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我去古代考科举 > 第215章 后续事宜

我去古代考科举 第215章 后续事宜

作者:吕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21 18:43:48 来源:就爱谈小说

齐墨听明白了齐同知话里的意思,不追查,得到丰州上上下下的感激而追查到底,则会和所有家族结仇。

“湛非鱼也许不在意丰州这些家族,可墨儿你不要忘记还有一个陈家,陈家运作一下,丰州这些读书人日后有科举出仕的,那都是湛非鱼的敌人。”齐同知都不得不佩服湛非鱼的谋略,小姑娘撇开读书天赋不说,这份心思就强过很多人。

齐同知看着深思的长子,拍了拍他肩膀,“日后你在朝堂与人冲突时,就想想今日湛非鱼所为,该宽容的时候要宽容,但对柴颐这种小人,必须要杀伐果决”

湛非鱼一开始面对刘百户时,那也是强势霸道,导致刘百户二次断了腿,可对丰州这些家族却又大度,一紧一松,便是处世之道。

“说这么多她日后还不是得成亲嫁人,最后留在后宅相夫教子”齐砚忿恨不甘的插了一句,恨不能立刻看到湛非鱼被折了羽翼,只能当个三从四德的妇人。

齐同知简直要被小儿子的给气死了,沉着脸冷笑,“即便是皇子她都能嫁,日后你就等着对湛非鱼跪拜行礼”

“我”齐砚气结,偏偏说不出反驳的话来,只能扭过头生闷气。

齐墨不由笑了起来,湛非鱼强大到小弟只能望其项背的程度也好,这样就生不出任何报复之心,就好比这一次,张昌松他们为何绑架齐桁,不就是畏惧湛非鱼。

回到南宣府的湛非鱼收到了顾学士从京中送来的信,毫不意外被骂的狗血喷头,随着信笺而来的是一小摞功课。

“老师这绝对是打击报复”湛非鱼惊恐的翻动着手中的纸,这真的只是十天的功课关键是什么叫做弄个号舍出来

湛非鱼透过窗户看向外面明晃晃的日头,回头看向身后的何生,“这么热的天,待在号舍里一定会中暑的”

何生同情的看着快抓狂的湛非鱼,迟疑了一下道“我让人把号舍建在树荫下。”

生无可恋的摆摆手,湛非鱼忽然后悔去丰州了,“算了,建的牢固一点,三年后还有乡试,要在号舍里待九天。”

何生退出后,湛非鱼认命的在书桌后坐了下来,“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此句出自论语学而篇,意思是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这题目并不复杂,可以说是中规中矩,可湛非鱼清楚越是寻常的题目,要把文章写出彩就更难。

从县试到府试到最后一场院试,少则几百人,多则一两千的考生,每场考试至少要写三篇制艺文,要在阅卷官在上千张考卷里挑选出好的文章来,破题就必须精彩。

主考官的题目如果出的刁钻,或者又偏又怪,反而容易出彩,这普通的题目,考的就是每个考生的文章功底,破题若是寻常,文章说不定就石沉大海了。

湛非鱼一边研磨一边思考,既有君子,自然就有与之相对的小人,而孔圣人是以德行修养作来划分君子、小人。

论语中的”君子”,便是有德道的人,亦是孔圣人教书育人、培养弟子的目标。

湛非鱼又看了一眼题目,要成为君子一要态度庄重,二要善于学习,三要诚实守信,四要见贤思齐,五要知错必改。

等墨研好了,湛非鱼已经构思好了文章,提笔蘸墨,快速的在纸上写上破题句君子之于学,贵有其质而必尽其道也。

或许是吃透了君子的含义,文思如泉涌,承题句也一挥而就盖质非威重,所学必不能固也。然道或未尽,亦岂能有成哉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何暖整理好了行李,刚打算询问湛非鱼晚膳可要点菜,可透过窗户看了一眼,又悄然无声的离开了。

