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我有金手指[快穿] > 51、走过民国岁月(03)

我有金手指[快穿] 51、走过民国岁月(03)

作者:传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0:03: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我看行, 你等等我, 我去老板家里请个假,去去就回。”

沈家在沪海的家业,他得去看看,不看今晚都睡不着。

“好, 等。”

“哈哈哈,今天高兴。”沈父早饭都没有吃,直接去老板家里请假, 离的也不远,一来一去路上就是半个小时。

上午九点,沈清和抱着闺女, 背着儿子, 一家人步行去新家看看。

新家离租房也不远,走过去二十多分钟,一家人就当是散步,溜达着就走过去。

最高兴的还是小鱼儿和小果儿, 爹抱着他们背着他们, 是最让他们欢喜的事情。

平日里,爹一直忙, 很少再抱着他们。他总是回来很晚, 起来很迟,有时候想让爹抱抱他们,可是爹总是说外面有事,要去忙。

小果儿缩在爹的怀里, 小嘴巴高兴的都咧开了,时不时还和哥哥说两句话。

小鱼儿趴在爹的后背上,巴的紧紧的。曲彩霞在后面托着儿子的小屁屁,生怕儿子掉下来。

两个孩子高兴的跟什么似的,小嘴一直在沈清和的耳边说着话,都是好奇。他们出来的机/会不多,每次都是爷奶和娘带着他们出来稍稍逛逛,逛的地方基本就是住的周边,带出去的地方都不远。

大街上报童卖报的声音不绝于耳,“卖报了,卖报了,申报,汇文报……”

顺着声音望过去,一名十二三岁的报童,挥舞着手中的报纸,一边小跑着。

大冬天的小报童依然麻利,小跑步在街道上慢跑。

沈清和穿过正大街,拐进一条辅道,也有宽阔的街道。再走进一条巷道,第一家就是他的新家。

站在院门口,一家六口都笔直站立着。

沈父沈母曲彩霞三人张大嘴,眼睛瞪的圆圆的,望着眼前的围墙还有里面的小楼。

“这是咱家?”

“嗯,是咱家。我去开门。”

“咔嚓”一声打开了院门,时空超市的新锁,款式是复旧款,看不出来。

“爹,娘,彩霞,咱们进去吧。”牵着两个孩子,沈清和示意呆楞中的三人先进门。

“好好好,进去看看。”沈父率先进门,宽敞的院子,还有一个遮阳棚,一家人在暖暖的春日,可以坐在遮阳棚内休息喝茶。

“很贵吧?”曲彩霞长这么大,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好的房子。

第一眼就喜欢上了未来的新家,沈父见过比自家更好的房子,可是那是属于有钱人的,不是他们这样的穷人可以住的上的。

自家的新房,真是比他想像中的更好,出乎意料。

一家人陆续进院,沈清和还是现代思维,随手关上院门。

厚实没有一丝缝隙的铁门,挡住外面所有的目光。

沈清和把新房打造的像个堡垒一样,围墙加高,上面也做了防护,想爬进来也是不容易的。

晚上,还有电网覆盖,没有人能在不惊动屋内人的情况下,爬进来。

在乱世,不得不多做措施。乱世,人命贱如狗。

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各种绿色的树木,左拐进去才是三层小楼。

“哇,清哥房子很大。”曲彩霞轻轻抚摸着屋内的家具。

“彩霞,还有楼上,也去看看。”

沈清和鼓励妻子上去看看,他坐在一楼的客厅,看着自家的一对儿女兴奋的跑来跑去。

家里上上下下他都烂熟于心,就是床上的被子都已经准备好,新房已经可以拎包入住。

“好,我先上去看看。”曲彩霞兴奋的跑上去,一间间的参观。

“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咱老沈家要发达了。”沈父已经忘记这房子不吉利的事情,在他看来这不算是,就说乡下的那些房子,有几个是没死人的,家家户户穷的想死。在他看来都是倒霉透顶晦气到死的屋,还不是照样有人住。

沈母也被洋气的小洋楼惊讶到说不出话来。

“爹,您说咱家什么时候能搬家?”沈清和恭敬的问沈父搬家的日子。

“我翻翻黄历,选最近的吉日,你打算什么时候辞工?”说到了正事上面,沈父又想起儿子辞工的事情。

“嗯,再过几天吧。争取腊月之前把工辞掉。”

“行,你自己的事情,有什么打算?”

