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我有金手指[快穿] > 52、走过民国岁月(04)

我有金手指[快穿] 52、走过民国岁月(04)

作者:传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0:03: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离开也好, 那里龙蛇混杂,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做不好很容易出事,你想做份什么工作?”来到沪海,他玩得来的人就是姜莱。

对于姜莱,他不介意带着他走过这段兵荒马乱的岁月, 以后只要他不变,他也愿意带着走过另外一段暴风雨一般的岁月。

姜莱没有想好,憨憨的摸摸自己的脑袋, 不好意思的笑起来,“哥,我还没有想过, 只是不想在那里工作,别的都还没有考虑好。”

“要不,年后和我一样去学开车, 以后也是一个技术活,找工作也容易些。”

“行啊, 学开车,我喜欢。”姜莱还有一件事情没有说,他想卖掉现在住的房子, 想买到沈清和附近来, 离的近些, 也能相互照看。

一年来,他跟着哥学,不乱花钱, 工资和小费都攒着,存上一笔就去兑换一些大洋。哥说了,纸币没有大洋保值,还是存大洋不用担心。

卖掉现在住的房子,加上自己手上攒的钱,说不定还可以买个小楼。

“我找了以前认识的熟客,跟着他们家的司机学开车。我到时找他说说,一个人是学两个人也是学,不过咱俩学习的时候给人家一些油钱。”

“我都听哥的,哥说出钱就出钱。”姜莱智商不高,但是人本分,知道礼尚往来,人情世故。

“好,还有事吧?”见姜莱那欲言又止的样子,绝对还有事。

“哥,我想把现在的房子卖了,然后添钱,在你家附近买个二层小楼,你觉得咋样?”

姜莱在沈家能感受到亲情,还有沈家人都善良热情,比他家的那些亲戚好多了。

父母病故以后,家里的那些亲戚,唯恐沾上他,全都躲避起来。就是他那亲大伯也是一样,还故意在他面前哭穷,生怕他找他借钱,一个个的不帮他,他能理解,各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可他们不帮他还打他家房子的主意,要不是他耍横,房子早就保不住了。

这些年,他早就看穿了自家那些亲戚,搬走最好,远离他们。

以后只当是没有那些亲戚。

“我帮你打听打听,明天搬过来住,在我家住到正月十五。在我家一起过年。”

“好嘞,就知道哥不会不管我。”

姜莱听了,高兴的笑起来。

一个人过年,确实没有意思。他已经好几年都是一个人过年,甚是冷清寂寞。

两人聊了许久,到了姜莱上班的点,才停下来。

晚上,夜已沉,睡了一觉醒来的沈清和,穿上事先准备好的黑色衣服,穿上一双这个时代不会有雪地靴,轻轻的离开。

翻墙进到隔壁院内,小心翼翼的进到隔壁的后门,一直趴在他们家一楼的一间房间的窗户边。

他倒要听听,高家到底是人是鬼,是不是如他料想的那样。

穿的厚实,也在寒风中冻的瑟瑟发抖,只能再加衣服。缩着脖子,在窗户边趴着。

果然不出他所料,过了两个多小时,沈清和听到房间内发出“滴答滴答滴答”的声音。

这样的声音,他很熟悉,上个世界他曾经有段时间经常听。那是电台发报的声音。

他不会记错,看来高家人确实是有问题,是倭鬼子。里面还有人低声说话,是倭语 。

还真是,他要弄死这几人。

看看手上带的手套,沈清和拿出来一瓶药效极好的迷药,顺着窗户的缝隙吹进去,也不知道能不能吹进去。

蹲在窗户下,听到“噗通”两声,沈清和悄悄推开窗户翻进去,用打火机,看到地上躺着老高和高家小儿子。看来楼上还有一位,老高家的女人肯定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一人一匕首插进心窝,不等血流在地上,两具尸体被沈清和收进空间。

