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李婷七年婚姻,刘辰煜是双倍时间的老, 年纪轻轻就显老态了。
可今天的他, 比过去七年任何时候的状态都要好, 仿佛一下年轻了好几岁, 单从这一点看,刘辰煜对这门亲事应该是满意的。
再说他身边的女子, 二十四五岁年纪, 一米六左右的个头, 勉强算清丽佳人一个,单从相貌来说,跟李婷完全没办法比。可这个女人眉眼开阔,眼睛清明, 给人的第一印象不错。
身上穿着跟刘辰煜一样的军装, 两人站在一起倒不违和。
都是农场这边的,陈七妹自是认得刘颢阳几兄弟, 但看到刘颢阳胸前带的照相机,陈七妹当即走到他跟前,“你的照相技术, 真跟三嫂一样好”
她已经从二嫂吴氏那里得知, 这个二侄子自去济南, 就一直跟谷一一学照相。
“比不上三婶, 不过应该比大部分照相师好,尤其拍外景的技术。”
“我听说三嫂拍照技术,在济南是出了名的好, 还想着请她给我拍几张美美的结婚照,好叫那些笑话我的人刮目相看的,可惜三嫂没能来,虽然有点遗憾,却也能接受。”
“听你说你的拍照技术只略逊色于三嫂,所以你一定能给我拍出比别人好看的结婚照,对不对”
刘颢阳原以为陈七妹点名要三婶过来拍照,是为了恶心她,如今听起来似乎不是这么回事,“所以你是听说三婶拍照技术好,才想请她帮你们拍结婚照,而不是因为其他原因”
“对啊,不然你们以为我为什么特别点名叫她”
刘颢阳这么一提,陈七妹这才想起谷一一挂了十几年刘辰煜未婚妻的名号,这才想起自己搞了一个乌龙,赶紧解释道,“你不提,我都没想起这个茬。”
“我想请她给我拍结婚照,真的是因为她拍照技术好。”
“过去几年无论我,还是辰煜,都承担了很多不应该我们承担的骂名。如今我们走在一起,我就想着让大家对我们刮目相看,这第一步我想到的便是拍几张比任何人都好看的结婚照,先让大家惊艳一把,然后再在生活上慢慢叫大家改观。”
刘颢阳几兄弟都是半大小伙了,孰好孰坏,多少能分辨清楚,听陈七妹这样一说,对这个即将上任的四婶的芥蒂,不知不觉散了。
刘颢阳甚至开口,“我不说学了三婶十成十的功底,起码学个九成,给拍几张叫人惊艳的结婚照一定没问题。”
“你拍的照片要是能让四婶满意,四婶照请你三婶的报酬请你。”
听到这句话,刘颢阳彻底相信眼前的女子,先前提议让谷一一来帮忙拍结婚照,真的只是单纯看中对方的技术,全然没有他们臆想的那些弯弯绕绕。
想到刘招弟对眼前女子的评价,刘颢阳心想,也许这个女人真的适合他们的四叔,真的会对招弟好。刘辰煜是个大人,好不好不是他这个做侄子的管得了的,但他是真的希望有个真心疼刘招弟的人照顾她。
这堂妹虽然比六六大了八个多月,长得却不如六六高、不如六六结实,那性格更是没办法跟六六比。不说六六不容易吃亏,就是真吃亏,她自己也会想办法找回场子的。而这个堂妹一看就是属性包子的,吃了亏只会往自己肚子里咽,不会说更不会想办法找回场子。
这样的姑娘只有生活在夫妻和谐的家庭,才有望幸福。
那天他一说陈七妹要请谷一一来拍结婚照,他大哥刘辰锋就语气不好地挂了电话,一点不给刘辰煜解释的机会,他本想谷一一来了后再认真解释一下,没想到她没来。
听说她没来的时候,他很担心陈七妹不高兴,没想到她完全没不高兴,还跟二侄子相谈甚欢,这一刻刘辰煜再次肯定,他妈刘母这次给她张罗的这门亲事,应该错不了。
比起李婷,陈七妹在相貌上差不少,可这女人身上有李婷没有的耿直,虽然有时候说话容易得罪人,刘辰煜却觉得这样的性子正适合他。
午饭后,他们还要选地点拍照,一行人并没多耽搁,一起到刘父那边吃午饭。
吃过午饭,古卓民去厂里上班,刘辰煜这对准新郎准新娘,刘招弟,刘颢阳,还有爱凑热闹的六六,以及负责照顾她的刘颢轩一道去拍结婚照,刘颢坤三兄弟留在刘父这边,帮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当年刘辰煜和李婷结婚,恰逢刘父被捅伤,两人原先预想的结婚典礼没有,只扯了结婚证就算结婚。这次二婚,双方家里都乐见这门亲事,便想着办几桌酒席,邀请交好的人家一起热闹热闹。