“年后我去学开车,找事情好找一些。薪水也高一些。”

沈父已经不是以前那种不开化的老农民,他也在外面做事,增进见识,开阔了眼界,知道小车司机这份工作舒服,轻松,薪水又高,还有外快。

他做事的那家老板,就有专用的司机,过节的时候还有丰厚的福利。

“嗯,我就是这么想的。”父子俩达成一致。

带着希望而来,带着喜悦而归。

几天后,沈清和已经正式辞工,经理挽留了他几次,他都拒绝了,说是要出去学开车。

会开车在以后三四十年的岁月中都是一门技术。卡车,小轿车都要学。

做满半个月,他就能回家休息,刚好搬家也选在他不上班以后的第二天。

家里很多东西该送的送了,不能送的,暂且不需要的,都陆续搬进新家。

最近天气剧变,沈清和也结束了在夜场的工作。三天前,他刚搬家,一家人在漂亮的小洋楼住了下来。

冰雨天,出行很不方便,沈清和开始休息以后,家里需要出去买东西都是他包办,每天早上,还负责送沈父去上班。

早上,送沈父回来的路上,沈清和顺道去附近菜场买了一些菜,肉和鱼腌制一下可以放很多天,鱼腌制以后可以煎糍粑鱼,肉腌制以后,可以用来做火锅,盐水肉下青菜吃,味道非常好。

稍稍买了一点,其余的都是用大菜篮做掩护,放进去很多应季的蔬菜和鱼肉,空间里面有种蔬菜,也有他之前存放进去的鱼和肉,也有海鲜。

去到附近的学校逛荡一下,回来的时候,想着明年要送自家的孩子去上学,自己的自学也该有一点进展,从到沪海的一年时间,他一直有坚持自学认字,在上班的地方每天都带着一个识字本,到处请教识字的人。

在家里可以提前教教孩子们,自己也得练练字。

装文盲是件苦活。

“爹,带小鱼儿出去玩,好不好?”小鱼儿依偎在沈清和身边,两只叉在地上搓来搓去。小脸满是渴望,听到哥哥的话的果儿,也满怀渴望的望着沈清和,两个孩子从搬家来了以后,就没有出去过,也是很憋闷的。

不忍心拒绝闺女,沈清和无奈的点头答应,“好,爹带你们出去,小鱼儿找你娘去拿背篓。”出去背着闺女,还得抱着儿子,要不儿砸就得说他偏心。

为了孩子幼小的心灵,神力老爹必须辛苦一点。

抱着儿子,背着闺女,手上还拎着一个大菜篮子。上街带孩子们玩,还能顺便做采买。

天冷,走路湿滑,沈清和小心翼翼的走在街道上。街上的行人很少,偶尔遇到几个人,也是行色匆匆。

每一个都裹紧棉衣,小心的走路。

“小鱼儿,小果儿,看看,外面人很少,又冷,好不好玩?”

走路时还兼顾两个孩子,不时的关注他们。

“爹,冷。”小果儿缩紧脖子,虽然出门的时候,给她围了厚实的围巾,可是还是冷,是全身都冷。

买了一些白面粉,还有油盐,此时的盐还是那种大颗粒的盐。力气大好处多多,回来的路上,沈清和是抄的近道,打算穿过一条狭窄的弄堂。

弄堂四通八达,两个孩子除了在杂货店还有街上的成衣铺子下来过,其余的时间一直巴在沈清和身上。

打算穿过弄堂的沈清和,走路声音很小,前面一个岔口,他看见一道熟悉的身影,腿脚灵便快速的穿插过去。还有那道熟悉的身影,对人鞠的那一躬,可不是华夏人鞠躬时角度和习惯。

沈清和沉思一下,然后轻笑一声,真是有意思。

回到家里,放下孩子,把菜篮子拎到厨房,然后上去三楼。

三楼现在没有睡人,他们一家六口,现在都是睡在二楼。

在三楼一个隐蔽的角落,沈清和拿出来一个特制的望远镜,悄悄的隐在窗帘后,观察隔壁老高家。

反正最近没有事情做,好好的观察观察,看看隔壁是人是鬼,是鬼的话,不介意提前帮忙解决一下。

隔壁常住人口就三人,老高夫妻和他小儿子,什么大儿子在外做生意,就得好好斟酌斟酌。

隔壁“高大爷”一家人在一楼客厅,看着是在说话,至于说了什么,沈清和是听不见的。

看样子他们表情很轻松,偶尔老高的眼睛还会朝自家望一眼,他可以确定,不是他发现了自己监视他们。

绝对是有别的问题,他现在还不知道,但是必须得搞清楚。

他家附近不能有任何的祸患存在。只要有点祸患,都要消灭于幼苗期。

确实,老高正在说的就是隔壁邻居沈家,他就是想搞走隔壁人家,要知道沈家是弄堂第一户,高家是第二户人家,奇怪的是第三户人家也没有人住。据说房主一家人住在另外一套房子内。