悄悄的摸上楼,他知道老高夫妻俩睡哪间房。悄悄的推开一点点缝隙,吹进去一点点迷药。

等了半天,才悄摸进去,看来对方也中招了。

如法炮制,一样的程序,沈清和把高家三人全收进空间。

然后花时间,悄悄的收拾好高家的一切,床铺好。他们都衣服全部收进空间,生活用品也收好。

就是密室,沈清和也没有放过,高家人的财产还有密室里面的东西,全部被收走。厨房,储物间,杂物间,没有留下一点东西。

这些人胆子很大,不在密室发报,在书房发报。不过密室入口也在书房内,要放进去也快。

老高的财产挺多的,有瑞士银行的存款凭证还有小黄鱼,以及不少大洋。

自己算是赚了一笔,高家一个晚上,被沈清和收拾的好像全家都搬走了一样。

点着蜡烛,全部查看了一遍。直到没有一丝遗漏,他才悄悄的离开。走的时候,还小心的扫除了自己的所有痕迹。

回到家里,沈清和清扫掉自家所有的痕迹。

回到床上没有一会儿,天光了。

安静的生活,闲适,舒服。

隔壁的一家人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一个人关紧房门,手里拿着一本好东西,得送出去,可是他不知道往哪里送。

放进空间,沈清和不再多想把本子送出去的事情,顺其自然。以后有机会遇到再说,也许到那时,已经作废。

沪海是冒险家的乐园,也是远东第一繁华的城市,在这座城市有太多的暗下交易。

大过年的沈家多了一口人,大年三十贴对联,沈清和带着姜莱在大门前贴对联。

“莱子,歪了,歪了,往左移一点。”

“哥,现在可以了吗?”姜莱站在梯子上,朝着下面喊道。

“可以啦,下来,咱进去贴。”

院子大门口贴上了一副寓意丰收的对联。

远离了农村,但是习惯还是改不了,就像一些生活习惯一样,还是和以前一样,没有因为来到沪海而改变。

对面的邻居走过来,“小沈,你家的梯子还用吗?”

“还用,里面的大门还没有贴。”

“贴完,借我家用用吧。我家的梯子有点问题不敢用,得修修。”

“行嘞,等会儿。”

对面的许家,人还不错。平时两家的孩子偶尔还一起玩玩,沈家搬过来以后,他们家的孩子在阳光当照日子还会过来找小鱼儿他们玩。

大年三十,曲彩霞做了满满一桌好吃的,沈父先动筷,其余的人才开始动筷吃饭。

大年三十,万家团圆的日子,有几位从延城来的人,抵达沪海。

沪海上里弄,几位穿着旧棉袍的人,被人带去一家两层小楼中居住。

“红河同志,以后这处地方就是你们三位的住处。对外,你和群英同志是夫妻,小唐就是你们从老家带来的伙计,还有你的诊所房子也寻好了,就等年后稍稍收拾一下

置办一些必用品就可以开业。”

王川仔细交待着,上次的情报传递出去了,上面才派了红河同志他们三一起来。

只是他们缺乏电台,奇缺,沪海整个红党,都没有一步电台。半年前组织被叛徒出卖,在一次大清扫中,电台全部没有保住。

周红河同志才带着使命来到沪海,建立新的组织通道,还有找机会拼凑一台电台。李群英同志伪装成他的妻子,也是他为了掩护周同志 。

至于小唐是负责周红河同志的安全,也是他的交通员。

王川马上要转战回到延城,回到大本营。即是休养也是学习,他明白为了周同志他们的安全,以后他也不会被调进沪海工作。

两层的小楼,简陋,楼下还有一个二十平米左右的前院,一个十平米的后院,在堆柴火的地方还有一道侧门,是隐秘出口。

外面也有物品堆放着,不引人注意。却通向另外一条分叉路。

周红河四处看看,屋内也是秘密多多,一处处的熟悉自己未来要居住的据点。

匆匆而来的周红河三人,在大年三十的夜晚,吃了一顿白面条加荷包蛋,吃的喷香。

在延城想吃顿白面条,是件很难的事情,只有过节过生日还有需要大肆庆祝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平时也就是硬邦邦的窝窝头,加上一些野菜,一些咸菜。

没有全国春晚,沈家有自家的小春晚。两个孩子都要表演一个节目,唱唱歌,扭扭身体,还有讲故事,几位成人都各自表演了节目。

两位老人唱了戏曲,简单的哼唱,乡下会唱戏的老人也有不少,但只是限于极其简单的一些戏曲。

沈家的第一届春晚,在零点准时结束。

1936年来临,正月十六,哥俩如约去到事先约好的地点学车。

“袁师傅,麻烦了。”散给教车师傅袁师傅一根烟,还从怀里掏出来一条哈德门塞进袁师傅的手上。

“不麻烦,东家说了,让我好好教你们。”袁师傅是开卡车的,他是替厂里运货物。

没事的时候,人也是闲着,东家让他教教徒弟,不算什么。人家自己出油钱,教就教呗。就当是玩儿。只是眼前的小伙子,很会来事,难怪年前东家说这事的时候,没有一点不快,还嘱咐他多上点心,看来为人不差。

