家男丁多,除了最小的六郎外,各个都是庄稼把式,不单把那么多田都侍弄得妥妥当当,还有俩儿子常年在镇上做工赚钱,按说这日子应该是过得很滋润的。

可老朱家那头也不知道是咋想的,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供出个读书人来。早先,朱六郎还小的时候,是去邻村跟着老秀才念的书,每月送点米粮蔬菜,逢年过节再拎一篮蛋、提块肉啥的去,其实也不费多少钱。可自打两年前,朱六郎考上了童生后,就被送去了镇上念学塾。

去镇上念书,开销可大了。不单按月要交束脩,三节两寿的礼物也少不得。再说镇上离村里到底还是有段距离的,偶尔买个东西当然是早去晚归的,可要念书的话,每日往返也太折腾人了。朱六郎是住在学塾里的,这又是一笔不小的钱。

村人们说的这些个事儿,王香芹其实都是知晓的。

早在今年开春那会儿,两家开始说亲时,王家这边就仔仔细细的打听过了。最初,王家还有些犹豫,这嫁闺女,最担心的就是碰上偏心眼儿的婆婆,要是偏的自己这房倒没啥,一旦偏向别个兄弟,往后的日子想也知道是啥滋味。可王香椿的懒馋是出了名的,蒙蒙外村人倒也罢了,在本村谁还不知道谁呢偏王家父母又舍不得将小闺女也远远的嫁了,想着老朱家别的都尚可,就索性一咬牙,答应了这桩亲事。

答应是答应了,就是没忍住在背后多嘀咕了两句,因为不好当着王香椿的面说她未来婆家的坏话,这些话倒是都入了王香芹的耳朵。

那时,谁又能想到,最终嫁到了老朱家的,竟然会是王香芹呢

对于王香芹来说,这样也不坏,起码没叫她两眼一抹黑的嫁人。

王香芹理解村人包括她娘的担心,其实那些人也不是看不起读书人,而是觉得朱六郎不是块读书的料。道理也简单,就朱家那哥几个,一个两个的都是光有一把子傻力气的。要是下地干活,有力气当然是好事,可在读书上,力气可帮不上什么忙。

朱六郎看着是不如他几个哥哥那么大块头,可也比一般的读书人壮硕多了。而且他确实也不聪明,跟着邻村的老秀才念了十几年的书,才勉勉强强的通过了县试和府试,成了村人口中的童生。

其实,所谓的童生,与其说是功名,不如说是个资格。读书人只有通过了童生试后,才拥有参加院试的资格,也就是俗称的考秀才。

朱六郎是两年前考上的童生,同年考秀才落榜后,就进了镇上的学塾,可惜次年还是落了榜。再就是要看今年的了,具体开考的时间王香芹也不太清楚,主要是原主并不关注朱家的事情,可依稀仿佛记得去年好像是初冬刚换上袄子的时候,得知朱六郎没考上。

王香芹边走边琢磨事儿,结果半路上碰着了刚从河边回来的大嫂。

大嫂端了个大木盆,明显是刚洗完衣裳。她也听到了村人的议论声,瘪了瘪嘴,走到了王香芹身旁,同她并排走在村道上,压低声音道:“每年到了快考试的时候,就总有碎嘴婆子拿六郎说嘴。”

“快考试了”王香芹问。

“可不是每年都是秋后以后考,不是这月底就是下月初,反正就这几天了。”大嫂说着就叹了一口气,“不是我不盼着六弟好,实在是这事儿啥时候才算个头呢一年两年的考不中,人家都说留底不是读书的料,只娘她不信邪,非逼着六弟上进。”

大嫂本以为王香芹会附和两句,结果王香芹压根就没往心里去。

学渣怎么了王香芹自个儿上辈子也是学渣,可就算书念得不好,那朱六郎今年还不满十五岁呢,他不读书又能干什么呢左右家里又不缺劳动力,多念两年也不是什么坏事。

可怜大嫂,原是想找个同盟军的,还认真的盯着王香芹的脸色猛瞧,只等她一变脸,或者稍稍漏点儿不满的意思,她就可以接着往下说了。偏王香芹是丁点儿反应全无,就哦了一声,背着猪草继续往前走。

一时间,大嫂完全没弄明白这个新进门的弟媳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可眼看到就快到家了,她只能将满腹的话咽回了肚子里,想着下回再找机会说。

