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十二年,故人戏 > 68、第六十六章 浩浩旧山河(6)

十二年,故人戏 68、第六十六章 浩浩旧山河(6)

作者:墨宝非宝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0:14:21 来源:就爱谈小说

“真没料到,他们会来这么早。你们准备着,要下车了。”周礼巡连大衣都来不及穿,搭在臂弯里,在零下十几度的车厢里穿行而去。

沈奚跟傅侗文回到包厢,叫醒小五爷和培德,谭庆项也很快回到包厢里,大家略作修整,跟随代表团下了火车。

雪中,天隐隐有亮得征兆,微见星月。

“第一次见到南满铁路,”她轻声感慨,“这里的雪比南方要厚多了。”

“关外的雪是最美的。”他笑。

她小声问:“这次的路线包含横滨和纽约,是因为要和日、美先私下会谈吗”

“是。”

美国怕日本在亚洲势力扩张,日本也怕美国插手亚洲事务,所以都安排了高规格的外交活动,等待着中国代表团的过境。这种感觉并不会让傅侗文愉快,因为不管多热情的款待,也掩盖不了一个事实:中国是羊,在等着两头饿狼的决斗。

他轻声道:“不过,我们在美国的公使已经和威尔逊达成了共识,美国会在巴黎会议上支持中国。所以,我们是要联美制日。”

那日本会善罢甘休吗

沈奚隐隐担心。

傅侗文好似读懂她的忧虑,又道:“总长是外交场的老前辈,他有应对的法子。”

他们换了汽车,刚好天亮了。

晨光里,这风雪大地像一卷无字的宣纸,展开在她的眼前。

这是一块群狼争抢的土地,如此美,如此宁静。

沈奚从车窗里眺望远方。

光绪三十年的日俄战争后,沙俄把自己在东三省修建的铁路分了一部分给日本,改名为南满铁路。那时她对南满铁路意难平,是因为日本在“二十一条”里提到过它。后来在这条铁路周围发生了太多的事,日本侵华主力关东军的诞生,皇姑屯事情、九一八事变和复辟的伪满洲国……

而在那天,他们路过的那天,一切尚未发生。

他们在那天夜里抵达奉天,接受了日本外务省的宴请。

宴席后,立刻登车,前往汉城。抵达汉城后,外交总长突然告病,说在夜车上受了寒,旧疾复发,双腿不便走动。不再见客。

数日后代表团抵达横滨,住在中国城的华侨家里。

这里是日本对外港口,也是外国人的聚集地,代表团选择住在这儿,是方便随时有了船期,能立刻赴美。

到了横滨后,总长回避了日本外务省的邀请。日本安排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包括日皇的接见、授勋和茶会等等,全被总长一句“负病在身、不能久坐”推辞掉了。

国内、中国驻日公使和总长之间电报不断,争论不休。

中日两国报纸也每日评论,为了外交总长突然生病,不肯见日皇而猜测连连。

外界吵翻了天。

唯有他们所住的地方静得连风都没有,雪也落得很轻。

小五爷举着一份报纸,笑着走入:“三哥,你要不要听,我把翻译的话都背下来了。”

傅侗文以两指夹住他手中的报纸,轻飘飘地收过去,细细看。

这份报纸言辞凿凿,指责中国外交总长在“装病”,不肯和日方友好沟通。在报道结尾,还说此事大有内幕,只是不便公布。

“日本报纸谣言很多,总在有意引导民众,”傅侗文放下报纸,感慨道,“希望国内报纸不要全是亲日派,引起民众的猜忌。”

“三哥还懂日文”小五爷错愕。

他搁下报纸:“我过去和你四哥是支持维新的,自然会读这个。”

“倒也是……”小五爷遗憾,“往日三哥瞒我太深了,竟一字未露,让我险些寒了心。”

她笑:“你三哥说过,你若真有抱负,不必有人同行,也不用谁来指路。”

“嫂子也早知道了。”小五爷错愕。

“反正比你知道的早。”

“嫂子过分了,过分了。”小五爷哭笑不得。

沈奚将药碗递给傅侗文。

不管外交总长是真病还是装病,反正傅侗文是真病了。

从奉天到汉城的夜车上他就开始发寒热。车厢里零下二十几度,下车赴宴时室内炭火烧得旺,暖如初夏。冷热交替,反复折腾着,谁都受不住。

像她这种底子好的休息两日就好,傅侗文却只好等着病发。

不过,他心境好,倒也没大碍。

谭庆项见傅侗文吃了药,招呼着闲杂人去码头确认船期。对他们来说,在日本多留一日就是多一日麻烦,恨不得今晚就能登船。

沈奚给他铺好被褥:“你该午睡了,一会会发汗。”

