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我去古代考科举 > 第216章 割裂题

我去古代考科举 第216章 割裂题

作者:吕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21 18:43:48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中午时分,湛非鱼在上泗县外的官道处接到了从南宣府而来的明三。

“看着书桌上堆积的书,一摞摞写好的文章,还有那一大叠的试帖诗,明三笑着道“真该让齐桁看看你的书房,这才是书山有路、学海无涯。”

“纯粹是被逼的。”湛非鱼无奈的开口,羡慕的瞅着风流俊逸的明三,“我人生的目标就是混吃混喝等死,可惜家境贫寒,身不由己。”

“所以才说严师出高徒”明三跟着笑起来,顾学士严厉,而当年父亲若是这般,自己或许会一直读下去。

收回思绪,明三在椅子上坐了下来,“你这是打算考个小三元”

县试和府试湛非鱼都是头名,院试如果再是案首,这就是妥妥的小三元,而当年顾学士正是状元及第。

“听说陈学政此次会来南宣府主持院试。”湛非鱼倒了茶递给了明三,把凌乱的书桌简单的收拾了一下,“柴颐虽死,可新仇旧恨之下,你认为陈学政会让我考个小三元”

按照湛非鱼对陈学政的判断,自己能顺顺利利的通过院试就不错了,天知道这其中有什么陷阱等着自己。

“我来也是为了此事。”明三并不意外湛非鱼知晓,低声解释道“朝廷一般会三年换一次学政,但当年陈家老爷子退出朝堂,一方面是为了大皇子,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给陈学政腾出位置。”

圣上最不喜的就是外戚干政,陈家也识趣的退出朝堂,如今只留了长孙陈陈书铎在京中,如今是正五品的吏部郎中。

而圣上也感念陈家老爷子的退让,所以陈学政这个位置能坐六年,也就是说等三年后湛非鱼乡试,主考官还是陈学政,简直是“冤魂不散”。

明三同情的看着湛非鱼,眼底的幸灾乐祸毫不掩饰,“此前陈学政都在中州主持院试,至于江南道的其他州府,陈学政都是分期亲临考场,南宣府就待了一日,上一次院试第二场都没有考。”

院试一般分为两场,正场和覆试,但科举一般都是重首场,重首题,第一场的四书题写的出彩,基本都是榜上有名,即便后面的题目答的中规中矩都不会有多大的影响。

南宣府并不算大,在江南道也只属于中偏下的府,陈学政不重视南宣府的科举,巡察也好,主持院试也罢,基本是走个过场。

所以陈学政这一次兴师动众的来南宣府主持考试,分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湛非鱼这个童生就危险了。

“这是阳谋。”湛非鱼也明白,左右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当然,陈学政如果刚弄出“科举舞弊”的事来,顾学士绝不会置之不理,所以就看谁棋高一着。

“你还是要多小心。”明三神色郑重了几分,陈学政虽然文人,可心胸狭窄、睚眦必报,齐桁在丰州被绑走就是最好的证明。

张昌松、丘定思绑走齐桁是为了巴结刘百户,可柴颐掺和了一脚,代表的就是陈家。

江南道执牛耳的家族,大皇子的外家,为了对付湛非鱼一个小姑娘,竟然选择绑走另一个孩子为报复手段,陈家行事如此没有规矩,简直是世家之耻。

湛非鱼点点头,又和明三说起技艺书院的事来,如今夫子、工匠都有了,书籍也准备的差不多了,再有两个月,书院也建好了,明三那逍遥悠闲的生活将一去不复返。

湛非鱼这般一想,忽然感觉痛快多了,快乐果真就要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所谓莫逆之交,不过是互相伤害的损友。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一转眼便到了八月院试之日,湛非鱼提前三日去了南宣府,住的还是东湖客栈,天不亮,湛非鱼便上了马车直奔考棚而去。