学卡车,以后小轿车和卡车都能开,沈清和是早就想好的。

在纺织厂附近的空地学开车,偶尔还跟着袁师傅出车,跟着他送货。

师徒三人已经从苏城送货回到郊外,打算休息找个地方方便一下然后回城。

在车上等待去树林内方便的袁师傅,沈清和也没有闲着,没事四处张望。坐的高望的远,坐在车上,沈清和看到另外一侧的树林有人在埋什么东西,不注意,还真是看不到。

埋东西的人,怎么看着就不对劲,看不清楚长相,但是那穿着不像是什么好人。

远远一瞥,沈清和没有管闲事的习惯。只是多看了两眼,车上还有姜莱右侧的树林内还有袁师傅,他想去看个究竟,也没有时间。

开年以后,沈清和学隔壁邻居“老高”去瑞士银行开了一个户头,存下一笔米钞,还有老高的那里收集的财产全换成黄金还有米钞。存在他新开的户头,一个匿名户头,只要密码和信物,就可以取现。

回到城内,沈清和找了一个借口,请了三天假,不去练车。袁师傅也没有在意,小沈很聪明,学车很快,早就可以出师。来不来的,没啥关系,主要是姜小子还差点火候,再练一段日子才行。

回到家里,吃午饭的时候,和父母,妻子说,“爹,娘,彩霞,我现在出去一趟,帮一个熟人做件事,报酬丰厚,可能前后要两三天,快的话,明晚就能赶回家。”

“去吧,要小心些。有危险就别干。”沈父叮嘱儿子两句。

“会的,没有什么危险,别担心我,我力气大还有点功夫,不会有事的。”

拍着胸脯保证着,他想去看看,埋的是什么东西。好奇心一旦打开,怎么也收不住。

他的工作算是找到了,给一位富商开小轿车,不过得等半个月以后再上班。

薪水待遇都不错,离家也近。

等上班以后,他的时间没有那么自由,想好奇都没有办法。

吃完饭就开始赶路,两个小时以后,他就赶到之前停车的地方。

树林比公路地势要高一些,顺着记忆中地形,沈清和寻到昨天埋东西的附近。在车上看着不远,可是走起来还是有段距离,一路顺着记忆边走边用踢,看看脚下的新土。

找了一个小时,终于找到被遮掩过的埋宝之地。

空间内的锄头派上用场,使劲的挖,一锄下去都是松散的新土。

几锄挖下去,就听到“哐当”的声响。用铁锹掀开覆盖的土,巨大的新坑下面,有口大箱子,有鲜血渗出来,土中带血,打开箱子,里面有一人,伸手摸摸他,热乎着,还有点气,没有去见西天老佛爷。

沈清和把人抱出来,趁着人没醒,把人平放在地上,喂了一些能量水。趁着人还没有醒,拿出来一个包袱,里面一套换洗的衣服,还有十多个大素菜包,一壶水。

然后扔下箱子进坑,再次填上土。

背着人一直走过公路,进到公路左侧的树林,希望远离之前的坑。

随身带着一把锋利的匕首,一把木仓。

坐在一边,等人醒来才能走,周围的乡村不熟悉,也不敢进去。

等待在山坳中,顺便采了一些蘑菇。天刚刚擦黑,那人一声醒来,睁眼模模糊糊的看不清楚。

“我还没死?”醒来的人,穿着一身粗布衣服,脸色苍白,可能是因为后脑勺流血的原因。

“没死,喝口水吧。”

竹水筒递给受伤的男人,“你得罪了什么人,居然被人敲晕挖坑埋在山里。”

他不愿意救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必须得知道这人的来历,就算是假来历,也得知道。