正是农忙时节,大家都忙着春耕,忙活的只有他们自家人,一个早上的时间,刘辰锋两兄弟已经把明天要用的食材都采买回来,李氏两妯娌早上则是打扫卫生,吃过午饭,两人开始准备明天要用的食材。
一个早上的时间,吴氏已经挖出刘辰煜和新弟媳两人之间的来龙去脉。
这门亲事得先从新弟妹,陈七妹的故事说起。
陈七妹总共有七姐妹,她排行老七,她母亲大概生到她这里终于看开,她之后没继续再生。大概想着这辈子没儿子,将来要靠几个女儿养老,她对女儿都不苛责。
女儿的婚事基本都是他们自己相看的,前头六个女儿眼神都不错,都相到值得托付终身的女婿,只到老七陈七妹这里出了岔。
前些年陈七妹跟一个男知青相爱,两人已经到谈婚论嫁的地步,结果婚前那个男知青得了去读工农兵大学的名额,回城前跟她提了分手。
陈七妹都说了,自己可以跟着去城里,那男知青却说等他上了大学,跟只有初中文凭的她就不会再有共同语言,彻底拒绝了她。
当初因为两人已经到谈婚论嫁的地步,陈七妹就没大注意跟对方保持距离,他这一走陈七妹立马被贴上了‘破鞋’的标签,名声被搞臭了。
又是被伤心,又是被搞臭名声,往后好几年陈七妹都没心思处对象,拖了几年家里着急了,开始给她张罗相看对象的事。
因为没有好名声,相看的不是长得寒碜人的歪瓜裂枣,就是身有残疾,再不就是那些个好吃懒做的。哪个姑娘都不乐意嫁歪瓜裂枣,身有残疾的更不可能,好吃懒做的甚至要靠女人养,真好这样的男人,陈七妹宁愿自己过一辈子。
年岁差不多未婚的,陈七妹瞧不上眼,那就只能往那些离婚的挑了。
这些年刘母跟小儿子的关系虽然大不如前,但再怎么说这也是她疼着长大的儿子,真要完全不管刘母压根做不到。所以,自打儿子去年离婚,她就开始帮着物色合适的再婚对象。
当听说陈七妹有意找离过婚的,她就上了心。
小儿子如今膝下一个儿子都没有,而陈七妹几姐妹都能生儿子,要是嫁给儿子给儿子生几个大胖小子,那儿子将来没人送终的问题就解决了。
再者这陈七妹是个性情不错的人,真跟刘辰煜结婚,不说对刘招弟有多好,起码不用担心她虐待这个孩子。
刘母去陈家打探消息,陈家商量后,觉得刘辰煜的条件能接受。
过年的时候,刘母把情况分析给刘辰煜听了。
经过跟李婷这段七年的婚姻,刘辰煜务实了很多,比起情情爱爱,他也觉得夫妻双方合适最重要,既然对方各方面都适合他现在,那娶了没什么不好。
于是,过年两人就见面了。
见面后两人对彼此的印象都不错,不过,两人算起来都是受过情伤的人,两人商量多处一段时间再谈结婚的事。
着急抱孙子的刘母,得知两人的打算,元宵节那天把两人都叫道她那里吃饭,把两人给送到了一张床上,让他们成了事实夫妻。
刘母虽然做得不厚道,不过两个孩子处得挺不错的,陈七妹年龄也的确大了,又成了刘辰煜的女人,陈家还是同意了两人婚事,并且要求赶紧办婚礼。
听了吴氏的话,李氏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当年妈就是出了生米煮成熟饭的招数,想让一一和四叔成就好事,结果事情没如她预料的发展,想不到七年后的今天,她又故技重施,她还真是钟情这狗血的情节。”
“也就陈七妹性情好,不然这还没进门就被婆婆这样算计,人指不定闹起来了。”
陈七妹的性格,出乎他们所有人所料的好,吴氏想刘辰煜这次的婚姻,兴许真会不错,“中午吃饭的时候,瞧她对招弟的爱好挺清楚的,希望她能真心对招弟吧。”
刘辰煜离婚的事,吴氏一点不同情他。
在她看来,那是刘辰煜造的孽,承担这样的后果也是应该的。
她唯一觉得可怜的,就是招弟这个侄女儿,“这丫头跟一一当年刚来刘家时有点像,陈七妹的性子耿直中带着点泼辣,如果能影响着点招弟,往后遇事不至于太吃亏。”
敏感、不懂拒绝、怕被嫌弃是招弟最明显的性格,的确跟曾经的谷一一很相像,“你嘴巴厉害,今后有机会给她说说一一的事,她要能学到一一几分本事,一辈子就不用愁了。”
刘家十几个孩子当中,刘招弟是最惹人疼的一个,李氏他们能为她做的不多,只能寄希望于她的新妈妈,以及希望这个孩子自己会慢慢改变。
婚礼的规模不大,只摆了三桌,来的都是交情不错的人,真心实意对新人说了不少祝福的话,场面热闹不失温馨,这一点又出乎李氏他们的意料。
