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十二年,故人戏 > 70、第六十八章 青山依旧在(2)

十二年,故人戏 70、第六十八章 青山依旧在(2)

作者:墨宝非宝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0:14:2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少年时,他常命人在后花园亭子里搭出一个又一个戏台,檐前全挂珠灯,纱罗绸缎作帘幕……客未至,灯是不许点的。客至,灯火齐明,那等风光,不可殚述。

方才他因为想到了这件事,把窗帘掩上一半。他想等太阳落山,等她回家再揿亮灯。

可惜沈奚归家太早。

“你没回来前,戏听着也没滋味儿,”他轻声说,鼻尖从她前额滑下去,闻她身上的香气,这是胭脂水粉,中国女孩子才有的香气,“你一回来,就大不同了。”

他亲吻她,品她唇齿间的咖啡香。

“嗯,是牛奶咖啡,”他评价道,“我这些日子只能喝水,没什么意思。”

傅侗文偏头,一笑,恍若是迷了路,在等她点灯伺候的三少爷。

沈奚和他对视。

她怕失去他,比任何人都怕,除了他,这世上她再没有亲人了。在她身上,戏里的桥段轮番上演,忠良遭遇陷害,好人偏要早死。她不想,最后还要经历情人分离。

山河无恙,只会是个美好寄愿,她看不到路在何方。

难道百年永偕……也做不到吗

沈奚刚和陈蔺观碰了面,低落情绪尚在,怕自己的失常影响他这个病人的心情。她避开傅侗文的脸,看到矮几上摊开的报纸:“别再看报纸了,对你病情没什么好处。”

“好,”他听话地把报纸合上,“你说不看,便不看。”

“要真能我说什么,你就听什么……”

也不至到今日。

他告饶说:“你和朋友喝咖啡,我在公寓里苦等。这刚一露面,就不要再教训我了。”

沈奚埋怨地看他,把报纸拿走。

“去让庆项准备吧,”傅侗文靠回沙发椅背,“总长和夫人天黑到,要留下吃晚饭。”

“你和谭先生说过了吗”

“不敢说,最近你和他都是脾气大得很。”他自嘲。

还不是因为你……

沈奚不想揭穿他的“委屈”,抱着一摞报纸,向外走。

“不止两个人来,至少四五人。还有,夫人喜欢熏香肠和生牡蛎。”他补充说。

“不吃中餐吗”她回头问,“我以为他们许久没回国,会想要吃。”

“夫人为哄大家开心,在领事馆一直做中餐,”他回道,“今晚给他们换换口味。”

他们到法国后,雇了一个法国女人帮收拾屋子,偶尔也会做西餐。

今日正好派上用场。

天黑后,客人准时登门。除了总长和夫人以外,全是和傅侗文有交情的驻外公使。沈奚在一月欢迎宴见过他们,那天饭桌上,人人面露喜色,今日都好似老了几岁,仍是礼貌绅士地带来了礼物,和主人客套叙旧,但眼睛背后再无笑意。

晚饭安排了三小时,不到半小时,除了总长和夫人,余下人都告辞而归。

餐桌上,新鲜的牡蛎在烛光里,浮着水光。

没人有胃口吃它们。

“我去了数份电报给国内,却没回电。”总长说。

大国之间达成一致,要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人。

中国没资格讨论,也没资格反对。

代表团第一时间就把会议结果告知国内政府。

可签合约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北洋政府始终是一副推诿的姿态,不做任何决定。

于是,代表团成了众矢之的,被孤立在巴黎。他们怀揣着一雪前耻的目的,在旅途中历经磨难,到巴黎后艰难斡旋,谈判至今……却在最后被抛弃了,成为了一枚弃子。

若在那份不平等的合约上签字,就是代表团的责任,愧对国民;若是不签,也是代表团的责任,得罪与会大国。

“这字,不能再签了……不能再签了。”总长长叹。

傅侗文不是外交部的人,他只是一个商人,无权评论。

他用银叉子拨弄着白餐盘里的半块面包。

沈奚装着没留神听的样子。烛光下,她看到夫人搁在餐桌边沿的手泛着青,血管突兀,十分苍老。在此时,她才意识到夫人已是六十五岁的高龄,却还在跟着她的丈夫四处奔走……

窗外,渐起吵闹声。

沈奚放下盛水的玻璃瓶:“我去看看。”

她走到客厅里,谭庆项也在。

“是留法学生,有上百人,”谭庆项快速地说,“他们不是一直在驻法领事馆前抗议吗怎么找到这儿的”

“总长的车在草坪外,要找也很容易。”沈奚说。

“我先出去看看,你去给领事馆打个电话,让人来接一下”

