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我有金手指[快穿] > 六零-窝里横(01)

我有金手指[快穿] 六零-窝里横(01)

作者:传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0:03: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马三姐也听说过, 沈母有多宝贝儿子, 今天算是见识到了。干坐了一会儿,才告辞离开。

只是离开沈家以后,回头使劲呸呸呸, 嘴里还嘀咕, 什么玩意儿,害的老娘白跑一趟。

多少有些不甘, 从东山屯到小南村可不近, 十来里路, 害她走了很久。

马三姐刚走,又迎来一位,是沈清和的三婶,她很少来沈清和家里, 从沈清和来到这里, 三婶应该是第二次来。

之前就是正月初四, 来过一次。

三婶脸型瘦长,颧骨凸出,嘴巴大, 一脸刻薄相, 记忆中原主前世出事后。三婶到处说了很多难听的话, 把落井下石演绎的淋漓尽致, 沈清和不喜欢眼前的女人。

进门就喊,“大嫂,在家吗”

“在家, 有事吗”沈母语气淡漠,看来也不喜欢走进来的弟媳。

“大嫂,我家的油,刚刚用完,找你家借一些,等买油以后还你。”三婶曹大丫,是只进不出的人,等她主动还东西,基本是她求你帮大忙,让你大出血的时候。

“三弟妹,我家的油早就用完,最近就油棉球擦锅底炒的菜,没办法借你油。”

沈母也不是能让人随便占便宜的人,身边坐的女人啥德行,全村人都知道。

“大嫂,你家又不缺油,还如此小气,不舍得就不舍得,干啥说也用完做借口。”

曹大丫很不满,说话一向难听,一直就很不满大伯哥从部队回来有钱也不接济她家,一点也不像是当大哥的,看着两个弟弟受穷。

“曹大丫,谁家不缺油,就是城里有工作的夫妻都缺油,你告诉我,你看到谁家不缺油”沈母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人,可不是祖上逃难来的。

她娘家一大帮亲戚,个个剽悍,曹大丫其实也怕眼前的大嫂发脾气。想到大嫂娘家那群高大哥哥弟弟,就发抖。

“不借就不借,说什么别人家,我回去告诉老三,他大哥大嫂有多枯寒。”

曹大丫扭摆着落荒而逃,大部分时候沈母看在丈夫的份上不理她,但是只要惹火她,曹大丫从来都占不到便宜。

落荒而逃的曹大丫,在村里又闲逛了一圈,到处说沈母多么多么小气,只是大部分人都是明白人,虽然喜欢唠八卦,但是谁都明白曹大丫是个啥人。

那就是一个搅屎棍,常年败坏别人的名声。

夜晚,吃完饭以后,全家人坐在一起唠唠嗑,沈清和的小嘴巴巴的说着三婶白天的所做所为,还说了马三姐来的事情。

说道大姐的婚事,他坚定的表达自己的观念,“爹,娘,我大姐,二姐,三姐可不能嫁太远,以后我没法照顾他们,万一未来姐夫欺负她们三咋办,我看最好是把大姐,二姐嫁给咱附近农场的转业军人们,我以前看到过,有年轻的,最好他们家是外地的,还没有父母姐妹的,我姐一进门就能当家做主的。

以后姐夫也是咱家人,没事还能来串串门。”沈清和的话一出来,沈父眼睛一亮,确实是个好思路。

只是现在农场的情况实在是艰难,还住的地窝子。

不过他相信,以后条件会变好的。

沈父一样也看重儿子,只是比妻子有见识的他,没有妻子表现的那么明显,听了老儿子的话,赞许的点头,高兴的说,“小和说的对,老大你也别埋怨你弟弟帮你推了马三姐,周家不咋滴。我认识老周,他家老二可不是个良配。

那小子心思太活泛,你镇不住他,以后日子过不到一处。”

沈红梅早就羞红了脸蛋,从弟弟说起她的婚事时,就开始害羞,“爹,您做主就好。”

“行,过几天我抽口去五连溜达溜达,你的婚事也别急,十八岁结婚刚刚好,对你好。”

在部队待了多年的沈父,也知道姑娘家结婚最好是十八岁以后,身子骨长好以后结婚生子才不影响寿数,他是更重视儿子,可是不代表他不喜欢闺女。

他没有妻子那么偏心,也希望闺女们以后有个好归属。

沈红梅百分百相信亲爹,没有多想。

又过了一周,星期天,沈清和收拾齐整,撒泼打滚的要跟着沈父去农场,没办法,沈父只好带着好动的儿子。

他们去五连的路,早就修了出来,不再是杂草丛生,父子俩到的时候,五连全部在挖沟渠。

看来是在防止下暴雨时,地被淹。

挖沟渠,人都在一起,也没有太分散,沈父很快就找到他要找的人,“老于。”