宽阔的小巷对面的人家因为有高大的树木遮挡,相互看不到什么,私密性很好。

可是隔壁沈家,不怕死贪便宜买了过来,让他很郁闷。有点责怪自己,当初就该用别人的名义买下来,也不会有这样的烦恼。

冰雨天已经过去几天,大街小巷上都洋溢着春节的气氛,不少店铺都张灯结彩,出来买年货的人,也是一家一家的。

早上,出现久违的太阳,沈清和带着娘和妻儿一起出门采买,家里的米,面,还有肉,蔬菜,都要采买很多。

还有要买一些布料,里子带毛绒的鞋子,沈父在富商家里做事,鞋子要暖和一些,孩子们也是一样,喜欢在室外玩耍也是需要暖和的棉鞋,娘年龄大了,也需要。

干脆全家都买,有钱可以任性。

沈母也是难得出来一次,平日里,她就是菜场和家里来回走动,偶尔去去杂货铺买些姜醋油盐。

十里洋场,繁华一如往昔。站在街上,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沈清和有些茫然,他不知道这样的看似和平的时光,还能继续多久。

来到这个世界一年,再过两年八一三事变,会不会如期发生。他不知道,如果如期发生,除了租界,沪海将沦为一片孤岛。

到时候,白色.恐.怖会笼罩在每一个人头上。

每一个普通百姓都有可能被冤枉,也有可能被波及。

沈清和带上孩子们在百货公司闲逛,顺便去皮货区域买了不少里绒。回家让娘和妻子做棉鞋时,做进里面,不比雪地靴差,还更暖和。底下用废旧轮胎底加厚再镶嵌一个底子。

在现代很多农村妇女都会在手工棉鞋底下镶嵌一层厚厚的轮胎底。可以用做简单的防水,棉拖鞋也可以加里绒,也可以加轮胎底。

沈清和发现自己没事做的时候,啥事都操心。一些婆婆妈妈的事情都想到了。

摆摆脑袋,不能想了,他是个男人,一个老爷们儿,不能沉在婆妈的事情内。

和娘还有妻子汇合以后,沈清和背着大米,提着面粉,一家人沿着来时的路,高兴的回家。

路上,沈母开心的说着,“和儿,今天出来太值了。今天有好些鱼都降价,我买了很多,回去腌制好再晾干,再晒,能放很久。过年的时候,我给你炸一些鱼块,是你最喜欢吃的。”

沈母的眼中,儿砸最重要,其次是孙子,再是孙女,后面是沈父。她自己和儿媳基本没有排名,她都没有想过自己和儿媳。

“好,娘最好了。”沈清和及时的给予沈母回应,还夸赞一句。

被儿子夸赞的沈母,心里甜滋滋的,不好意思的说,“就会哄你娘我。”

“娘,儿子怎么是哄你,是真心的,千真万确。”

该及时表态的一定要及时表态,一点也不能延误。

两个孩子也学着爹那样,对着曲彩霞一顿表白,当然沈母和沈清和都得到了孩子们真诚的表白。

一家人时不时的笑出声,路边的行人看着温馨的一家人,露出会心的笑容。

离开大街,转入一条巷子,突然看到一男一女在巷子里狂奔,后面有很多繁杂踢哒的脚步声。

显然是追赶一男一女的,也不知道是得罪了什么人,男的肩膀上一直在流血,女的身上也有鲜血,只是不知道是她自己身体流血还是擦到男人身上的血。

沈清和呆傻的带着护住娘和妻儿,让他们都躲在他的身后,眼前被追赶的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是君子还是小人,他一概不知。也不敢伸出援手。

农夫与蛇的故事,他听过很多次,每次都是以农夫被害结束。

他不想做被害的农夫,也不想做那条毒蛇。姑且看之。

不出意料,后面一群手拿木仓,身穿中山装的男人追赶而来,人群中有位男人,眼神犀利,扫视过来,看着一家老小还背着米面,还有鱼腥味,男人才一扫而过,没有再关注沈清和一家人。