“应该是被人劫财,我的行李全部不见了。”受伤的人醒来恢复神智以后,好像摸了摸一两个地方,才舒口气,看来有藏的隐蔽的东西没有被劫走。

“劫财那还好,没有被劫色算是轻的了。”沈清和调侃眼前的伤员一句。

伤员也是尴尬的一笑,今天是回不去了,路上慢慢的走,两人吃了两个冷邦邦的素菜包 ,喝了两口冷开水。

一路快走进城,才找到一处窝棚休息,路上两人都没有闲着。沈清和是出来挖宝碰运气的,伤员是带着使命来到沪海。

两人彼此试探,得到的消息都是半信半疑。伤员对于沈清和出来刻意挖宝,无意救他的事,还是深信不疑。没有必要骗他,一般人事先也不认识他,也不知道他会被人劫财被人挖坑埋掉。

至于别的,伤员是半信半疑。

伤员的话,沈清和也是只信一半,什来沪海投奔亲戚,还有是什么小学教员,骗鬼吧。

财迷很是郁闷,他以为被埋的是多么值钱的东西,打算发一笔外财,却救下一个不知道是什么人的伤员。

怨气冲天的沈清和在郊外安然度过一夜,在进城时,和这位李博的伤员,分道扬镳。

他没有想到,两人不久以后还会再见面。

此事之后,沈清和没过多久,就去富商何华富家里上班。是何华富的专职司机。

给何老板开车,待遇真是不错,有吃有喝还有不错的工资,只是下班时间不是很固定,有时候下午就回家,有时候晚上十点多才回家,有时候老板自己开车,也不需要他,没有任何规律可言。

何记贸易,是何华富开设的一家贸易行,主要是与外国人做生意。

对外的贸易客户都是洋人,何华富的曾经留学国外,认识很多洋人,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关系。

对人谦逊,为人真不错,体恤下面做事的人。

早上,沈清和来到何宅,准备送何老板上班。

何宅是处白色哥特式建筑,占地宽广的别墅,前后院都很大,可以办派对。

时间尚早,沈清和去到室外的一个水龙头边,接来一桶水,拿着平日使用的干净抹布,车内车外的擦拭起来。

几块干净抹布,轮流的擦拭,从驾驶座到最后面,包括后备箱,都擦拭的干干净净。

何老板在二楼看的清清楚楚,老友介绍的司机不错,是个勤快人。

车子干净的情况下,每三天都会彻底的清洗和擦拭一遍。

得到老板初步认可的沈清和,工作上一番风顺。早上送老板上班以后,他就待在公司内一间休息室。一个人练字,或者找没事的职员学习认字或者偶尔学习几句英文和倭语。

人家愿意教,他就愿意学,外语他从不主动去学习。每天教他学习的人都不相同,教了他一些什么或者外语,就是教他的人也记不清楚。

轻松的日子就这么悄悄的划过,姜莱也去了一家棉纺厂开车,收入也相应的增加不少,他经常还从外地带些当地的特色回来贩卖。

每次都是与沈清和合伙,一起干买卖,货物也有出处。不担心销路,每次都是沈清和出面搞定销路。

外人也只是以为他是帮别人牵线,谁也没有想到这份小买卖中,居然有他的一半。

今天老板要亲自开车,说是出去有事,不需要他跟在身边。他没事可以提前下班。

提前下班的沈清和,一路走回去,路过法租界最大的菜场,进去买了一些菜,拎着走回去,还顺道给家里的孩子买了一些点心带回去,大儿子如今已经开始上学。

闺女还小待在家里,他已经有些日子没有给两个孩子买些小零嘴,再不哄哄两个小吃货,差不多该造反了。

回到家里,闺女小果儿在院子内和对面的许家闺女正玩的欢腾。

不过小家伙眼尖,看见爸爸回来,手里还拎着几包点心,小果儿兴奋的奔跑过来,“爸爸,爸爸回来咯!”

张开双手,小短腿跑的飞快,也不管她身后的小伙伴。

放下手里的点心,伸手抱住小闺女,高高举起,向上抛,然后再接住。

小家伙高兴的发出,“咯咯咯”的笑声,高兴的直叫喊,“爸爸,抛高高,多抛高高……”

许家小闺女羡慕的瞅着父女俩,她爸爸也很好,可是不会这样抱着她抛高高。哥哥都没有这样的待遇,还别说是她。

许家小闺女羡慕的眼神一直跟着小果儿的身影上上下下。

沈家的院子,开年以后,已经被闲在家里的沈母和曲彩霞二人开辟出来一块地方种菜,沈清和干脆也买来几颗李子树,橘子树,还有杨梅树种在院子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