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能当皇帝,便不当皇后 > 第49章 别让我费力去找

能当皇帝,便不当皇后 第49章 别让我费力去找

作者:柯染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8 06:36:39 来源:就爱谈小说

谒者先说了萧国大军压境的消息,但萧寒入宫行刺被拘,此时奄奄一息,女帝神色如常,群臣慌乱一阵,不一会儿便都平静下来了。

商议眼下该如何应对。

新提拔的鸿胪寺正卿齐逊上前禀奏,“当命人立刻将萧王入宫行刺被擒的消息送往雎阳,交换俘虏,谋求和谈,萧王大军回撤,十二月入冬,大雪冰封,危机可解,休养三月,来年萧家军便是再来犯,我大成将近四十万大军,也并不憷他。”

刘儒上前禀奏,“启禀陛下,萧寒入宫刺杀,罪无可赦,处死萧寒,萧国大乱,可趁机一举拿下萧国。”

他话一出,朝中便有不少呼声,“那盛老将军怎么办,六名六百秩以上武将被俘,还有五千麒麟军,就不管了么?”

刘儒道,“国事为重,此等良机,不可错过。”

于节是急脾气,立刻跨步出列,“启禀陛下,万万不可,一则大成军将征战数月,已极为疲乏,归家心切,此时与萧家军交战,胜算不高;二来来萧国大军突袭晋阳,已占先机,萧家军对萧寒忠心耿耿,此时再杀萧寒,只怕适得其反,非但不会乱了军心,还要叫他们同仇敌忾,为萧寒报仇。”

萧寒之于萧家军,便如陛下之于麒麟军,如果没有把握摧毁萧家军,不宜妄动萧寒。

且先不说陛下待麒麟军如何,便当真是无情无义之人,盛老将军战功赫赫,五千麒麟军出生入死,若叫他们死于萧家军军帐前,天下岂不是寒心。

于节知晓陛下定会救这五千人,刘儒明面为大成,实则包藏祸心,他更要争辩了。

他说的话再情再理,群臣皆是点头,出列附议,“入冬后天气凉寒,冬衣紧缺,听说北边的冬日大雪能有三尺厚,每年冻死的人都不少,实在不宜兵战啊,能和谈最好是和谈。”

“这马上就是岁正年节,只怕将士们也无心打仗。”

宴归怀亦不认为现在是和萧国动兵的时机,萧寒选在此时发难,本也是看中了大成疲乏之军,背后又有江淮之地尚未维/稳,此番入宫行刺失手被擒,大成虽然没有那么被动,但想趁机杀了萧寒,弊大于利。

萧寒若死了,萧家军同仇敌忾,士气高涨。

萧寒活着,萧家军受牵制,裹足不前,对边关百姓和将士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

宴归怀与杨明轩几人权衡利弊,对看一眼,便都出列附议,主和谈。

崔漾点头,“那便先发告示,萧寒行刺被擒,齐逊你选出和谈的官员,随朕一道前往雎阳。”

她话一出,正殿里皆是哗然声,宴和光带头叩请圣安,“战事危险,请陛下三思——”

宴归怀往殿上深看一眼,陛下此时去边疆,别的不说,麒麟军军中肯定都是欢呼声,他们不能回家过年,但无妨,因为陛下天子之尊亲往边关,和他们一起在雎阳过年。

前方是战是和,都有麒麟将军在这里,大成皇帝在这里,军心自然振奋。

杨明轩、于节等人都想到了这一点,只天子坐不垂堂,御驾亲征,万一出了什么闪失……

群臣再三劝诫,但君王态度坚定,只得领旨。

崔漾朝宴和光道,“你留驻京城,总领三台,各州郡政务该往雎阳送便往雎阳送,尤其是课税,既然已在洛阳,江陵两地改税成功,成效颇丰,便逐一推往州郡,来年春耕前,大成境内的百姓都要知道,课税改了,并且也执行了。”

洛阳、江陵是与京畿区关系最密切的州郡,皇权掌控力强,改起来自然容易一些,但离上京城越远,便越难,只几月来宴和光已是十分了解新帝的铁血手腕,陛下要做的事,没有一件是做不成的,想来是已经有另外的安排了。

萧寒暂且押入大牢,调派三百禁军守卫,三台商议完随驾官员,上报女帝,略有增减,领旨各自去准备。

崔漾在正殿调息了一会儿,去偏殿看父兄,不见人,侍女禀报说安定侯与两位将军出去了,还没回来。

“陛下圣安。”

禁卫们叩首问礼,崔漾还没下地牢,便听父亲似乎是正教训沈恪,“成亲以后你会对漾漾好么?”

