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汴京生活日志 > 第52章 第五十二章

汴京生活日志 第52章 第五十二章

作者:清越流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1 20:42:14 来源:就爱谈小说

事实证明, 沈丽姝给的自由倒也没有太过火,小老弟们只是刚刚回家,并见到了亲爱的父母和阿姊, 一时过于兴奋, 只能通过上窜下跳的熊孩子行为, 来发泄过于旺盛的精力。

等沈丽姝换好衣服出来洗漱, 小哥俩已经恢复乖巧懂事的一面,看到沈徐氏忙着给今天要早起收拾去出摊的沈丽姝他们做饭,沈文殊还很自觉去帮娘烧火打下手。

只是他在姥爷家住的这个月, 除了自己坚持给弟弟洗澡穿衣,真就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少爷, 再干回从小熟练掌握的烧火工作,竟然有几分手忙脚乱的笨拙感。

看得沈徐氏都不知道该无奈还是欣慰。

不过她算是明白了,大弟二弟去姥爷家,就是过好日子去了,才短短一个多月, 就养出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尊贵”范儿。

但这种气质并不是游手好闲, 孩子们长得好,白白净净、红唇齿白,让人一看小脸蛋就不由心生疼爱, 如今又正式开了蒙, 身上有了些书卷气, 看起来就像斯文俊逸的小秀才,所以沈徐氏更多的还是欣慰和自豪。

在亲妈眼看来,不但好大儿越来越有翩翩读书郎的气质, 二儿子都变得乖巧懂事了许多, 他这会儿竟然主动带弟弟玩了。

小弟也足够聪明, 这么久不见,小家伙依然记得哥哥们,一看到他们便咧着小嘴伸手要抱抱,家里满是小家伙咯咯咯的笑声,就很和谐友爱了。

沈丽姝出来洗漱,看到这么一副母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景象,很是松了口气。

弟弟们没有变成摆脱了紧箍咒的孙猴子,紧一紧皮子还可以继续使唤。

还好还好,并没有痛失两位工具人。

沈丽姝安心的和小伙伴们洗漱吃饭,两个工具人弟弟也自觉的拥簇着她,在她身边叽叽喳喳。

尤其是沈进殊,上一秒还跟臭弟弟玩得很开心,下一秒他就变脸了,撅着小嘴向她抗议“阿姊,我不想带小弟了,我也可以跟哥哥们一样帮你串菜啊。”

沈丽姝摸了摸他的狗头,“乖,你年纪最小,大家才把带小弟这个最轻松的工作留给你的。”

沈进殊还处在吃软不吃硬的年纪,被漂亮阿姊又哄又摸头,小家伙被顺毛捋得很开心,但又不想放弃内心的坚持,憋了半天,还是期期艾艾的吐露了心声,“可是带小弟就只有十文钱”

她就知道冤种弟弟不会无的放矢,但还是故作惊讶的问“你想加工钱”

沈进殊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看她,“如果我跟哥哥们一样串菜,会比带弟弟赚的更多吗”

不得不说五岁的小朋友能思考这个问题,还是有些水平的,沈丽姝也不假思索的点头肯定了他的猜测,心里是有些欣慰的,小家伙羡慕哥哥们赚的都比他多,却并没有仗着是她亲弟弟就理直气壮要求她加工资,而是想办法跳槽来换取高薪工作。两者看起来都是“追求上进”的表现,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沈丽姝如今发财了,就算他们不提,她也做好了给弟弟们加工资的打算,假期打工很辛苦的,多给点也好鼓励他们。

但如果弟弟主动要求,她就会很不高兴,最后直接不给加薪。爱干不干,不干拉倒。

既然弟弟没有变成软饭硬吃的啃姐族,知道打工的本质是多劳多得,沈丽姝便也愿意听听他的诉求,“跟哥哥们干一样的活,你不怕辛苦吗”

小朋友握紧小拳拳一脸坚毅,“不怕,我很会串菜的,可以帮阿姊的忙”