在下面挖沟渠的老于,灰头土脸的抬起满是黑土的脑袋,“老沈,咋来了有事儿”

“原本是来找你唠唠嗑,没想到你们在挖沟渠。”

沈父在村里上工,但是他做的事,不是太累,是会计。他在部队参加过扫盲班,还学的不错,回到村里以后,他的左腿不是很能受力,做重活。

安排了他做会计,活计轻松,虽然依然要做事,但是也不是很累。他能受的住。

沈清和在几个老爷们身边待不住,他随身携带着弹弓和大小不一的石子,如今农场大部分地方还是半人高的杂草,经常有野鸡,兔子,夜晚也有狼。

晚上,出门就是这些老兵也得带一把镰刀才敢出门,随时怕遇到狼群。

沈清和东张西望,到处看看,他的定位系统能帮他自动捕捉动植物,同样也能定位。

他眼前的黑色屏幕,一直是高悬在他头上,只要他需要,也可以降下来,背过身,悄悄点击视频化,不远处的杂草中,就有野鸡和兔子,还有小的脱伴的小狍子。

不过现在是春天,又赶上前不久下过雨,干旱也在逐渐远离,春天是不能打猎的。

他强忍着弹弓不射向远处的草丛,不过不远处有条河,是大江的支流,已经有了水,前两年有水也是很浅,现在看看河床溢满了水。

想想应该有鱼吧,没鱼也不要紧,他可以偷龙转凤。

他喜欢吃鲢鱼,炖久的鲢鱼,稍稍一嗦,有个部位的鱼肉就能嗦掉,味道极好,带点肉带点肥油,软软的比普通的鱼肉还好吃。

他的任务空间内就养了不少鲢鱼,随时可以夹带私活出来。

沈清和知会亲爹一声,就窜了出去,看着近,其实大河离这儿有三里多路,他知道爹一时半会儿不会走。

沈清和走过去用了好一会儿,河边都是碎石子,沈清和趟着水,在边缘用能量水逗鱼,一小会儿游来了不少鱼,大的小的,都有。

春天抓鱼,也得给补偿,沈清和想着到时候要在河里多撒一些能量水,让其余没被抓的鱼多多产籽,以后能多些鱼吧。

近两年干旱,虽说这条河没有透底,但是也就浅浅两层水。

一些鱼什么的,也被抓的差不多了。

沈清和突然想到一种鱼,是在修仙世界遇到的一种鱼,繁殖能力快的惊人,鱼肉鲜美,是修仙世界灵气稀薄之地的一种鱼类。

黑岩鱼,看着跟石头一样,一般人发现不了。有灵气能让它进化,味道更加的鲜美,也能积聚灵气,做好了是一道灵食,没有灵气,它们也能成活。味道依然鲜美,只是比灵食少了一些好处。

沈清和当初可是在水帘洞收过不少黑岩鱼。

只是后来忘记了,刚才要不是灵光一闪,他也记不起来。

想到就做,但是他不会多放,手伸进水里,放出来百余条黑岩鱼,顺便在周围放了一些含有灵气的能量水,以及弄出来一个大水洼,放了一些灵水,让黑岩鱼生存。

等回家以后,也在村里山上的水潭也放些黑岩鱼,还有能量水灵水。

黑岩鱼比本地的鱼狡猾多了,一般人可抓不住它们。

让它们繁衍几年,成了气候,以后再捕捞。

他这辈子没有打算离开这片黑土,想陪伴在父母的身边,也没有打算远游。当然书是要读的,短暂离开也是要的。

等他长大,到恢复高考时,他也不算年纪很大才二十四岁,也可以参加高考。

偷龙转凤出来几条大鲢鱼,用编好草绳串好鲢鱼。

找了一根结实的木棍,挑着鱼,大摇大摆的来到挖沟渠的地方,“爹,我打了几条鱼。”

