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二分之一剧透 > 第122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二分之一剧透 第122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作者:天泽时若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1 18:17:16 来源:就爱谈小说

温晏然是个不怕接锅的人。

既然燕小楼是因为自己才会去砍人, 也正是受到此事的牵连,才被敌人选为复仇对象,那温晏然自然不吝于承认自己的问题。

燕小楼当时私下接受皇帝的告诫后,就一直留心查探, 他本是副将, 直到新帝继位后才被提拔上来, 平日里虽说是恩威并用, 但总体而言, 还是以恩为主, 并不肯对下属过于苛刻, 而身边两位亲近校尉也都颇为勤勉,其中那个姓章的校尉留意到同僚行事多有避人之处,便过来提醒上官注意,燕小楼观察一些时日, 确认无误,果断埋伏了人手,将之一举擒拿,如今特意赶来向天子回报。

温晏然听完他拿人的整个过程,笑道“今日天色已经不早, 燕卿先去休息。”微微一顿,道, “东地内应已经被找出,到底是一件大好事,朕实在应该加以勉励。”

东部那边失地尽收,京中隐患又被拔除, 当真算是双喜临门, 乃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吉兆。

大年会之后, 类似的庆祝还得持续好几天,天子有些参加,有的不参加,倒是十一殿下与十三殿下两人,可以放开了玩耍几天,过年的气息充斥在太启宫中,如今许多部门已经暂停工作,大臣宗亲们就算入宫,也只是参与宴饮而已,所以哪怕前方大胜的讯息已经传入建平,具体的封赏事宜,还得等到年假结束后再说。

建平街道上,禁军外卫统领燕小楼正领着一群将士往天桴宫走。

由于职责缘故,天子比较熟悉的是中卫跟内卫,外卫能在宫中露脸的机会不多,考虑到这段时间他们守卫京师,工作辛苦,是以在正式朝会之前,皇帝特地下旨,让他们到天桴宫走一趟,算是先私下里见个面,给点额外的赏赐。

大周立国三百余年,在调香技术上有了不菲的积累,天桴宫中飘荡着、檀香、苍术以及松柏叶的气息,显出一种肃穆的意味。

这段时间中,天桴宫的主殿内自然在准备祭祀相关事务,天子一向体贴臣下,便是借国师的地方见人,也只召他们前往偏殿。

偏殿内的光线不如正殿那般明亮,室内悬着南地进贡的细纱,其随风拂动的姿态,当真犹如仙境中缭绕的雾气一般。

这些纱幔将殿宇分成内外两块,皇帝本人就坐在里面,或许是由于光线不足的缘故,从外卫将士的角度看去,对方的轮廓显得隐隐绰绰,全然看不分明,似乎只是一截深色的影子。

燕小楼率领部下拜见皇帝,然而那位披着鸦青色袍子的少年,却始终姿态骄矜地踞坐在胡床上头,并不开后与外头的人说话,片刻后,才有内官从帐后转出,手中托着装有西锦袍子的木盘,说是赏赐给将士的年节之礼。

自燕小楼以下,所有人一一接过,然后行礼拜谢,然而就在此时,一位校尉忽然从地上跃起,毫不在意地丢掉手中的锦袍,并一把扯过内官,将对方重重扔到同僚身上,自己则借机冲到帐后,一把扼住了胡床上少年的脖子。

这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石火之间,不少人都晓得,皇帝本人在武艺方面并没什么出奇之处,此刻骤然间为人所制,只怕要大事不妙,那位校尉将人箍住后,果然就要下狠手,然而就在他正准备运力之时,忽然觉得腕上剧痛,同时腹部遭到了重击,一时间再难聚力,不得不放松对手中人的桎梏,与此同时,许多盔甲俱全的将士从隐蔽处涌出,将他迅速制服。

“”

无人在意那位章校尉的想法,之前被扼住脖子的少年人恭恭敬敬地站了起来,退至一侧,在没有细纱遮挡的情况下,所有人都能清晰分辨出来,那不是温晏然,而是一位身材相若的禁军,对方为了弥补皇帝跟自己高度上的差距,在乔装的时候还特地调整了坐姿。