小嘴还挺甜,沈丽姝笑眯眯的问,“可是你不带小弟,还有谁适合照顾他”

沈进殊知道哥哥们都要干活,肯定不能接他的班,皱起小眉头试探的问“娘不能带小弟吗”

“不能,娘负责的部分更重要,你们谁也替代不了。”沈丽姝说完就好整以暇等着,看他小脑瓜里还能想出什么主意。

没想到小朋友突然咧嘴一笑,不小心露出几分幸灾乐祸的意味,“那正好,让二舅带小弟回镇上,姥姥舅母那么多大人照顾他,还有小表弟跟他一起玩呢”

大冤种这会儿估计在惊喜,世上还有这种好事真是想啥来啥。

沈丽姝看他跃跃欲试的小表情,不由抽了抽嘴角,但凡小弟再大个一两岁,脱离婴儿范畴,沈丽姝都承认这是个好主意。然而让一周半的小宝宝远离父母当个留守婴儿,也太不人道了,自家还没困难到这份上,不至于不至于。

只是沈丽姝完全不考虑这个建议,沈徐氏反倒被二儿子说动了,虽然她也不舍得小儿子,可赚钱更重要,小弟也只是离开二十来天,娘家对孩子们如何,端看大弟二弟就知道了,没什么不放心的。

沈徐氏不由帮腔道“姝娘,若真忙不过来,二弟说的也是个法子,索性小弟也已经断奶了”

沈进殊闻言小脸都亮了,简直要跳起来庆祝,“阿姊,你看娘也觉得不错了。”

沈丽姝没有一味地提出反对意见,她只是悠悠然说,“我也有个建议,二弟不如考虑一下。把小弟送回镇上固然能解决问题,可是以你的小手和速度,跟哥哥们一块从早干到晚,最多也只能赚三十文,跟哥哥们可没得比。但你愿意一边带弟弟,一边抽空干活的话,就算你打两份工,你带小弟的那份工钱阿姊出了,二十文,串菜也能得二十,一天就是四十文,你选哪种”

这还用选吗小家伙听到他跟着哥哥们干活,能有三十文的时候,小脸就彻底放光了,但等沈丽姝把话说完,他那叫一个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我带弟弟”

沈丽姝点头,很好,为了多赚十文钱赚钱能屈能伸,不愧是她弟

事情就这么愉快的说定了,沈进殊如愿以偿升职加薪表示很满意,小儿子无需被送回娘家,沈徐氏也松了口气,最有可能表示抗议的沈小弟小朋友,又还听不懂他们之间的对话,只知道哥哥姐姐频繁叫他名字,还以为是什么好事,一个劲在木马上咯咯直笑。

正所谓皆大欢喜。

而沈进殊自己得偿所愿,欢喜之余也没忘记他大哥,仰着小脑袋问“阿姊阿姊,那大哥有多少工钱”

“大哥当然比你多,他和你三表哥四表哥一样,都有五十文一天。”

竖着耳朵的沈文殊听到这里,也忍不住握拳欢呼了一声。

这一回真正是无一人不满意了。

吃过饭后,沈丽姝和小伙伴们马不停蹄开始的备菜,经过长时间的实践锻炼,徐虎和徐力刀功已经颇为了得,有他们负责切菜,沈徐氏完全插不上手,她从今天起也不用亲自买菜了,因为要帮孩子们打工,沈徐氏得到了从商用食材中挑一些做饭的许可。

其实沈丽姝是建议她娘别做饭的,叫她爹下班回来,顺路去街上叫几个菜,上班时再顺便把店家的碗碟送回去,不等省了做饭的功夫,锅碗瓢盆都不用洗。

可惜沈徐氏不同意。

沈丽姝还没发现,在这个时代的女子看来,给全家人做饭并不是责任或负担,而是一种权利。

很多人忙忙碌碌大半生,也不过为了一口吃的,所以女人若能决定全家人的衣食起居,那就是是大权在握、说一不二了。

很多婆婆子孙成群,依然当家做主,把儿媳们治得服服帖帖,就是因为她们握住了这个权利,比如老家的叔婶婶,大嫂子自己都当婆婆了,每天和妯娌做饭依然要恭敬等婆婆拿钥匙拿米拿油盐,买菜那些跟钱沾边的活,但凡叔婶婶有空亲自去,都轮不到她们沈徐氏并没有说孩子们血脉上的亲奶奶不好的意思,但幸福也着实是对比出来的,看到妯娌们一把年纪还在当小媳妇,她就无数次庆幸名义上的婆婆去得早。