嚎一嗓门,低头挖土的老兵们,都抬头看着上面得意的小子,挑着四五条大鲢鱼。

个个都有些激动,他们许久都没有开荤,鱼也很久没有吃到过。看着肥嫩的鲢鱼,口水在口腔中激荡。

“嗨,小家伙,河里的鱼多吗”他们怎么记得河里没有多少鱼了呀,几条大鲢鱼从什么地方来的。

“刚才多,现在就不知道。”沈清和也知道河里本来没有多少鱼了,可是现在可不好说,说不定从源头冲下来的鱼。

谁能说的清楚,怎么怀疑也怀疑不到他的身上。

和老于说话的沈父,远远看见自家那调皮捣蛋的儿子挑着几条鲢鱼走了过来。

“儿砸,哪儿搞来的鱼”沈父也好奇,农场附近的河,与他们村的河在村汇,近两年河里的鱼早就被捕捉的差不多,没有被捕捉的都是小鱼苗小虾米。

大鱼也有遗漏的,但是很少。

“河里的鱼,我看见了就用弹弓打的,怎么样”小嘚瑟的样,让沈父看了想抽他两下,居然在老子面前嘚瑟。

“哟,能用弹弓打游动的鱼,真是有本事哈。”老于接上话茬,笑起来。

他们都是老兵,哪个没有摸过木仓,他们都知道打靶和打移动的活物,可不是一个级别的。

眼前的沈家小子能用弹弓打中游动的鱼,他有些不相信。但也没有完全不相信。

毕竟沈家有位曾经的神木仓手,能教出来一个准头好的儿子,也不稀奇。

“老于叔,别不相信,我练弹弓练了好几年,还打不中几条鱼不成”歪着脑袋,眼睛眨啊眨的。

“不错,好好练。”老于没有相不相信,只是顺嘴说道,准头好又咋样,除了打打兔子野鸡,还能有什么用。

老沈可是答应过他过世的老爹,不送他儿子进部队。

沈父做主给老于他们送了两条,自己带着儿子还有剩下的三条一起回家,在五连借了一个背篓装鱼,父子俩在午饭过后才走到家。

沈父打听了不少消息,比自家闺女大不了几岁的小伙子有不少,品性好责任心强,家里简单,好些个都是孤儿,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不是走散就是死于战乱。

至少现在是找不到人的,老于听他一问,就知道是为家里的闺女打听对象。

他们五连大多数都是光棍,只有为数很少的十几人有成家,不过他们的妻子都在老家,暂且是不会来。

五连现在的生活环境很是艰苦,不适合妻子带着孩子来居住,住的差吃的差倒也没有什么,主要是出门他们不放心,生怕孩子们一不小心出门碰到狼,特别是晚上。

说实话,他们的孩子不是本地土生土长的孩子,知道危险,知道夜晚不能轻易离开自家的小院。

五连都是住的地窝子,也没有院子,孩子们也不一定能真的听话。

其实解决农场这些单身汉的婚姻问题,也是一个大事,团里师里都在想办法。

他们能找到本地姑娘,也是蛮好的,当然前提条件是,不能戳散原本有婚约的未婚夫妻,影响当地人。

像老沈的这种就没啥问题,不是他们自己的同志去勾搭有婚约的姑娘,是单身的姑娘父母自己有意向。

回到家里的沈父也与老于说好了,过些天,稍稍农闲时,他再去五连农场走动走动。亲自去看看,了解了解。

如果可以的话,他想连二闺女的婚事都定下来,只可惜的是二闺女才十四岁,有点早。

农场的老兵们,目前生活是很艰苦,但是过上年环境就好了,他们有工资,发的也是各种军票,建制还在部队序列中。

他也想闺女们都过得好,小闺女他不考虑,年纪太小,才十一岁。

五连的农场离村里近,才七里来路,随时可以回家。大闺女结婚时,万一他们的环境还没有改善,完全可以让女婿把家安在小南村。

他没事的时候可以回来,闺女继续留在村里上工,他也可以照看着他们。

如果五连也在场部盖了房子,闺女跟过去也没事。

沈父觉的老儿子给他一个很好的思路,闺女们嫁在附近比远嫁的好。沈家在此地亲戚也不多,闺女们出嫁以后,她们的孩子也是沈家的亲戚。可以互帮互助。

沈父的思绪已经飘到几十年上百年后。

回到家里沈清和得意洋洋的夸赞自己,在沈母还有三个姐姐面前显摆,卖萌。

如今有他的引导,沈母也对三个闺女好了不少,也不会像以往一样偏心洗脑。现在有什么好吃的,也会分给闺女们一点至少让她们尝尝味道。

吃晚饭时,沈母一个劲的给儿子夹鱼肉,“儿砸,多吃点,可以长高,长壮。以后有一身的力气。”

乖巧懂事的沈清和,也夹了一块鲜嫩的鱼肉放在娘吕大花的碗里,“娘,您也自己多吃一些,等鱼肉吃完,我再去河里打鱼。多吃一点,也补补身子。”