谭庆项话音未落,傅侗文和总长、夫人先后从饭厅出来。

“这些天,他们都在领事馆外,我和他们里边有些人也算打过交道了,”总长苦笑,“让我先出去说一说。”

傅侗文想阻拦,被夫人摇头制止。

他们只好跟随着,一同到花园里。公寓外的花园是半开放式的,草坪连着马路,路灯下,沈奚看出去,全是一张张年轻的脸。她因为傅侗文昔日在上海被袭的事,对学生活动一直心中有惧。但好在,这群大学生并没有动手的意思,只派了一位女学生和总长短暂交谈。

她好像看到那个女学生拿着什么,没看清。

不远处,法国警察也在观望。

“我们真不要通知领事馆吗”她低声问傅侗文。

傅侗文没做声。

短暂的对话,结束后,总长掉转头,踩着草坪,向傅侗文他们而来。

谭庆项立刻把大家让到门内,落了锁。

总长透过玻璃看人群,轻声道:“那个学生代表在袖子里藏了一枝花,装成是枪,威胁我不要在合约上签字。”

夫人苦笑。

“她摘花时,我看到了,”总长忽然一笑,看向傅侗文,“外面种着什么花”

“玫瑰花,”傅侗文陪着他,故作诙谐地说,“是一把浪漫的枪。”

很快,领事馆另外派车来,接客人离开。

汽车驶离时,那个用一枝花装作枪的女孩子,正在慷慨激昂地演讲:“若他敢签字,我们就要了他的命!他是万万不敢签字的!”

马路上,汇聚的留法学生们群情激昂,把那个女学生代表簇拥着,振臂欢呼。

……

谭庆项无意看这些,他先回到饭厅,把没吃完的东西都挪到自己面前,坐下,慢慢吃。今晚的晚饭特殊,他方才是怕自己在,大家不方便谈正事,所以没出现在饭厅里。

可到了今日,也没什么好谈了。

浮光掠影的巴黎,这是法国最好的时代。

全世界的艺术家们都汇聚于此,在咖啡馆里聚会,在酒馆、在街边分享自己的艺术作品。红磨坊里夜夜笙歌,红色风车模型,高耸在天际的铁塔……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文人,后来描写法国,会称那时的巴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而这些,都是别人家的辉煌。

国内报纸称上海是“东方巴黎”,也只是皇帝的新装,试问在巴黎,有没有租界有没有法国人不能进入的种种高级场所

傅侗文到谭庆项身旁,拽出椅子,落座。

他这半月像是在等花谢的人。

明知结局,不到签字日,仍不肯离去。

餐桌上的白葡萄酒是为夫人准备的,生牡蛎腥气重,配白葡萄酒刚好。他拿了细颈酒瓶,给谭庆项倒酒,是倒满的,这是中国人的倒酒方式。

待他要自斟时,谭庆项捂住了他的玻璃杯:“有家室的人了,你顾着点沈奚的心情。”

傅侗文笑笑:“我不喝,只是想敬酒。”

他拉开谭庆项的手,把自己的酒杯斟满。

他执杯,和谭庆项轻碰,明明没有喝,竟有了酒阑人散的目光:“今天是个值得敬酒的日子。”

“第一杯,要敬沈家,”他把满杯酒全倒在地上,隔着烛光,遥遥望着沈奚,“不是你父亲,我不会走上革命的路。”

沈家和谭庆项没交集,他听着,没倒酒。

傅侗文拿起酒瓶,再倒酒。

将满未满时,这瓶酒没了,他懒散地单手撑在餐桌上,够另一瓶没人喝过的红葡萄酒,把杯子填满。

“第二杯,敬侗觯”他举杯,“是我无能,他走这么久,我却没做出什么大事。”

暗红的酒液被倾倒在地。

这回,谭庆项也随他敬了酒。

空杯再次满酒。

“这第三杯……”给谁呢

不是没人敬,是死去的人太多。

“庆项,你没经历过维新,那也是一干好儿郎。”傅侗文问。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庆项笑,“谁没听过”

“过去,有人劝过我不要掺和维新,”傅侗文回忆,“那是一位宫里的红人,他送了我一句话――劝君莫作独醒人。”

其实中国没有独醒的一个人,只有早醒的一群人。

国土分裂日,同胞流血时,他被惊醒,发现身边已经站满了人。

“最后的酒……敬故人。”傅侗文最后道。

“敬故人。”谭庆项附和。

敬所有志士,那些为强我中华,收复国土而努力……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的故人们。