沈恪似乎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这一停顿,迎面便是一掌,“你竟敢犹豫———老子打到你服为止!”

崔冕、崔灈立在一旁,也不插手,毕竟妹妹把人关在这里,对方肯定是做了什么不可饶恕的事,死不能死,揍一顿还是可以的。

原以为沈恪供奉小九牌位,为小九终身不娶,待小九是很好的,没想到问他会不会对小九好,竟敢犹豫。

听到禁卫行礼,崔冕崔灈叩请圣安,崔冕眸光落在妹妹面容上,见她面色好了一些,一直挂着的心稍安,起身道,“沈恪怎么回事,他不听话么?”

崔漾便不打算把沈恪当真射杀了她的事再说一遍了,便如同她自责十二三岁时浑浑噩噩,无法保护家人一般,父兄也是一样的自责,如果知晓沈恪因家事误杀她,尤其是千挑万选为她定下亲事的父亲,定会更难受。

到父亲好一些再提此事也罢。

崔漾便只道,“不必理会,萧寒发兵突袭晋阳,我打算亲征,禁卫、羽林卫留给兄长们,还有一列斥候,有什么事叫他们随时传讯,照顾好父亲。”

崔冕崔灈都想说他们替她去征战,但身份放在这儿,实不该提,沿途来又听闻了许多麒麟将军的事迹,知晓兵战一时上,妹妹比他们更擅长,如此再多担心便也只能压在心里,“哥哥知道你不比男儿差,但你得好好保重自己,你死了,我,你七哥,父亲,一起死,我们一家人地底下团聚。”

崔漾心中微暖,郑重应下了,看向还在肃着神色‘教育’沈恪的父亲,唤了声父亲和爹爹,但头发花白的老人似乎以为自己是幻觉,并不敢相信,呆怔怔的,一双虎目里流出泪,直直往前栽倒。

沈恪扶住人,“安定侯?”

崔漾把完脉,朝两个哥哥道,“只是受了刺激,爹爹好像很想念我,但又很害怕见到我的模样,听到我的声音。”

崔冕知晓,便是他们,一开始听闻小九还活着的消息,也是不敢相信的,常常以为是做梦,只有听人提起女帝或是麒麟将军的事迹时,才略安心。

越是在意,便越难受自责,不敢相信。

崔漾将父亲交给兄长,“哥哥帮父亲梳洗一下,我带他出宫,去见一个老神医,看有无办法。”她也会医术,但更侧重医毒术和内伤,真正的疑难杂症治病救人,陈林更在行。

崔冕应了一声,兄弟两人一左一右架住父亲,把人带出囚牢。

守狱人与禁卫也悉数退了出去。

沈恪面容宁和,“萧寒发兵,陛下御驾亲征,可带平弟一道去,他会帮你。”

崔漾未答,只是踱步到榻前,看了一会儿榻上半死不活的人。

沈恪见她似乎极为疲乏,垂在袖中握着药瓶的手指微微收紧,开口道,“陛下放心,宫中开蒙的幼童我会负责教好,学宫、以及女学的事也会理出章程,沈家有专门传送消息的邑传点,遍布十三州,陛下可以着令他们盯着各州郡的情况,随时报往军中。”

崔漾看了他一眼,见他唇角带了些血丝,吩咐道,“除此之外,照顾好我父亲,他很喜欢你,我不在的时候,你哄着他开心,叫他高高兴兴的,病情恢复得能快些。”

不喜欢,不会选他做女婿,不喜欢,也不会一眼就能认出他,只是霸道惯了,当初看中沈恪,也不与沈家人商量,直接派人去说要定亲,现在又一心一意要教他怎么做个好夫君。

原本是想着他一出现,必定要将父亲气出个好歹,想提前解决了,消化沈家和沈平虽需要费不少力气,但也不是完全处理不了,多费些功夫罢了,现在父亲见了他就高兴,留一留便也无妨。

崔漾多叮嘱了一遍,“如果你能让我父亲的病好起来,你弟弟劫持三百万石军粮的事,朕可以一笔勾销,不再计较。”

沈恪眸中涟漪微动,应下了,“陛下放心。”

见她看着榻上昏迷的人,黛眉微蹙,将手中的药瓶递过去,“平弟准备的伤药,对内伤很有效,罪臣可以给安平王用一些么?”

