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绝境求生崇祯帝 > 第427章 筹备辽东决战

绝境求生崇祯帝 第427章 筹备辽东决战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8 10:09:0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是到了考虑二三十年长久之策的时候了,从北直隶的产收来说已经差不多到了目前生产力状态下的峰值,往后会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长期,直到技术积累到下一个临界点,才会再有一个大的爆发。

因此这时候需要考虑的就两件事如何夯实基础,同时扩大和深耕市场,将目前积累的这点资产利益最大化。山东方面即将开战, 但朱由检的心思却没放在那里。山东之战不是战略决战,成败都影响不了大局。真正的关键战役是明年年末,能否如期发起复辽之战。

从现在起各方面都得为这事准备,只有复辽之战打完,朱由检才有资格大范围开展重整旧山河的行动。放着辽东这么一摊大敌不管,去解决腹内之事, 肯定是行不通的。辽东不安、北直就永远不安,直到现在北直隶都没有战略纵深和安全空间,满清随时有抄后路的可能, 也就是说大明没先安内再攘外的条件。事实上在之前大明也没有先攘外再安内的可能,当时的大明就好比是一个堆满了易燃易爆品的仓库区,里边不但被火星子引起了大火,外边还有一股狂烈的龙卷风。两头都是危急万分,两头都必须要顾。

好在经过五年多的经营,至少北直隶这块的可燃物已经被收拾干净了,不用太担心火势烧到这边来。目前的战略方向,应该是先不管那些正在燃烧的火势,而是将墙外的龙卷风先想办法给解决了,不然很容易出现这边正全力扑火哪,后院被风窜进来,根基被刮倒的情况。

平辽、朱由检认为怎么着也得准备二十万大军,而且还得三路用兵, 一举将满清彻底打惨。在考虑战略方向的时候,他其实是有顾虑的。当年萨尔浒之战时,明军就是兵分三路,结果大败亏输。由此后世的军史学家还总结出了一条分兵必败的萨尔浒定律。所以他也琢磨过是不是将主力部队集中到一路, 先重点进攻沈阳的设想。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集兵一路的设想很难实现,最大的掣肘还是在后勤上。无论是从辽南方向主攻,还是从大宁方向主攻,后勤条件都无法满足二十万大军集结一处的条件。明年年底、密云到大宁的铁路应该是能修通,但以目前单线铁路的运输能力来说,是绝对满足不了过十万大军高烈度作战需求。另外大宁距离沈阳的距离还是太远,大军开过去,几百公里的运输线,是能将后勤供应部队给拉死的。

大宁没法集结起二十万大军,辽南同样很难。海路运输在运力上来说,是要比陆路强不少,然而去辽南不光要考虑后勤,还要考虑兵员运输,近二十万兵马要全走海路过去,全得靠船运来完成。海路还有个大制约条件,整个冬天有三到四个月的冰封期。也就是说要是用辽南主打的话,起码得储备二十万大军长达三个月的高烈度消耗才行。

正是因为存在着这些问题, 计划与明年底展开的平辽之战,还是得兵分三路才行。不过为了避免出现萨尔浒之战犯的错误, 朱由检准备不搞大锅饭,三个方向的作战任务要分的细一些,目标也不是那么一致。目前初步的计划是辽南集结十万左右的兵力,负责沈阳主战场。大宁这边集结五万兵力,负责沈阳西北部战场,同时需要牵制科尔沁草原部落的兵力,给沈阳主战场减轻压力。山海关方向集结五万左右兵力,迅速功克以锦州为代表的辽西诸城,牵制和歼灭以祖家残余势力为主的关宁军余部,让他们无力撤到沈阳增强沈阳守军的实力。

“军令堂和兵部要全力墩促太仆寺务必在明年年底之前,在大宁和旅顺将弹药工厂建好。必须要保障平辽之战时,大军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弹药供应是从这两处军工厂生产的。”腊月朱由检专门组织内阁和军令堂开了一场军政联席决策会议,进一步明确明年年底开启平辽大战的任务。

“陛下、明年年底发起全面平辽大战,是不是有些太过激进我们是不是在明年底先将锦州光复之后,再行计较整个辽东平辽事关国朝根本,当以以稳妥为主”虽然这几年军队在与清军的作战时取得了一定的战果,形成了一定优势,可真正到大型国战之时,周延儒心里还是有些担忧,满清这几十年里给大明官员造成的心理阴影并没有完全消失。以周延儒为代表的重臣,最担心的是好不容易形成的优势,在大会战中出现什么差池被葬送了。

“建虏最近几年主战兵力差不多都在十万左右,若是主攻锦州,咱们差不多还是要动用二十万大军,大宁和辽南同样要进行大型军事行动。与其这样,还不如将主攻方向放在沈阳,总之此战复地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歼敌,不歼敌复地是没意义的,这是国朝上下必须要统一的意见。只光复锦州,未必能将建虏主力逼死,他们还有回旋余地,国朝面对的威胁没有消失,这不是朕打辽东之战的目的。打这一战的目的,是要将建虏的威胁消除,好为以后平靖腹内腾出手,不然打这么一场大战就没有意义。”

不将清军主力解决,北直、大宁、辽南一线就得留十万以上的精锐兵力来防备,就没法全力进行其它方向的作战。打沈阳就是逼着多尔衮将全部的家底拿出来硬拼,朱由检现在最担心的是清军不拼家底,不将清军大部分家底给端了,干什么都有后顾之忧。

按道理来说沈阳城清军已经经营了近二十年,满清贵族大部分人的家都安在了沈阳城,这样的地方他们是没道理放弃的。除非多尔衮有巨大的战略定力,抱定了留人失地的决心。应该来说,现在的满清贵族已经没有那个能力再退到穷山恶水的老巢生活了,回到老巢他们说不定连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没有。如今的满清和二十年前努尔哈赤时期的满清已经大不一样了,他们其实已经完成了基本的汉化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