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宋穿之懒皇帝 > 14、第 14 章

宋穿之懒皇帝 14、第 14 章

作者:痒痒鼠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0:03:07 来源:就爱谈小说

“微臣参见陛下。”新任吏部尚书兼殿前司仓案的王安石大人这几天忙得脚不沾地,听到官家的突然传唤,直接跑了来。

“爱卿坐。”临近出征,官家还是稳稳当当的,不紧不慢的样子。

“谢官家。”王大人端正的坐下来,静静的等着官家的吩咐。

官家瞧见他浑身气息不稳,嘴上还起了小水泡,赶紧让他先喝杯茶缓缓。

王安石大人露出一个感激的笑容,“谢官家关心。”

捧着大大的敞口黑瓷茶碗一饮而尽,紧接着又听到小官家似模似样的唠叨, “爱卿切记以身体为要。事务是做不完的,一样一样的来。如果人手不够,或者下面的人做事能力不够,自己不好处理,就直接报给范大人和欧阳大人,让他们帮忙解决。”

训练有素的宫人目不斜视的走过来给王大人续茶,又轻手轻脚的退下。王大人赶紧躬身行礼表态,“吏部的人手够,大家伙儿的做事能力也很好。是微臣着急熟悉吏部事务有些上火。微臣一定注意多休息,保重身体。”

发现他确实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小官家欣慰的点头,“欧阳修、文彦博等人都对爱卿的才华品德赞赏有加。爹爹也一直都在关注爱卿,给朕看过爱卿的万言书。”

王安石大人怔楞,几位大人赏识他,他一直很清楚,也很感激,可是他实在没想到太上皇和官家对他的万言书这般关注。万言书送上去以后一直没有回音,他还以为,朝里没人理会他的变法思想。

“微臣惭愧,微臣以为,???。”说着说着眼眶湿润的王安石大人,哽咽着说不下去。

官家因为王安石大人的伤怀心里生出一丝丝小愧疚,安静的等他稍稍平复心情,关心的说道:“今儿的沉香茶煮的挺好,爱卿多喝喝。”王大人一愣,随即又笑了,“谢谢官家。”

又喝了一大碗沉香茶的王大人,品着温热的茶水里那股子拙朴、内敛的自然清香,觉得今儿的沉香茶确实--很好。

小官家察觉到他的放松,也笑了,轻轻缓缓的解释道:“大宋自太=祖皇帝建国以来就重视文人,奉行恩养文官的政策。每隔两三年就科举一次,收取的进士比前朝多一倍,然后这些人都是俸禄丰厚且身兼多职。”

“官制、科举**冗杂,整个大宋奢靡无节、颓败一气,积深日久各地陆续爆发农民动乱。范仲淹、欧阳修等大人临危受命实行变法,总算是让大宋喘了一口气。可是新政不利于大地主大士族的利益,这些年来朝野上下的安稳和清明,不过是彼此妥协的结果。”

王安石大人听明白了官家的意思,朝廷不是不想大力变革,只是因为变法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敢大动。

“官家放心。微臣明白现在最主要的是收复燕云十六州,一切当以安稳为上。”

官家端起来他的茶碗,轻抿了一口,对着“大任在身不得不忍”的王大人眨巴一下眼睛,笑着说道:“爱卿有矫世变俗之商鞅大才,朕对于爱卿提出来的改革政治,加强边防,尤其是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非常赞同。”

一直想着有人认可自己变法思想的王大人,此时听了这句话却是着急起来,“官家切勿着急富国强兵,我们慢慢来就好。”

顿了顿,发现小官家还是瞅着他笑的眼睛亮闪闪的,王大人急切的补充,“范仲淹大人和欧阳修大人他们目前进展的非常好。”

成功调皮一次的小官家乐得大眼睛眯起,月牙儿小卧蚕好像一枚蚕宝宝横卧,小白牙白的晃人眼,“爱卿说得很对。”

爱卿???,目瞪口呆。

小官家继续笑,笑的乖巧可爱,“爱卿喝茶。”

被调皮的爱卿乖乖的喝茶,官家等他放下茶碗,慢悠悠的说明他的意思,“除了保持大宋上上下下的安稳以外,朕还有一层考虑--我们大宋百姓的税赋负担已经不轻,就算是大地主大士族,家财万贯的不多。这天下之财就算全收来,也没有多少。”

王大人一惊,“官家,我们现在可以说是,大宋建国以来最繁荣富庶的时期了。”

“朕知道我们现在已经很好,只是还可以更好。爱卿试着把“天下”的范围扩大来看。”说着话,官家就把他手边的一份海图在小几上铺开,指着和大宋隔海相望的几个地方,把自己的想法徐徐到来。

