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二分之一剧透 > 第85章 第八十五章

二分之一剧透 第85章 第八十五章

作者:天泽时若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1 18:17:1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剿匪也算是军情, 除了口述之外,自然也有信件传递,不过那封由师诸和亲笔书写的奏疏由于手续流程问题, 目前还停在尚书台那边。

温晏然得知此事后, 当即给车队下了指示, 让所有人加快赶路速度。

负责传话的禁军觉得, 当今皇帝性情果然与先帝迥然不同, 要是先帝突然听到好消息, 肯定得先大肆庆祝一番再谈其它,如今的天子听见捷报传来, 反而比此前更为更加肃然,一副立刻就要赶回京城工作的昂扬之态。

有这样一位主君,普通的官吏,哪里又敢说一句勤劳呢

禁军告退时,心中满满都是对天子的钦佩之意。

战争沙盘正处于维护状态, 温晏然没法立刻得知北地局势,不过她按照禁军的情报思忖了片刻,心中也大略有了些猜想。

在天子车架正式进入建州城之前, 北边的详细战报也终于到了温晏然手上,她之前分别给师诸和跟温循去了信件,让后者带兵外出拉练,又向前者充分描述了离开大营的种种危险, 自然是希望对方能老老实实地把地盘守住完事,不过温晏然事后也反思了一下,自己到底是被这个时代的说话风气所影响, 行文措辞时带了几分谜语人的感觉, 这才给了师诸和要主动出击的错觉。

还好结果不算太差, 她虽然不指望师诸和带兵,也不打算让前营就此荒弛。

至于温循,颇有点恰逢其会的意思。

温晏然在信中暗示,当地大族或许会扮作流匪把前营的将士诱出,师诸和毫无障碍地接受了这个思路,然后算准那些“流匪”外出的时刻,将自己手下的精锐部队也扮作流匪的形貌,主动出击,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而这些将士之所以愿意服从师诸和的指挥,平日里的赏罚严明固然也是一方面原因,也因为当初宋南楼是从靠近建州的地方募集的士兵,那里的人因为距离建平比较近,对宋氏师氏等大族有着天然的敬畏。

师诸和在前营待了那么久,早就查知那些“流匪”大多来自附近的金氏跟汤氏两组,其中汤氏是有名的豪强之家,而金氏甚至能算得上一个三流世家。

汤金两家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师诸和带兵轻易击溃,大部分“流匪”都被擒杀与西夷之战不同的是,敌军可以招降,至于那些以匪类自居之人,可以直接击杀了事。

其中有一人被俘后,喊了一句自己是金氏之人,师诸和闻言,亲自过去送人上路,同时果断表示,此贼敢假冒金氏族人,多半是因为贼首已经将金氏整族挟持,如今已经收到讯报,安定乡里也是应有之意,师诸和继续同样借着服装上的掩饰,骗过金氏的守卫,令他们将邬堡大门打开,然后顺利打进了对方的地盘当中,并将所有“流匪”彻底清缴,汤氏那边听得风声,本来想试试看能不能挽回一二,刚跟师诸和交了一回手,就十分识时务地开始撤退。

师诸和无法丢下大营,难以长途奔袭,本来能被汤氏逃掉一点人马,结果在撤退时,不幸遇见了过来带兵拉练的温循。

见到这一幕,温循立刻明白,天子之所以安排自己前往此地,就是为了截断这些人的后路,虽然不明白天子如何连时刻也估计得分毫不差,也不影响她立刻挥兵直上,兜住汤氏的前锋。

虽然师温两人带的人马都不多,然而汤氏的部曲本来也不是正规军,两面夹击之下,很快就彻底溃散。

事后师诸和还跟温循简单碰了个面,沟通了一下北地的情况,两人带兵风格其实并不一致,但在天子算无遗策这一点上,却迅速达成了共识。

事后师诸和也遵照天子信中的提示,迅速掌握了这两家的地盘,耐心地布置各类证据。

地上的车队犹如云团一样,向着建平推进,天子出行的规格本来就不低,加上此次乃是战胜归来,朝廷这边更要大张旗鼓地来迎接一番,借此安定人心,温晏然原本稍微觉得有些麻烦,看到流程中需要自己穿戴好天子的冠幅后,反倒放了些心。