得知刘辰煜这么快要结婚,他们真的很不看好这婚姻,心里都是带着不痛快回来的,如今见这婚姻貌似挺靠谱的,心里头那些不痛快不知不觉消失了。
再怎么说都是丈夫的兄弟,虽然都各自成家,各自有各自的生活,日子过得好不好跟彼此没多大关系。
但血脉至亲在那摆着,倘若走得近的三兄弟日子都过得幸福美满的,独独这么个最小的弟弟过得穷困潦倒,人家只会说他们幸福的三兄弟不顾念半点兄弟之情,日子好过也不提携帮衬一下弟弟。
虽说被人这样说一说不会少掉一块肉,但任谁都不愿意走到哪里,都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的。
他们没指望这个弟弟能帮上他们什么忙,只希望他能把自己的日子过清楚、过明白,不要拖他们后腿就好。
再者如果刘辰煜一直穷困潦倒,自己的日子都过不好,将来二老的养老问题,肯定指望不上,那就都得刘辰锋两兄弟来,两人心里肯定不痛快。
如果刘辰煜这门亲如果结对了,生活慢慢好起来,不仅他头上三位兄长不用被人说闲话,二老养老的问题,他也能帮着分担点。
莫怪李氏他们想得多,会计较,而是大家的日子都不算好过,无缘无故承受别人带来的骂名,谁都不乐意。
虽然刘父刘母是他们的公婆,刘辰煜是他们的小叔子,可其实半点血缘关系都没有,他们嫁入刘家也没受他们多少的帮忙,还要为他们去承担不该他们承担的责任,心里会痛快才怪。
这一场婚礼若能破了这两个难题,他们心里所有的不乐意,自然都乐意了。
六六一个小孩子家家的,可没大人这么多想法,她只知道自己堂姐的新妈妈身上,有某种跟九九一样的特质,比如说话特别直,经常大家聊兴正浓,她一句大实话砸下来,让整个场面瞬间跟冰封一样,结果她还在那里问为什么不说了,全然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事。
因为她跟九九的这点相似,六六对她有几分诡异的亲近感。
她一直很想搞清楚,自家妹子为什么说话那么直,一直没从九九那里得到答案,六六就想从陈七妹这里入手,“你为什么有什么说什么,全然不在意别人的感受”
刘招弟这个刘辰煜前妻生的女儿,陈七妹尚能毫无芥蒂地跟她相处,六六这个刘辰煜曾经未婚妻的女儿,陈七妹自是更加接受良好,且六六的性子讨喜,陈七妹还挺喜欢她的。
听她这一问下,她意外地看着六六,“我就是觉得有话不说,藏着掖着,容易造成各种误会,才有话直说的,并没有不在意别人的感受。”
“可你没发现有时候你说了实话,叫大家都不开心吗”
“一时的不开心,总比因为藏着掖着生了矛盾的好。”
“……”这解释很好很强大,六六竟是无言以对。
一旁的刘招弟见堂妹一副我不知道说什么好的表情,帮着解释道,“你不是担心阿姨对我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现在应该不担心了吧”
刘招弟敏感多思,最忌话说一半留一半的,陈七妹这样的直来直往反倒让她相处起来更轻松,以后会如何她不知道,但起码眼前她对这个新妈妈真的有几分喜欢,只是现在时间短,她一时改不了口叫妈妈而已。
六六一想自己这个堂姐,就是个喜欢藏着事的人,这新后妈要也是这样,还真不是件好事。
六六不懂说什么大道理,但她希望这个大自己不到一岁的堂姐好,于是她对陈七妹说,“我姐姐是个你对她好一分,她会回报你五分七分甚至十分,她虽然现在还没开口叫你妈妈,但她是认可你的,我和哥哥们都希望她今后过日子不用再那么小心翼翼,所以希望你能真心对她好。”
“我不敢保证做得比亲妈好,但起码我不会重男轻女,不会因为她是个姑娘就不舍得给她买衣服,给她买吃的。当然,我也没条件做到像你妈照顾你这样待她。我只能说我们能给她什么样的生活,就绝对不苛责她。”
当年李婷是怎么养孩子的,谷一一又是怎么养孩子的,农场的人都知道,哪怕这么多年过去,当年李婷嫌弃刘招弟是个女儿,不愿意给她买衣服,不愿意给她买麦乳精吃的事,还是清晰地记在大家的脑海里。
“……”六六很想问陈七妹,你当着人亲闺女的面,这样埋汰人亲妈,真的好吗!
