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我去古代考科举 > 第217章 开始阅卷

我去古代考科举 第217章 开始阅卷

作者:吕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21 18:43:48 来源:就爱谈小说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中午十份,其他考生都还在冥思苦想。

这种变态的题目,你好不容易破题了,承题句想到了,立意也有了,结构也构思的严谨了,一篇四五百字的顾鸿终于写完了。

可只要一想到后面还有两篇顾雁、顾麋,就什么思路都没有了,泉涌一般的文思在第一题顾鸿上面就耗光了,后面就江郎才尽了

不同于在家写文章时的速度,院试只要准时交卷,文章的质量乃是重中之重,速度并不重要,湛非鱼搁下笔,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体。

陈学政该不会是为了刁难自己,所以特意出了这么偏僻的割裂题吧

一想到自己可能祸害了南宣府和邻近三个府的考生,湛非鱼莫名的有点心虚,日后出门一定要把何生带着,她真怕被人套麻袋。

听到兵卒的报时后,湛非鱼打开考篮,把何暖准备的吃食拿了出来。

牛肉条切的细长,淡淡的咸香味,吃上几根基本就能满足口腹之欲。

尔后便是米糕,大米粉和糯米粉揉和后蒸出来的,口感绵软,没有加糖,是淡口味的,每一块也就小拇指大小,四四方方的,吃一小碗就相当于一碗饭。

再喝上几口清水,中午一顿就潦草的解决了。

吃饱喝足后,困意便上来了,湛非鱼也没在意巡察兵卒诧异的目光,把东西收拾妥当后,就趴在桌上小睡。

即便有上千考生,可依旧很安静,正午时分炎热,正是午睡的好时间。

同样吃过饭小憩的陈学政放下茶杯,“你是说她在睡觉”

“是。”书吏态度极其的恭敬,不单单把湛非鱼什么时候要休息,什么时候吃饭,连吃了什么都一一回禀给了陈学政。

若不是巡视的兵卒不方便看考卷,估计湛非鱼怎么答题的都会被人一五一十的说出来。

半眯着眼,陈学政一手有节奏的叩击着桌面,他最厌恶湛非鱼,但能成为陈家之主,陈学政并没有看轻湛非鱼,她府试案首的名头也不是虚有其名。

难道这一次的考题难不倒湛非鱼这么一想,陈学政眼神瞬间阴沉下来,不过想到已经布置好的计划,又恢复了一贯严肃冷厉的姿态,“再让人盯着,但不要惊动湛非鱼。”

三道四书题足可以折磨疯在场的考生,再加上最后那雪上加霜的试帖诗,这一次的院试简直就不给人活路,到了考试结束时,竟然还有一小半的考生没写完。

“我还差一篇四书文,让我写”考生哭嚎起来,可对上兵卒凶狠的脸庞,顿时如丧考妣一般跌坐在地上。

“我就一句话了,我要收尾了,不要抢我的笔”

“不考了,我再也不考了”

有年纪小的考生愤怒的喊着,呼啦一下却是把考卷直接给撕了,开考前都是信心满满,如今一个个如同丧家之犬,恨不能把出题的主考官给打死。

估计考的太差了,都没人在意湛非鱼了,一个个耷拉着脑袋,灰头土脸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从边关战场回来的,而不是从号舍里出来的。

“小鱼。”齐桁一开口声音都有点哽咽了。

经过绑架之后,齐桁也意识到权势地位的重要,从丰州回来就埋头苦读,就想着院试一举成名,可如今

小胖子一想到自己的文章,眼眶都红了。

站在角落里,湛非鱼拍了拍齐桁的肩膀,“你抬头看看,谁脸上有喜色大家都考的差,只要你不比其他人更差就可以了。”

齐桁回头看了看四周,一张张怨脸,这幸好天色还亮着,否则大晚上的还以为见到一群死不瞑目的怨鬼。

“这就好比一群人在山上遇到狼,你不需要跑多快,你只需要比最后一个人跑得快就行了。”湛非鱼决定等回去之后她一定要写信给老师,就这出题水平,御史台不弹劾陈学政都对不起御史这身份。