崔漾反问,“你没给他用过么?”

沈恪摇头,“无论如何,他不该派人暗杀安定侯,安定侯与两位崔将军,并无过错。”

崔漾笑了笑,司马庚做事,素来不讲对错,若是对大成有害,便是错,对大成有利,便是对。

她神情淡淡,不带喜怒,沈恪又道,“但他曾救下了安定侯,当初那般情形,实则他身侧并没有多少可用之人,能在王行手里救下父子三人,并不容易。”

他说着些微低咳,把自己知道的事都告诉她了,“江淮之地四州虽无诸侯盘踞,实权却是掌在世族豪贵手中,想要收归人心并不容易,但陛下有一人可用,据罪臣所知,废帝暗地里曾和江淮谢家有过联系,江淮以南一直到交跖,都有谢家的势力,现在想来,该是与谢家有嘱托,暗中照拂安定侯三人。”

“谢蕴……自始至终都是站在陛下这边的,当年崔家灭门,他为崔家奔走,与罪臣争辩,与废帝争辩,最后忿而带着谢家南下渡江,自此再未踏入过上京城。”

谢蕴身为谢家嫡子,性情颇为乖戾,与幼时的陛下多有冲突,遇上他二人,必定对陛下冷嘲热讽。

谢蕴嘲讽安定侯多行不义,将来必自食其果,陛下用鞭子抽了谢蕴,当场便叫谢蕴手背冒出血痕,两人闹得凶时,崔、谢两家年节宴客皆不来往。

此时再回想,心下不免涩然,谢蕴与陛下不和,华庭之变以后,却只有这一人,上书与王行抗衡,冲进沈家与他说,崔九虽然恣行无忌,狂妄好色,但绝不会做伤天害理之事。

“萧寒曾以陛下未亡人自居,谢蕴去信,斥责萧寒无礼无度,萧家子弟南下求学,也被北麓书院拒之门外。”

崔漾听得些微怔忪,她回上京城后很少打听与朝政无关的,但当初遇到杜冰莹时,杨明轩确实说过,上京城唯有两人曾为她与人争辩,一个是杜冰莹,一个便是谢蕴。

当时她并未放在心上,因为幼时若说什么人是她无忧无虑的生活里的一点不高兴,便是谢蕴了。

比她大一岁,成日说父兄的坏话,她不理会后,谢蕴竟爬上崔府的院墙,对父亲大喊,说他崔呈若是再执迷不悟,要做那挟天子令诸侯的太上皇,有一日必定要害得这崔家的花瓶砸在地上,裂成碎片。

黄口小儿满口胡言,被六兄打了一顿赶回谢府,如今再回想,也许那时的谢蕴,已经看到了崔家鼎盛风华下涌动的暗流和隐患。

如今时过境迁,只记得一张戾气深重的俊面,阴云密布,似乎永远都是阴沉的。

崔漾让沈恪给司马庚喂药,到司马庚转醒,便问道,“除了父亲、四兄、七兄、八兄、你还救下其他人么?三兄和五兄也是衣冠冢,这么多年,我并没有寻到尸体。”

司马庚缓缓摇头,眸光落在她苍白的面容上,微微一滞,“你受伤了么?是谁伤的你。”

崔漾十分失望,自洛阳回上京城这一路,还留着他性命,一是父兄还活着这件事实在梦幻,忙着政务还好,一有空隙,便坐立不安,希望,却又担心是更大的失望,二来未尝没有抱着其他崔府的人也还活着的奢望。

但如今有父兄三人,已是万幸,崔漾探手碰了碰他的脸。

司马庚意识到了什么,已看见了她袖中带着寒光的匕首,胸膛些微起伏,开口道,“便是杀了崔呈,我也救了他三人一命,让他们多活了十二年,这一笔恩情,陛下尚未还给我,难道崔家父子三人的性命,还不足够换来我的性命么?”