傅侗文坐在地板上,笑着看她,忽然低声说:“昨日里我摸你的睡衣都湿透了。”

沈奚反驳:“你睡觉喜欢抱人,自己发汗不算,弄得我也像落汤鸡……”

他笑:“何时抱你睡的我却不记得了。每日都是”

她见他不正经,不答他。

“这是潜意识的,怪不得三哥,”他又笑,“是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入骨。”

……

“一个睡觉姿势,也能说到相思上。”她嘀咕。

“要不是精神不济,还能给你说出更多门道来。”

她有意板着脸,指着被褥,让他躺下再说。

他丝毫不急:“喝口茶再睡。”

“吃药是不能喝茶的。”

他双眸含水,望住她。

沈奚嘴上不说,也心疼他总躺着养病,只好煮水泡茶。

不消片刻,水汩汩地冒出来。

她揭盖,烫了手,忙捏住自己的耳垂散热。

“侗文,”周礼巡穿了件薄衬衫,满脚的雪,跑进院子,“外务省的车竟然来了。”

他踢掉皮鞋,进房间。

“来做什么”

“接总长去东京。”

“这是邀请不成,霸王硬上弓了。”他评价。

“你还有心思玩笑。”周礼巡郁闷。

傅侗文也无奈:“人家既然派车来了,哪怕总长真病得下不了床,也会被抬着去的,”傅侗文摇头,“拦不住。”

周礼巡闷不做声。

傅侗文沉吟片刻,问道:“他们在东京的安排是什么”

“今夜是别想回来了,要安排总长住在内务省官舍,”周礼巡说,“先见我们自己的驻日公使,明日见日本外相,明晚去京都桃山明治天皇御陵。”

中国的驻日公使是个亲日派,日日以辞职威胁总长去东京的,就是他。

“这样的安排,明晚也会留宿东京,”傅侗文蹙眉,“后日能回来就算快的。”

“可船期已经定了,后日晨起离港,”周礼巡附和,“我真怕赶不上船期,又要在这里多留十几日,十几日的变数有多大,谁都无法预料。”

傅侗文不语。

沈奚看了他一眼,给两人倒茶。

一小时后,总长带着两个参事前往东京。

总长一走,代表团都被笼罩在了阴霾中,怕东京有变动,怕东京有刺杀,怕被强留在东京,错过船期,引起美国的猜忌……

到翌日,院子里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晚饭时,女主人送饭到沈奚房间,还悄悄问她,为何从昨日起代表团里的人情绪就低落了许多晚饭全都吃得少。

沈奚不便把外交上的事情和女主人说,含糊解释说,是担心大雪延误船期。

女主人反倒是笑,说误了也好,多留十几日,还能在横滨四处逛逛,尤其是山间温泉最是好去处,她都在遗憾这次大家来去匆匆,来不及款待同胞。

沈奚勉强应对两句,接了饭菜。

饭后,天彻底黑了。

周礼巡做主买了明日一早的船票。可东京还是没消息,连电报也没有。

大家都在猜测,是否总长已经决定改期了

傅侗文反倒认为,还有一线希望准时登船。

“也许没来电报,是怕亲日的日本公使从中作梗。”他低声道。

“嗯。”沈奚颔首。

他问主人借了一副象牙制的象棋,在灯下盘膝坐着,把全副精神都投注到了棋盘里。深色的西装外衣披在肩上,影子自然地落到她的身上、手臂上。

茶几上的一摞报纸是日文的,这两天早被他翻了无数遍。

沈奚不是第一次陪他“等待”,在徐园里,等六妹的消息也是如此。分秒期待,分秒猜测,也在分秒担心对方的安危……

她手托着下巴,看他下棋,久了,嗓子干涩。

腿也麻了。

矮桌上的西洋钟表,指向了凌晨一点。

“你……”她终于出声。

傅侗文抬眼。

本想劝他睡,但猜想他躺下也睡不着,还不如下棋,于是改口问:“你渴不渴”

“你不问不觉得,”他低声笑,“一问,倒是有点。”

“我去找玻璃杯。”她说。

“不是有茶杯”他下颏指茶几上的日式茶杯。

“今夜按你喜欢的来。”

大玻璃杯泡茶,这是傅侗文留洋时养成的习惯。

她想哄他开心。

沈奚拉开门:“厨房有,我见到过,你等我回来。”

鞋在门外。她弯腰,拂去鞋上的雪,忽然见到不远处有盏灯亮了。

是总长房外的灯。

一个年轻参事撑着伞,挡着雪,伞下是本该在东京的总长……

“三哥,三哥!”她脱口叫他。

总长听到这句,先笑了,遥遥看这里。

傅侗文手撑着地板,立身而起,快步走出,和对方相视而笑。

总长微笑着颔首,对纷纷出来的后辈们说:“痛风得厉害,我要去吃一剂药。今夜辛苦各位了,还是照旧明早启程,不要耽搁了正事。”