等何暖走到后院时,用来搭建号舍的砖块和木头堆在空地上,两个匠人已经忙活起来。

“地基都挖好了”何暖诧异的开口,怀疑的看了一眼何生,大哥该不会是私底下和顾学士有联系,否则怎么这么积极。

“一间号舍而已,到晚上就能搭好。”何生沉声开口,号舍才多大,要不是为了三年后的乡试准备,都不需要挖地基的,直接用砖块木头就能弄好。

想到那逼仄狭窄的号舍,何暖笑了起来“小姐肯定会记仇的。”

顾学士远在京城,湛非鱼“鞭长莫及”,所以这仇肯定就落在负责搭建号舍的何生身上,谁让他这么积极,早上才收到的信,太阳落山就能搭好,夏天太阳大,晒个两三日就可以用了。

何生看了一眼幸灾乐祸的何暖,“小姐喜欢读书,不会迁怒。”

小姐读书的确刻苦,何暖认同的点点头,“顾学士布了不少功课,我再去厨房熬个汤。”

而书房里,湛非鱼若是知道两人的对话,肯定会来一句,除非脑子进水了,否则谁会喜欢之乎者也的写文章

看山做一首五言六韵诗,看水再来一首五言八韵诗,这不是没办法

湛非鱼此刻正在收尾君子其亦知所务哉圣人论学,内外相须,而其功不可缺;终始相因,而其序不可乱,可谓密矣。

半个时辰,终于写好了,湛非鱼搁下笔,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肩膀,把写好的文章放到窗户边用镇纸压住,等墨迹干了之后,还要修改,然后再誊抄好才能送去京城。

远在中州,陈府。

不同于湛非鱼在上泗县官道旁的小院子,陈府占地极大,从东街这边起足足占了半条街,五进的宅邸隐匿在高耸的乔木之中。

西边的园子有一个湖,每到夏日,陈家的女眷最爱在湖中泛舟,采荷叶采莲子,正应了那一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父亲,从丰州的人回来了,柴颐已死,一切都已经办妥当了。”陈学政一想到湛非鱼,面色就难看了几分,逼得陈家派出死士去丰州大牢杀人灭口,虽然事情解决了,可陈家的脸面也丢了。

陈老爷子穿着棉布长衫,此刻正拿着剪子在修剪盆栽,头上戴着一顶草帽,若不是陈学政这恭敬的态度,只怕外人还以为这就是个普通的老花匠。

“你看这真柏的树干。”陈老爷子咔嚓咔嚓两剪把旁边的枝丫给修剪掉了。

陈学政侧目看了一眼,“这形状像是一条龙。”

“不错,最初时只有三分像,慢慢养慢慢修,如今已有雏形。”陈老爷子缓缓开口,把剪刀递给一旁的小厮,“玉不琢不成器,树木何尝不是如此,至于人又有何不同”

陈学政跟在老爷子身后往屋内走,而早就守候在一旁的下人立刻把洗手用的香胰子递上。

片刻后,陈老爷子端坐在主位上,端起茶杯喝了两口茶,“圣上正直壮年,几位皇子都已成年,老夫一棵真柏养了五年,大皇子想要化龙,可惜时间不够、能力不够。”

道理谁都懂,陈学政苦笑道“父亲,大皇子在京中,即便是他想韬光养晦,可其他皇子都在培植党羽,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便是所谓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是大皇子急躁,而是身处那样的环境,又怎么可能无欲无求若是被其他皇子抢夺了先机,便是满盘皆输的局面。

陈老爷子放下杯子,半眯着眼打量着陈学政,“你说说那小姑娘师从顾轻舟,她为何还要寒窗苦读”

有了顾学士这位老师,湛非鱼可以说是一跃登天了,她什么都不需要做,等及笄之后,不管是几位适龄的皇子,还是京中那些世家子弟,保管都会登门求娶。

不等陈学政开口,陈老爷子继续道“再说活字印刷是湛非鱼上交给朝廷的,有这份足以载入史册的功绩在,她需要愁前途吗顾轻舟只要上奏,圣上绝不会吝啬一个封号。”