“这里,是出去寻花生果良种的海船要到的地方;这里,是和我们大宋贸易最频繁的几个国家。塞尔柱突厥人西进,基督教和穆=斯=林开打,朕大胆预估,等他们全面开战的时候,将会是我们大宋崛起的一大良机。”

王大人反应过来小官家的“野心”后,猛地站起来又坐下,久久不能言。

他们的小陛下,把目光放在五大洲四大洋上,夺回燕云十六州,只是他的一小步。

“微臣听陛下号令。”王大人郑重的起身行礼,声音颤抖,心里激荡的不行。

小官家因为他的积极回应很是开心,大大的眼睛里全是得意洋洋的欢喜。

“朕这些天捧着海图翻来覆去的看。北方和西方,西夏和辽国隔断了大宋朝与其他国家的陆路联系;南方,交趾国和我们不合,印度比我们还穷,东遮娄其王朝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我们要从外部发展大宋,引开大士族大地主的视线,只有从海路。”

“更何况我们还有着世界上最好的海港和海船。不管是海船要求的载重量大、速度快、船身稳、能调节航向、、、,还是大宋舟师掌握的“牵星术”、海道图、深水探测技术、使用罗盘导航术、、、我们都远远的领先其他国家。”

王安石大人因为官家的一席话打开了思路,就想要定心好沉思一番,可是他瞅着小官家闪闪发亮的大眼睛,又忍禁不住的想笑,真诚大声的夸道:“官家真聪明。”

自觉确实很聪明的官家因为他的夸奖更为欢喜,脸上的笑容好像横穿文德殿和垂拱殿的小蓬莱,清泉荡漾,波光闪耀。就见他兴致勃勃的指着海图上大宋东北方边境说道:“目前我们有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五个市舶司,贸易港口二十多个。”

“听着不少,但是都集中在东南方。目前松江上游不断淤浅,外来大船只得停泊在松江支流上海浦,朕打算把上海浦从华亭县划出,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县,在上海县建一个市舶司。等我们打完这场仗,把港口继续朝北建。”

听着官家描绘的画面,王安石大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可是考虑到现实问题,他又有所顾虑,“要扩大海外贸易,需要充足的货物。目前我们的瓷器、纺织、香料、甚至稻、麦、茶、桑、甘蔗等粮食的产量还不是很大。按照官家的规划,怕是跟不上用度。”

官家听到这个问题,小眉头皱了松,松了皱,对着海图沉思片刻,不确定的说道:“朕想到两个小主意。第一,筹建官办作坊。把我们的甘蔗制成糖,把我们的葡萄制成蒲桃酒,稻子麦子也是类似,这样我们不光可以把价格提高,增加利润;还能让我们的百姓有事儿做。”

“第二,让空闲多才的大宋文人多写一些华丽优美的文章引导引导,多研究一些吃喝玩乐方面惊奇精美的巧物儿,或者琢磨着怎么把美酒造的更好,布织出来的更快更美,然后以高价卖给其他国家的皇室贵族。”

王安石大人听得一愣一愣的,官家这想法--真可爱。

想到上次的国宴过后,很多属国使节、文武大臣都对蒲桃酒垂涎三尺的样子,他虽然觉得大宋用官家的“小主意”大赚银子有点儿不够“仁义”,却也是克制不住的心里大动。

一框葡萄才几个银子,酿成了蒲桃酒,那就是一件貂绒袍子的价格。

“官家大才,微臣感佩。”王大人越想越是激动,好像看到漫天的金银珠宝朝大宋争先恐后的飞驰而来。

然而官家却是不大乐观。

就见小官家学着自家爹爹日常感叹的样子,小感慨的说道:“这个事儿,也就爱卿、欧阳大人、苏轼先生、、、你们可以理解,一般人都说什么士农工商不可逾越。把好好的麦子大量用来酿酒,或者大量种植葡萄酿酒,他们肯定意见很大。”

王大人正要安慰他,就听到他口气一转,又自个儿欢喜的说道:“朕预备在汴梁先开始建作坊,至于人手,就从禁军家属里面选。当年太=祖皇帝规定禁军家属不得行商务工,把他们养的昏昏度日,朕给他们一个正经事儿做,正好把他们的日常补贴取消。”

想到取消了这些补贴,又能节省下来好大一笔银子,官家很开心。

王大人听到这里,终于明白了官家今儿找他的目的,当下就毫不犹豫的说道:“官家放心的出征,微臣在京城一定把这个事儿办好。”

“朕相信爱卿的能力。”官家大眼睛里闪过一抹小赖皮,“爱卿做事的时候,可以稍稍拐个弯儿--既然他们都讲究祖宗法度、情理法,我们也用“祖宗法度”、“情理法”来说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