崔漾怒极反笑,掌中匕首折转,往他面容上扎去,刀尖却被他抬手握住。

她内劲悉数灌到匕首上,往下一滑血流如注,崔漾眸光似寒潭,“如果不是你,父兄迟早一日会来寻我,我可以用更好的办法,叫他们免于纷争,不必在金銮殿上毁了容貌,男子汉大丈夫,这两刀,你必不会还要逃赖罢。”

那一双凤眸看着他,不带丝毫温度,司马庚牢牢握住匕首,不管鲜血汇聚成股,声音暗哑,“你,你杀了我罢,我不求活了。”

那眸中带上了痛楚,似乎一时心如死灰,崔漾笑了笑,眸中却没有丝毫笑意,匕首倾注了内劲,扎去他右肩,鲜血喷溅。

差一点,如果不是暗卫赶得及时,差一点,本可以活着的父兄便死了。

差了那么一点,她就会再度失去仅有的亲人。

崔漾拔出匕首,往他胸口扎,鲜血喷溅。

“漾漾!”

崔冕疾步过来,他本身便有武艺,情急之下两枚石子磕飞匕首,快步上前,将妹妹从地上扶起来,见她满脸血污,用袖子给她擦,十分心痛,这个妹妹性情虽倨傲,不爱理人,实则是投之以桃,报之以琼浆的性子,漫说是杀人,便是伤人,也只伤过谢蕴一回。

崔漾陡然被兄长看到这一幕,略有些不自在,自己站稳,问道,“兄长怎么来了。”

崔灈快步上前,给躺在地上的人止血,见胸口的伤下去半寸,并未伤及肺腑,略松了口气,朝兄长点点头。

崔冕眉心纠结,看向半死不活的人,毕竟是救了他父子三人。

且在他们出现以前,妹妹没有杀他,心里对他定然是有一点喜欢的,至少喜欢那张脸,司马庚的样貌比所有司马氏子弟都俊美,又有一个冠绝天下的皇贵妃母亲,妹妹幼时便常常望着他发呆,有时一看就是一下午,说宫里的小傻子是梅仙变的,可漂亮了。

崔冕呵了一声,“你还不说你错了,陛下马上就要御驾亲征,你现在不说,也不知陛下回来,你还活着不活着了。”

司马庚眸光只落在那一人身上,意识昏沉,听闻御驾亲征几字,猜到定是边疆出了事,非萧寒莫属,便勉力撑着身体坐起来,“边关动荡,陛下御驾亲征,税改的事想推行下去,实则很难,罪臣熟悉州务,罪臣来改。”

崔漾并不意外他能猜到军务形势,只是些许诧异,又不是很意外,改课税,得罪的是勋贵,而勋贵这块难啃的骨头,恰恰是最支持司马庚的,现在他自己提出要该课税,等于是自己出手将勋贵推到了他的对立面。

但却是一件于百姓有利于大成有利的事,司马庚愿意做,并没有什么好意外的。

司马庚并不觉得可惜,改课税,得罪的是士族勋贵,但这是利于天下百姓的良策,他对各州郡繁杂的势力,错综复杂的官员关系了如指掌,如果他来改,他会改得彻底,叫地主豪强无所遁形,百姓们有田可种,有粮可食。

司马庚声音裹着些许暗哑潮意,“课税更改成功后,介时陛下再杀了罪臣,平息勋贵们的怨愤,收拢人心便是。”

崔冕崔灈都通政务,听了便轻推了妹妹一把,“不要再乱来了,虽是已君临天下,但弑杀不好,你好好听他认错,兄长们回去歇息了。”

崔漾是不打算用司马庚的,税改的事她另有安排。

沈恪一直避在远处,到这时才递过来一方巾帕。

崔漾接过来,擦了手上的血迹,看向司马庚,眸光平静,“不是要认错么?”

沈恪便欲避让,崔漾吩咐道,“你就在这儿。”

沈恪生来便是天之骄子,不是限于泥澡中的白痴傻子能比拟的,沈恪精通什么,他便暗中学什么,虽不显于外露,一手棋艺却丝毫不亚于沈恪,可见暗中较劲,藏得深。

司马庚面色僵硬,浑身血水里捞出来一般,却不肯弯下膝盖,也不肯求饶,摇摇晃晃站着,脊背挺得笔直,直到因失血过多,直直往前栽倒,被沈恪扶去了榻上。

崔漾气笑了,给他探脉,一时无法确认他是真昏迷还是假昏迷,听外头侍卫禀告,王铮宫外求见,些微诧异,吩咐禁卫看好人,回了中正楼,看那如岩崖青松的身影握着一管玉箫,立于阶前,温声问,“怎么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