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二分之一剧透 > 第121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二分之一剧透 第121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作者:天泽时若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1 18:17:16 来源:就爱谈小说

今日虽然没有宵禁, 不过一到申时,天子还是按照往日习惯,起驾回宫, 至于乾元殿这边倒是没有立刻散会,那令人沉醉的欢乐的时光, 还得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步入尾声。

温晏然扫了池仪一眼,后者轻声回禀“外头的车架已经备齐。”

这座殿内并非人人家里都能备有车子的,耽搁得太晚,回去时难免不便,况且又是冬天。

今天宴会开始前, 宫道两边不过覆了薄薄一层积雪,等温晏然出来时, 积雪已经有三寸来深。

池仪注意到天子的目光从积雪上轻轻移走,当下也在心中暗暗记忆天子勤勉仁德,见到这幅景象时, 必然是想到了雪灾跟民生问题,此事卢尚书那边早有章程,不至于让陛下过于忧心, 还有便是宫内, 近来可让医官多煮姜汤, 发给宫人, 绝不能出现冻馁之事, 使人议论天子失德

作为一个心思灵巧的内官,池仪非常容易多想, 而且她还有与之想配套的行动能力以及上司的坚定的信任, 客观上在不知不觉中, 又把温晏然往明君的道路上用力推了一步。

温晏然返回西雍宫时, 少府令已经候在此地,这时节纵然旁的部台官吏能够休息,少府却不能,对他们来说,大年会几乎是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候。

侯锁需要整理各地的贡品,并把近来需要用到的赏赐提前备下,建平虽然是京师重地,居民富庶,但也不是哪个大臣家里都有余财,平常只得靠俸禄过日子的人不在少数,尤其是冬季,天寒多雪,稍不留神就容易熬不过去,为了表示皇帝的恩德,每到岁寒时分,宫中会接连赐下棉衣,鞋履,炭火,缓解冻疮的口脂面药等等。

温晏然随口道“天气冷,少府就不要在廊下站着了。”她一进门,就立刻换下了繁重的衮服跟旒冕这些装饰固然能凸显帝王威仪,但温晏然也很明白,所谓帝王威仪,那都是需要帝王体力来做支撑的

少府令站在屏风后头,老老实实地汇报各地的贡物类别。

侯锁认定了天子乃是一位不世出的明君,整理重点也是顺着明君思路琢磨的,像珍珠玛瑙丝帛一类的东西,虽然南边也送了许多过来,但为了不败坏皇帝的兴致,都只是浅提了一句就算,重点则在一些地方上送来的颇为有用的花木上头,皇帝不好享乐,不过应当挺好奇地方风貌跟民生情况,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天子此前对棉花感兴趣,地方自然就对棉花投注了极多的关注,很快就发现出了另外几类品种,据说成熟周期比建平这边的要短一半左右,虽然质地粗糙一些,但比起麻布来说,依旧好上许多,很适合推广。

温晏然听着侯锁汇报,顿了一下,才露出微笑“少府有心。”

对方的话语又一次提醒她,当初摘顶法到底是怎么推广开来的

除了花木,南地那边还送来了许多水果制成的蜜饯,比如荔枝杨梅一类,此外还有许多蜜蜡。

蜜蜡本多由东部上贡,然而雍州禹州那边的主官考虑到战事的缘故,担心禁中用度不足,今年便加厚进贡。

他们对天子的讨好也是有理由的,当今皇帝又不兴建宫室,平时也少宴饮舞乐,日常生活而已,就算再如何豪奢,花费也是有限。

温晏然听到少府那边报上贡物名称数量,就问了一句道“建平这边的蜜蜡还有多少存量”

少府令不敢隐瞒,报了一个令皇帝都有些吃惊的数字。

府库中的蜜蜡不是按照根数来算,而是按照重量来算,单位都是“万石”,以少府目前的储备,就算地方不继续进贡的话,也能持续用上个二三十年。

温晏然以前没太仔细了解过古代照明问题,直到穿越后才晓得,在这个时代,蜡烛其实属于奢侈品。

作为一个知识面相对狭窄的社畜,她以前还真相信过昏君只拿夜明珠照屋子的话

蜜蜡保存时间长,不过即使如此,长期搁在库房中也没什么用处,温晏然分派道“在那些蜜蜡上头印点平安一类的字迹,赐给大臣们一些,作为年节之礼,余下的再卖给建州富户。”

