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美娱之征途 > 1、多活一次的人生

美娱之征途 1、多活一次的人生

作者:兰花花儿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0:05: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好的,好的,孩子们我们跟着节拍再来一遍。”

这是香港一家普通的粤剧培训教室。一群年幼的孩子,随着音乐响起,例行的热身基础训练开始了,走场,然后是身法动作。

11岁的奥莉维娅?卡特就从孩子们中脱颖而出,尽管她没有一头耀眼的金发,但在一群黑发黄皮里面还是能一眼就区分出来的。

出众的外貌,其表情、身姿、动作,加之身高的优势,这个一板一眼做着基本功训练的小萝莉,已经颇具韵味。

能达到如今这样的水平,和奥莉维娅练功近十年区分不开,从3岁能掌控身体不再如别家小孩儿那样自由的拉屎撒尿,被父母判断她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识开始,就坚持不断地练习粤剧的童子功。

一分耕耘一番收获。

和一般孩子一样,刚参加这个训练班的时侯可能纯粹是因为自己喜欢,或者是家长逼迫被喜欢,可能最开始也是因为带小孩的爷爷奶奶爱看等等原因。

顶着小萝莉壳子的奥莉维娅是出于对舞台表演的爱好。

当然在漫长的练习生涯里,奥莉维娅也无数次躲在被窝里面偷偷地哭过,确实是辛苦。但她坚持下来了,毕竟不是真的小朋友。

没错,她是重生的。

为什么选择这么辛苦的课外技能当然是比较之后的结果。

锻炼气质里首推芭蕾,虽然说八字脚是谬言,但是练久了脚指头难看,夏天也得穿闭口鞋这样的日常是奥莉维娅所不能忍受的,果断放弃对芭蕾舞的深入学习,也就偶尔练练形体会用到相关的姿势。

其余的舞种对幼小的孩子来说是没有那种韵味和风情的,也许年长了可以去尝试看看。

如此一比较,具备地理优势条件的粤剧其实是非常好的选择了,它包涵了唱念做打,表演艺术吸收了京剧的做功和北派武打,借鉴电影、话剧讲究真实和接近生活的表演方法。对培养小孩子的艺术修养是比较全面的,而且因为粤剧的与时俱进的创新求变理念,对小孩子的吸引力也是无穷的。

“好了,今天的课程结束。”

在60多岁的白老师宣布下,弟子们行礼但今天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急着回家,都围向了那个外国孩子。

“奥莉维娅,你真的要离开香港了吗”

“嗯,今天是我最后一次来训练室练习了。”

“那好吧,我们会想你的。”

安慰完小伙伴们,奥莉维娅去了老师的办公室去和教导自己的恩师告别。

“老师,我会想念你的。”抱着虽然年长但仍然优雅的身躯,这也是奥莉维娅坚持学习的动力之一。

“奥莉维娅,其实以你现在的水平,老师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导你的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以后就看你自己了。”

白老师轻轻地抚摸着小弟子娇嫩的脸庞,对自己能教导出这么一个有天赋的女弟子还是很高兴的,尽管这个孩子是个外国洋妞。

“哎呦呦,眼睛快冒汗了,你不是一直羡慕老师的身段嘛,好好坚持你一定不会长成土肥圆的!”一旁的师姐看着双眼冒红的师徒俩,为了打断离别的气氛,故意打岔道。

“师姐”奥莉维娅不依的一跺脚,“你好讨厌呐。”

“好了好了,你就别打趣她了。”白老师在一旁帮腔,“你不知道你师妹脸皮薄吗”

“就是,师姐就知道欺负我。”一致对外的师傅俩很快就达成统一战线了。

“好好好…”师姐好笑地看着一老一小耍宝,“师傅自打有了小师妹,就不疼爱我这个大弟子了,我认输总行了吧。”

“哼~”奥莉维娅很是傲娇地撇了一眼她师姐,“本来就是你不对啦!”

白老师端起身旁的茶杯,在一旁乐呵呵地看着自己的两个最为得意的女弟子在那里插诨打岔。白老师一生未嫁没有后人,师姐白欢欢是她收养的孤儿。

很久没露面的白欢欢已经是港内有名的粤剧名家了,平日里的演出也比较忙碌,“师姐你以后有时间要多过来看看老师,知道吗”

“你这个碍眼鬼走了我当然要独霸师傅的宠爱啦!”白欢欢继续打趣小师妹,就是这么的恶趣味,随即一脸认真的保证,“放心吧,我会搬回来住的。”

“真的吗”得到师姐确认般的点头,“那我就放心了。”

白师傅年纪渐长,确实不适合独自一个人生活,尽管师傅多次表示她还不需要被人照顾,年轻人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但情感同样敏感的师姐妹还是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在白师傅“尽是瞎操心”的感慨中,白欢欢送师妹下楼。

“谢谢你能专门过来送我。”

奥莉维娅还是很喜欢师姐的,作为唯二的内门弟子,平日里的互损模式可一点也不影响俩个人的感情。

尽管由于年纪差异巨大,师姐为了维持自己的形象在刚开始很长的一段日子里,很是装模作样了一阵子,但毕竟是年轻人,又加上奥莉维娅也并不是真小孩儿。于是奇怪的相处模式就这么应运而生了,也是奇葩。

“你要是去美国演出,记得去找我玩啊。”

“当然!”