大嫂进了家门,王香芹略后一步也跟了进去。

这时,二嫂已经做好了饭菜,只等着全家人都到齐了,好端上桌。

还真别说,王香芹挺佩服二嫂的,那手厨艺在村里绝对是最棒的,哪怕用的都是一些平常至极的食材,经了她的手做出来,保准喷香扑鼻,美味极了。甚至她觉得,就连最简单的熬粥,二嫂熬的也比她上辈子用电饭煲煮出来的要好喝太多了。

其实,老朱家这日子过得已经不错了。在穿越之前,王香芹还以为古代人都是两餐制的,后来才知道,穷苦人家是这样的,就连喝碗粥都是没几粒米,清得能映出人影来的那种。不过,秀水村这边的条件还是很不错的,土地丰饶物产丰富,早些时候农忙那会儿,都是多半都是捞干饭,不然也有饼子和馒头配粥喝。也就农闲了才改成喝白粥或者红薯稀饭,但不管怎么说,都能吃饱。

没一会儿,外出的朱家人就都到齐了。

午饭是红薯稀饭,用的红薯是自家地里出产的,口感绵软,甜津津的,不论是烤着吃还是煮饭吃,都是好滋味。二嫂还拍了根黄瓜,尝着脆生生的,还有拌了个胡萝卜丝,俱是自家产的,百分百的绿色安全食品。

吃罢午饭后,王香芹主动帮着二嫂收拾了起来,等收拾完灶间,略歇会儿后,她就去煮猪食了。王香芹的厨艺相当得一般,当然煮猪食只需要煮熟即可,跟厨艺没什么太大关系。唯一的问题就是,她不会用土灶。

好在二嫂念着刚才王香芹帮她一起洗了碗筷,过来帮忙生了火,同时还在心里嘀咕,不都说王家是姐姐勤快,屋前屋后的事情一把抓,怎么连最简单的生火都不熟练呢转念一想,王家那小闺女就算再惫懒,也不可能什么活儿都不干的,灶屋的活儿又不累人,干活的同时还能多尝口吃的,该是被那小闺女抢了这好伙计,让王香芹干别的去了吧

自认为找到真相的二嫂同情的看了王香芹一眼,又及时想到人家还被亲妹妹抢走了那么好的亲事,当下愈发的怜悯起来了。

王香芹还在担心万一二嫂问起她为什么不会生火时,该怎么蒙混过关。结果就看到二嫂看向她的眼神里,满满都是心疼,顿时懵了。

“四弟妹啊,你也不用到处寻活儿做。咱们婆婆还是很讲道理的,基本上你把她交代给你的活儿都做完了,就可以忙自己的事情去了。这不眼看要入冬了,过冬的衣裳准备好了吗外头的衣裳你可以去找三弟妹帮忙,她手艺很好的,可这里头的衣裳还不得你自个儿做等下喂完猪,你就忙你的去吧。”

二嫂好心的提点这个可怜的弟媳妇,她之所以那么说,是因为王香芹嫁过来的时候,根本就没什么陪嫁。

也不能说完全没有,王家爹娘因为心里有愧,还是塞了不少钱给她的。可衣裳却是真的没有,怪只怪她妹妹做的绝,在出嫁前愣是什么都没准备,从这点上来看,只怕是蓄谋已久的。偏王香芹自己也忙,忙着绣嫁妆呢,她爹娘则整日里下地干活,就这样完美的错过了发现真相的机会。

尽管王香芹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二嫂突然可怜起自己了,不过她知道二嫂是好意,忙道了谢,等煮完猪食,晾了会儿后,她将猪食倒进了槽子里,又略打扫了一番后,洗干净了手回屋去了。

其实,比起做衣裳,王香芹最头疼的还是系统的事儿。上辈子,她是跟父母一起出了车祸,大难不死,还在苏醒后得到了养殖系统。本来,她是打算卖掉养殖场的,一方面是怕睹物思人,另一方面也是担心自己没办法管理好偌大的一个养殖场。偏那时得到了系统,她索性心一横,给自己也给这个有着太多太多美好回忆的地方一个机会。

可这里头有一个问题,系统给予的新手任务是至少养五只基础家禽或家畜。

所谓的基础家禽或家畜,指的是鸡鸭鹅、猪牛羊这些。上辈子的她在得到系统之前,就已经合法继承了父母的养殖场,再说就算没有养殖场,买五只鸡也很容易。可现如今……

在这个家产公有制的年代里,她要怎样才能开启新手任务呢

作者有话要说: 新书求收藏,么么哒=3=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