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绝境求生崇祯帝 > 第227章 给周、阮二老灌鸡汤树信心!

周延儒虽然心慌不已,好在还没有心生去意。这些天随着态势逐渐明朗,朝中的不少官员都开始跑路南下。锦衣卫那边见天汇报,又有那些官员跑路了。

对于官员跑路,朱由检的态度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们去吧。这帮人全跑了才好,反正现在就一省之地,后备干部多了去了,不差他们这几根大头蒜。

令人有些失望的是跑路官员中以中下层为多,像周延儒这样的重臣没几个跑路的。六科言官和都察院这些个谏察官员跑路现象最多,几乎跑走了一半以上。刚开始还是稀稀拉拉的往南跑,后来见皇帝不管不顾,他们就成群结队的往南跑,感觉南边好像有掉下来的馅饼一样供他们去抢。

重臣跑路的不多,也可以理解,不是他们不想去南京,而是南京那边不想要他们。人家辛辛苦苦搞政变,为了什么你们这帮大佬过去,从龙之臣占什么位子

现在的局面还有点搞笑,南边基本上是一帮历史上有名的忠臣,而朱由检这边则是周延儒、陈新甲、阮大铖这种货色。别人是众正盈朝,自己这边是众奸盈朝。

“太师、完了让阁臣和吏部的李尚书过来到寝殿来一下。朝局发生的大变,咱们得重新摆席。眼下这局势其实是好事,摆脱了南边那帮蠢猪的掣肘,咱们可以完全按自己的意志来革新朝政,将大明近三百年的弊政,来一场彻底的革新,这就叫不破不立。首辅你可是当上了好时候,上天给了你一个做史上名臣的机会。”

当上好时候了周延儒被皇上这话整的有些不会了。这样的局势叫好时候,也就眼前的这位主能说出口也不知道为什么,皇帝这几年是性情大变。要是以前,出现这种事情,他肯定暴烈异常,随意甩锅。不过他如今这心态变化的也太过了一点,都要亡国了、还能如此乐观。

见周延儒的神色有点古怪,朱由检觉得可能自己的鸡汤灌的有些太猛了,这老家伙有点吃不消。看来还得加点辅料,于是他继续开口说道“自有信史以来,历朝鲜有立国超三百年的大王朝。我大明到现在立国近两百八十载,实话说若是没有大革新,想撑到三百载估计也难。最近这些年的情况,太师也应该有感觉吧”

朱由检的问话让周延儒也开始动起了脑筋,他回顾自己读过的史书,好像还真难找到一个立国300年的大王朝。周以前没有信史,谁也不知道史书上记得有没有谱,有了信史之后,勉强来算也就两汉、两宋撑过去了三百年。可你听这名字就知道他们所谓的撑过去三百年有多水,两宋虽然是皇室更替没多大问题,但南宋只有半壁江山,两汉基本上不能算是一个朝代,刘秀他们和重新打天下没啥区别。

按皇帝的思路细想,这般时候天下出现大乱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怪不得朝廷想各种办法,依然没有解决天灾。“陛下、莫非天意如此老臣心中有些惶恐啊,这天下该如何理清,还请陛下给老臣解惑”

“是天意也不是天意所谓天意是任何制度行进近三百年,势必会产生腐朽、势必就像人一样会老化说个最明显的成例,太祖立国时、宗室才有多少现在宗室有多少朝廷每年要花多少钱粮养宗室太祖立国时、免税的士绅有多少现在又有多少凡此种种、全加在一起,大明还能靠什么养国、养兵然天意也不是不可违、只要下定决心、将弊政一个个革了,将包袱都甩了,让朝廷轻装上阵,一切都有希望。眼下、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机遇期,大明可以从一省之地重新出发。”

从一省重新出发周延儒、听完这番话,感觉心里瞬间有了些底。这段时间乱七八糟的坏消息,整的朝中大多数人像周延儒一样失去了方向,而这个时候,首先要做的事就是重建信心。

谷 给老周这样的重臣做工作是一个方面,还得通过阮大铖的报社和剧社给现在所控制区域内的所有民众做工作重树信心。

反倒是最需要做工作的军队,目前这方面得需求不大。军士们的信心是靠一场场胜利积累起来的,至少到目前为止新军还没有经历败阵,他们的心气现在很足。这些日子,新军的将领们通过各种途径向皇帝和朝廷传达了请战平乱的意思,只不过被朱由检全给压下去了而已。满打满算也就六个师的兵力,平毛线的乱。

将周延儒打发走后,朱由检就找来了阮大铖,老阮这段时间估计心理也波动很大。

“阮先生这段时间怕是心里也慌乱无比吧朕觉得没啥必要。自开始改制以来朕就有这个心理准备,天下的蛀虫能安心让出自己的既得利益现在他们反了,反倒是让事态变得明朗了。让朕和朝廷有处使力,最近这段时间新民报社和剧社要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稳定官心、民心的关键全看阮先生和同僚了。”

“老朽自当为陛下分忧东林此番作为,坐实了窃国乱政之为吾这几天正在组织同僚,发出言论抨击他们的作为。”

“看来阮先生是将事做到前头了,除了抨击东林以外,朕还有几点要求,一是在报社发文章讨论大明出现大规模民乱本源。二是向天下发出朕要彻底革除弊政重建大明的声音。三是派些人,实地走访北直隶这边工作组工作的场景,将他们的作为用文章展示出来,用事实告诉天下人,朝廷正在做什么。”

“老朽这就按照陛下的指示展开工作”

“先生辛苦了朕这几日在想,关于报社和剧社的身份,似乎有了落实的时机。朕想在朝会上正式提出,新民报社和新民剧社为官管民办的机构,报社总编、几个副总编为朝廷派驻官员,剧社这边也一样。主编暂定由礼部侍郎兼任,先生完了得在礼部挂个侍郎的职、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臣叩谢隆恩”官迷就是官迷,一听要挂礼部侍郎的职,阮大铖,立马放弃了想当著名民间人士和意见领袖的宏愿。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