就在那位校尉茫然失措之时,一个人在内卫的护卫下,从多宝槅后面缓缓走了出来,此人年纪虽小,神色间却有一股肆意威严之态,正是温晏然本人,她今天难得换下了被大周皇室成员无限偏爱的深色外袍,只穿了一件经常出现在无官爵人士身上的白衣。

温晏然看了地上的校尉一眼,问燕小楼“是那位章校尉么”

燕小楼已然面黑如铁,听到天子垂询,立时低头回禀“正是此人。”又伏地请罪,“微臣管束不利,使得贼人充斥于禁军之中,请陛下责罚。”

温晏然微微一笑“也罢,那就罚卿家半年俸禄。”

昔日玄阳上师身后其实凝聚了一股相当强大的力量,信仰他的人里,不止包括了大量黔首与豪强,甚至还包括不少中枢一带的官吏。

当然这也能够理解,凭着温晏然登基前糟糕的政局,确实容易让对现状失望的人,把期待投向玄学。

天子身边亲兵将那位章校尉死死按在地上,对方徒劳地挣扎了一段时间,被人在膝窝,腰腹上连续重重踹了几脚,最后只得放弃,以双手被缚的姿态,心不甘情不愿地跪在地上。

皇帝的姿态已经令人无限畏惧,而更加让章校尉心惊胆战的是,直到现在为止,他都不晓得自己究竟是哪里露了馅

温晏然自然也不会提醒对方,她之所以心生怀疑,还是跟当日城外粮草遭遇劫掠一时有关。

那次由于禁军方面早就有所准备,所以“劫匪”们的计划不但没有成功,还反过来被包围击破,事后为了防止消息泄露,为首者直接自尽,余下的人则没拷问出什么有效情报那些都是本地拿钱办事的地痞游侠。

当时温晏然就有些疑心,对方在建平的势力明明如此深厚,却只肯派些无足轻重的无赖去劫掠粮草,比起当真想要将粮草烧毁,反而更像是试探。

她当时便怀疑,叛军留在禁军外卫中内应猜到自己心生疑虑,故意以十万石粮草为饵,想调他们出来,所以才刻意掩饰,没有动用真正的力量。

温晏然对后续的情况有两种猜测,其一是内应在确认天子有所怀疑之时,就悄悄找个机会一走了之,其二则是留在原地,找寻机会,再搏一搏,看有没有完成任务的机会。

她等了很久,一直没发现外卫有什么大动静,考虑到如今东地事态已经平息,建平的事情自然也该想法子收尾,既然对方不肯自己跳出来,温晏然就令燕小楼仔细调查,也算是打草惊蛇之计。

计划很成功,没过多久,那位姓章的校尉就举报了姓齐的校尉,而且证据齐全,温晏然知晓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荆轲用樊於期的头颅取信秦王并借机行刺的事情,与今日的场景何其相似这也能解释这些人在察觉自己暴露风险增大后,为什么不找机会跑路,而是继续留在建州。

他们其实一直就没有放弃报仇的计划只要燕小楼的手下出了行刺皇帝的事,无论跟他有没有关系,他本人,甚至整个燕氏,都要有无数人头落地。

奈何天子本人不但早有所料,并迅速计划好了请君入瓮的计策,如今还特地把钓鱼的场地安排在了天桴宫,而不是更容易落人口舌的太启宫,行动间满是对燕小楼的维护之意。

温晏然好奇“足下已经是禁军校尉,而东部如今已无回天之力,又为何非自寻死路不可”

姓章的校尉尽可能昂起头“陛下无须多问,我固然受过大周俸禄,然而恩义有先有后,在下本一无名游侠,昔日若非上师怜悯,早就死在荒野,为野狗所食,今日自当以命相报”

其实燕小楼待下属不坏,章校尉怀疑自己若是再不动手,只怕便不忍心为此事,这才一鼓作气,在觉得成功率只有一半的情况下,猝然发动。

一位内官狠道“足下如此大逆不道,就不怕连累家人”