一家采买路过的人家,不值得他过多关注,前面那一男一女才是他的目标。

哒哒的脚步声,离沈清和一行渐渐远去。

来沪海一年,沈清和不是第一次直面这种事,在夜场他就见到过这种事,有的是寻仇,有的就是各种党派和情报体系之间的博弈。

刚刚过去的那一群中山装不是传说中的复兴社,就是传说中的党.务调查科。扫视自家的那人身上有浓浓的血腥气,一看就知道双手沾满血的人,戾气太重了,眼神凶残。

这种人就是杀.人的野兽,视人命如草芥。

被人忽视的沈清和带着一家老小,快步回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凶残。

儿子和闺女的功夫要练起来,乱世没有一身功夫傍身,太危险了。

一年的时间,沈清和的变化是有目共睹,即使和他天天相处的同事也是能感受的到。

他们唯一的感觉就是沈清和这个来自外省的乡下人,太好学,对什么都保持高度的好奇,什么都喜欢学上一点。

除了喜欢学习识字,还跟着夜沪海的打手学习功夫,就是那调酒,都有学习,真是了不得。

家里人对于沈清和的变化,已经见怪不怪,他们也知道沈清和如此努力是为了他们,习惯了的事情,他们也不深究。

刚才的一切看似是小小的插曲,几天后沪海的天被搅的天翻地覆。

街面上风声鹤唳,很多人都不敢轻易上街,怕被连累。

沈母回到家里,不停的拍拍被吓坏的小心脏,“哎呦,街上太乱了。”

“娘,最近你和彩霞在家带着孩子,别出去了。买东西有我。”

“好,不出去,不出去的好。”沈母拉着小孙孙抱在怀里,吓坏了。

等晚上沈父回家,沈清和也说了白天遇到的事情。叮嘱沈父以后注意些,别掺和外面的事情。

隔壁的高家,最近也很忙碌。到了后半夜,偶尔还有亮光。但是亮灯不到一个小时,就会熄灭。

有次,沈清和起夜还看到隔壁高家小儿子匆忙出去。在路口还有一辆汽车等待着他。

汽车离沈家更近,他看的一清二楚 。

想到隔壁可能住着敌人,国仇啊,华夏人就是百年之后也无法忘记的国仇,愤恨。

沈清和内心就很是恼恨,自己要找机会做了他们一家。

在沪海一处人口密集的区域,一对刚刚逃脱的男女,仰面躺在一处民居的单人床上。

奔命的逃跑,要不是有秘密的通道遮掩,这次他们是在劫难逃。

好在,该拿到东西拿到了手里,要不太亏了。只是要马上把情报送出去,可是他们俩已经暴露,送情报出去太冒险,外面估计已经张开血盆大口,等着吞了他们俩。

手臂有伤的男人,要不是看见他上下起伏的胸膛,还以为他已经去了天堂。

休息过后,男子坐起身,摸黑在一个很隐秘的地方,翻出来事先准备好的简单伤药,累瘫的女子也坐起身,给他包扎。

黑夜中,两人都没有说话,合作多次,彼此默契十足,早知道对方心中所想。

他们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把情报安全的送出去,一定要送出去,关系到己方很多重要人物的生命。

还有十多天过年,沈家的院子中,用粗木架子,挂上很多鱼和肉,过年就得有过年的样子,也得有点气氛。

在家里练习字的沈清和,听到外面有男人的声音,仔细倾听,是姜莱的声音。

院子里,姜莱手里拎着一包点心,跑了过来,“干娘,我哥在家吗?”

上次姜莱这臭小子赖死赖活的要拜沈父沈母为干爹干娘,他家里现在就他一人,父母病亡,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

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没事就喜欢来沈家感受家庭温暖。

“在,书房练字,你去吧!”沈母知道姜莱就是来自家和儿子说说话,对于姜莱她也很喜欢,这孩子也挺逗人喜欢的。

“哎,干娘给您。”姜莱高兴的把手里的点心塞给沈母,自己一溜烟的跑进书房。

“哥,写字呀?”

“嗯,不比你学过两年,我没有学过,得多练练。”放下手里的毛笔,在一边坐下。

两人相对而坐,沈清和给姜莱倒上一杯滚滚的热茶,“喝点茶,暖暖身子。过来有事吗?”

看姜莱欲言又止的样子,肯定是有什么事情。

“哥,我也不想在夜沪海干了。想找份正经的事情做,我懂的也不多,想找你问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