两个异姓兄弟,同时倾杯,把剩下所有的酒,悉数倒下去。

真是荒唐的敬酒,人家是小杯倾倒,他们两个却举着大玻璃杯……水流汇聚,四下里全是酒。半个饭厅的地上全是酒,两人的皮鞋鞋底都湿了,她的鞋也是。

沈奚低头,看脚下的水流。她不想打扰他们,就着自己的杯子,也在小口喝着酒。她酒量不好,三两口,面颊就热烘烘的,眼里也蕴了水光。

三杯酒敬完,傅侗文坐回到椅子里,他看着满地的酒水,久久不语。

久到沈奚察觉了不妥,他恰巧探手,去拿水杯。在傅侗文喝水时,她分明看到一滴水从他的下颏滑落。这个角度,谭庆项是看不到的。

谭庆项没反应,喝水的傅侗文也没反应,她要不是亲眼所见,都以为是幻觉。

……

沈奚的喉咙哽住,一口饮尽杯中酒。

她装着担心,扭头看向窗外:“好像都走了,那些留法学生。”

“我们这儿又不是领事馆,”谭庆项拿起叉子,在吃生牡蛎,“要围,也围那里。不过也没什么好围的了。”

那晚,傅侗文说了不少的话。

后来,他的少爷脾气全上来了,把书房的唱片机抱到卧室里。

他笑说:“这戏瘾上来了,谁都拦不住的。”

他又说:“还是满江红最好。”

他再说:“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句最是好。”

沈奚烧了开水,端到房间里,给他擦脸、擦手。

“教你唱好不好”他问。

沈奚抗议:“我没天赋。”

“和侗鲆谎。”他取笑她。

“你笑好了,我们这些人唱不好,才显得三爷您唱得好。”她拿话捧着他,逗他开心。

他被她用热毛巾渥着脸,好不惬意,“嗯”了声,也陪她唱假戏:“越发懂规矩了。”

两人笑了一会,傅侗文被劝着睡了。

这天夜里,他犯了两次心绞痛。

强颜作笑不难,难得是在心里过得去这个坎。

没两日,傅侗文再次被送到医院里。从一月到法国后,傅侗文在医院里住的时间,比在公寓都多。法国医生不会有“郁结于心”的说法,但也常交代她这个病人家属,要尽量保证病人心情舒畅。可说完,连医生自己也觉得,这是句废话。

报纸上每日都提巴黎和会,全法都知道中国即将再次失去什么。

傅侗文也清楚,他这段日子是在过鬼门关,为以防不测,他叫来了周礼巡。

沈奚一看周礼巡进门,当即识破了他的想法,眼立时红了,都来不及掩饰。傅侗文怕周礼巡瞧见她的脆弱,向外挥手:“叫你再进来。”

周礼巡也是颇有脾气的少爷,今日却老实。

让他在外候着,掉头就走,多一句废话没有。

傅侗文拉沈奚的手:“好好的,这又是怎么了”

“你叫他来干什么”沈奚呼吸不稳。

他一叹:“太聪明也不好,我就是吃了早慧的亏。”

他略停顿,耐心和她解释:“生意大,资产复杂,都要事先交代好。比方说,国内各地的公馆、公寓,还有矿产、商社和公司,都需要一一讨论。”

可看她泪眼模糊,他不敢往下说了,轻声检讨说:“是我耽误了你,好好一个女孩子,嫁给我,再改嫁也麻烦。”

“傅侗文……”她瞪着他。

傅侗文到她耳边说:“不闹了。去,叫人进来。”

理智上,沈奚知道这是必要的,毕竟他资产构成复杂,也只有他能合理安排。

可情感上,换谁都无法承受。

周礼巡进病房后,沈奚主动为他们掩了门,独自坐在走廊的长椅上,放空自己。她想稍后再进病房,自己能掌控好情绪,不要再哭了……

“傅太太。”傅侗文在这家医院的主诊医生站到她面前,身旁跟着一个会英文的护士。

沈奚慌忙站起。

主诊医生在说话,她很急,怕是和他病情有关,盯着负责翻译的护士。

“医生问你,是否还记得他给你推荐的教授”

“我……记得,”沈奚鼻音很重,回答护士,“但我没成功,连时间也约不到。”

主诊医生认真听护士翻译。

不安弥漫着,沈奚不觉屏息,等医生的答复。

医生点头,让护士继续翻译自己的话。

护士语速很快,把医生的意思再次用英文传达给她:“这是个好消息,傅太太,全法最好的几个心脏学医生致电我们,想要为你的丈夫进行会诊。”

骤不及防,像有人拉开了黑暗里的帘幕。

她被光刺得睁不开眼,只想哭。有泪水,不停掉下来,完全止不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