齐桁想了想,认同的点点头,可毕竟考的太差,依旧提不起精神来。

等三日后,远在京城的顾轻舟刚出家门就收到了南宣府的来信,不用看也知道是自家小弟子写的。

下朝后,依旧被圣上单独留下来。

御书房里,端坐在龙椅上的圣上忽然问道;“江南道的院试差不多结束了,你那小弟子考的如何”

顾轻舟闻言笑了起来,站起身回道“院试已经结束了,不过这一次是四个府一起考,阅卷至少要半个月的时间。”

一想到湛非鱼那一句鲲之大,一锅炖不下,圣上不由笑了起来,威仪之势都减弱了几分,“那小丫头可有把握考个小三元”

若是其他皇子看到圣上提起湛非鱼时如此和颜悦色,估计一个个都要心生嫉妒了,尔后估计就想着如何拉拢湛非鱼。

成年的皇子都已成亲,可自己年纪不合适,可外家总有适龄的表弟,若是联姻成功了,何愁顾学士和那些文人不投靠自己。

“虽说臣让秉之过去了,可陈学政才是主考官,小三元就悬乎了。”顾轻舟毫不客气的给陈学政上了烂药。

远的不说,只说之前在丰州,陈家不敢绑架湛非鱼,但又咽不下这口气,最后打击报复的把齐桁这个绑走了,顾学士都懒得说,这叫什么事,但凡有脑子都做不出来。

圣上想到自己性情略显暴躁的长子,得,估计陈家的血脉就是如此,缺少了一股子沉稳,冲动易怒。

顾轻舟将还没拆封的信笺拿了出来,“臣上朝前才收到的,估计院试一结束小丫头就写信了,想来是考的不好,这丫头若是说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还请圣上多包涵。”

柳公公微微诧异了一下,顾学士这是要把信先给圣上过目,他就不担心湛非鱼在信里真的写了什么不妥当的话

可看着笑意融融的顾学士,柳公公不得不佩服他的手段,这看似随意的一个举动,不单单顾学士向圣上表明了忠心,同样也给远在南宣府的湛非鱼表了个忠心。

师徒两人对圣上没有任何好隐瞒的事,所以即便是私人的信笺也可以让圣上过目。

身为御前伺候的太监总管,柳公公拆好了信,双手递给了端坐在龙椅上的圣上,刚刚火漆还完好无损,说明顾学士真的没有拆开信。

“说不定是小丫头给你报喜的信。”圣上笑了起来,这并不是他第一次看湛非鱼写给顾学士的信,字迹的确赏心悦目,小姑娘是个刻苦的。

看着看着,圣上不由大笑起来,一手指着下面优哉游哉喝茶的顾轻舟,“你这小弟子是个促狭的,这是找你告状呢。”

“臣就这么一个小弟子,小丫头也就我这一个老师,我们可是相依为命的师徒两。”顾学士佯装悲苦,脸上却带着笑,分明是很受用湛非鱼的亲近和依赖。

湛非鱼年纪小,却有分寸,信中大多数写的都是家常,丝毫不会涉及到政事,所以顾轻舟半点不担心她的信里会犯了忌讳。

“柳公公把信给顾大人,让他给他的小弟子做主。”圣上有不少皇子公主,但宫里的孩子懂事早,缺少了那份天伦之乐。

看湛非鱼写给顾轻舟的信,圣上心情总会愉悦不少,小姑娘读书刻苦,可平日里却是个喜欢撒娇的,字里行间都是满满的依赖,这让圣上都想下旨把湛非鱼叫到京中来。

柳公公再次把信递还给了顾轻舟,随后又安静的退到角落里站好。

湛非鱼的信写的还有几分孩子气老师,我给你说个事,估计到十月份,明三的技艺书院就能招生了,不过书院才建好,屋前屋后都长了不少的荒草。

明三和我说,今年就让广业堂的学生拔草半个月,等明年再让诚心棠的学生拔草,第三年就让率性堂的学生拔草,公正公平、童叟无欺。

技艺书院的制度明三是仿照国子监而设的,第一年入学的都进广业堂,一年后则升到诚心堂,第三年再升入到率性堂,三年的时间只要用功学习都能牢牢的掌握一门技艺,也算是出师了。