哪怕从从嫁人开始当家做主,已有十多年之久,沈徐氏也不曾有丝毫厌倦心理,依然很珍惜并享受这些琐事。

姝娘建议她可以去外边买饭,沈徐氏当时就摇头失笑,“你还小,不懂这背后的意义,再如何忙,也不至于连做顿饭的功夫都没有。”

沈丽姝

她其实很想问问这背后有什么意义,当老妈子的意义

但看着老母亲甘之如饴的神情,沈丽姝只能默默送上五个字,“您高兴就好”,顺便再贴心的补上几句诸如娘做饭手艺没得说,但如果觉得辛苦,可千万别勉强的场面话。

果然这么一说后,她娘瞬间笑得春光灿烂、通体舒畅,那种自我价值被肯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明显不是她强行撒钱能做到的。

被姝娘尊重祝福了的沈徐氏,更加坚定了要里外一把抓的决心。

只不过孩子们都在时她插不上手,便抓紧时间带小儿子出去串串门,免得他们都忙起来后,小家伙觉得被冷落而哭闹。

沈进殊一看臭弟弟出去玩的,当时的表情就像逃出生天,然后就欢天喜地和哥哥姐姐们一起搬砖了。他还从不见外,发现围着木盆串串的位置几近满员,自个儿搬个小杌子把本来挨着沈丽姝的亲哥挤开,强势加入他们。

好在他跟亲哥都是小不点儿,挤一挤还能塞得下。

但很快沈丽姝发现,身边不是多了个打工人,而是来了位气氛组,自从他来到旁边,她的耳朵就没安静过,小家伙嘚啵嘚啵能讲一个小时不带停的,而且事无巨细、口齿清晰,嘴巴也甜,左一句阿姊又一句阿姊。

闹腾的沈丽姝都觉得他去读书太屈才了,不如跟他们去摆摊,这单口相声的本事,再多客人他也招待得过来。

想到读书,沈丽姝便忍不住感叹,“林夫子都教了你们什么,不会教你们跟人聊天了吧”

入学一个月,她弟都会说相声了,林夫子可真是个人才

小老弟可听不得这种话,无故躺枪的沈文殊都忍不住抬头,小眼神委屈又幽怨的看了阿姊一眼,沈进殊更是大声道“我们都把写得最好的那些字让二舅带回来了,阿姊没看过吗你一点都不关心我们”

沈丽姝表示不背这个锅,她也很理直气壮,“我要是不关心你们,秦叔叔送我上好的文房四宝,就不会特意给你们留一份了。”

沈文殊只听二舅说过齐叔叔有个朋友秦叔叔,也很喜欢阿姊和他们家的烧烤,那个叔叔家里还是当什么什么大官的,特别了不起。

不过秦叔叔给阿姊送文房四宝的事,他也是头一回听说,闻言又惊又喜,忍不住插了句,“阿姊,真的我们也有吗”

“秦叔叔送我了,自然就是我的,你们表现好,我就也给你们奖励一份。”

沈文殊举手表示他表现很棒的,“夫子说我学千字文过半,也会书写,学得比很多人都快。”

沈丽姝依稀记得自己上学期间,有阵子很流行国学启蒙,有人说孩子只要学会千字文,就相当于掌握了一半小学生所需的识字量。那她弟两个多月学会千字文,纵然先前在家打过基础,这效率也是相当可以了。

她毫不吝啬的给大弟点了个赞,“大弟真厉害,有空把你会的字写一遍给我看看,要是写得好,阿姊就给你奖励。”