侯锁赶紧记下,觉得天子考虑得很周到,若是印上什么具备忠贞气节隐喻含义的字眼,能赐给大臣,却不好卖给富户,但“平安”二字,却是人人可求的,况且又是过年期间,哪怕是向宋御史或者袁太傅这样的老成之人,都不会出言指责。

少府令知道皇帝在宴席上用的膳食反不如平常那么多,又赔笑道“南地吴州那边还送来贡物,名字叫做柘zhè,此物可以制浆,滋味甜美如蜜,饮之能够补气解热,医官已经查验过了,陛下要进一碗么”

侯锁也是极为用心,他自从上一次被皇帝突然生病的事情给吓到后,就忍不住去考虑,该如何帮着皇帝强身健体,这时才大着胆子谏言

温晏然晓得,在这个时代,甜的东西都很珍贵,既然自己是要做昏君的人,在生活细节上铺张一些,也算是为将来打基础,便点了点头,让人将柘浆奉上。

被奉入殿内的柘浆已经温过了,尝膳的内侍先用银匙取了一小勺试毒,确认没问题后,才捧到天子面前。

温晏然饮了一口,忍不住露出一丝笑原来所谓的柘浆,就是甘蔗浆。

不过或许是培植技术原因,这个时代的甘蔗浆在甜度上不太尽如人意,温晏然向少府令道“以后可以再熬浓一些。”

少府看皇帝面有笑意,自然诚惶诚恐记下,然后继续汇报道“丹台两地送了不少西锦入京,中原大户一向喜爱此物,陛下要看一看吗”

西锦虽然豪奢,但在这里却代表着台州的臣服,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就算天子不喜享乐,也会愿意看一看的。

如果温晏然了解侯锁现在的想法,就会知道,她的少府确实读过不少典籍,很擅长在不合适的时候发挥想象力

温晏然靠在躺椅上,半闭着眼睛,无可无不可地点了点头。

大周本来没有躺椅,还是少府按照皇帝的要求制作出的。

殿中已经燃了安息香,内侍在天子身边侍奉已久,明白皇帝不喜浓香,于是将香炉远远搁在外殿那边,只让一点气息徐徐散逸而出,营造出一种若有若无的氛围。

手指灵巧的宫人替天子解散了发髻横竖现在不出门,温晏然也懒得戴冠,只让人把头发简单笼成一束。

西锦被迅速呈了上来,温晏然看过一眼,觉得上面花纹灿烂,细腻的锦缎映着殿内的烛火,当真有些明霞之态,作为穿越人士,她倒不至于感到讶异,反而觉得花纹过于艳丽了一些。

除了锦缎外,西夷还为天子奉上了成衣,为了跟中原的审美风格相匹配,西夷人特地做了几件玄底龙纹的披风,上头的飞龙乃是用金线仔细缝制而成,看起来确实颇有帝王的气势,只是下摆做得太长了一些,让温晏然清晰感觉到了西地百姓对自己身高的美好期待。

“先收起来罢。”

少府令躬了躬身,继续道“黎氏等大族还献上了本地密藏的药方,据说治伤解毒效用如神。”

那些药方固然珍贵,但在被医官验明效用之前,谁也不敢用在皇帝本人身上,侯锁现在说出,只是为了表达夷族对天子的恭顺之意,不过既然谈到药方,他又想起了另一件事此前皇帝本人曾经小病了一回,当时天子曾在榻上,口述了两个方子,当时不少人都没当回事,然而侯锁近来却听说,经过医官的反复试验,可以确认,那些方子居然都颇为有效。