顾轻舟把信收好,无奈的摇摇头,“小丫头不务正业,好在也算是为民谋福祉。”

“行了,这丫头是向你告状,今年院试是陈闵忠主持的,三年后的乡试还是陈闵忠,小丫头这是不满了。”圣上毫不客气的揭穿湛非鱼那小小的私念,“她这是担心等她会试的时,朕又会钦点闵忠为主考官。”

陈学政连任江南道六年的学政绝对是圣上的恩典,任期结束后,圣上肯定要把陈学政调回京城,或许赐个没多少实权的大学士之名,等湛非鱼会试的时候,陈闵忠还真有可能当人主考官。

“她座师如果是陈闵忠,臣第一个反对。”顾学士一脸的嫌弃之色,湛非鱼拜师早,所以即便是座师也只是担个虚名,可想想就膈应。

圣上不由笑了起来,虽然没开口,但已然记下此事,至少不会让陈学政从院试、乡试、会试都担任湛非鱼的主考官。

南宣府。

院试第一场正试结束后,一群如丧考妣的童生们回到了各自的住所,若不是担心隔墙有耳,绝对会把出题的陈学政骂的狗血喷头。

什么仇什么怨那,他们这届的考生上辈子难道掘了陈家的祖坟,否则陈学政怎么能出这么变态的考题。

而此刻,府衙里,弥封官将考卷折叠起来,封藏了考生的姓明,然后编上红号,再交由负责誊录的书吏。

书吏会把考卷用朱笔誊写一遍,这也被称为“朱卷”,而所有的朱卷都要送去阅卷官评阅。

等到放榜的时候,按照取中的朱卷红号调取原本的黑卷拆封,最后再唱名写榜。

室内灯火通明,一张一张的书案前,负责誊写的书吏正在奋笔疾书,为了防止作弊,这些书吏也是从各个州府抽调过来了,避免了考生和书吏勾结,在卷中留有特殊的记号。

“胡大人。”一摞朱卷足足有五十份,誊抄好之后,书吏把五十份朱卷送到了负责监督的胡大人面前。

“放下吧。”胡秉之也是进士出身,但他为人古板不知变通,即便在翰林院也得罪了人,差一点有牢狱之灾。

顾学士身为翰林院之首,自然会护着翰林院的下属,周旋一番后,胡秉之被外放到庆安府府学。

这一次陈学政把庆安府的院试也安排到南宣府一起考,胡秉之则是阅卷官之一。

若是其他官员,对朱卷的检查一般都是随意抽几份出来,可胡秉之却是不同,他是一份一份的检查,确定五十份朱卷没有任何问题,这才和之前的朱卷叠放在一起,等所有考卷都誊写完毕之后,则亲自送去阅卷房交给主考官陈学政。

深夜,不说誊写的书吏累了,胡秉之也有些倦累。

一旁的小吏见状后,赶忙泡了一杯浓茶送过来,“大人,请喝茶,啊”

小吏惊呼一声,打破了室内的平静。

十个誊抄的书吏不由抬头看了过来,估计是站的久了,小吏的腿有些发麻,刚刚踉跄了一下,温热的茶水洒了一半到胡秉之的长袍上。

“大人,要去内室更衣吗”小吏神色惶恐,不说官大一级压死人,胡秉之不苟言笑,一看便是孤僻冷漠的性子。

看了一眼沾染了茶水和茶叶的衣裳,若是一般讲究的官员,此刻肯定要更换衣裳,可胡秉之却沉声开口“无妨,拿布巾过来擦拭即可。”

“是。”一看胡大人并不追究,小吏吓的惨白的面色终于舒缓了几分。

等弥封、誊录、对读结束,距离院试第一场已经过了三日,将近一千份朱卷都被送到了阅卷房,负责阅卷的除了主考官陈学政之外,章程礼和胡秉之也都在。

还有几名阅卷官是陈学政从府学调过来的,最后几人则是江南道几家书院的山长,两位更是文坛中声名远播的大儒。

至于第二场复试,陈学政还没定下考或者不考,估计是要看第一场的取中情况。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