过来叫六六回济南的吴氏正好听到陈七妹这话,当即称赞道,“七妹说得对,我们自己都是女人,凭什么瞧不上女人,还嫌弃自己生的女儿,就没见过这样当妈的。”
“是我一出生就不好带,妈妈才会嫌弃我,妹妹出生后,妈妈就没嫌弃,后面我乖乖的,妈妈就再没苛责过我。”
刘招弟很珍惜所有对她好的人,她不愿意用最大的恶意去揣摩曾经的人和事,那些事想多了,只会让她自怨自艾而已,所以她更喜欢用善意去看待人。
老师说过,生活本来就很苦,要是还想着那些苦恼的事,那只会苦上加苦,不若从另外的角度却发现美好,缓解生活加诸在身上的苦。
吴氏原本脱口要说的‘你妈那是知道自己再不能生了,才会对你们两姐妹好的’,对上大侄女儿那双清澈的眼,最终咽了回去,她抬手揉了揉刘招待那头有些枯黄的头发,“你跟你曾经的三伯母很像,都愿意抱着最大的善意待人,挺好的。不过,你三伯母也曾经受到过伤害,幸好后面碰到了你三伯,她才没受到太大的伤害。”
“不是每个人都有你三伯母的运气,在被伤害后碰到你三伯这样好的人,二伯母希望你心存善意的同时,尽量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吴氏其实不知道七八岁的刘招弟,懂不懂得她这些话的深意,想了想她又说道,“这些话你现在可能不懂,二伯母希望你能记在心里,今后时不时拿出来想一想。”
因为经历的事多,刘招弟比同龄人更早熟,吴氏的话她其实大部分懂,不过,其中的深意除非亲身经历,不然感悟不够深,“我会记住二伯母的话。”
再次揉了揉刘招弟的头发,吴氏转头对陈七妹说道,“咱们两性子有些相像,我相信你对招弟能做到你刚说的,她是个心思柔软的孩子,你对她好她将来肯定会孝顺你,不会亏了你的。”
“像谷一一对你和大嫂这样是吗”
这些年刘辰锋兄弟两家能在济南立足,谁不说这是刘辰烨两夫妻帮衬的,可羡慕坏了不少人。
亲生父母尚且难以做到大公无私,她一个后妈要说对刘招弟多么无私的掏心掏肺,不说别人,就是她自己都不大相信。当然,诚如她刚刚说的,她也不会去苛责这个孩子。
只是如果这孩子将来能有出息,能念她的好,她自然更开心。
“这个我没办法保证,毕竟一一只有一个,但我想你也明白,人跟人都是处出来的,你们最终会处成什么样,看你们自己。”
了解陈七妹的性格后,吴氏对她释放了自己最大的善意,把能说的话都跟她说了,往后的日子如何过就不是她能管的了。
孩子们明天要上课,他们明天也要上班,说完这些她就领着六六去找大部队,准备回济南。
这两天的事情都是两位哥哥、两位嫂嫂帮忙的,陈七妹很感激他们,见他们要走了,赶紧拎着她特意准备的三份礼物跟着出来,一份递给李氏,一份递给吴氏,另一份则让刘颢阳帮忙带给谷一一他们,“谢谢哥哥嫂嫂特意请假回来帮忙,等我跟辰煜到了济南,再请哥哥嫂嫂来家里吃饭。”
姑且不说其他的,就陈七妹准备的东西,以及这番话,就能看出她比曾经的李婷重视跟妯娌打交道,这庄亲事应该结对了,这是一帮人心里同时想的。
挥别大家,一帮人坐上了回济南的汽车,汽车发动后,刘颢阳才发现自己外衣口袋里多了一个红包,他没看里头的钱,直接将红包递给吴氏,“应该是小四婶趁我不注意塞的,妈看着处理。”
昨天给他们拍完结婚照,用了几张胶卷,包括洗照片在内,需要多少钱,他们已经给了。要给他劳务费的时候,刘颢阳没接受,没想到陈七妹会变着法子给他这个钱。
这个小四婶似乎比他们预想的还要好点,刘颢阳心里想着。
吴氏也猜到陈七妹的想法,打开红包看了下,整整有十二块钱,对着身边的李氏感叹,“是个会做事,也会做人的人。”
过去这么多年,他们跟刘辰煜几乎是不往来的,陈七妹这架势摆明是往后会跟他们走动的意思,“但愿她真是个好的!”
作者有话要说: 陈七妹:放心,我的确是个顶顶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