虽然这件事并不能证明皇帝本人存在多么丰富的医学知识储备,但起码意味着,天子对医道是有一些了解的。

治国,选才,地理,兵事,算术现在还多了一个医药,少府令早知皇帝身具天命,天资聪颖,却不料对方能全才到这等地步。

西边的贡物种类繁多,除了锦缎,草药外,像木材竹器盐井精铁乌桕树籽一类的东西,也都算是当地的特产,如今也运了不少到京中,其中旁的都还好,但盐井二物,当真算是巨利。

难怪昔日王游等人据台州一地之利,就敢与建平相对峙,实在是地方物产过于富庶。

因为是年节期间,为皇帝整肃左营的钟知微钟将军,还搭了下运送贡品队伍的顺风车,特地遣人送了几匹小矮马入京,说是可以让天子练习骑射。

少府令觉得钟知微不愧是武将,十分心大,换个皇帝都得以为她是在故意嘲讽。

温晏然靠在躺椅上,听着少府述说,末了问了左右近侍一句“燕卿到了没有”

池仪垂手回禀“燕统领已然候在殿外。”

温晏然微微笑道“让他进来。”

少府令也明白,皇帝迟迟不曾就寝,当然不是为了听自己细数地方贡品,而是为了等燕小楼过来。

建平的外卫统领一入殿,就直接姿态郑重地行了一个大礼“微臣参见陛下。”

少府等人知道燕小楼此人一向忠心耿耿,视皇帝犹如天神,但今天一见,却觉得对方话语中的感激与钦佩之意,比往日还要浓厚了三分。

温晏然坐起身,微笑“燕卿可曾查出来是谁”

燕小楼回禀“正是那个姓齐的小贼。”

他说的人是自己身边的校尉。

温晏然此前就怀疑过,有关假泉陵侯的消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遍布京城,可见敌人在建京这边,存在着一股根基极深的势力,之后她专门下令,让建平城在战事期间施行宵禁令,百姓不许离开居住的里坊,在各处随意走动,然而还是有不少人假冒内侍或者禁军行事,连她自己外出之时都遇见了一次。

东地对她行诅咒之事,温晏然病倒后,各类流言更是传得满城风雨,再之后就是运十万石粮草的事情,温晏然的命令通过近侍传达,基本是直接递到少府跟禁军那边,结果粮草甫一出城,就遇见了劫匪。

温晏然虽然不晓得是谁在背后操纵,不过此人能清晰地把握到城内各种消息,那多半是有官职在身。

在宵禁期间,就算大臣外出,也要经过查验,然而有那么一群人,就算走在街道上,也不会被拦下,更不会让人觉得奇怪。

其一是内官,其二则是禁军。

这两批人马都是奉天子之名,在城中各处巡查,他们能第一时间察觉到京中的动态,并且做出反应,也方便与各个里坊间的人联络,温晏然当初嘱托张络留意,就是为了此事,不过对比两者,她更倾向于问题出在禁军当中。

其中一个原因,当然是因为池张两人都是评论区留名的厉害人物,想在他们二人手下做小动作的难度系数绝对属于噩梦级别,其次则是因为燕小楼乃是当日砍掉田东阳头颅之人。

田东阳一旦身死,他的从属除了憎恨皇帝之外,最为厌恶的,绝对是燕小楼无疑。

那些叛军不但心怀大志,同样迫切地希望能为玄阳子复仇,那么埋伏一些人在燕小楼身边,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这些暗子甚至不用行刺燕小楼,只要不断泄露消息,让皇帝觉得燕小楼不够可靠,就能将这位外卫统领打入万丈深渊。

燕小楼被皇帝点醒后,一时间当真是汗流浃背。

若非天子圣明,他当真能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池仪忍不住“陛下当真足智多谋。”

温晏然微微笑了一下,让燕小楼起身,然后看着那位外卫统领,温和道“朕不是足智多谋,而是了解燕卿。”

皇帝以目光示意,通晓君主心思的宫人推开了寝殿的窗户,清新的风吹了进来,缓解了外卫统领的焦灼,雪光映在少年天子的眼中,燕小楼本该觉得森然凛冽,此刻却从中看出了一种难言的澄净宽和。

天子话中的意味十分明确,正因为她从一开始就不相信燕小楼本人有什么问题,所以才能迅速将问题定位到燕小楼身边的人上。

池仪也忍不住微微俯首,掩住面上的动容之色天子这句话里,其实也隐含了对她与张络两人的信赖与肯定。

温晏然亲手将燕小楼扶起,笑道“朕登基以来,常有任性之举,屡次将燕卿牵连其中,奈何积习难改,今后恐怕还得继续连累燕卿。”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