吕大花希望的是什么,无非是儿子将来孝顺,有出息。以后有没有出息不知道,但是现在是孝顺的。

儿子细心的还给她挑鱼刺,满村也没有比自己儿子更孝顺的了。

心里甜滋滋的,从没有这么心满意足过。脸上不自觉的带着甜丝丝的微笑。

“乖,娘吃”语气还有丝哽咽,第一次感受到儿子真心实意的孝顺,不由得她不激动。

给亲娘夹了鱼肉,他也不会忘记亲爹,给亲爹也夹了不少鱼肉,大姐二姐三姐他也没有遗漏过,“都多吃点,我以后会打更多的鱼。”

打猎打鱼,只要不是很多,几条鱼,几只兔子,一般没有人会说,即使看见了也不会说什么。

更何况现在就是打了一头野猪被村里乡亲们知道了,也不会友人吵闹着说什么。

都是一样,这个规矩对所有人家都是一样的。距离几年后,那个严苛的岁月还有段时间。

他打算趁现在悄悄多赚钱,还有跳级读书,早点初中毕业,高中就算了。到时候找人收一套高中的书就行,以后自己自学,等恢复高考时,再考大学。

沈红玲斯文的吃着弟弟夹给她的鱼肉,确实好吃。

二姐沈红霞几口就扒完碗里的鱼肉,弟弟越来越知道心疼她们三姐妹,暗自高兴。以后自己出嫁了,回娘家也不会被嫌弃。

这年月,吃不饱饭,很多她认识的姐姐嫂子们结婚后,回娘家被弟妹嫂子们嫌弃,他们的兄弟也不帮忙给她们说好话。当然娘家兄弟不错的也有。

吃完晚饭,姐妹三人勤快的去烧水洗碗,从去年开始弟弟就不许她们和娘用冷水洗碗。

讲了很多次,让他们用热水洗碗,说饭碗才洗的干净。

吃完饭的沈清和就是个甩手掌柜,擦干净嘴巴,然后拉着爹娘在院子里面遛食。

沈父和沈母交换意见,说着他打听来的人选名字还有他们的家庭情况。

沈母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人小鬼大的沈清和把名字记在了心里。

想着自己什么时候悄悄的去农场了解下这几人。

自己的姐姐,当然得找个对她好关心体贴她的丈夫。可不能像记忆中的三个姐夫那样。

家里有四间房间,他一个人睡一间,每天晚上他都在练习锻体诀,基本是零点才睡觉。

早上,太阳照常升起,作为学生的沈清和与三姐一起背着书包去学校上学。

老师尽职尽责的教他们,可是时间不多,一个人教五个年级,孩子们学习新知识的时间不多。

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己复习写作业。

沈清和已经开始学习三年级的课本,下半年他想上四年级,也许还能去县城读一年高中,这年头只要读过一年高中,基本上就算高中学历。以后他说不定还能在附近找个不错的工作。

等到几年后,兵团还有别的工种,例如维修部。等两三年或者一两年就会有耕种机械过来,每个团都会在他们垦荒的中间区域成立一个机械维修部。

他也许有机会,可以去试试。

沈清和给自己规划的很好,恢复高考前,有个不错的学历,找关系在附近招工,五连就是他们团中间区域,记忆中机械维修部,就在五连的农场所在地。

离家近,回家也方便,还有一份工作,能领工资,活也不是很累,改装机械汽车啥的,他也不是没有做过。手艺比农场维修部的肯定要好。

老师在教四年级的课,沈清和抬头跟着一起学习一起听,萧老师很喜欢学习成绩好的沈清和,教起来一点也不费力。

下午,四点就放学了,姐弟俩放学回家。

作业在学校就做好,沈清和回到家里没啥事,帮着大姐二姐做事,外面晒的东西搬进杂物房。

沈父刚回家,沈清和就缠上去,“爹,帮我买两口大缸吧”

放下锄头,沈父摸摸儿子的脑袋,不明白这孩子一天到晚想些啥,“买缸干啥”

“养鱼,种荷花,还能养青蛙,青蛙的味道可好了。”

沈清和想把两口大缸搬放在后院,准备养鱼和青蛙,藏在荷叶底下,只是偶尔看一眼,一般人不会发现底下有鱼。

这是他帮忙改善伙食的办法之一。

“行,过些天我去一趟梁湾,买上两口大缸回来。”沈父摸摸儿子的脑袋答应下来。

确实是个方法,以后家里吃鱼也能隐蔽一些,他们村子大住的分散,家里就是做点好吃的,隔壁也闻不到味儿。地广人稀就是这点好。

两口大缸养十几条鱼,是没有问题的,是那种特别高大的缸。

“谢谢爹,您最好。”小小的拍下亲爹马屁,哄的亲爹眉开眼笑,沈清和才悠然的离开。

这个世界的日子比上个世界过得舒服,就是有风雨,也难泼进他们这儿。地处偏僻,除了离兵团近,离哪儿都远。

公社干部都不愿意来小南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