“哼。”沈进殊小脸明显写着不服,又不甘心阿姊自夸哥哥,撅着嘴道,“夫子说我学得也很好呢。”

沈丽姝故意问“所以你也学会半本千字文了吗”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沈进殊零基础,年龄又小,要是刚启蒙就能赶上他哥的进度,那他岂不是天才儿童

早该被他们发现抓去上学了,怎么还会“蹉跎”到六岁虚岁

但沈进殊也半点不气馁,挺起小胸脯骄傲道“林夫子说,他明年动身前,要举荐我去林举人身边学习。”

这是沈丽姝始料未及的,转头去看徐二舅。

徐二舅无奈点头,“我们也是前日才知道林夫子的打算,本来要通知你们的,大弟和二弟偏要他们自己回来告诉你们。”

沈丽姝在意的不是这些细节,她压抑着激动的心情,“我记得您和姥爷之前说过,林举人轻易不收学生,要收也只会收那种有资质、可以走科举的苗子”

这回不用徐二舅回答,沈四伯他们都能给出肯定的答案,“那是自然,林举人收徒标准可高了,除了他儿子和一位族侄,咱们镇上就再没人能入他的眼。”

“听说林举人另收的几个学生,有两个是他同窗家的孩子,可见林举人的学问也很不一般呢。”

徐二舅热情加入讨论,“有件事你们都不知道,镇上那些老秀才都说,林举人的学问完全可以去考进士的,只是他身子弱,怕遭不住那个罪,加上其独子林公子天资聪颖,林举人才暂且歇了科举的心思,专注在家培养林公子,也顺便教一教学生。”

得知林夫子有向林举人举荐学生的意图,徐姥爷也很激动,他跟沈丽姝想到一块去了,先不说林举人收不收收学生,至少林夫子这举动,说明他是看好孩子走科举路子的。

现如今,女婿是衙门小吏,工作身份都体面,姝娘又带着两家人一起赚大钱,他们只要肯齐心协力,供一两个孩子走科举想是没问题,压力大点,日子也只会比原先好过。但只要有孩子考取了秀才甚至是举人功名,那才是真正祖坟冒青烟的好事,家里培养了出了有功名的读书人,都不需要他升官发财、改换门庭,也能造福往后三代子孙了。

想到某些画面,徐姥爷心中便是一片火热,认为林夫子这般助人为乐,他们也要全力配合才行,劲往一处使,努力促成这桩大好事,他们的福气就在后头了。

于是老人家当时就给两个儿子下了死命令,要他们发动自己认识的“狐朋狗友”们,全方位打听林举人的事情,最好事无巨细,不能漏掉丝毫细节。

虽然他们和林举人都住在通许镇,细究起来还有七拐八绕的关系,但是一个是普通人家,一个是当地“豪门名流”,差距之大就像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以往没机会打交道,就只能临时抱佛脚了。

还好徐大舅和徐二舅都算是交游广阔的类型,奉旨吃瓜,还真听了一耳朵林举人有多牛逼的事迹回来,然后就让想要分析一下他们能从哪里下手的徐姥爷彻底麻爪了。

好像根本无从下手啊,林举人不缺名也不缺利,林家也够有钱的了,那些想让孩子跟林举人念书的地主员外,不知道明里暗里给林举人送了多少好东西,人家都不为所动的,自家这点家底,想突出重围也太难了。

徐二舅在跟大家八卦完,就委婉向沈丽姝表达了徐姥爷对此事帮不上的无奈,同时也提醒他们,这事真没法使力,只能听天由命,然后每日一祷告,希望林夫子能够说服林举人。

林夫子和林举人都姓林,又都是通许镇本地人,当然是有些关系的,林夫子算是林举人的族弟,虽然两家早已出了五服,但徐姥爷他们都乐观的认为,林夫子的话至少比外人好使些,这件事还是有一定成功的可能。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些本来是该给妹夫和三妹说的,可外甥女只是简简单单的看他一眼,他就下意识把自己所知的东西,竹筒倒豆子般全都说给外甥女听了。