这一次南宣府的院试也和往年不同,不单单是南宣府和下辖的各县,邻近的三个州府的童生也都到南宣府来参加院试。

远远的,便能听到嘈杂的人声汇聚在一起,湛非鱼率先下了马车。

何暖再次检查了院试需要用的所有东西都在,这才提着考篮也跟着下了马车,何生把马车交给一旁的马夫,自己则走在两人身后,防止出现任何意外状况。

“听陈县令说此次将近一千童生。”湛非鱼远远的看着站在龙门前站着的人,黑压压的一片,有考生,也有送考的家人,还有伺候的书童、小厮,比起府试时人更多。

“人多就容易出乱子。”何暖眉头微皱,不用想也知道陈学政此次肯定会动手脚,可惜是阳谋,让人防不胜防。

湛非鱼退到距离龙门不远的角落里站着,何生何暖两兄妹一左一右的站在两侧。

“阿暖,左前边那是不是齐桁”湛非鱼踮起脚往前看了看,可惜人太多,否则还能一起进龙门。

何生之前就注意到了,“明夫子也在,估计是考生太多,早早就过来了。”

等候了一刻钟左右,时间差不多了,衙役高声提醒,所有的考生排队依次通过龙门进入考场,当然,进去之前却是要通过搜检,防止有人夹带私藏。

“湛姑娘。”负责检查的衙役一看到湛非鱼态度立刻变得恭敬起来,“湛姑娘往左边走,有婆子负责给湛姑娘检查。”

“多谢。”湛非鱼回以一笑。

等候在一旁的两个婆子快步走上前来,这将近一千的考生里,也就湛非鱼一个姑娘家,真的是万绿丛中一点红。

南宣府的考生也就罢了,毕竟此前府试的时候已经见过湛非鱼,倒是邻近三个州府的考生瞬间看稀奇一般向着湛非鱼看了过来。

“那便是南宣府试的案首”说话的青年高昂着下巴,很是不屑的看了看四周,“南宣府这些年文风衰退,倒是让一个小姑娘拔了头彩。”

站在青年身后的是他的同窗,笑着高声附和,“此次张兄参加院试,湛非鱼小三元的希望是落空了。”

“圣人曰有教无类姑娘又如何这可是顾学士的弟子”有南宣府的考生立刻怒声反驳,此前他们也是不服气的,寒窗苦读十年,可院试却被湛非鱼夺了头名,搁谁身上都不痛快。

可看了湛非鱼的文章之后,他们是心服口服,当然,这也局限南宣府的考生,其他三个州府的考生绝不认可,更多的是认为湛非鱼徒有虚名。

若没有顾学士这个老师,读书不到三年的湛非鱼能榜上有名就谢天谢地了,至于头名估计只有章知府心里清楚湛非鱼的头名是怎么来的,左右不过是巴结奉承。

“黄兄不必争论,此次院试是陈学政主持,而且考卷要糊名,第二场才拆弥封,等放榜时就能见高下了。”南宣府的考生再次开口,一副不与尔等计较的大度模样。

更多的考生只听着并没有争辩,但看周边南宣府考生那与有荣焉的模样,心下有了计较,想来湛非鱼的确有读书天赋,否则南宣府这些人不会以她马首是瞻。

负责巡察的衙役听到争论声不由走了过来,绷着脸呵斥,“龙门前禁止喧哗”

原本湛非鱼院试是可以提坐堂号的,但陈学政该了规矩,所有考生,包括府试前十的考生都按照号头进入号舍,此次院试不提坐堂号。

等所有考生都搜检完毕进入号舍后,龙门落锁关闭,衙役也都退到考棚外把守,而负责考场内巡视的兵卒都是陈学政临时从各个州府抽调过来的。

也不知是防南宣府的衙役和本府的考生里应外合的作弊,还是防着湛非鱼,但陈学政此举却让其他三府的考生盛赞不已,尤其是那些想要压住湛非鱼扬名的考生,至少断绝了湛非鱼作弊的一条路。