言罢,总长夫人已经从房间走出,弯腰为他脱鞋后,搀扶他回了房间。

那个参事被团团围住,询问东京的事,为何会提前返回横滨。

参事接了沈奚递的茶,润了润喉,便笑着给大家讲了前因后果。总长一到东京,就被亲日的中国公使拉住面谈,总长故意借着病,不谈半句外交问题,只说痛风难忍。到今日白天见了日本外相,也只坐了二十多分钟,便病倒了。

最后,只吩咐留下带去的另一个参事,代替他去御陵。

以此脱身后,总长一刻不留,连夜而归,如此才算是赶上了时间。

一时院内笑声起伏。两日阴霾尽去,大伙睡意全无,趁夜收拾行李。

天亮前,他们怕再有变,早早赶到码头。

在登船前,有人匆匆送来一份日文报纸,总长阅毕,凝目蹙眉。报纸递给身后诸人传阅,最后到了傅侗文手里。

“出什么事了”沈奚心有余悸,唯恐无法登船。

“报上说,中国参事在去明治天皇御陵的途中,汽车遇到了枪击。”

沈奚吃了一惊。

总长长叹,轻声道:“日本人虚虚实实,报纸谣言很多。我们先登船。”

外交人员遇刺并不少见,昔日李鸿章在日本也遭遇了枪击,这是他们做外交的人必须面对的危险……倘若是真的,登船后会有电报来证实,也有驻日公使协同处理。

无论何事,都不能阻拦代表团如期登船。

码头鱼龙混杂,各国人都有,若有刺杀,防不胜防。

大家都提高了警惕,簇拥保总长登上游轮。

因为套房房间少,傅侗文把头等舱都让给了外交部的人。他们定的是一等舱的房间。

游轮驶离横滨码头一小时后,沈奚的心略略安定下来。

她打开布纹的手提箱,把傅侗文的衣物先拿出,一一挂在衣橱里。

傅侗文笑着,倚在门框上:“你且先收拾,我去看看餐厅。”

“你不怕危险了”她停了手中的活。

“我一个爱国商人,有什么危险”他轻描淡写道,“顺路去问问周礼巡,有没有新电报来。”

不止他担心那个参事,她也是同样的心情。

沈奚走到他身边,小声说:“那你去吧,记得回来吃药。”

“好。”他低声道。

傅侗文去了头等舱里,几个套房房间门都敞开着,笑声频频传出,皆是乡音,听得他也微笑起来。等进了总长房间,客厅堆满文件箱,让人完全无法立足。

周礼巡和一位参事笑着倚在箱子旁,见傅侗文进来,把电报塞给他:“正要去找你,你先来了。是虚惊了一场,报纸谣言。”

电文简短,是那个参事亲自发出的:报载杰在西京受惊,全系捏造,知念特文。

又是新闻捏造。

傅侗文笑着,人彻底放松了。

总长接了夫人递过去的热毛巾,笑着指挥他们:“侗文来了也好,帮着挪一挪箱子。”

“三爷是少爷身子,怎敢劳烦啊。”参事打趣他。

傅侗文摇头一笑,挽起衬衫袖子,直接动手干活。

这堆文件箱从北京城的陆宅运出,就一直存放在总长和夫人身旁,是紧要文件,箱外全部贴着英文的中国外交部字样。夫人是个小心的人,每回搬运都要核对,她手握着一个文档,挨个检查箱子的编号,从头到尾,不发一言。

等查看完,在傅侗文他们喝茶时,才低声道:“丁字号木箱不见了。”

众人皆怔。

总长原本拿茶壶,在给傅侗文他们倒茶,听闻这句,立时搁下茶壶。

“怎么会,再核对一次,”总站接过详单,“我自己来。”

房间里除了总长的脚步,还有挪动箱子的摩擦声,再无其它声响。

总长很快核对完,握着清单,不动,也不说话。

丁字号木箱,装得是有关东北、山东、蒙古、西藏的绝密外交文件,全都是和日本联系最密切,也只有日本才会真正关心的文件。

就在途经日本后,整箱文件都不翼而飞了。

偷得如此精准,而又没有丝毫的痕迹。

总长沉默着,再次清点了一遍文件箱,最终确认了这个事实。

他摘下眼镜,靠在墙壁上,右手按住自己的双眼。

许久后,他重新戴上眼镜,严肃道:“代表团有两方政府的人在,关系复杂,此事万万不能声张。等到了纽约……再想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