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宋穿之懒皇帝 > 13、第 13 章

宋穿之懒皇帝 13、第 13 章

作者:痒痒鼠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0:03:07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大臣们是担心他的安危,太上皇后纯粹是担心他跟着去这一趟吃苦受罪,太上皇虽然知道他的本事,给出的理由却也是最充分,“你去了将士们还要分心保护你,还要带着很多宫人照顾你衣食住行,这样就要花费很多。”

小官家捧着大大的茶碗喝了口沉香水,慢慢的解释给爹爹和萏,“白玉堂他们都跟着孩儿去,爹爹和莶挥玫p模至于宫人,都不用带,孩儿可以自己穿衣服,自己骑马,吃住也可以和将士在一起。”

太上皇后不同意,“皇儿自己如何能穿的来衣服”

想到那个宽袍大袖,官家感觉自己一个人确实穿不来,眨了一下眼睛,不确定的问道:“菟档亩裕孩儿把小李子和小张子领着他二人打小跟着孩儿习武,为人也机灵。”

儿子应对如流,太上皇后无言以对,就看向太上皇。太上皇还在犹豫着怎么和儿子开口,然后老两口就被儿子的一番话惊的呆愣住。

就听小官家细细的分析给爹爹和萏他的打算。

“孩儿之所以坚持要跟去,是因为我们现在的禁军情况,实在是不容乐观。当年太=祖皇帝制定现在的军制,皇帝直接掌管天下禁军,文官领枢密院,直接导致这些年来朝廷武将式微,士兵不勇,文官不会打仗瞎指挥的局面。”

“再加上三年一换防的更戍法,让所有的士兵都没有固定驻地,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大军出戍征战之际,尽管有着一个月来的严格训练和裁军精简,但是各军番号临时拼凑,各指挥与统兵官之间口号不通,很难组成一个如臂指使的战斗体系。”

儿子话里话外都是对于太=祖皇帝制定的“内外相制”和“更戍法”的不认同,亲爹娘都是非常震惊。

太上皇后虽然内心震惊于儿子“不敬祖宗”的大胆想法,却又因为事关军国大事而闭口不言。

对这些弊端知之甚详的太上皇回过神来,沉默了好一会儿,长长的叹了口气,“祖宗法度,不宜轻改。”

官家小调皮的笑了一下,“爹爹放心,暂时不改。”

明白儿子说的“暂时不改”的意思,却又因为儿子的耍无赖的欢快模样忍不住笑了出来,太上皇心里轻松了一点儿,嘴上也就松了口。

“爹爹也知道--我们做为子孙不能总是抱着老祖宗定的规矩呆板不知变通。时易世变,人心思迁,这该变的时候,就要改变。”

自家爹爹的开明变通让官家开心的大眼睛眯起,“爹爹最英明。”

被儿子拍龙屁的亲爹摸着胡子志满意得的笑;亲娘对这父子俩毫不谦虚的互相吹捧目瞪口呆。

官家给一直不认同他亲征的莸沽艘煌氤料闼,笑容又大又灿烂。

“爹爹和莘判摹<热惶=祖皇帝希望后代子孙亲自统领禁军,孩儿就亲自去打这场仗。削掉十万禁军去湘军,派二十万禁军去南部边境协助防护,目前汴梁剩下的六十万大军的战斗力已经好了很多。”

“只是两位舅舅都不是领兵之人;王韶虽是文官出身却资历不足;庞统是军班出身却向来喜欢独来独往。孩儿若是不去,这兵分三路的五十万大军,近卫出身的狄青领左路,进士出身又功勋卓著的文彦博领右路,朝中没人合适领中路。”

太上皇因为儿子的说法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他自己没有太=祖皇帝的武功天赋无法领兵,御驾亲征就是给军队添麻烦,可他儿子和他不一样啊,儿子武功高,还对军事兵法见解独到。

太上皇后眼见太上皇就要被皇儿说服,当下就顾不得什么干政不干政的说法,语气急切的说道:“边境之地苦寒无比,衣食皆无,皇儿怎么受得住”

不管她以前多么的贤惠豁达、果断能为,看着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就只是一个母亲。这些年来一心一意、亲力亲为的操持着儿子长大,乍一听他要去亲征西夏,如何能舍得

孝顺的小官家立刻安抚为他担忧的娘亲,“菽急,边境之民和士兵们都受得住,孩儿也当受得住。”

太上皇后知道乖巧懂事的皇儿会咬牙忍着,可是她如何舍得他吃这个苦头眼见劝说不动皇儿,太上皇还被皇儿说的心动,就抛出来她一直在犹豫的一件大事。

“皇儿这一转眼就十三岁了,亲事也该准备起来。你爹爹当年就是十四岁选后立妃。”

小官家瞬间一脸懵,太上皇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皇儿是该开始选后立妃了。”

“爹爹,荩孩儿才十三岁。”这回轮到官家满脸的震惊。

太上皇因为儿子的小表情喷笑出来,“成家立业,成了家就是大人了。再说了,等你选后完毕,走完大婚仪式,也是十五岁以上了。”

太上皇后也笑着附和,“却是如此,三书六聘的仪式花时间的很。皇儿只管告诉荩你喜欢什么样的姑娘即可。”

听到太后问儿子喜欢什么样的姑娘,太上皇更是兴头十足,“皇儿喜欢什么的姑娘,只管道来。”