既然要戴旒冕,基本就不会需要她有什么大动作,根据之前的经验,自己全程只要坐在车子里便可。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需要民众参与的恭贺环节,温晏然一目十行地看过,倒也允准了少府的部分安排,只驳回了重过生日的计划她此前虽然因为御驾亲征的缘故,导致圣寿当日不在建平,少府那边却并未假装无事发生,已经特地为此举办过宴会,除了正主不在之外,该走的流程都已经走过了一遍,如今很不必再来一回。

翌日。

一身礼服的温晏然坐在被六匹高头大马拉着的大车当中,因为大战胜利,应当与民同乐,路上还有不少没被提前清走的普通百姓,温晏然注意到,这些人手上大多捧有植物,行动间也颇有条理,按礼参拜过后,一位受到宣召的老者上前躬身道“陛下身负天命,御极以来,棉产忽然倍增”

温晏然虽然晓得这些人肯定是被刻意安排来讨好自己,此刻也不禁微微怔然。

她明白这个时代的民众习惯于将许多天象归结到天子身上,但棉花产量到底跟她能有什么关系昏君攻略又不是种田游戏

作为一个资深996工作人员,温晏然平常颇为注意保养视力,此刻留意观察,忽然发现被老者抱在怀中的棉花看起来有些眼熟,似乎曾在哪里见到过。

她回忆半晌,总算从记忆的角落里找到了一个相似的剪影,而那位老者后面的讲述,也验证了温晏然的猜想

“建州棉产一向寥寥,陛下顾恤百姓,特地折棉枝以诫,越明年,产量果然倍增”

温晏然“”

她想起来了,当日少府请自己赏花,她就随意看了看其中一盆类似木槿的,然后又顺手折了一枝把玩,事后也没放在心上,如今才猛然反应过来,昔日被自己误以为是木槿的植物,就是还未结果的棉花

作为一个理科生,温晏然当然没忘记顶端优势的概念,一瞬间,顶芽、生长素、植物不同位置生长素最适宜浓度的区别等等概念都浮上了心头她当然知道,把棉花的顶芽去掉,也就是俗称的打顶,能促进侧枝的生长,并提升棉花产量的

所以温晏然并非是成功警告了棉花,而是一不小心做了一件十分科学的行为,然后被工作重心就是琢磨皇帝一举一动的少府给记录了下来,并意外发扬光大。

当日那盆棉花被抱回暖房后,经过了精心的照料,看管花草的内监清楚意识到,这一盆棉的产量与正常情况相比要更高一些,他们虽然不明白其中的原理,但既然皇帝曾做过折断棉花枝条的事情,他们照样模仿便是。

已然麻木的温晏然平静地想,她的理论知识其实没问题,哪怕毕业多年,基本知识点也没忘到脑后,只是没能跟实践充分结合在今天之前,她是真不认得棉花的花朵到底长啥样

群臣们注意到,不管那位老者如何歌功颂德,天子都一直表现得十分镇定,全程连笑容的弧度都没发生过变化,委实不愧是一位高深莫测的帝王。

有些人内心其实并不太信那些玄奥之事,此刻也有些动摇要不是身负天命,当今天子怎么就如此准确地被国师从先帝的子女中挑选出来要不是当真福泽深厚,陛下只是随手折了下花枝,怎么就能导致作物的产量直线上涨呢

温晏然甚至无法为自己澄清,她倒不是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实在是担心在解释的同时,一不留神给人树立了科学的研究观念。

在整个农业时代,耕织都是极其重要农业活动,很多时候,布匹跟谷物都可以视作货币进行流通,在大周i,普通人多用粗麻,贵人多用丝帛等物,至于棉花的产量一直不多,还是因为新皇帝有所偏好,少府刻意逢迎,近来才变得多了一些。

然而棉花在纺织原料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有天子神迹加持的打顶法的推广,显然会带来一个经济小高峰,这种势头甚至连温晏然本人都拦不住她此前因为忙着亲征的事情错过了生日,直到返回建平之后,才知道少府那边为了讨好自己,已然提前在圣寿正日把此事宣扬出去了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