“一言为定。”

一大一小愉快的击掌。

想想重生到现在都11年了,家里面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可以说,如今的卡特家也算是富裕阶层了吧。

哪有那么多的白手起家成功人士。真正的高人才有几个,都是站在父辈们的肩膀上的矮人。

后世总结:人的成功三分靠实力,一分贵人相助,剩下的六分就是运气。

就比如,后世脱口秀访谈类节目讨论的那样,成功靠的是能力、努力还是运气能有几个人坦率地承认运气占据成分多一些。

每次提及都大谈特谈自己怎么怎么努力,怎么怎么怎么的有天赋,就是不能爽快地承认自己就是比别人多了那么一丝运气。

想想,那么多的有天分有能力的人们,努力的人也不缺,为什么就是你能在一群人中脱颖而出,不是运气那是什么

奥莉维娅承认自己的运气好,因为她比别人多了那么一世的生命。

不浪费,也不虚度就不枉此生了!

所以,奥莉维娅就尽可能的折腾着这一次被上帝赠予的机会。

从喝奶开始就没有歇下折腾的步伐,睡前读物从安徒生童话到外国四大名著到中国四大名著,从幼儿早期的十万个为什么到简易版的天体物理著作,听着舒缓的胎教音乐到名家名作到现代流行乐,她不断折腾着自己的小神经,也不断地挑战着父母的大神经。

奥莉维娅的父母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中西结合式家庭,在上世纪80年代来说绝对的时代先锋。

父亲罗德卡特是微软公司亚洲区技术部门的经理,传说中的码农一族。

母亲韩亚菲是个文艺女青年,在1984年成立的香港演义学院任教,兼职从事写作、编剧方面的工作,偶尔也会写一些歌曲自娱自乐。

韩亚菲女士和罗德先生是在香港认识并结婚的,彼时,思维理念先进的她从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大陆来到灯红酒绿的资本主义香港,在香港中文大学进修。

罗德?卡特刚大学毕业来港旅行并看望在香港花旗银行工作的二哥,一次参加朋友的聚会认识了美丽迷人的韩女士,据说韩亚菲美女当时正遭遇混混骚扰,这让身材高大的罗德有了英雄救美的机会。

罗德先生也一直在孩子们面前以英雄救美标榜自己的功绩。尽管身长168的韩女士在80年代中国人群中属于鹤立鸡群的那一波儿,但站在身高185的罗德面前确实显得娇小可人,她本人也没有反驳过那段初遇。

但是据奥莉维娅这么些年的观察,事实情形大概是:韩女士压根就没有给罗德先生出场的机会她自己就已经摆平了。

呃,根据韩女士这么些年的表现确实应该这样的。

从妈妈的好友吴阿姨的描述中,罗德的出场大概也就是他老美的身份让被罗女士修理了一下的坏人放弃纠缠。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英雄救美了吧。

卡特一家在香港生活了大概十几年,夫妻俩从认识到立家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这些生命中重要的时刻都是在香港完成的,一家人也同时经历和见证了香港的腾飞,对待这个东方之珠的感情非同一般。

如今是1995年末,处在回归之前的交接期,由于此时港内时局不稳,社会局势比较动荡,社交名流们有能力的都在想办法离开,当然也有一部分具有远见卓识的人坚持留了下来。

卡特一家也同样面临着去留问题。

奥莉维娅一家有两个去处可以选择:一是大家长罗德先生请调去内地工作,北京和上海都可以申请,上海要好一些,二伯一家也在那里,而且离外公家杭州距离也近。二是回总公司美国,毕竟罗德一家大本营在美国,老卡特也是盼望着小儿子一家能回去的。

其实不论哪个选择都没问题,奥莉维娅觉得如果去上海当然熟悉一些,前世土生土长在中国,挂掉前还没来得及出国溜达呢。

这一次人生要是能去美国浪一下也是不错的选择,甚至还有些跃跃欲试的心态,她也不知道如今的自己是怎么回事儿。

难道是上辈子太压抑自己了,这辈子准备放开自我奔放一回

只能说,放飞自我都是需要先天资本的。

打从知道自己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香港开始,自认出生于普通中产阶级家庭的奥莉维娅就没放弃赚钱的打算。

尽管如今的自己是黄心白皮,又是拿着号称世界第一大国的护照,可以舒舒服服地过日子。

处在遍地黄金走的年代,加之后世带来的先知先觉的消息,不抓住机会捞钱简直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也不能浪费上天让自己多活一世的好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