想当年他自己因为养母刘太后强势当政,不得不放弃最喜欢的张贵妃选了郭皇后;后来又因为群臣的劝谏,册封了现在的太上皇后。如今轮到他儿子选后,当然是希望儿子可以有一个合乎皇后标准,又是他自己最喜欢的姑娘相伴一生。

被亲爹娘眼巴巴的瞅着,完全没有体会到父母一番心意的小官家,睁着水润润的大眼睛望着他俩,满满的全是小委屈。

他只想亲征。

老两口面对儿子这个委屈巴巴的模样,都有些撑不住,太上皇后端起来她的茶碗低头喝水,太上皇咳嗦一声,“亲征的事儿,爹爹和菘梢钥悸恰5是选后立妃的事儿也该准备起来。”

“孩儿不要很多女子。”官家特别干脆的提出自己的意见。

???这语气,听着和“大宋不需要太多官员”--真像。

恍然明白过来,早慧的儿子居然独独对于男女之事完全不开窍的亲爹娘,都是无奈又乐呵。

太上皇后在心里扒拉着汴梁城能干贤惠的好姑娘,最好是既不打扰皇儿的做事休息,又心思正派不争风吃醋。

突然想起儿子有一次因为太后处理哭闹的妃嫔们说太后“辛苦”的太上皇,猛地咳嗦一声,引得小官家担忧的看向他。

“皇儿莫担心,爹爹就是嗓子痒。”太上皇一本正经脸。

“爹爹喝水。”

官家说着话,提起水壶给爹爹倒了一碗用沉香煮出来的温水。一点儿也不渴的亲爹捧着大碗喝了几口,看着他那俊俏的眉眼在昏黄的烛光照耀下越发显得灵动不俗、卓然不凡,实在不知道怎么和他讲才好。

长得好,武功高,可这都十三岁了还是一派天真稚嫩的孩子气,可怎么办哟

心里想着慢慢来,反正儿子还小的太上皇,妥协的说道:“立妃的事儿将来可以任由你自己喜欢。可是选后乃是国之大事,必须谨慎郑重。接下来爹爹和菀给你选媳妇,亲征的事儿就不管了。”

“皇儿若真心想去边境,自己和朝臣们争取。”

太上皇后安静的听了这会儿,虽然还是不想儿子跟去打仗,却也明白选后才是大事,尤其儿子这一团孩子气的样子,皇后的人选必须谨慎再谨慎。于是亲娘也跟着保证,“爹爹和葜桓皇儿选皇后。”

小官家因为爹爹和莸摹巴仔”,张大了嘴巴却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好吧,如果只是选“一个”媳妇,他就勉强同意好了。

压根儿还没有一丝丝平常少年郎十三岁时候的春心萌动、知慕少艾,自觉还是小宝宝一枚的小官家,心里头因为要“娶媳妇”,要把心爱的小被窝分一半出去,忍不住心生委屈。

亲爹娘看着他真心的“委屈”,使劲的忍住不笑出来。一家三口又聊了一些日常小事,官家又给亲爹诊了脉,最后因为困意袭来被爹娘催着回寝殿睡了过去。

第二天,当他在早朝上又提出来御驾亲征的事儿的时候,理所当然的又被满朝文武强烈驳回,可是这一次他不想轻易放弃。

“一个士兵,一副全身甲价值三十八贯,全套马甲价值四十贯。一只弩价值一贯零五百文,一张弓价值八百文,一把刀也值三贯三百文,一只箭也需要八十文。当年庆历合议之前,大宋雇佣边境蕃兵是十六万人数。”

“这十六万蕃兵,不光是这些装备钱,还有一年的军饷三十贯,粮食、布匹、丝绸和食盐各种补助,作战时的开拔费、特支钱、银鞋费、逢年过节费等开支,你们自己算算,我们如果还这么做,要花费多少银两”

官家慢吞吞的声音响在每一位大臣的耳边,大家伙儿也知道当年和西夏打仗完全就是拿银子砸,可是他们宁可再次耗费巨资砸的西夏人主动求合,他们也不想官家冒一丝丝的风险。

群臣都以沉默相抗;小官家没有丝毫的烦躁不耐,对着他们露出一个开心感激的,大大的笑容。

“朕知道你们都是担心朕的安危。可是如果这一仗败了,这天下之大,哪还有大宋赵家的安身之地还不若朕跟着去边境鼓舞士气,安抚民心。士气起来了,信心有了,哪怕不雇佣蕃兵,单凭我们自己,也可以打赢这场仗。”

刹那间因为官家这番直白的话语呆愣住的大臣们,反应过来后都是眼睛发红。

打了败仗,臣子还是臣子,百姓还是百姓,大不了换一个皇家就是。可是官家却没有这样的退路,可是他明知道自己没有这样的退路,却还是为了边境苦熬日子的百姓,为了燕云十六州决心大举兴兵。

朝臣们满腹感慨、无奈的接受了官家御驾亲征的事实,更加努力的做事,争取把兵事安排妥当,不有一丝一毫的失误。官家把亲爹娘和满朝文武说服,欢喜开心的很,每天高高兴兴的跟着枢密院的将军们一起安排大军的开拔事宜。

各项准备事务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大军出发的前一天下午,官家午休起来后,惦记着一直挂在心里的事儿,让人把王安石大人叫到了文德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