狭窄的号舍里,湛非鱼都习惯了,八月头的时候湛非鱼又在自家搭的号舍里待了三天,所以空间逼仄也好,闷热也罢,都对湛非鱼造不成任何影响。

书吏举着题目牌在各个号舍前的甬道来回走动,上千人的考棚此刻是一片安静,一众考生都和湛非鱼一样,快速的提笔把考题写在稿纸上。

一般来说院试要考的内容和县试、府试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也就是出题目的主考官水平不同,题目就有了难易之分。

县试是县令出题,而院试则是学政,试帖诗也就罢了,但四书题的难度和深度蹭一下就上去了,其实策问题除了考考生之外,何尝不是在考验主考官的水平。

“这题”湛非鱼看着表情微微扭曲了一下,不管多难多偏的题目,湛非鱼都能坦然接受,可她没想到这题目出的如此下作

科举时,有些主考官为了防止考题重复,只能挖空心的去想,所以就演变出四书五经的文字进行组合,将完整的句子截头去尾的出题目,或者是把几句内容不相干的话生拼硬凑的放到一起出题,这便是截搭题。

更有一些主考官水平不够,偏偏为了彰显卖弄才学,把本来不相连的地方连起来,不当断的地方断开,这样出的题目乍一看很新奇,实则是冷僻、古怪,没有任何道理可言,这边是割裂题。

而院试第一场的四书题正是一道割裂题顾鸿。

湛非鱼看到题目时懵了一下,随即就想起来,此题的二字出自孟子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顾”也就罢了,可后面这个“鸿”字就让人无语了,因为原句里鸿后面还有雁、麋、鹿,这活生生的把一句话的第一个字割裂出来当题目,但凡四顾,至少能鸿雁麋鹿都看见,单单挑个鸿出来算什么。

湛非鱼原以为院试第一题是四书题,后面或许是五经题,也可能是表判一类的文书,再有五言八韵诗,陈学政此次院试改了不少规矩,若是考墨义、帖经也不奇怪。

可湛非鱼没想到第一场考的却是三篇四书题,而第二题顾雁,第三道四书题顾麋,而最后一道试帖诗更可笑了,沼上鸿雁麋鹿

不单单湛非鱼要疯,所有誊抄完考题的考生都眼角抽搐,如果能骂人的话,陈学政此刻绝对已经是千夫所指,这是院试吗这根本是胡闹

“这谁出的题目”突然,一道愤怒的声音响起。

湛非鱼并没有张望,她耳力好,却听出说话的考生年纪应该不小,即便是愤怒到了极点,可中气不足,想来即便不是白发苍苍的老童生,年岁至少也有五十了。

“不可喧哗”

“坐下”

考场内的兵卒快步跑了过去,怒喝声随之响起,可估计是知道院试无望了,白发老童生蹭一下把考篮向着兵卒砸了过去,“此题如此不堪,老朽不考了”

“带走”两个兵卒快速的抓住了老童生,粗暴的把人往外面拖。

“不许张望,不许交头接耳”兵卒怒喝一声,警告的目光看向邻近几个号舍的考生,“把他带走”

被拖出一段路之后,老童生突然往地上一躺,用尽全身之力高声喊了起来“礼贤全不在胸中,扭转头来只看鸿。一目如何能四顾,本来孟子说难通。”

一首诗讥讽了顾鸿这考题,当然,嘲讽的更是出题的主考官,可惜即便所有人都认为不公又如何除非想和老童生一般被塞住嘴巴拖出去,否则只能认命的开始答题。

公堂内,章知府放下茶杯,向外看了一眼,便见到一个书吏快步走了过来,低声把老童生被拖出去的事给说了一下。

章知府想到第一场的四书题,同样也是一言难尽,科举是为了选士,可这样古怪偏僻的题目又怎么能当做选士的标准

往常的截搭题虽然难虽然偏,至少还有几分道理可言,章知府挥手让书吏退下,凝眉思索着,陈学政出这样的题目,究竟意欲何为

而另一边,一个文人装扮的青年眉头微皱,不知是因为这题目还是其他。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