沈丽姝听完倒没有他们担心的失望或者忐忑,她正在用全新的目光打量小老弟们,美滋滋道“咱们这里可是汴京,镇上真正有学识的举人不多,难道京里还不着么大不了多花些钱,再穷不能穷教育。只要他们有这个天分,好先生倒也没那么难找。”

“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林夫子是觉得二弟有天赋,还是大弟二弟都可以”

沈文殊不好意思的低头,“夫子说我启蒙的晚,天资也一般,胜在读书专注刻苦,若有条件也可以试试科举,但二弟年纪小,可塑性极佳,最好不要浪费了。”

沈丽姝闻言放心了,立刻用手背蹭了把大弟的狗头,“我就说咱们大弟也是聪明好学的孩子,怎么会没天赋你能够专注读书就是一种优势,不知道强过多少人。”

她知道大部分人其实都是普通人,只要肯努力学习,清北那种顶尖大学可能需要一些天赋和运气,但是211还是可以肖想的。

换算成科举,大弟考中秀才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沈丽姝甚至觉得,大弟转诉夫子的这番话里,对方顾虑的其实都不是他的天赋,而是担心他们家的经济条件,大部分家庭想要供一个读书人,都要举全家甚至是全族之力,在这个前提下,兄弟俩一个资质平平,一个天资过人,聪明人都应该懂得取舍,两个都想要,有可能到最后两个都供不起。

但林夫子显然不知道她如今的钞能力,供两个弟弟考科举,束脩书本和笔墨纸砚的费用,一年几十两到一百两顶了天,完全没压力。

沈文殊这两天是有些消沉的,尊敬的夫子那番话并不苛刻,却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他一直觉得自己勤奋刻苦,还比弟弟听话懂事,长辈们都夸他,原来在夫子心中,他远比不上弟弟。

他也不是要跟弟弟比谁厉害,弟弟脑瓜子聪明,以后能有大出息,他也很高兴,只是夫子那话背后的意思,让他莫名做了两天的噩梦,就好像他跟弟弟,从此也要变成两个世界的人。

沈文殊这几天一直被此事困扰,长辈们却都在为夫子要向林举人举荐弟弟而紧张激动,他不知道如何向他们表达这份困惑不安,心里也不想说,弟弟自己还懵懵懂懂的、只知道傻乐,更不能跟他说了。

于是小朋友只能默默藏起心事,把自己憋成一只忧郁的小包子,也就是沈丽姝问到这里,她又是他最信赖的阿姊,他才悄悄流露出一丝沮丧。

却没想到阿姊听了林夫子的话,非但没对他失望,还这般鼓励他夸奖他,这让沈文殊觉得灰暗的未来,一瞬间又变得光明缤纷了,情绪大起大落间,眼眶自然就红了,他努力压抑着飙泪的冲动,还带着些难以自信的问“阿姊真的觉得我也优秀吗,可以跟弟弟一起走科举”

沈进殊果然没辜负大哥对他的评价,闻言还可爱的歪着头,“大哥为什么这么说,你不想跟我一起读书吗”

大哥根本不想理他。

沈丽姝也没理会,她看着大弟,语气掷地有声,“能走科举当然得走了,咱家不差这点钱。”

说完便宛如教导主任附体,目光如炬的看着两个弟弟,“从今往后,你们俩都要给我好好学习,头悬梁锥刺股,知道吗”

沈进殊下意识摸了摸屁股,他不想懂

就连沈文殊内心的欢喜也少了大半,立刻体会到了什么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阿姊这架势,读书可能也许大概也不全是好事

两位小朋友孩怕的抱紧自己。

背刺达人沈四伯就像看不到侄子们的慌张,他只要想到老沈家从此要出读书人,就已经美到上天了,叮嘱道“大弟二弟只管听阿姊的话,准没错。”

不过,督促弟弟们头悬梁锥刺股的事情可以暂时放一放,眼下最重要的是出摊。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