“即便不说此事,之前在南宣府,湛非鱼踩着陈记米铺扬名,裕亲王和朝中武将都会记下这个人情。”陈老爷子说起这事神色平静,看得出那十万石米粮于陈家而言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陈老爷子继续道“探子的汇报却是湛非鱼每日读书到丑时,天不亮便起床,日日如此,偶有一日因为其他事耽搁了读书,她即便是通宵达旦也会把落下的功课补上,顾轻舟曾和圣上戏言,湛非鱼长不高就是读书熬夜所致。”

读书有多苦但凡是考过功名的读书人都知道,真的是寒窗十年无人知

在陈老爷子眼里湛非鱼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此刻只能叹息一声,“大皇子想要入圣上的眼,不是在朝中拉拢朝臣、培植党羽,而是该和湛非鱼这般,等他建功立业了,又何愁走不到那个位置”

陈老爷子有一句大逆不道的话没有说,即便圣上最后没有立大皇子为储君,可只要自身实力足够强,兵权在手,又何须在意一个储君的名头,皇权的争斗终究逃不过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八字箴言。

“湛非鱼和我们陈家已经结仇。”陈学政不想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且大皇子那脾气,湛非鱼远在南宣府,所以还能说是相安无事。

可湛非鱼一旦进了京城,陈学政不用想也知道会发生什么,与其那时再动手,不如趁着湛非鱼羽翼未丰的时候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沉默许久后,陈老爷子终究开始开口了,“还有一个多月便是院试。”

陈学政面上一喜,可陈老爷子却已经闭目养神,陈学政便知道问不出来了,只能起身离开,有父亲出手,湛非鱼此劫难逃

暗夜,一道身影悄然无息的潜入到了一处寻常小院,这巷子距离贡院近,所以每到科举时,这边的屋子早早就被人租去了,

“这字体倒是不难模仿。”屋子里,亮着烛火,坐在桌边的青年快速的翻看着桌上七八页的纸张,一个字一个字的比对着,“这是标准的馆阁体最容易模仿,字迹风骨初成,但笔力不够,一个月的时间足够了。”

站在桌旁的黑衣人掏出两张银票放在桌上,每一张都是五百两,嘶哑的声音响起,“事成之后还有一千两,记住,必须临摹到以假乱真的地步,日后少不了的你的好处。”

“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青年笑着回了一句,神色是前所未有的轻松。

比起两千两银子,他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前途,即便日后当一个七品县令又如何正所谓十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县令倒比不上知府,可至少能确保自己一辈子荣华富贵。

湛非鱼并不知晓陈家打算在院试上动手,即便知道了也无可奈何,身为江南道的学政,陈家一派的官员遍布江南,别说在院试上动手脚,即便是乡试,陈家要动手也易如反掌。

一转眼半个多月都过去了,七月初似乎更加燥热,从后院搭建的号舍里出来,湛非鱼火急火燎的直奔卧房,“阿暖,我要美人妆才出的香胰子,我身上都发臭了”

何暖抿嘴笑了起来,这天气在屋子里待着都能热出一身汗来,更别提那狭窄的号舍,进去就跟蒸笼一般。

而湛非鱼从号舍搭好到如今,已经进去两次了,本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念头,前几日还把县学要参加科举的同窗也给找来了,绝对的“天怒人怨。”

等洗漱之后,湛非鱼闻着身上淡淡的花香味,这才感觉自己活过来了,“三我记得三公子今日回来”

当日湛非鱼带着卫大儒还有祝昌运兄弟俩先回的南宣府,明三则继续留在丰州处理后续事宜,前日湛非鱼收到明三传来的信,他已经回来了,信中写道修正两日便来上泗县。

何暖拿过布巾给湛非鱼擦拭着湿漉漉的头发,“是,还有一个时辰就该到了,小姐要去官道迎接”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