姓章的校尉冷笑“我若是还有家人,又怎么会沦落到与野狗争食的地步”

能习武,能读书,长大后又成了游侠,足以证明这位姓章的校尉家中一开始并没有贫困到难以活命的地步,然而对方会在短短时间内失去所有亲眷,自己又险些身死,其中的缘故,自然不问可知。

温晏然在接手皇位跟大周三百余年积攒下来的恩德威望时,也必定会继承一定的负面资产。

姓章的校尉被暂时关入斜狱当中,由内廷这边处置,禁军则被派去搜查他的住所,寻找往来书信,以便后续清查潜在同党。

建平的百姓对禁军巡逻的场景十分熟悉,尤其是现在处于年节期间,街上常有盗贼出没,很需要有人过来维护一下治安,可是今日所见的那些甲士们,哪怕不曾冒犯路人,行动那股难言的肃杀之气却依旧令人望而生畏。

皇帝本人固然没有大肆宣扬禁军外卫发生了什么,然而兹事体大,不少消息灵通的人,还是有所耳闻。

京中某些人家已经焦虑起来,官吏之间,私下有些接触份属常事,昔日玄阳上师还曾经被当做一个正经高人,不少人家也都与之接触过,像董氏,当初更是直接把人请回家中居住,要是皇帝准备从章校尉家中搜查往来书信的话,恐怕会牵连不少人旁的不提,连袁太傅家中下吏,都曾跟对方有过往来。

许多人都晓得,皇帝敏而多思,自继位以来,渐渐揽权于一身,若是天子有意借此事清理建平,恐怕又得掀起一片腥风血雨。

禁军这边其实已经受到过皇帝嘱咐,到底是过年期间,哪怕是在执行抄家拿人的任务,也别把狠辣果决的精神风貌展现得过于清晰,在行动时,也要注意尽量不要惊扰到城中居民。

年节时分,建平城内的灯火一直到深夜都不会熄灭,然而在这种欢乐的表象下,似乎有某种不安的气息正在蠢蠢欲动,与此同时,袁言时等朝臣也收到了帖子皇帝邀请他们前往太启宫,去围观少府举办的傩舞表演。

池仪亲自从少府的官吏中挑选身材修长,姿容美丽的年轻人充当引领傩舞的方相氏。戴着面具的方相氏,领着一群同样漂亮的年轻人,在殿前燃着的巨大篝火前载歌载舞,同时不断将安息香,藏书,艾草,沉香不断抛入火中。

这个时代的人们对天人感应等玄学有着极深的迷信,在面对灾祸时,很多人不是寻找科学的解决办法,而是举行祭祀,进行祈祷,希望灾祸能自动离去。

温晏然并不相信玄学,却不得不承认,玄学的力量确实具有一定的感染性,那些在此围观的大臣们,似乎也逐渐被拉入到了某种奇异的氛围当中。

烈火熊熊,火苗越窜越高,少府的乐人为傩舞进行伴奏,殿前的气氛很是热烈,非要说有什么遗憾的地方,那就是皇帝本人并不在场。

忽然间,跳着傩舞的人向外散开,一群甲士搬着一个木箱,走到了火堆边上,然后将箱盖打开。

箱子里满满都是书信。

方相氏已经抛完了手中的香料,然而此刻乐声还没有结束,表演傩舞的年轻人就开始将那些信件一把一把地抛入篝火当中,火舌舔舐着信纸,很快就连通上面的字迹一起,全然化作黑灰。

袁言时怔愣片刻,忽然露出恍然之色。

皇帝固然从那些内应家中抄到了书信,却不曾开启查看,而是直接付之一炬,让京中大臣安心。

陛下有着包容寰宇的气魄,哪里又将区区书信放在心上

想到此处,袁言时在敬畏之余,又当真生出了些许惭愧。

篝火带起的热风流向四面,让所有人都暖和起来,边上的宋御史捋着胡须,眯着眼睛呵呵笑道“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1,陛下今夜特地设庭燎于殿前,胸怀若此,又何愁天下不肯归心”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